(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曦光洒落,寂静一夜的长安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味道。
洛玄夜收拾妥当,往皇城而去。
哪知刚刚到宫门前,就见到李世民身边的宦官正张望着,一见到洛玄夜,当即一溜烟跑过来,谄媚笑道:“见过周郡王,陛下让臣在这里等着周郡王呐,说周郡王到了,速速进宫入后殿面君。”
一听这话,洛玄夜就知道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否则天子不会这么急着找自己,他匆匆跟在宦官身后往殿中而去。
待走进殿中后,立刻就见到李世民正在殿中气愤的踱步,洛玄夜很少见他这幅样子。
“陛下。”
见到洛玄夜来了,李世民立刻说道:“青阳,侯君集诬告李靖谋反。”
短短九个字,但其中的信息量之大,让洛玄夜都瞬间卡壳了。
侯君集,李世民的心腹武将之一,玄武门之变的铁杆支持者,十二卫大将军之一,可以说是贞观朝,绝对的核心武将之一。
李靖,现在大唐武臣军方第二人,李世民针对外藩的究极打手,关键的战役都让李靖出手,虽然不是李世民的心腹,但受到重用是毋庸置疑的。
谋反是死罪。
诬告要反坐,诬告谋反是死罪。
所以这九个字,才直接让洛玄夜卡壳,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如今的贞观朝。
从上次进攻冬突厥其实就能看出来,除非类似于培养洛玄凌这种情况,否则李世民基本上不让秦王府和天策府的旧将出手。
最多也就是一两个人。
原因有两个,其一,这些秦王府和天策府的旧人,都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被他安排在各個上州,去担任都督,替他镇压大唐。
这样即便是遭遇兵败,他的心腹不会出问题,而李靖这些人,死了虽然也比较痛心,但相对尉迟敬德这些人,也就还好。
其二,李世民想要和自己的功臣们共富贵,而打仗这种事,不说失败以及危险,对身体的损耗也极大。
所以从本心来说,李世民不想让功臣们上战场。
比如洛玄夜,其实还能升官,生前封三公,李世民认为也不是什么问题,但上战场太危险了。
当初洛玄夜至少有三次,差点死在战场上,说什么李世民也不会让洛玄夜再去拼命。
洛玄夜一听李世民的话,就知道他不想杀侯君集,这也和诬告的是李靖有关系,如果侯君集敢诬告洛玄夜,李世民可能会直接砍了他。
李世民在殿中大肆骂着:“青阳,你说侯君集,他怎么就敢犯法呢?
不把大唐的律法放在眼里,堂堂国朝大臣,是他能构陷的?
他把朕当成了什么?
气死朕了。
他要是敢在朕面前出现,朕现在就砍了他。
唉,青阳,你说是不是朕太骄纵他们了,朕想着他们当年都不容易。
但是现在,朕也听说了一些事情,朕的功臣都有些狂妄了。
唉。
如果朕的臣子,都像是青阳你该多好,朕就能放心了。”
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喜欢洛玄夜,不仅仅是因为双方当年的亲密关系,还是因为洛玄夜是功臣里面的一股清流。
洛玄夜对权力没什么要求,李世民给就拿着,不给也不要,每天正常上朝、听政、做事,从来不惹事,性格也不张狂,虽然拒人千里之外,但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颇有一种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悠闲。
李世民就喜欢这种性格,很省心。
但可惜啊,洛玄夜这种性格太少见了。
李世民虽然骂的狠,但他这么气,却没有下令把侯君集砍了,这其实就是不想杀。
洛玄夜其实觉得把侯君集砍了也没什么问题,诬陷朝中大员,这不是一件小事,但既然李世民不想杀,他也不会非要去杀侯君集,毕竟两个人虽然不熟,但也没仇。
“青阳,你说朕该怎么办?”
洛玄夜微微叹口气道:“陛下,身为天子,天下的法都由您来颁布,那您自然是在唐律之上的,如果您想要赦免侯君集,自然是可以赦免他的。”
李世民当然知道自己可以赦免他,但,“如果朕现在徇私情,赦免了侯君集,那日后大唐律法还怎么去约束其他人呢?
这是朕所担忧的。”
洛玄夜轻声道:“如果陛下有这样的顾虑的话,那就去请示素王吧,看看素王会不会赦免侯君集。”
李世民立刻摇头说道:“这怎么能够惊扰素王呢?”
说完他就反应过来了,望着洛玄夜,直到了洛玄夜想要说什么,他思索了一下,缓缓点头。
……
太极殿中已经坐了不少人,颇让众人好奇的是,一向来的早的周郡王洛玄夜竟然没到,官员们正三三两两的笑谈着。
本来是一片和谐的场景,但等到尉迟恭这些武将大摇大摆的走进后,立刻就发生了变化,在任何时候,功臣争功,都很常见。
虽然说恩威出于上,但这世上依旧有一个词,叫做人心轻重。
谁该坐在什么位置上,人心中都有一把秤。
该往高坐的人,坐的低了,就会有怨恨;该往低坐的人,坐的高了,就会出事。
这就叫做权力由下而上的本质。
君王将臣工位置摆不正的事情做的多了,就会失去人心和威望。
所以优秀的君王总是按资排辈,依照功勋和能力来使用臣子。
李世民就是这样优秀的君王。
所以贞观朝的臣子,习惯了按照功劳来坐位子,那谁的功劳最大?
那当然是开国元勋!
尉迟恭眼见自己的位置在后面,而自己的前面是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既然不认识,那肯定功勋就不如自己。
顿时怒气上涌,什么狗东西也该坐在我的前面?
知不知道我是什么人?
尉迟恭这暴脾气,直接上前一拍桌子,大吼道:“你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啊?
那人直接懵了一瞬,他自然认出了尉迟恭,整理了一下仪容道:“我坐在这里是被礼官安排的。”
尉迟恭又吼一声,“什么礼官,你赶紧给我滚蛋,这不是你能坐的。”
要是往常这人估计就让了,但尉迟恭这态度,他顿时就强盯着硬气道:“那吴国公,恐怕是要礼官去说了。”
尉迟恭闻言更是生气,直接一把将那人领子一提,然后往旁边一扔,昂首挺胸道:“我是辅佐陛下打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所以才能够坐在这里,你这种人,没这个资格。”
被这样羞辱,那人直接就要扑上来,“吴国公,伱欺人太甚。”
见到他还敢反抗,尉迟恭上前就准备给他两脚,李道宗过来一见在殿中打了起来,连忙过来拉架,谁知道被尉迟恭直接打中了眼角。
这下周围围观的群臣,诸如房玄龄等人也纷纷围上来劝说尉迟恭。
“吴国公,算了算了。”
“敬德,一会儿陛下要来了,快坐回去吧。”
“大家同殿为臣,别搞得太难看。”
尤其是房玄龄他们,心里其实都有点慌。
就在刚才,他们都听说了,侯君集犯了事,诬告代国公李靖,现在在大牢里面关押着,今天这个朝会,可能就会讨论这件事。
在现在这个时候,你还搞事,真是怕活的长了。
尉迟恭虽然在气头上,但周围都是他的老朋友,打了李道宗就算了,他不可能砰砰两拳把房玄龄他们都打死,那他就是真的找死了。
殿中发生这些的时候,李世民和洛玄夜正联袂走到门口,然后便听到了尉迟恭在殿中大放厥词。
李世民本就一直在思索侯君集之事,听到尉迟恭的话之后,顿时立在门口,脸上面无表情,气压很是低沉,洛玄夜微微眯起眼。
他和侯君集的关系一般,但和尉迟恭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初在战场上,尉迟恭是他亲手擒下来的,后来冲阵马槊无敌的尉迟恭算是半救过他的命。
从本心上来讲,洛玄夜是不希望尉迟恭出事的。
“陛下,该进殿了。”
洛玄夜说道,他可不想尉迟恭再说出什么话来,刺激李世民。
“陛下到!”
伴随着宦官拖着长长的声音,喧闹的大殿在一瞬间寂静下来,而后便是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群臣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
颇有一种上课铃声响,而后正在班级中打闹的学生回到自己座位的场景。
就连刚才还颇为张狂的尉迟恭,也立刻缩着身子,回到了先前的位置上。
李道宗心里骂骂咧咧着,捂着还流着血的眼睛,强忍着疼痛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众人这才发现周郡王竟然是和天子一起来的,二人都是一样的面无表情。
不妙啊。
天子心情不好,殿中气氛凝滞。
————
如何处理与开国功臣间的关系,对历代君王来说都是一件难题,大多数时候,只能用骄兵悍将来形容这些人,无视律法、铤而走险、动辄杀人,这些在乱世时的优点,在盛世中,变成了一道道催命符,李世民在对待功臣上,正如他的年号“贞观”一般,所行王道,故有兴盛。——《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洛玄夜收拾妥当,往皇城而去。
哪知刚刚到宫门前,就见到李世民身边的宦官正张望着,一见到洛玄夜,当即一溜烟跑过来,谄媚笑道:“见过周郡王,陛下让臣在这里等着周郡王呐,说周郡王到了,速速进宫入后殿面君。”
一听这话,洛玄夜就知道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否则天子不会这么急着找自己,他匆匆跟在宦官身后往殿中而去。
待走进殿中后,立刻就见到李世民正在殿中气愤的踱步,洛玄夜很少见他这幅样子。
“陛下。”
见到洛玄夜来了,李世民立刻说道:“青阳,侯君集诬告李靖谋反。”
短短九个字,但其中的信息量之大,让洛玄夜都瞬间卡壳了。
侯君集,李世民的心腹武将之一,玄武门之变的铁杆支持者,十二卫大将军之一,可以说是贞观朝,绝对的核心武将之一。
李靖,现在大唐武臣军方第二人,李世民针对外藩的究极打手,关键的战役都让李靖出手,虽然不是李世民的心腹,但受到重用是毋庸置疑的。
谋反是死罪。
诬告要反坐,诬告谋反是死罪。
所以这九个字,才直接让洛玄夜卡壳,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如今的贞观朝。
从上次进攻冬突厥其实就能看出来,除非类似于培养洛玄凌这种情况,否则李世民基本上不让秦王府和天策府的旧将出手。
最多也就是一两个人。
原因有两个,其一,这些秦王府和天策府的旧人,都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被他安排在各個上州,去担任都督,替他镇压大唐。
这样即便是遭遇兵败,他的心腹不会出问题,而李靖这些人,死了虽然也比较痛心,但相对尉迟敬德这些人,也就还好。
其二,李世民想要和自己的功臣们共富贵,而打仗这种事,不说失败以及危险,对身体的损耗也极大。
所以从本心来说,李世民不想让功臣们上战场。
比如洛玄夜,其实还能升官,生前封三公,李世民认为也不是什么问题,但上战场太危险了。
当初洛玄夜至少有三次,差点死在战场上,说什么李世民也不会让洛玄夜再去拼命。
洛玄夜一听李世民的话,就知道他不想杀侯君集,这也和诬告的是李靖有关系,如果侯君集敢诬告洛玄夜,李世民可能会直接砍了他。
李世民在殿中大肆骂着:“青阳,你说侯君集,他怎么就敢犯法呢?
不把大唐的律法放在眼里,堂堂国朝大臣,是他能构陷的?
他把朕当成了什么?
气死朕了。
他要是敢在朕面前出现,朕现在就砍了他。
唉,青阳,你说是不是朕太骄纵他们了,朕想着他们当年都不容易。
但是现在,朕也听说了一些事情,朕的功臣都有些狂妄了。
唉。
如果朕的臣子,都像是青阳你该多好,朕就能放心了。”
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喜欢洛玄夜,不仅仅是因为双方当年的亲密关系,还是因为洛玄夜是功臣里面的一股清流。
洛玄夜对权力没什么要求,李世民给就拿着,不给也不要,每天正常上朝、听政、做事,从来不惹事,性格也不张狂,虽然拒人千里之外,但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颇有一种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悠闲。
李世民就喜欢这种性格,很省心。
但可惜啊,洛玄夜这种性格太少见了。
李世民虽然骂的狠,但他这么气,却没有下令把侯君集砍了,这其实就是不想杀。
洛玄夜其实觉得把侯君集砍了也没什么问题,诬陷朝中大员,这不是一件小事,但既然李世民不想杀,他也不会非要去杀侯君集,毕竟两个人虽然不熟,但也没仇。
“青阳,你说朕该怎么办?”
洛玄夜微微叹口气道:“陛下,身为天子,天下的法都由您来颁布,那您自然是在唐律之上的,如果您想要赦免侯君集,自然是可以赦免他的。”
李世民当然知道自己可以赦免他,但,“如果朕现在徇私情,赦免了侯君集,那日后大唐律法还怎么去约束其他人呢?
这是朕所担忧的。”
洛玄夜轻声道:“如果陛下有这样的顾虑的话,那就去请示素王吧,看看素王会不会赦免侯君集。”
李世民立刻摇头说道:“这怎么能够惊扰素王呢?”
说完他就反应过来了,望着洛玄夜,直到了洛玄夜想要说什么,他思索了一下,缓缓点头。
……
太极殿中已经坐了不少人,颇让众人好奇的是,一向来的早的周郡王洛玄夜竟然没到,官员们正三三两两的笑谈着。
本来是一片和谐的场景,但等到尉迟恭这些武将大摇大摆的走进后,立刻就发生了变化,在任何时候,功臣争功,都很常见。
虽然说恩威出于上,但这世上依旧有一个词,叫做人心轻重。
谁该坐在什么位置上,人心中都有一把秤。
该往高坐的人,坐的低了,就会有怨恨;该往低坐的人,坐的高了,就会出事。
这就叫做权力由下而上的本质。
君王将臣工位置摆不正的事情做的多了,就会失去人心和威望。
所以优秀的君王总是按资排辈,依照功勋和能力来使用臣子。
李世民就是这样优秀的君王。
所以贞观朝的臣子,习惯了按照功劳来坐位子,那谁的功劳最大?
那当然是开国元勋!
尉迟恭眼见自己的位置在后面,而自己的前面是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既然不认识,那肯定功勋就不如自己。
顿时怒气上涌,什么狗东西也该坐在我的前面?
知不知道我是什么人?
尉迟恭这暴脾气,直接上前一拍桌子,大吼道:“你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啊?
那人直接懵了一瞬,他自然认出了尉迟恭,整理了一下仪容道:“我坐在这里是被礼官安排的。”
尉迟恭又吼一声,“什么礼官,你赶紧给我滚蛋,这不是你能坐的。”
要是往常这人估计就让了,但尉迟恭这态度,他顿时就强盯着硬气道:“那吴国公,恐怕是要礼官去说了。”
尉迟恭闻言更是生气,直接一把将那人领子一提,然后往旁边一扔,昂首挺胸道:“我是辅佐陛下打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所以才能够坐在这里,你这种人,没这个资格。”
被这样羞辱,那人直接就要扑上来,“吴国公,伱欺人太甚。”
见到他还敢反抗,尉迟恭上前就准备给他两脚,李道宗过来一见在殿中打了起来,连忙过来拉架,谁知道被尉迟恭直接打中了眼角。
这下周围围观的群臣,诸如房玄龄等人也纷纷围上来劝说尉迟恭。
“吴国公,算了算了。”
“敬德,一会儿陛下要来了,快坐回去吧。”
“大家同殿为臣,别搞得太难看。”
尤其是房玄龄他们,心里其实都有点慌。
就在刚才,他们都听说了,侯君集犯了事,诬告代国公李靖,现在在大牢里面关押着,今天这个朝会,可能就会讨论这件事。
在现在这个时候,你还搞事,真是怕活的长了。
尉迟恭虽然在气头上,但周围都是他的老朋友,打了李道宗就算了,他不可能砰砰两拳把房玄龄他们都打死,那他就是真的找死了。
殿中发生这些的时候,李世民和洛玄夜正联袂走到门口,然后便听到了尉迟恭在殿中大放厥词。
李世民本就一直在思索侯君集之事,听到尉迟恭的话之后,顿时立在门口,脸上面无表情,气压很是低沉,洛玄夜微微眯起眼。
他和侯君集的关系一般,但和尉迟恭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初在战场上,尉迟恭是他亲手擒下来的,后来冲阵马槊无敌的尉迟恭算是半救过他的命。
从本心上来讲,洛玄夜是不希望尉迟恭出事的。
“陛下,该进殿了。”
洛玄夜说道,他可不想尉迟恭再说出什么话来,刺激李世民。
“陛下到!”
伴随着宦官拖着长长的声音,喧闹的大殿在一瞬间寂静下来,而后便是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群臣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
颇有一种上课铃声响,而后正在班级中打闹的学生回到自己座位的场景。
就连刚才还颇为张狂的尉迟恭,也立刻缩着身子,回到了先前的位置上。
李道宗心里骂骂咧咧着,捂着还流着血的眼睛,强忍着疼痛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众人这才发现周郡王竟然是和天子一起来的,二人都是一样的面无表情。
不妙啊。
天子心情不好,殿中气氛凝滞。
————
如何处理与开国功臣间的关系,对历代君王来说都是一件难题,大多数时候,只能用骄兵悍将来形容这些人,无视律法、铤而走险、动辄杀人,这些在乱世时的优点,在盛世中,变成了一道道催命符,李世民在对待功臣上,正如他的年号“贞观”一般,所行王道,故有兴盛。——《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