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歪打正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医路青云第1530章 歪打正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赵原召集全院儿科医生进行了专项会议。

    在会议上,他释放出一个信号,要对儿科进行重点打造,建设全国级别的医院。

    “不容易啊,我们儿科终于迎来春天了。”

    “赵原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要重点打造儿科,肯定说到做到。”

    “不过,儿科能怎么发展呢?”

    “儿童心脏病学啊,赵原是心血管病的专家,从这个方向切入,肯定没错。”

    面对众多儿科医生,赵原轻声道:“为什么儿科医生没有其他学科吃香?很多人认为累,跟小孩打交道特别难,容易被家长投诉。但我认为这是借口!咱们学医的,有怕累的吗?介入医生经常要吃辐射,是拿生命当筹码,为什么仍比儿科吃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钱和前景。

    接下来我们要提升儿科医生的待遇。

    一方面加大儿科医生的门诊费用,另一方面引入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分红提升儿科医生的收入。”

    赵原此话说完,下面传来热烈的掌声。

    “赵院长还是实在啊!抓住本质解决问题。”

    “苦点累点没什么,关键是,儿科医生连工资单都不好意思晒,没奔头。”

    有人觉得小孩子看病特别贵,其实落到医生手中真心没多少。

    首先,儿科药物用量少,不光一次性的剂量少,总量也少。

    其次,很多价格比较高的中成药没办法用,比如什么丹参、丹红注射液,什么心脉隆、生脉注射液,什么痰热清、鱼腥草注射液,这些都用不上。

    最后,小孩太金贵了,一旦药物过敏,轻则医疗纠纷,重则危及生命。

    所以儿科医生真的很穷。

    在对比成人科室,一支丹参能提成三十,一次用个四五支,一天输两次,什么都不用干,三百块钱就到手岁,手里有三四十个病号,每天都用这个药,日入轻松过万。

    开会结束,赵原赶往眼科。

    今天要做以牙换眼手术了。

    赵原跟病人说了几句,顺便做了检查,确认没问题,前往手术室做准备,病人的女儿怯生生地望着赵原,“谢谢你,赵院长。”

    赵原微笑,朝女儿做了个握拳的姿势,“爸爸等下就要进手术室了。他需要你的鼓励哦。”

    等赵原离开,女儿走到病人身侧,轻声道,“爸爸,赵叔叔说,晚点你就重新能看得见了。”

    病人心中一片温暖,“我最想看到的是你和妈妈。”

    病人得知自己伤势之后,不止一次跟妻子说过,别救自己,即使救活自己,自己也只是个废人。

    但,妻子不同意。

    什么是爱情?

    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不离不弃,一同面对,就是爱情。

    病人的妻子捂着嘴,强忍着内心的情绪,不让丈夫听到自己的哭声。

    这段时间,对她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丈夫重伤,所有的事情需要她来承担。

    在天华的帮助下,丈夫的容貌恢复到八九成,甚至还有复明的机会。

    尽管无法做到跟正常人一模一样,但只要他活着,对她来说,未来就充满希望。

    手术开始前,赵原再次观察“牙眼”的状况。

    牙齿拥有自己的内部循环的血液和组织系统,相当于是一个活的复合体。另外,用患者自己的牙齿排异反应会比较小,匹配度会比较高,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再加上晶状体还要固定在眼球中,牙齿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比较适合。

    身体其他部分的骨头如肋骨胫骨也可做一时之选,但都不如牙齿理想。

    用胫骨做眼睛的患者术后 10年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65%)明显高于牙眼移植患者(40%)。

    赵原打开脸颊粘膜层覆盖的眼睛,在角膜处切开一个圆孔,取出原本的虹膜、晶状体和前玻璃体。

    随后再从原来寄生部位取出牙齿组织。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将人造的牙眼植入眼内,慢慢地,这颗“牙齿”眼球会与眼睛内部周围的环境融合。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有光线折射反应。”

    “手术成功了!”

    手术室内,发出欢呼声。

    赵原也是松了口气,与眼科主任说,“大家辛苦了。”

    眼科主任眼睛红红的,“谢谢赵院长对我们的支持。”

    赵原鼓励道,“这场手术说明你的团队很强大,以后要做出更多的成绩。”

    整个过程跨度时间达到了两个多月,团队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形成论文之后,将会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

    眼科主任道:“你是咱们的灵魂和支柱。在你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才能创造这个创举。”

    赵原想了想,建议道,“下一步可以考虑是否其他组织可以取代牙眼,我觉得可以考虑耳骨。”

    眼科主任眼睛一亮,拍手赞叹,“这是个好主意。”

    返回办公室,赵原被江强喊到会议室,一起探讨医院关于培训的方案。

    医疗培训里面的门门道道太多了。

    有的医生出去培训带着要进步的想法,扎扎实实半年后,回到原单位,学有所成,让人刮目相看。

    但有的医生培训,因为收入锐减,而且又得不到尊重,然后就极其的抵触,半年时间的培训,每天就是浑水摸鱼,最后浪费了资源,浪费了时间,甚至还把一腔热血给消耗殆尽。

    赵原的意思是,加强考核,想要出去进修,先得考核,看你的态度和潜力,想要回来,也得考核,有没有达到培训目的,如果达不到的话,进修的费用,医生自己买单。

    另外,来天华培训的医生,也是双考核,来的时候要考核,如果成绩不达标,直接劝返。医生培训结束,想要回去,也要进行考核,没有达到要求,直接不发结业证,还要给原单位公布成绩。

    看上去是在为难医生,但赵原觉得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改变将培训当成公务旅游的想法。

    跟江强确定好细节之后,赵原返回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马林枫打来电话,语气带着一股兴奋的情绪,“赵院长,我们的团队刚研发了一种药物——对治疗骨质疏松有不错的效果!”

    赵原眼睛一亮,“这不是骨科研究的方向吗?”

    马林枫道,“我们也歪打正着碰上的。”

    全球老龄化严重,未来二十年将是一个老人世界,骨质疏松是很多老人避不开的疾病。

    骨质疏松,以老年女性居多。绝经期以后,女性的雌激素分泌断崖式的下降。雌激素不光能保护血管,还能刺激分泌降钙素。

    因为降钙素的减少,女性骨质疏松在五十岁左右,开始大爆发。

    所以女性五十岁后,就不要参与动作幅度大的运动。

    科研圣体在一步步证道,赵原鼓励道,“这个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我这就跟数字研究所联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医路青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医路青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医路青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路青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