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从函谷关到东海之滨,五千里的广袤疆域之上,赵魏韩齐四国对峙了数年,双方都感觉到决战的时刻似乎就要到来了。
这可能是数十年来诸夏大地之上,质量最高的一场大战,魏国是老牌的中原霸主,变法的成果还在支撑着魏国。
齐国则是变法革新的新贵,拿下淮泗,击败楚国,吞并吴国的东方霸主。
韩赵都有强兵劲卒,实力不可小觑。
秦楚燕这边疆三国同样在关注着这一场战争,秦国之前和齐国一同围攻魏国在淮泗的土地,但在齐国转道向南之后,却和魏国在河西签署了和议。
双方约定互不侵犯,秦伯还和魏侯歃血为盟,保证绝不参与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秦国现在国中凋敝,只希望魏国能放过秦国,让秦国休养生息。
魏国昔年因为大量贤才的投奔而兴盛,但这些人才成为新的贵族之后,同样开始排挤那些新进入魏国贵族官僚队伍的士人。
许多在魏国之中郁郁不得志的士子都前往秦国为官。
卫鞅从一介白身一跃成为执掌秦国国政的左庶长,还有落魄贵族一跃执掌秦国军事大权,这都是极好的榜样。
尤其是当前列国,伐交频频,所有的国家都是朝盟夕叛,不要看现在魏齐两国打生打死,一旦有利可图,立刻便能重归于好。
擅长言辞之辩的纵横家更是列国君主的座上宾,这些人对人心的洞察深入到了极致,总能切中君主心中的痛点,列国之间的盟约几乎都由纵横家一言而决。
八百里秦川,无数秦人被组织起来修建水利,尤其是在秦墨的技术支撑之下,愈发兴盛。
秦国极爱修建水利,不仅仅是因为水利能够促进粮食的生产,还是因为水利能够控制人口。
官府只要控制源头,何时开闸,何时断水,为谁浇地,灌溉交钱,这都是收税的上等法门,比起上门逼税的法子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咸阳宫中,秦国的高层团团围在一起,商议着秦国的大事,秦伯、执掌秦军大权的公子胜、魏人梁息,左庶长卫鞅,还有执掌列国外交之事的楚人申城,还有从列国而来的一些有贤才的智能之士。
面对着众人,秦伯掷地有声的开怀大笑道:“秦国历代先君矢志不渝的便是东出大计。
昔年诸夏大战因为魏侯卿背叛而功败垂成,先君郁恨而终。
现在孤有列位大才辅佐,秦国兵精粮足,中原连番大战,定然虚弱不堪,历代先君的大愿,看来是要实现了。”
或许这也是地缘带来的优势之一,楚国八百多年矢志不渝的就是北上,秦国想的就是东出,他们的战略永远不会改变。
不像是晋国和魏国,四面八方都能够扩张,于是战略的定性就很差,实力强大的时候没有拿到足够的优势,等到实力衰退的时候,就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围攻。
“齐国与魏国之间的大战就快要分出胜负,若是魏国战胜,秦国一可以继续深耕巴蜀,充实粮仓,压迫楚国。
二同样可以借着魏国与齐国大战之后的疲敝,迅速占领河西,然后围绕着黄河建立防线,联韩结齐,共抗强魏。
但臣观之,魏国武卒战力已不若昔年之强盛,魏国国中政治昏暗,梁息这样的大才却不能身居高位,还是齐国胜算更大。
若是魏国大败,我秦军便直接攻占河西之地,压迫河东,筹谋函谷。
若是能以函谷关和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再沿着边缘北上高原,与飞地相勾连,就能南向压迫魏国。
自此便可立于不败之地,纵然是赵魏韩三国联合来攻,秦国亦可以退守函谷关。
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齐国,齐国本就声望卓著,若是击败了魏国,韩国定然俯首,再加上吴国,东方最肥沃的土地几乎就全部落在了齐国的手中。”
秦国现在和齐国还算是一同削弱魏国的盟友关系,但是秦国的战略眼光很是长远,齐国还在打生打死,他已经开始考虑搞齐国了。
卫鞅沉吟道:“国君,臣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洛国对齐国的这一次兴起,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齐国对周天子又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难道还是要扶保周王室吗?
若是齐国依旧尊奉周天子的话,洛国就一定会在暗中给予齐国帮助。
金银粮帛、刀枪剑戟,这些洛国暂时用不上,但是却足以盛国。
周王室的存在,对秦国不是好事。”
洛国!
秦伯心中一沉,随着周王室的声势江河日下,各国君主心中纷纷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现在想要问鼎的已经不仅仅是楚国一家。
但是限于传统的强大力量,还没有谁敢直接提出来,这就是韩国悍然攻击王室引起巨大轰动的原因。
洛国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承天受命的阻碍,在所有人的眼中,打落邦周的天命,洛国是一定会拼命的!
洛国现在没太大反应,一是因为力量的衰弱,二是因为周王室毕竟还在洛邑城中。
素王毕竟还是列国的主祭,现在列国君主虽然屡有僭越,但即便是楚王也从未说过自己是承天受命的天子。
卫鞅见众人沉思便说道:“若是齐国战胜,便要为齐国上尊号,并且胁迫赵魏韩等国一同为齐国上尊号,彻底撕裂洛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
这就像是上高楼一般,要一阶一阶的向上走,若是想要一步登天,只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况且齐国从公室到卿士,整日幻想着恢复桓公霸业。
昔年齐桓公都已经得方伯之位,加赐九锡,位列公爵了,齐国君臣难道会不想要更进一步吗?”
!!!
所有人都不禁为卫鞅的话而震惊,就连秦伯都没想到卫鞅会提出这么激进的想法,但转念一想,这想法又不用在自己的身上,真是妙极了。
于是欣然说道:“卫相真是能辅佐圣王的大才啊,有您在,秦国难道会不兴盛吗?”
于是群臣便开始围绕着河西之地的争夺开始布置,一旦魏国和齐国开始大规模接战,立刻就进攻河西。
至于之前签署的和议和盟约?
当年魏国佬背刺老秦人的时候,可没提什么和议和盟约,这就叫报应不爽。
韩国的国土上,无数的军队在调动。
魏国和齐国之间的决战,基本上凑齐了几个要素,魏国粮草匮乏,急于打一场大会战,并且对齐国粮道的压迫愈发的重。
实际上一场战争打个几年,尤其是双方君臣还不算是昏庸的阶段,想要留下什么秘密是极难的。
双方基本上都是明牌在打,就看谁更能扛,就看谁能在关键的决策上坚持到最后。
魏国之所以敢在粮草匮乏的情况之下和齐国决战,是因为魏国知道,齐国国中或许还有粮草,但是齐国的大营之中是没有的!
换句话说,齐国现在大概率比魏国更缺粮。
因为魏国截获了齐国粮草到达的准确时间,在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成功的将足以供给十万精锐吃一个月的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
齐国即便是还能从齐国之中调集粮草,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更不要说韩国,现在的韩国到处都是饿殍和尸骨,连年的大战发生在韩国的国土之中,哪里还能产出那么多的粮食。
之后的战况更是印证了魏国的猜测,在一场三四万人的遭遇战之中,齐国仅仅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败退而走,这让魏将喜形于色,“齐国军队脸上明显有饥色,他们的确是断粮了。”
齐将管成林和齐相吕忌脸上却异常的沉稳,齐国的富裕,魏国又哪里懂呢?
供给十万精锐的粮草都可以用来作为诱饵,这就是齐国的底气,齐国真正的军队依旧是粮草充足,士气旺盛。
管成林在地图册上指指点点道:“国相,这里、这里都是我军和魏军交战并且失败的地点。
一开始魏人还比较谨慎,但是随着连续两三场遭遇战的胜利,我军的不断溃逃,魏人的警惕心开始降低了。
现在我军缺粮的消息,魏人已经深信不疑,现在就是将魏人引入埋伏圈之中。
一旦陷入埋伏之中,就和正面作战完全不同了,即便是魏武卒这样的天下强军,也只是强壮一点的猪狗,依旧是能肆意宰杀的对象。”
吕忌仔细的望着地图上的埋伏点,满意的点了点头,“管卿是管子之后,此战若是能重创魏武卒,国君定然要为您再次封土。
为齐国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勋,想必九天之上的管子,也会为您感到自豪吧。”
战争之中烧自家的粮草,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谋划,若是魏人不中计才怪。
当魏人在追杀行军的途中陷入埋伏点之后,无数的齐人出现,让魏人瞬间惊慌失措,管成林大吼道:“杀!”
齐军几乎将国中所有的弓弩等全部带来,箭矢宛如雨点一般的落下,一辆辆战车和滚石彻底将魏军封闭。
唯有一条小小的山道留给魏人突围,这是为了消解魏军的意志,随着箭雨落下,以高打低,魏人的还手显得太过绵软无力,况且四面皆是敌人,指挥系统哪里还能运转。
尤其是天色渐渐黑下来,这些普遍夜盲的士卒更是惶恐到了极点,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存活下去。
凄厉的惨叫声和武器的挥舞响彻了不知道多久,这种根本不知道何时就会死的恐惧让所有都冲着唯一的生路狂奔而去。
然后就是无数人拥挤和踩踏,这种方式死去的人数量难以想象,远远超过了齐国军队所杀死的数量。
晨光拂晓,天光乍破。
山间到处都是尸体,无数魏军残缺的旗帜,凌乱的箭矢许多都射在了地上,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射到了魏军的身上,完整的尸体并不多,很多尸体形状是完整的,但是一部分却直接变成了肉泥,这是被乱军踩踏之后的结果。
大多数死去的人脸上都带着恐惧,一些明显身高体壮的士卒穿着厚厚的青铜甲,这些是战场之上强悍无比的魏武卒,但却被裹挟着死在了这里。
青铜甲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保护,至少在箭矢之下活了下来,但一旦被挤倒,那么繁重的甲胄反而会成为负担,一路看来很多魏武卒都是直接倒在地上被践踏而死。
在魏军的大纛旁边,齐人见到了魏军的主将和魏国公子的尸身,这两人是见到大势已去,悲愤自杀的。
管成林和吕忌两人望着绵延整片山谷的尸体,却畅快的大声笑道:“齐国霸业成矣!”
————
齐国与魏国争夺中原霸主的战争大获全胜,这是继鄢陵之战后,齐国又一次称霸诸夏,赵魏两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韩吴两国更是俯首,秦国同样对齐国献上了无数的溢美之词,志得意满的齐国由此陷入了沉重的战略误判。——《周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可能是数十年来诸夏大地之上,质量最高的一场大战,魏国是老牌的中原霸主,变法的成果还在支撑着魏国。
齐国则是变法革新的新贵,拿下淮泗,击败楚国,吞并吴国的东方霸主。
韩赵都有强兵劲卒,实力不可小觑。
秦楚燕这边疆三国同样在关注着这一场战争,秦国之前和齐国一同围攻魏国在淮泗的土地,但在齐国转道向南之后,却和魏国在河西签署了和议。
双方约定互不侵犯,秦伯还和魏侯歃血为盟,保证绝不参与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秦国现在国中凋敝,只希望魏国能放过秦国,让秦国休养生息。
魏国昔年因为大量贤才的投奔而兴盛,但这些人才成为新的贵族之后,同样开始排挤那些新进入魏国贵族官僚队伍的士人。
许多在魏国之中郁郁不得志的士子都前往秦国为官。
卫鞅从一介白身一跃成为执掌秦国国政的左庶长,还有落魄贵族一跃执掌秦国军事大权,这都是极好的榜样。
尤其是当前列国,伐交频频,所有的国家都是朝盟夕叛,不要看现在魏齐两国打生打死,一旦有利可图,立刻便能重归于好。
擅长言辞之辩的纵横家更是列国君主的座上宾,这些人对人心的洞察深入到了极致,总能切中君主心中的痛点,列国之间的盟约几乎都由纵横家一言而决。
八百里秦川,无数秦人被组织起来修建水利,尤其是在秦墨的技术支撑之下,愈发兴盛。
秦国极爱修建水利,不仅仅是因为水利能够促进粮食的生产,还是因为水利能够控制人口。
官府只要控制源头,何时开闸,何时断水,为谁浇地,灌溉交钱,这都是收税的上等法门,比起上门逼税的法子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咸阳宫中,秦国的高层团团围在一起,商议着秦国的大事,秦伯、执掌秦军大权的公子胜、魏人梁息,左庶长卫鞅,还有执掌列国外交之事的楚人申城,还有从列国而来的一些有贤才的智能之士。
面对着众人,秦伯掷地有声的开怀大笑道:“秦国历代先君矢志不渝的便是东出大计。
昔年诸夏大战因为魏侯卿背叛而功败垂成,先君郁恨而终。
现在孤有列位大才辅佐,秦国兵精粮足,中原连番大战,定然虚弱不堪,历代先君的大愿,看来是要实现了。”
或许这也是地缘带来的优势之一,楚国八百多年矢志不渝的就是北上,秦国想的就是东出,他们的战略永远不会改变。
不像是晋国和魏国,四面八方都能够扩张,于是战略的定性就很差,实力强大的时候没有拿到足够的优势,等到实力衰退的时候,就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围攻。
“齐国与魏国之间的大战就快要分出胜负,若是魏国战胜,秦国一可以继续深耕巴蜀,充实粮仓,压迫楚国。
二同样可以借着魏国与齐国大战之后的疲敝,迅速占领河西,然后围绕着黄河建立防线,联韩结齐,共抗强魏。
但臣观之,魏国武卒战力已不若昔年之强盛,魏国国中政治昏暗,梁息这样的大才却不能身居高位,还是齐国胜算更大。
若是魏国大败,我秦军便直接攻占河西之地,压迫河东,筹谋函谷。
若是能以函谷关和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再沿着边缘北上高原,与飞地相勾连,就能南向压迫魏国。
自此便可立于不败之地,纵然是赵魏韩三国联合来攻,秦国亦可以退守函谷关。
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齐国,齐国本就声望卓著,若是击败了魏国,韩国定然俯首,再加上吴国,东方最肥沃的土地几乎就全部落在了齐国的手中。”
秦国现在和齐国还算是一同削弱魏国的盟友关系,但是秦国的战略眼光很是长远,齐国还在打生打死,他已经开始考虑搞齐国了。
卫鞅沉吟道:“国君,臣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洛国对齐国的这一次兴起,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齐国对周天子又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难道还是要扶保周王室吗?
若是齐国依旧尊奉周天子的话,洛国就一定会在暗中给予齐国帮助。
金银粮帛、刀枪剑戟,这些洛国暂时用不上,但是却足以盛国。
周王室的存在,对秦国不是好事。”
洛国!
秦伯心中一沉,随着周王室的声势江河日下,各国君主心中纷纷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现在想要问鼎的已经不仅仅是楚国一家。
但是限于传统的强大力量,还没有谁敢直接提出来,这就是韩国悍然攻击王室引起巨大轰动的原因。
洛国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承天受命的阻碍,在所有人的眼中,打落邦周的天命,洛国是一定会拼命的!
洛国现在没太大反应,一是因为力量的衰弱,二是因为周王室毕竟还在洛邑城中。
素王毕竟还是列国的主祭,现在列国君主虽然屡有僭越,但即便是楚王也从未说过自己是承天受命的天子。
卫鞅见众人沉思便说道:“若是齐国战胜,便要为齐国上尊号,并且胁迫赵魏韩等国一同为齐国上尊号,彻底撕裂洛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
这就像是上高楼一般,要一阶一阶的向上走,若是想要一步登天,只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况且齐国从公室到卿士,整日幻想着恢复桓公霸业。
昔年齐桓公都已经得方伯之位,加赐九锡,位列公爵了,齐国君臣难道会不想要更进一步吗?”
!!!
所有人都不禁为卫鞅的话而震惊,就连秦伯都没想到卫鞅会提出这么激进的想法,但转念一想,这想法又不用在自己的身上,真是妙极了。
于是欣然说道:“卫相真是能辅佐圣王的大才啊,有您在,秦国难道会不兴盛吗?”
于是群臣便开始围绕着河西之地的争夺开始布置,一旦魏国和齐国开始大规模接战,立刻就进攻河西。
至于之前签署的和议和盟约?
当年魏国佬背刺老秦人的时候,可没提什么和议和盟约,这就叫报应不爽。
韩国的国土上,无数的军队在调动。
魏国和齐国之间的决战,基本上凑齐了几个要素,魏国粮草匮乏,急于打一场大会战,并且对齐国粮道的压迫愈发的重。
实际上一场战争打个几年,尤其是双方君臣还不算是昏庸的阶段,想要留下什么秘密是极难的。
双方基本上都是明牌在打,就看谁更能扛,就看谁能在关键的决策上坚持到最后。
魏国之所以敢在粮草匮乏的情况之下和齐国决战,是因为魏国知道,齐国国中或许还有粮草,但是齐国的大营之中是没有的!
换句话说,齐国现在大概率比魏国更缺粮。
因为魏国截获了齐国粮草到达的准确时间,在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成功的将足以供给十万精锐吃一个月的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
齐国即便是还能从齐国之中调集粮草,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更不要说韩国,现在的韩国到处都是饿殍和尸骨,连年的大战发生在韩国的国土之中,哪里还能产出那么多的粮食。
之后的战况更是印证了魏国的猜测,在一场三四万人的遭遇战之中,齐国仅仅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败退而走,这让魏将喜形于色,“齐国军队脸上明显有饥色,他们的确是断粮了。”
齐将管成林和齐相吕忌脸上却异常的沉稳,齐国的富裕,魏国又哪里懂呢?
供给十万精锐的粮草都可以用来作为诱饵,这就是齐国的底气,齐国真正的军队依旧是粮草充足,士气旺盛。
管成林在地图册上指指点点道:“国相,这里、这里都是我军和魏军交战并且失败的地点。
一开始魏人还比较谨慎,但是随着连续两三场遭遇战的胜利,我军的不断溃逃,魏人的警惕心开始降低了。
现在我军缺粮的消息,魏人已经深信不疑,现在就是将魏人引入埋伏圈之中。
一旦陷入埋伏之中,就和正面作战完全不同了,即便是魏武卒这样的天下强军,也只是强壮一点的猪狗,依旧是能肆意宰杀的对象。”
吕忌仔细的望着地图上的埋伏点,满意的点了点头,“管卿是管子之后,此战若是能重创魏武卒,国君定然要为您再次封土。
为齐国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勋,想必九天之上的管子,也会为您感到自豪吧。”
战争之中烧自家的粮草,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谋划,若是魏人不中计才怪。
当魏人在追杀行军的途中陷入埋伏点之后,无数的齐人出现,让魏人瞬间惊慌失措,管成林大吼道:“杀!”
齐军几乎将国中所有的弓弩等全部带来,箭矢宛如雨点一般的落下,一辆辆战车和滚石彻底将魏军封闭。
唯有一条小小的山道留给魏人突围,这是为了消解魏军的意志,随着箭雨落下,以高打低,魏人的还手显得太过绵软无力,况且四面皆是敌人,指挥系统哪里还能运转。
尤其是天色渐渐黑下来,这些普遍夜盲的士卒更是惶恐到了极点,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存活下去。
凄厉的惨叫声和武器的挥舞响彻了不知道多久,这种根本不知道何时就会死的恐惧让所有都冲着唯一的生路狂奔而去。
然后就是无数人拥挤和踩踏,这种方式死去的人数量难以想象,远远超过了齐国军队所杀死的数量。
晨光拂晓,天光乍破。
山间到处都是尸体,无数魏军残缺的旗帜,凌乱的箭矢许多都射在了地上,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射到了魏军的身上,完整的尸体并不多,很多尸体形状是完整的,但是一部分却直接变成了肉泥,这是被乱军踩踏之后的结果。
大多数死去的人脸上都带着恐惧,一些明显身高体壮的士卒穿着厚厚的青铜甲,这些是战场之上强悍无比的魏武卒,但却被裹挟着死在了这里。
青铜甲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保护,至少在箭矢之下活了下来,但一旦被挤倒,那么繁重的甲胄反而会成为负担,一路看来很多魏武卒都是直接倒在地上被践踏而死。
在魏军的大纛旁边,齐人见到了魏军的主将和魏国公子的尸身,这两人是见到大势已去,悲愤自杀的。
管成林和吕忌两人望着绵延整片山谷的尸体,却畅快的大声笑道:“齐国霸业成矣!”
————
齐国与魏国争夺中原霸主的战争大获全胜,这是继鄢陵之战后,齐国又一次称霸诸夏,赵魏两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韩吴两国更是俯首,秦国同样对齐国献上了无数的溢美之词,志得意满的齐国由此陷入了沉重的战略误判。——《周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