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陆全撑着船还没有拐进河道,就看见河道两边墨绿色的稻田连成了片。
一阵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整齐的苗秆,稻浪翻滚,此起彼伏,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还有一个月左右秋收,今年风调雨顺田地里的稻谷已经灌满了浆,长势正足。
看上去,就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季节。
等船进入河道,有那稻谷沉甸甸地垂着头,落在了河道两边,让人忍不住心动,想伸手薅一把。
“陆全,你买的地就在这一片吗?”
见陆全点头,大家越发欢欣鼓舞,他们买地了,还买的蒋家坝地势最好的地,能不高兴吗。
原本的惶恐不安都被眼前的田地里的景色给吸引,纷纷幻想着等他们买了地,秋天就能种麦子,等明年端午前后收了麦子就能插秧。
到时候想吃白面吃白面,想吃大米饭吃大米饭。
自己家地里种的,再不济一顿饺子一顿饱饭还是舍得的。
“这么好的地方,李掌柜怎么舍得这么便宜就卖的?”
“陆兄弟不是说了嘛,嫂子做的长鱼菜方子换的。你知道来福顺的长鱼菜卖多少钱一盘吗?”
“多少啊?”
“听说那道叫什么蝴蝶整整二两银子一盘,一盘菜能要几条长鱼。我还听说,来福顺的长鱼宴就八道长鱼菜,你想想,一道菜二两银子,八道长鱼菜得挣多少银子?”
“啧啧啧,二两银子?那得吃的是龙肝凤胆啊!”
“龙肝凤胆也不值二两银子一盘子,难怪连庄子都舍得卖给陆家。咱们这是沾了陆兄弟的光啊,换了别人,别说十两银子一亩地卖给我们,就是十二两十三两也未必舍得卖啊。”
“那是,我可告诉你吧,这边的地最便宜的也得十二三两一亩,大前年收成好,李家庄李老财家的地卖给他兄弟还买十三两一亩呢。”
一群人说说笑笑,顺着河道一路向北,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陆全指着一片稻田说道:“到了,就这里。”
陆家的船就停在河道上,河堤边随便找棵杂树栓上绳子,这船就跑不掉。
大家你拽我一把,我拖你一把,纷纷爬上岸。
等上岸了才发现,他们这片地和别家的地是不相连的。
说是不相连也不对,靠南这一边中间多了一条灌水渠,渠道不宽不窄,行船是不能够,却便于浇灌。
这条灌水渠是李掌柜买下后自己花了工钱找人挖的,因为有这条渠道在,就和旁边的地没有了牵扯。
靠北的这边同样一条灌水渠,过去是一大片地势略高的缓坡,因为没有人开垦,上面长满了野草杂树。
这边缓坡是洪湖的河堤,因为不是主要河道,河堤并不算高,就算涨水发水,也淹不到这一片。
爬上缓坡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洪湖,因为已经入了秋,河水下跌,大片的河滩裸露在外面,上面同样长满了野草。
李掌柜卖给陆全的庄子,恰好就在洪湖甩头的地方,地方不算大,也不算小,水田加上高高低低的荒地,一两百亩地是肯定有的。
这一处离蒋家坝近,离闸口更近,却因为有这一大片的防风林阻挡,再加上大片的农田和弯曲的河道,竟然成了一个幽静的不引人注目的好地方。
这地,陆全领着另外六家人仔仔细细看了。
看着地里金黄的稻谷,看着整整齐齐的田块,看着周围还没有开出来的荒地。
只要看了的人,就没有不动心的。
这是他们梦中的情田啊,没有比这地方更适合他们七家居住的地了。
所有人,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以后,他们也有地有房,再也不是别人嘴里的又腥又脏的臭打渔的。
最让他们心动的是靠近防风林的那一大片荒地,荒地好啊,荒地便宜,荒地可以建房,也可以开垦出来种庄稼。
就算地势偏高,不适合种植稻谷,种植大豆花生苞谷也算是给家里添了口粮。
大家绕着田埂走了一圈,看了所有的地块。
原本,大家还想在心里选出个好孬来,到时候,自己家分地的时候好心里有数。
那好地必须得分点,那孬地也不能只给一家。
可这一圈走下来,大家伙发现,所有的地都是好地,包括李掌柜新开的十几亩地,都是肥沃的良田。
李四喜先按捺不住地问道:“陆大哥,你说给我们家分的地在哪?”
这事陆全和邱氏早商量过,他指着面前地乐呵呵地问道:“你想要那一块?”
“我……”
这个问题为难住的不是李四喜,而是大家伙。
地都是好地,他们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挑那一块好。
“我和小青娘商量过了,我家的地就靠南边这一片,连成片好收割也好放水排水。”
陆全又指向北边靠近缓坡的地:“这边就给你们六家分,到时候你们开荒的时候就在自己家地头往北开,这样每家的地就能连成片。至于地段,反正都一样,到时候大家抓阄,谁家抓到哪块地就哪块地。”
陆全的话,无一人反对。
地都是好地,两边连着河道又有一道灌水渠,进水排水都不用从别人家地过。
不过是靠近河道的多走几步路,靠近庄子的防着点牲口
李四喜当时就一屁股坐在靠北的地头,抱着地里刚灌浆的稻谷不肯走了。
“我不走了,今晚我就睡这地里。”
“看你出息。”张三哥去拽李四喜,一个踉跄,自己也坐在了田埂上,垂下的稻穗恰好就倒挂在他的头顶。他仰头,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眼眶微红,“这地,以后就是我们的啦。”
“是啊,这地以后就是我们的啦!”
野码头的几个汉子,或蹲或坐,像小孩子一样,齐刷刷地一排蹲坐在田埂上。
只有陈家没有当家的男人,来的是还没有成年的陈平安。
他不好和一群叔叔伯伯们蹲在一起,就走开一些。走到另一条田埂上,才偷摸地蹲下来,学李叔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抱着一株稻子,喉头哽咽。
“爹,娘,爷……平安也买地了。都是能种稻谷的好地,不是以前我们家的那种只能种麦子种豆子的旱地。”
“以后等我们建了房,就能将你们的牌位请进家,好好供奉啦。到时候,我一定抱着你们牌位走一走看一看,让你们看看我们家的地。”
野码头的人,第一次在蒋家坝有了地,有了归属感。
后来,这片外来杂姓人居住的地方,就被人称为小新庄。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阵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整齐的苗秆,稻浪翻滚,此起彼伏,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还有一个月左右秋收,今年风调雨顺田地里的稻谷已经灌满了浆,长势正足。
看上去,就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季节。
等船进入河道,有那稻谷沉甸甸地垂着头,落在了河道两边,让人忍不住心动,想伸手薅一把。
“陆全,你买的地就在这一片吗?”
见陆全点头,大家越发欢欣鼓舞,他们买地了,还买的蒋家坝地势最好的地,能不高兴吗。
原本的惶恐不安都被眼前的田地里的景色给吸引,纷纷幻想着等他们买了地,秋天就能种麦子,等明年端午前后收了麦子就能插秧。
到时候想吃白面吃白面,想吃大米饭吃大米饭。
自己家地里种的,再不济一顿饺子一顿饱饭还是舍得的。
“这么好的地方,李掌柜怎么舍得这么便宜就卖的?”
“陆兄弟不是说了嘛,嫂子做的长鱼菜方子换的。你知道来福顺的长鱼菜卖多少钱一盘吗?”
“多少啊?”
“听说那道叫什么蝴蝶整整二两银子一盘,一盘菜能要几条长鱼。我还听说,来福顺的长鱼宴就八道长鱼菜,你想想,一道菜二两银子,八道长鱼菜得挣多少银子?”
“啧啧啧,二两银子?那得吃的是龙肝凤胆啊!”
“龙肝凤胆也不值二两银子一盘子,难怪连庄子都舍得卖给陆家。咱们这是沾了陆兄弟的光啊,换了别人,别说十两银子一亩地卖给我们,就是十二两十三两也未必舍得卖啊。”
“那是,我可告诉你吧,这边的地最便宜的也得十二三两一亩,大前年收成好,李家庄李老财家的地卖给他兄弟还买十三两一亩呢。”
一群人说说笑笑,顺着河道一路向北,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陆全指着一片稻田说道:“到了,就这里。”
陆家的船就停在河道上,河堤边随便找棵杂树栓上绳子,这船就跑不掉。
大家你拽我一把,我拖你一把,纷纷爬上岸。
等上岸了才发现,他们这片地和别家的地是不相连的。
说是不相连也不对,靠南这一边中间多了一条灌水渠,渠道不宽不窄,行船是不能够,却便于浇灌。
这条灌水渠是李掌柜买下后自己花了工钱找人挖的,因为有这条渠道在,就和旁边的地没有了牵扯。
靠北的这边同样一条灌水渠,过去是一大片地势略高的缓坡,因为没有人开垦,上面长满了野草杂树。
这边缓坡是洪湖的河堤,因为不是主要河道,河堤并不算高,就算涨水发水,也淹不到这一片。
爬上缓坡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洪湖,因为已经入了秋,河水下跌,大片的河滩裸露在外面,上面同样长满了野草。
李掌柜卖给陆全的庄子,恰好就在洪湖甩头的地方,地方不算大,也不算小,水田加上高高低低的荒地,一两百亩地是肯定有的。
这一处离蒋家坝近,离闸口更近,却因为有这一大片的防风林阻挡,再加上大片的农田和弯曲的河道,竟然成了一个幽静的不引人注目的好地方。
这地,陆全领着另外六家人仔仔细细看了。
看着地里金黄的稻谷,看着整整齐齐的田块,看着周围还没有开出来的荒地。
只要看了的人,就没有不动心的。
这是他们梦中的情田啊,没有比这地方更适合他们七家居住的地了。
所有人,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以后,他们也有地有房,再也不是别人嘴里的又腥又脏的臭打渔的。
最让他们心动的是靠近防风林的那一大片荒地,荒地好啊,荒地便宜,荒地可以建房,也可以开垦出来种庄稼。
就算地势偏高,不适合种植稻谷,种植大豆花生苞谷也算是给家里添了口粮。
大家绕着田埂走了一圈,看了所有的地块。
原本,大家还想在心里选出个好孬来,到时候,自己家分地的时候好心里有数。
那好地必须得分点,那孬地也不能只给一家。
可这一圈走下来,大家伙发现,所有的地都是好地,包括李掌柜新开的十几亩地,都是肥沃的良田。
李四喜先按捺不住地问道:“陆大哥,你说给我们家分的地在哪?”
这事陆全和邱氏早商量过,他指着面前地乐呵呵地问道:“你想要那一块?”
“我……”
这个问题为难住的不是李四喜,而是大家伙。
地都是好地,他们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挑那一块好。
“我和小青娘商量过了,我家的地就靠南边这一片,连成片好收割也好放水排水。”
陆全又指向北边靠近缓坡的地:“这边就给你们六家分,到时候你们开荒的时候就在自己家地头往北开,这样每家的地就能连成片。至于地段,反正都一样,到时候大家抓阄,谁家抓到哪块地就哪块地。”
陆全的话,无一人反对。
地都是好地,两边连着河道又有一道灌水渠,进水排水都不用从别人家地过。
不过是靠近河道的多走几步路,靠近庄子的防着点牲口
李四喜当时就一屁股坐在靠北的地头,抱着地里刚灌浆的稻谷不肯走了。
“我不走了,今晚我就睡这地里。”
“看你出息。”张三哥去拽李四喜,一个踉跄,自己也坐在了田埂上,垂下的稻穗恰好就倒挂在他的头顶。他仰头,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眼眶微红,“这地,以后就是我们的啦。”
“是啊,这地以后就是我们的啦!”
野码头的几个汉子,或蹲或坐,像小孩子一样,齐刷刷地一排蹲坐在田埂上。
只有陈家没有当家的男人,来的是还没有成年的陈平安。
他不好和一群叔叔伯伯们蹲在一起,就走开一些。走到另一条田埂上,才偷摸地蹲下来,学李叔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抱着一株稻子,喉头哽咽。
“爹,娘,爷……平安也买地了。都是能种稻谷的好地,不是以前我们家的那种只能种麦子种豆子的旱地。”
“以后等我们建了房,就能将你们的牌位请进家,好好供奉啦。到时候,我一定抱着你们牌位走一走看一看,让你们看看我们家的地。”
野码头的人,第一次在蒋家坝有了地,有了归属感。
后来,这片外来杂姓人居住的地方,就被人称为小新庄。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