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随着这一道昭告,本就在洛国之中的儒墨道法子弟自然是欢欣鼓舞,那些散落在列国之中的其余著书之人,同时带着自己的书籍往洛国之中赶来。
但凡是眼光稍微长远一些的人,都能够看到,洛国的这一举动会大大提高他们这些治学之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
在过往的千百年之中,不论你多么的有才华,若是不能得到贵族的赏识,终究要泯然众人,不能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
只有少数如孔子、墨子这种弟子门徒众多的圣贤才能留下无数的轶事典故,但是这种私人写就的,从先天上就差了一些。
所以诸夏列国之中的治学之人,都在孜孜不倦谋求出仕,想要立下实实在在的功勋。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立言是非常忽视的,只将其视为跃升阶层的敲门砖。
百家学说,囊括宇宙,包容万物,那些深奥的道理流于表面,若是能组织一批人深入研究,定然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百家子弟只将其用来作为出仕的工具,实在是可惜。
现在洛国公室就是要昭告天下士人,即便是没能成为王侯将相,只要著书立说,依旧能够千年万世,受到世人敬仰。
列国贵族对洛国的举动见怪不怪,洛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这些典籍。
在过去的数百年之间,很多时候灭亡那些小国之时,这些国家都会特意将史料留存下来,拿到洛国之中去交换金银、布帛、粮食等等实用的东西。
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洛国为什么要保存那些早已灭亡的诸侯国的历史,又不是自己国家的史书。
为了断绝亡国之人复国的念想,这种没用又笨重的东西,不都应该直接一把火烧掉吗?
所以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扫了一眼就略过,转而开始琢磨增加国家土地和人口。
仰望星空、维系文明,并不在这些统治者的目标之中,他们的目标只有维护自己的统治。
郢都。
虽然之前遭遇了大败,但是现在已经渐渐地从失败之中走了出来,楚国有丰富的战败经验,还不至于因为这一场失败就彻底心灰意冷。
司马项印战死,这是楚国在战场上死去的最高级别贵族,让所有的楚国贵族都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项印的尸体被送回楚国时,身上连一块完好的肉都没有,从浸满了鲜血的战甲上,能见到到处都是刀枪箭矢射出的窟窿,浑身上下十余处伤,最终血尽而亡,没人能想象到他临终之前受到了多么大的痛苦。
郢都城外,楚王捧着浸满鲜血的衣袍,失声痛哭,众人纷纷跟着流泪。
项氏的损失惨重,族人脸上满是悲戚之色,但是他们还记得项印的嘱咐,直接在郢都城门处,数十人齐刷刷的跪下。
项印的儿子项章上前执手泣声道:“王上,三十万楚军却被魏国三万军队击败,这难道是楚人懦弱吗?
臣的父亲立下了多少的功劳,打赢了多少胜仗,难道会输给魏国的小儿吗?
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强军,魏国武卒强横,还能令出如山,不像我军互相掣肘,不能全力,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王上,臣听闻宋国之中有一人养羊,因为羊圈破损于是被狼叼走了羊,他认为羊已经丢了,再补羊圈已经晚了,于是任由破洞存在,结果再次丢了羊。
这一次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而楚国未变,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但若是楚国依旧不变,等到齐国变法、秦国变法、赵魏韩吴纷纷变法,楚国又要如何稳固社稷呢?
臣叩首,请王上变法,兴盛楚国,为死于魏人之手的楚人复仇啊!”
项氏族人纷纷悲声道:“请王上变法!”
楚王将项章从地上扶起,悲痛道:“项卿,寡人定会强盛楚国,为司马复仇。”
楚国贵族望着地上项印的尸身,再看看悲怆的楚王和项氏,没找到理由反驳,纷纷闭上了嘴。
如同项印所预料的那样,他用自己的命,暂时为楚王争取来了一个变法的绝好借口。
更妙的是,魏侯卿的死去,让魏国之中很多的人才都离开了魏国,因为现在的魏国已经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了。
魏国的旧贵族和新贵族达成了利益的交换,那些不愿意交换的,要么在政治风波之中被杀死,要么就拿着好处离开魏国。
反正法家弟子一身才学,到哪里都有施展的地步。
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坐在王宫之中,提出几条策略就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是一个能不折不扣执行的政治集团。
法家变法,通常都是由一个法家大佬在宫廷之中设计顶层架构,然后大批熟悉律法的法家弟子充当中层官僚,最终将这些政策执行下去。
魏国虽然实力并没有遭受到特别大的破坏,毕竟最精锐的魏武卒都还在,但换了一个懦弱又年幼的君主,魏国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
韩侯成和赵侯用终于能够缓一口气,不用每日生活在时时刻刻担心魏侯卿背刺的恐惧之中,同时两国同时开始从魏国之中收拢人才。
天下再一次的回到了均势之中。
战争就像是潮水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只会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掀起冲天的海啸,毁灭一切。
楚王已经决意变法,然后灭吴,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够动摇他的战略,秦国和楚国在蜀国平原之上的争夺愈发激烈。
洛邑。
这座天下之中的城池,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还牢牢地掌握在周王室的手中。
周天子在这里坐看诸侯潮起潮落,昔年魏国骄横,六国伐楚,他不发一言。
魏侯卿被韩侯成和赵侯用杀死在王畿之中,这么不给他面子,他还是不发一言。
现在他要死了。
他在位期间,由于王室资金的宽裕,对王宫进行了大量的修缮,恢复了昔年的气势,殿中的内饰全部重新装弄,珍贵的布绸制作而成的垂幔从屋顶之上缓缓落下,将宽阔的大殿隔成一个个的空挡。
他现在就躺在十数重帷帐之后,面色蜡黄,没有一丝天子威仪,在床榻边上跪坐着一排人,都是王室近支,光是王子就有足足七位。
“寡人要崩了。”
天子脸色还算是平静,带着些感慨的说道:“邦周到现在已经八百年了,远远超过了殷商的六百年。
寡人翻开史书一看,每次王室衰落都是因为天子好战,或者是王室内斗,所以寡人这些年只是享受,不参与天下之事。
得益于诸夏大战之后的赠土,现在王畿有千里的土地,这已经是三百年来,王室最富有和最强大的时候。
等到寡人崩殂,你们一定要延续寡人的做法,不要随意的挑衅诸侯,邦周的天命不稳,无论做任何事,都有可能会遭遇不测。
若是有诸侯胁迫王畿,你们觉得不能抵挡,就将王畿的土地赐予洛国,这是寡人最后所能告诫伱们的。”
这一番话算是周天子的肺腑之言,他感觉到了邦周的天命已经快要消失了,与其乱折腾,还不如就这样拖着,能过一天是一天,反正现在王畿还很是富裕,诸侯国不会闲着没事干来攻击。
即便真的来了,还有求洛国救命这最后一招。
只可惜他的儿子不这样想,王室现在有不斐的实力,郑国的大部分和宋国的一部分,虽然由于作为主要的战场之一,人口锐减,但至少要比韩国强。
韩国都能在列国之中纵横,王室还有天子的名义,凭什么不行呢?
若是能够吞韩并魏,王室就能成就昔年晋国的霸业,彻底恢复到八百年之前的煌煌时代。
王子们纷纷向着天子保证道:“父王,儿臣定谨遵您的命令,会守好先祖的社稷。”
那些天子卿士同样向着天子保证一定会好好辅佐太子,绝不让邦周的社稷坠落。
听着很是诚恳,但天子却从中听到了敷衍。
他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和近臣们在想什么,眼中浮现起一丝冷意,但想了想自己的身体,还是歇下了这份心。
他是个很悲观的人,不禁想到:“王朝终末之时,总是有夏桀商纣这样的君王,邦周难道会例外吗?
若是王室真的再出几个不肖子孙,大概就真的是上天要灭亡邦周了,我现在教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只希望素王还能庇佑邦周。”
洛国之中,洛国公室开始编纂那些他们都未曾见过的典籍,这天下之间的贤人何其之多,其中的思想又哪里是一个学宫就能够囊括的。
若不是洛国要为群贤塑像,恐怕这其中不少人,终身都不会来到洛国。
时光匆匆如流水,天下的局势同样如同流水,列国之间的强弱随着战争此起彼伏,变换不断。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大势,占据着有利地形的国家,渐渐地开始拥有更重的分量,位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则开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感谢盟主大佬的打赏,过两天状态好一点写出来,这两天写墨家和杨朱,把状态写没了,我得缓缓,这大概是过渡最后一章了,明天开始讲故事推剧情。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但凡是眼光稍微长远一些的人,都能够看到,洛国的这一举动会大大提高他们这些治学之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
在过往的千百年之中,不论你多么的有才华,若是不能得到贵族的赏识,终究要泯然众人,不能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
只有少数如孔子、墨子这种弟子门徒众多的圣贤才能留下无数的轶事典故,但是这种私人写就的,从先天上就差了一些。
所以诸夏列国之中的治学之人,都在孜孜不倦谋求出仕,想要立下实实在在的功勋。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立言是非常忽视的,只将其视为跃升阶层的敲门砖。
百家学说,囊括宇宙,包容万物,那些深奥的道理流于表面,若是能组织一批人深入研究,定然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百家子弟只将其用来作为出仕的工具,实在是可惜。
现在洛国公室就是要昭告天下士人,即便是没能成为王侯将相,只要著书立说,依旧能够千年万世,受到世人敬仰。
列国贵族对洛国的举动见怪不怪,洛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这些典籍。
在过去的数百年之间,很多时候灭亡那些小国之时,这些国家都会特意将史料留存下来,拿到洛国之中去交换金银、布帛、粮食等等实用的东西。
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洛国为什么要保存那些早已灭亡的诸侯国的历史,又不是自己国家的史书。
为了断绝亡国之人复国的念想,这种没用又笨重的东西,不都应该直接一把火烧掉吗?
所以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扫了一眼就略过,转而开始琢磨增加国家土地和人口。
仰望星空、维系文明,并不在这些统治者的目标之中,他们的目标只有维护自己的统治。
郢都。
虽然之前遭遇了大败,但是现在已经渐渐地从失败之中走了出来,楚国有丰富的战败经验,还不至于因为这一场失败就彻底心灰意冷。
司马项印战死,这是楚国在战场上死去的最高级别贵族,让所有的楚国贵族都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项印的尸体被送回楚国时,身上连一块完好的肉都没有,从浸满了鲜血的战甲上,能见到到处都是刀枪箭矢射出的窟窿,浑身上下十余处伤,最终血尽而亡,没人能想象到他临终之前受到了多么大的痛苦。
郢都城外,楚王捧着浸满鲜血的衣袍,失声痛哭,众人纷纷跟着流泪。
项氏的损失惨重,族人脸上满是悲戚之色,但是他们还记得项印的嘱咐,直接在郢都城门处,数十人齐刷刷的跪下。
项印的儿子项章上前执手泣声道:“王上,三十万楚军却被魏国三万军队击败,这难道是楚人懦弱吗?
臣的父亲立下了多少的功劳,打赢了多少胜仗,难道会输给魏国的小儿吗?
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强军,魏国武卒强横,还能令出如山,不像我军互相掣肘,不能全力,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王上,臣听闻宋国之中有一人养羊,因为羊圈破损于是被狼叼走了羊,他认为羊已经丢了,再补羊圈已经晚了,于是任由破洞存在,结果再次丢了羊。
这一次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而楚国未变,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但若是楚国依旧不变,等到齐国变法、秦国变法、赵魏韩吴纷纷变法,楚国又要如何稳固社稷呢?
臣叩首,请王上变法,兴盛楚国,为死于魏人之手的楚人复仇啊!”
项氏族人纷纷悲声道:“请王上变法!”
楚王将项章从地上扶起,悲痛道:“项卿,寡人定会强盛楚国,为司马复仇。”
楚国贵族望着地上项印的尸身,再看看悲怆的楚王和项氏,没找到理由反驳,纷纷闭上了嘴。
如同项印所预料的那样,他用自己的命,暂时为楚王争取来了一个变法的绝好借口。
更妙的是,魏侯卿的死去,让魏国之中很多的人才都离开了魏国,因为现在的魏国已经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了。
魏国的旧贵族和新贵族达成了利益的交换,那些不愿意交换的,要么在政治风波之中被杀死,要么就拿着好处离开魏国。
反正法家弟子一身才学,到哪里都有施展的地步。
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坐在王宫之中,提出几条策略就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是一个能不折不扣执行的政治集团。
法家变法,通常都是由一个法家大佬在宫廷之中设计顶层架构,然后大批熟悉律法的法家弟子充当中层官僚,最终将这些政策执行下去。
魏国虽然实力并没有遭受到特别大的破坏,毕竟最精锐的魏武卒都还在,但换了一个懦弱又年幼的君主,魏国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
韩侯成和赵侯用终于能够缓一口气,不用每日生活在时时刻刻担心魏侯卿背刺的恐惧之中,同时两国同时开始从魏国之中收拢人才。
天下再一次的回到了均势之中。
战争就像是潮水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只会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掀起冲天的海啸,毁灭一切。
楚王已经决意变法,然后灭吴,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够动摇他的战略,秦国和楚国在蜀国平原之上的争夺愈发激烈。
洛邑。
这座天下之中的城池,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还牢牢地掌握在周王室的手中。
周天子在这里坐看诸侯潮起潮落,昔年魏国骄横,六国伐楚,他不发一言。
魏侯卿被韩侯成和赵侯用杀死在王畿之中,这么不给他面子,他还是不发一言。
现在他要死了。
他在位期间,由于王室资金的宽裕,对王宫进行了大量的修缮,恢复了昔年的气势,殿中的内饰全部重新装弄,珍贵的布绸制作而成的垂幔从屋顶之上缓缓落下,将宽阔的大殿隔成一个个的空挡。
他现在就躺在十数重帷帐之后,面色蜡黄,没有一丝天子威仪,在床榻边上跪坐着一排人,都是王室近支,光是王子就有足足七位。
“寡人要崩了。”
天子脸色还算是平静,带着些感慨的说道:“邦周到现在已经八百年了,远远超过了殷商的六百年。
寡人翻开史书一看,每次王室衰落都是因为天子好战,或者是王室内斗,所以寡人这些年只是享受,不参与天下之事。
得益于诸夏大战之后的赠土,现在王畿有千里的土地,这已经是三百年来,王室最富有和最强大的时候。
等到寡人崩殂,你们一定要延续寡人的做法,不要随意的挑衅诸侯,邦周的天命不稳,无论做任何事,都有可能会遭遇不测。
若是有诸侯胁迫王畿,你们觉得不能抵挡,就将王畿的土地赐予洛国,这是寡人最后所能告诫伱们的。”
这一番话算是周天子的肺腑之言,他感觉到了邦周的天命已经快要消失了,与其乱折腾,还不如就这样拖着,能过一天是一天,反正现在王畿还很是富裕,诸侯国不会闲着没事干来攻击。
即便真的来了,还有求洛国救命这最后一招。
只可惜他的儿子不这样想,王室现在有不斐的实力,郑国的大部分和宋国的一部分,虽然由于作为主要的战场之一,人口锐减,但至少要比韩国强。
韩国都能在列国之中纵横,王室还有天子的名义,凭什么不行呢?
若是能够吞韩并魏,王室就能成就昔年晋国的霸业,彻底恢复到八百年之前的煌煌时代。
王子们纷纷向着天子保证道:“父王,儿臣定谨遵您的命令,会守好先祖的社稷。”
那些天子卿士同样向着天子保证一定会好好辅佐太子,绝不让邦周的社稷坠落。
听着很是诚恳,但天子却从中听到了敷衍。
他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和近臣们在想什么,眼中浮现起一丝冷意,但想了想自己的身体,还是歇下了这份心。
他是个很悲观的人,不禁想到:“王朝终末之时,总是有夏桀商纣这样的君王,邦周难道会例外吗?
若是王室真的再出几个不肖子孙,大概就真的是上天要灭亡邦周了,我现在教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只希望素王还能庇佑邦周。”
洛国之中,洛国公室开始编纂那些他们都未曾见过的典籍,这天下之间的贤人何其之多,其中的思想又哪里是一个学宫就能够囊括的。
若不是洛国要为群贤塑像,恐怕这其中不少人,终身都不会来到洛国。
时光匆匆如流水,天下的局势同样如同流水,列国之间的强弱随着战争此起彼伏,变换不断。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大势,占据着有利地形的国家,渐渐地开始拥有更重的分量,位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则开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感谢盟主大佬的打赏,过两天状态好一点写出来,这两天写墨家和杨朱,把状态写没了,我得缓缓,这大概是过渡最后一章了,明天开始讲故事推剧情。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