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猪狗之辈!
满朝文武!
吴发骂出了朕一直以来,都想要骂出来的话。
庆元帝扫视群臣,这其中又有几个,心伤过被掠走的中原女子?同情过这些女子?为这些女子惋惜过一次?
没有!
他们眼中,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女人被劫掠走就劫掠走了。
只要不耽误他们升官发财,河北之地的人都没了,还会有人去哪个地方,时间一久,依旧还是繁花依旧。
他们,不都是猪狗之辈?
热血沸腾,庆元帝不由自主握紧双拳。
每当蒙古南下,劫掠而去,谁能够体会他这個皇帝心中的愤怒?
那些都是他的子民,理应在他的庇佑之下,安稳的生活。
然而,他们被杀死,妻子被劫掠而去,家乡变成废墟。
他这个皇帝愤怒意欲杀人的时候,满朝文武,特别是文臣,会劝他:“陛下,蒙古天性如此,当他们劫掠得到了满足,就会离去...”
是啊,满足之后就会离去。
蒙古的满足,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
蒙古的满足,是劫掠而去的中原女子,他的子民!
蒙古的满足,是抢走别人的东西满载而归!
而如今,朝臣会同情侵入者的子女,而忘却他们曾经犯下的罪孽!
该杀!
的确是猪狗不如!
然而,不能杀啊。
这群大臣纵然品性恶劣,仁义道德用错了方向,至少现在朝堂还需要用他们。
心中的热血慢慢冷却,心中的怒火慢慢熄灭。
秋后算账懂不懂?
先给他们记上一笔吧。
吴发,朕之知己也!
他明白朕当初的无力,朕意欲屠尽那群入侵者的渴望!
另类的捷报,让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庆元帝心中冷笑:“吴发这是戳中了你们的痛脚吧,正常情况下,此时理应得到响应才是。”
是的,心中若是还有热血,必然国仇家恨不能忘!
心中还有良知,就不能原谅侵略者犯下的错!
原谅,意味着背叛!
背叛祖宗,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背叛良知!
只有猪狗不如的畜生,才会选择原谅。
因为畜生,是没有人类的思维的,是没有道德约束的,是没有良知的,是没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
“杀光猪狗不如的畜生!”
突兀的,牛继宗嚎了一嗓子,眼珠子血红,眸子里含着泪水:“陛下,老吴说的对啊,同情侵略者,而忘记咱们这一片土地上,死伤无数子民的,就是猪狗不如的畜生啊!”
庆元帝眼睛一亮,牛继宗还有热血!
朝臣,有人羞愧,有人却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看向牛继宗。
“看啥看?”
反正满朝文武,没有几个心喜咱老牛的。
牛继宗也是豁出去了,孤臣就孤臣吧。你们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咱老牛也没有必要让你们喜欢。咱老牛还有良知:“哼哼,你们认为咱老牛说错了?”
“陛下。”
杨清臣微微一叹:“我们不能被情绪所左右,而失去理智。治理天下,不能被杀戮之心影响。这个天下治理,终究还是需要忘记该忘记的,宽仁才是根本。”
忘记该忘记的?
什么才是该忘记的?
吴发口中的猪狗之辈,就包括你杨清臣啊。
这是能忘记的吗?
但是杨清臣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最后面一句可以忽略,前面几句话,还是可以借鉴的。
不能被情绪左右而失去理智,庆元帝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
诸葛山基出班奏道:“自古以来,王道治理天下,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感化他们之心,杀戮有伤天和。”
“哦?”
眸子里寒光一闪,庆元帝最是讨厌有人说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感化异族。
数千年来,中原王朝对待异族还不够宽仁?
仁义教化用了几千年,起到作用了吗?
当年盛唐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
开放包容的态度,利用胡人为官,用胡人为将。如此足够宽仁吧,但是最终盛唐终究还是被胡人马踏天下,由盛转衰,差点亡国!
这些教训,还不够吗?
有伤天和?
异族屠戮中原的时候,会在乎有没有伤了天和?
庆元帝心中冷笑不已,诸葛山基,也在吴发口中,猪狗不如之辈一列:“诸葛爱卿你且说说,如何宽仁?如何教化?这样吧,蒙古草原如今已经是我大晋天下,朕意欲在草原之上,新起九十九座城池,划分北方三洲十八郡,你去主持这项政策吧。”
“陛下!”
诸葛山基脸都白了,且不说北方环境之恶劣,皇帝这是明显,要把他贬谪出京。
这是要远离权力中心,不是他所愿:“北方苦寒之地,向来不被中原重视,如此之地不要也罢。臣老迈年高,怕是难以胜任此重任。”
“哦?”
庆元帝嘴角一翘,脸上带着玩味。
方才他用御笔,把捷报上一段内容,做了标记,郑秋没有读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吴发专门做了标记,不要读出来。
就是北方之地,既然已经打下来,就要占领,就要建城,就要移民,开疆拓土,造福子孙后代。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土地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根本。
胜利,就要占据。
否则,这一仗打得劳民伤财,还有什么意义?
战胜了敌人,把如此广袤疆域,拱手让人?
形成新的民族,然后继续南侵中原?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是如此。
赶走了鬼方,来了犬戎。
赶走了犬戎,来了匈奴。
驱赶了匈奴,来了鲜卑。
鲜卑弱了,又有了突厥。
突厥之后...多少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都会选择南下,没有一次例外。
在中原,他们犯下多少罪孽?
这次没有了蒙古,天知道北方草原,会再有什么民族占领?
一劳永逸,才是基本之策。
“诸位爱卿,对于北方之地如此占据建城,如何迁移中原之民,你们有何看法?”
吴发捷报中也说了,那就是大量移民,让中原之民成为主体,才是最好的教化。久而久之,北方之地成为中原不可割舍一部分,才算是最终胜利,彻底解决北方草原之患。
这个政策,庆元帝很是心动。
也从内心,认可这个政策。
“陛下。”
贺章出班奏道:“臣虽没去过北疆,但是也知道那里环境不适合耕种,不适合生存,建城占据有何意义?劳民伤财罢了,完全没有意义。”
庆元帝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
“陛下。”
工部尚书瞿士林出班奏道:“北方少木,环境恶劣,建城需要从中原运送大量的木石,得不偿失。太过于劳民伤财,此策不可取。”
“陛下...”
文臣不少出班,出言献策。
最终目的,就是舍弃北方草原,以劳民伤财为借口。北方占据意义不大为理由,劝庆元帝收回成命,努力发展中原民生。
“还有哪位爱卿,要出言献策?”
占据意义不大?
当年岭南之地,同样沼泽遍地,各种瘴气、蛇虫满布,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现在还不是成了粮仓之地?
目光短浅啊。
还是吴发有见地,这群文臣口中的莽夫,明确在捷报中写出:以利诱民,三代免税。北方之地,俯瞰南北西东,战略意义极大。
北方有森林,有草原。
有山石,就地取材,可建城郭。
之所以北方现在没有城池,是因为游牧民族文化传承底蕴不足,没有这方面的直观认知。
而朝中大臣,缺乏实地考察经验,就在朝堂之上,妄言国策?
可悲啊。
扫视朝堂,寂静无声。
庆元帝一挥手:“郑秋,继续念战报。”
啥?
文武群臣一个个睁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特娘的这莽夫的战报,还没有念完?
这莽夫以前的战报,不是很是简短?
今日怎么这么长?
这么啰嗦?
这莽夫了不得啊,身边绝对有高人指点!
该死的匹夫!
郑秋举起战报,眼睛瞥了一眼满朝文武,心里满是轻蔑。
那莽夫不在朝堂,依旧把你们耍的团团转,骂的你们狗血淋头。
郑秋朗声读道:“臣料定必然会有人提议,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异族。北方广袤之地,我等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大大江山,必然会有人舍弃!”
“陛下!”
郑秋惟妙惟肖,尖着嗓子,学者吴发的口气:“这等提议者,就是臣所说的猪狗不如之辈,乃是目光短浅,悖逆祖宗的猪狗不如之辈啊!”
“请斩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满朝文武!
吴发骂出了朕一直以来,都想要骂出来的话。
庆元帝扫视群臣,这其中又有几个,心伤过被掠走的中原女子?同情过这些女子?为这些女子惋惜过一次?
没有!
他们眼中,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女人被劫掠走就劫掠走了。
只要不耽误他们升官发财,河北之地的人都没了,还会有人去哪个地方,时间一久,依旧还是繁花依旧。
他们,不都是猪狗之辈?
热血沸腾,庆元帝不由自主握紧双拳。
每当蒙古南下,劫掠而去,谁能够体会他这個皇帝心中的愤怒?
那些都是他的子民,理应在他的庇佑之下,安稳的生活。
然而,他们被杀死,妻子被劫掠而去,家乡变成废墟。
他这个皇帝愤怒意欲杀人的时候,满朝文武,特别是文臣,会劝他:“陛下,蒙古天性如此,当他们劫掠得到了满足,就会离去...”
是啊,满足之后就会离去。
蒙古的满足,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
蒙古的满足,是劫掠而去的中原女子,他的子民!
蒙古的满足,是抢走别人的东西满载而归!
而如今,朝臣会同情侵入者的子女,而忘却他们曾经犯下的罪孽!
该杀!
的确是猪狗不如!
然而,不能杀啊。
这群大臣纵然品性恶劣,仁义道德用错了方向,至少现在朝堂还需要用他们。
心中的热血慢慢冷却,心中的怒火慢慢熄灭。
秋后算账懂不懂?
先给他们记上一笔吧。
吴发,朕之知己也!
他明白朕当初的无力,朕意欲屠尽那群入侵者的渴望!
另类的捷报,让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庆元帝心中冷笑:“吴发这是戳中了你们的痛脚吧,正常情况下,此时理应得到响应才是。”
是的,心中若是还有热血,必然国仇家恨不能忘!
心中还有良知,就不能原谅侵略者犯下的错!
原谅,意味着背叛!
背叛祖宗,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背叛良知!
只有猪狗不如的畜生,才会选择原谅。
因为畜生,是没有人类的思维的,是没有道德约束的,是没有良知的,是没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
“杀光猪狗不如的畜生!”
突兀的,牛继宗嚎了一嗓子,眼珠子血红,眸子里含着泪水:“陛下,老吴说的对啊,同情侵略者,而忘记咱们这一片土地上,死伤无数子民的,就是猪狗不如的畜生啊!”
庆元帝眼睛一亮,牛继宗还有热血!
朝臣,有人羞愧,有人却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看向牛继宗。
“看啥看?”
反正满朝文武,没有几个心喜咱老牛的。
牛继宗也是豁出去了,孤臣就孤臣吧。你们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咱老牛也没有必要让你们喜欢。咱老牛还有良知:“哼哼,你们认为咱老牛说错了?”
“陛下。”
杨清臣微微一叹:“我们不能被情绪所左右,而失去理智。治理天下,不能被杀戮之心影响。这个天下治理,终究还是需要忘记该忘记的,宽仁才是根本。”
忘记该忘记的?
什么才是该忘记的?
吴发口中的猪狗之辈,就包括你杨清臣啊。
这是能忘记的吗?
但是杨清臣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最后面一句可以忽略,前面几句话,还是可以借鉴的。
不能被情绪左右而失去理智,庆元帝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
诸葛山基出班奏道:“自古以来,王道治理天下,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感化他们之心,杀戮有伤天和。”
“哦?”
眸子里寒光一闪,庆元帝最是讨厌有人说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感化异族。
数千年来,中原王朝对待异族还不够宽仁?
仁义教化用了几千年,起到作用了吗?
当年盛唐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
开放包容的态度,利用胡人为官,用胡人为将。如此足够宽仁吧,但是最终盛唐终究还是被胡人马踏天下,由盛转衰,差点亡国!
这些教训,还不够吗?
有伤天和?
异族屠戮中原的时候,会在乎有没有伤了天和?
庆元帝心中冷笑不已,诸葛山基,也在吴发口中,猪狗不如之辈一列:“诸葛爱卿你且说说,如何宽仁?如何教化?这样吧,蒙古草原如今已经是我大晋天下,朕意欲在草原之上,新起九十九座城池,划分北方三洲十八郡,你去主持这项政策吧。”
“陛下!”
诸葛山基脸都白了,且不说北方环境之恶劣,皇帝这是明显,要把他贬谪出京。
这是要远离权力中心,不是他所愿:“北方苦寒之地,向来不被中原重视,如此之地不要也罢。臣老迈年高,怕是难以胜任此重任。”
“哦?”
庆元帝嘴角一翘,脸上带着玩味。
方才他用御笔,把捷报上一段内容,做了标记,郑秋没有读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吴发专门做了标记,不要读出来。
就是北方之地,既然已经打下来,就要占领,就要建城,就要移民,开疆拓土,造福子孙后代。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土地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根本。
胜利,就要占据。
否则,这一仗打得劳民伤财,还有什么意义?
战胜了敌人,把如此广袤疆域,拱手让人?
形成新的民族,然后继续南侵中原?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是如此。
赶走了鬼方,来了犬戎。
赶走了犬戎,来了匈奴。
驱赶了匈奴,来了鲜卑。
鲜卑弱了,又有了突厥。
突厥之后...多少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都会选择南下,没有一次例外。
在中原,他们犯下多少罪孽?
这次没有了蒙古,天知道北方草原,会再有什么民族占领?
一劳永逸,才是基本之策。
“诸位爱卿,对于北方之地如此占据建城,如何迁移中原之民,你们有何看法?”
吴发捷报中也说了,那就是大量移民,让中原之民成为主体,才是最好的教化。久而久之,北方之地成为中原不可割舍一部分,才算是最终胜利,彻底解决北方草原之患。
这个政策,庆元帝很是心动。
也从内心,认可这个政策。
“陛下。”
贺章出班奏道:“臣虽没去过北疆,但是也知道那里环境不适合耕种,不适合生存,建城占据有何意义?劳民伤财罢了,完全没有意义。”
庆元帝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
“陛下。”
工部尚书瞿士林出班奏道:“北方少木,环境恶劣,建城需要从中原运送大量的木石,得不偿失。太过于劳民伤财,此策不可取。”
“陛下...”
文臣不少出班,出言献策。
最终目的,就是舍弃北方草原,以劳民伤财为借口。北方占据意义不大为理由,劝庆元帝收回成命,努力发展中原民生。
“还有哪位爱卿,要出言献策?”
占据意义不大?
当年岭南之地,同样沼泽遍地,各种瘴气、蛇虫满布,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现在还不是成了粮仓之地?
目光短浅啊。
还是吴发有见地,这群文臣口中的莽夫,明确在捷报中写出:以利诱民,三代免税。北方之地,俯瞰南北西东,战略意义极大。
北方有森林,有草原。
有山石,就地取材,可建城郭。
之所以北方现在没有城池,是因为游牧民族文化传承底蕴不足,没有这方面的直观认知。
而朝中大臣,缺乏实地考察经验,就在朝堂之上,妄言国策?
可悲啊。
扫视朝堂,寂静无声。
庆元帝一挥手:“郑秋,继续念战报。”
啥?
文武群臣一个个睁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特娘的这莽夫的战报,还没有念完?
这莽夫以前的战报,不是很是简短?
今日怎么这么长?
这么啰嗦?
这莽夫了不得啊,身边绝对有高人指点!
该死的匹夫!
郑秋举起战报,眼睛瞥了一眼满朝文武,心里满是轻蔑。
那莽夫不在朝堂,依旧把你们耍的团团转,骂的你们狗血淋头。
郑秋朗声读道:“臣料定必然会有人提议,宽仁善待异族,仁义教化异族。北方广袤之地,我等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大大江山,必然会有人舍弃!”
“陛下!”
郑秋惟妙惟肖,尖着嗓子,学者吴发的口气:“这等提议者,就是臣所说的猪狗不如之辈,乃是目光短浅,悖逆祖宗的猪狗不如之辈啊!”
“请斩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