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清的目的地将要穿过整个低安区域,穿过整个低危与中危区域,进入高危区域,找到一个没有被其他团队占领,不属于其他势力范围内的星系建立个人基地。
虽然危险,但不用被抽税。
一些大军团会占据大量星系,在这些星系建立一个个哨站,舰队巡逻清剿野怪,建立一个个低安区域。
非军团散人玩家可以在这些大军团占领的低安星系内挖矿,但每次挖的矿只能卖给军团,且要压价,也就是抽税,虽然安全,但利润相比野外挖矿要低很多。
如果没什么野心,这未偿不是一条路子,甚至可以直接加入军团当一个工业流玩家都可以,任何军团都非常欢迎这种走工业流的玩家,甚至比战斗流玩家更欢迎。
任何军团,都是由少数战斗流玩家与大量采矿以及工业流玩家组成。
比如一个正式军团总共有一万正式成员,几乎全部都有兼职,都有自己的采矿船队,在军团控制星系建立个人基地,建立工业工厂生产各种商品出售。
除此之外,任何正式军团,最少有十倍乃至几十倍于正式成员的外围附属成员,全都是矿工或工业流玩家,专门赚钱供应军团消耗。
在这里,养一艘战舰是非常非常耗钱的。
就拿一条护卫舰来说,除了1000万的买断克隆人船员外,每个月都需要支付高级船员30万+舰长50万的工资之外,还需要20万的基础维护费,综合起来每个月光是养这条护卫舰就需要100万。
除此之外,如果有战斗还需要弹药消耗,能量护盾补充需要消耗能量块。
船员战死需要抚衅金。
如果战斗惨烈战舰受损,维修又是一大笔钱。
这还不包括为战舰配置更好的武器装备,以及改装强化战舰的费用,这个才是大头。
可以这么说,单纯买一条船其实并不贵,养一条船才是大头,一条护卫舰裸船2000万,满配五级武器配件下来需要三四千万,再改装强化一下又要几千万,一艘顶配护卫舰消耗估计能达到一亿。
然后一年的工资加维护费就已经有1200万,服役十年12000万。
如果没有中途被击毁的话。
一艘护卫舰如果没有被击毁,最长能服役五六十年,光是工资就有七八亿....
加上十年各种维修费,战斗损耗的弹药费等等.....
而这只是一条护卫舰。
所以,在星海之中,看一个团队的实力根本不是看你有多少战斗流玩家,有多少条战舰,而是看你的经济与工业。
大炮一响,黄金万金,打仗打得就是钱,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李清的计划是先在遥远的某个合适星系建立一个个人基地,先埋头一门心思挖矿赚钱。
他准备用之前收纳采矿船与工业舰的方式打开一个连接掌中宇宙的通道,将一颗颗陨石收入其中,然后再取出来用那一套小型粉碎提取与精炼设备将所有原矿提炼成精炼矿,这样即省了空间,又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埋头屯个一年半载的再回一趟津门星系,或者卖给附近的团队或军团,多来几波存多点钱,到时候才会考虑增加战舰数量。
所以在前期就是什么也不理,埋头苟着发展。
时间不断流逝,护卫舰也穿过一个个星系,进入星空深处。
长时间没事做,他试着进入虞氏家族新开启的那个频道,发现虽然能进入,但因为刚建立,里面设定还不完善,无法分出分支小频道小房间,所有人都在一个大频道内,交流的人不多。
李清看了一会,一句话也没说就关闭了频道。
能进这频道的不是军主门阀家族的子弟,就是各地大家族的后代,都出身不凡,心高气傲,除非认识的,或者明显比自己强的,否则大都不会主动交流。
在往南越过第226个星系之后,约莫跑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越过巡天者军团地盘最南的边界线后,他不再慢慢穿越,而是开启超空间引擎,开始跃迁赶路。
三级跃迁引擎一次最大跃迁范围是30光年,按照天津星域的恒星系距离,约莫能一口气跳过五六个星系左右,大量的节省了时间。
一路跑跑跳跳又走了一百多个星系,护卫舰不再跃迁,也不再用亚光速赶路,每进入一个星系,都会钻进去转一圈,寻找合适建立个人基地的地方。
一条护卫舰非常的灵活,到这里到处都是各种野怪战舰,早早发现提前避开,避不开的调头返回走另一条路,反正没有指定目的地,一路还算有惊无险。
在这里远离津门星系有三百五六十跳的距离,有上千光年之远,已经离开了津门行省进入未知地带,不过这里还是有玩家的踪影,只不过数量很少,路上只是偶尔见到一些玩家战舰护着几条武装运输船,估计是运输着矿石或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去卖掉。
每见到一个,他都远远打了个招呼,将通讯接过去询问附近的情况。
很快获得几个他们认为符合他要求的坐标,护卫舰一转向其中一个星系飞去。
JM-N-348星系。
一个主序星是一颗K类恒星,理论上最适宜生命星球诞生的主序星,但很遗撼这个恒星系并未诞生出生命星球,反而在其理论最佳宜居带上没有想象的行星,而是一条巨大的破碎小行星带。
另外在恒星系接近引力井的边缘处还有一条更加庞大的小行星带,也就是说这个恒星系有两个小行星带。
众所周知,小行星带是由无数陨石与破碎的小行星残骸组成,一般来说里面富含各种矿石,偶尔会有一些价值极高的稀有矿石。
这个星系坐标来自一个叫杨云波的玩家,也就是之前碰到的一支运输舰队玩家,他的个人基地就在这个星系内。
据杨云波所说,这个星系因为有两条小行星带,矿产资源丰富,有整整六个玩家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立个人基地。
他们都是个人玩家,和他一样都是埋头赚钱的那种,星系这么大,小行星带环绕恒星,一百个玩家一起都分不完,压根没有竞争关系,反倒是人多还有个伴。
毕竟这里远离津门行省,平时极少有玩家过来,多来几个还能没事一起聊天,偶尔聚聚餐。
李清开着护卫舰先去了内圈那条小行星带,花了两天时间转了一圈,通过太空地质学与矿物分析等技能大致确定了小行星带的矿石分类以五金矿为主,少量晶石矿,大量的岩类矿。
五金矿就是指常见的金银铜铁锡,价格高低不同,不过正常情况常见的是各种类铁矿或类铜矿,原矿价格类铁矿是15星元一方,类铜矿是31星元一方。
当然,这是指现在的价格,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是这个价。
虽然新宇宙的一切数据化,世界规则像游戏一样,但毕竟不是真游戏,是个真实的宇宙,物价都是按照产出与需求而定,随时都在变动,不存在固定物价。
哪怕同是原铁矿,不同地方的价格都不相同,津门行省铁矿与人类联合帝国腹地的铁矿价格肯定不一样。
而且类铁矿是个统称,又细分为不同类型的铁,比如磁铁,赤铁,菱铁,硫化铁等等,价格略有差距,但不大。
李清最终没有将基地选址放在小行星带内,而是小行星带之外七千多万公里外的一颗大行星的一颗卫星之上。
之所以没有放在小行星带,主要是考虑将来可以在这颗大行星上放置一些采集装置,收集一些行星物质,并顺便看一下这颗行星上有没有大的矿脉。
小行星带矿多,行星上也有矿,只不过没有小行星带全是陨石容易采集,行星上还需要建立一个采矿基地挖矿井,太过于费力。
但如果行星上能发现一些高价值行星物质,那点投入就不算什么。
所谓行星物质,就是所有只有行星上才能产出的矿物质统称,价值不算太高,但胜在只要建立采集矿井后就能全自动采集,只要定点去收获就行,不用费太大劲。
这颗在星图上没有标明的行星直径有11545公里,按照星海标准,是一颗尺寸为23格的荒芜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旧宇宙的地球直径是12756公里,按照现在的星海标准,是一颗尺寸25格的二类大陆星球,每500公里的赤道直径计算为一格。
护卫舰环绕星球一圈,发现这颗比地球略小的荒芜行星上有一圈薄薄的大气层,但星球上没有任何水气与生命存在的痕迹,就是一颗星空中最常见的荒芜星球。
这颗行星有三颗卫星,最大的直径2100公里,还没有月球大,最小的只有530公里,都没有大气层。
初步观察一番,他将基地放在中间那颗卫星上面。
护卫舰停在二号卫星轨道上空,重新打开掌中宇宙通道,采矿船与工业舰分别驶出停泊在护卫舰周围。
挺幸运的是,这颗行星附近都没有野怪的存在,也没有刷出什么异常点,现在看起来还算安全。
二号卫星直径只有1400公里左右,引力比月球还小,护卫舰之类小型战舰可以直接登陆在卫星表面。
李维通过战舰雷达自带的网络系统联系了采矿船与工业舰,远程指挥工业舰缓缓停在二号卫星上面一个巨大的环形陨石坑的底部。
众所周知,没有大气层的卫星根本无法抵挡太空中的陨石,几乎天天都有陨石碰撞,从而形成冲击波,基地建立在表面容易遭遇各种冲击波而损伤,藏在陨石坑内则能避免这个问题。
同时藏在陨石坑内还能躲过太空中战舰的雷达扫描,除非正好看到,正常雷达粗略扫描是不会扫到坑内的基地。
工业舰停在这个直径有四五公里深达两百多米的陨石坑内,舱门大开,一个个打包好的集装箱放了下来。
李清坐在指挥室内,手搓着下巴看着眼前巨大光幕,时不时的下达指令。
等到所有箱子放下,然后一台台高达十米的采矿机器人落下来,将这些集装箱打开,将里面基地模块取出,按照早早预置的组装方案拼接组装。
科技发展到现在,模块组装已经进入了方方面面,不仅是这些建筑,就连战舰的建造都已经实现模块组装。
将战舰按照标准模块划分出不同区块,不同工厂生产不同模块,最后运到一块拼合组装成形。
不过这样的战舰有个缺陷,因为是模块组装而非一体成形,注定不能进入拥有强大引力的行星内部,一旦进入,很容易模块之间因强大引力而崩裂分解坠落。
所以在星海中,只有护卫舰之类小型舰种才能进入星球内部,驱逐舰以上一般无法进入,只能停泊在星球轨道之上实施轨道轰炸。
拼合基地的核心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径100米*100米*100米的核心舱内部空间极为庞大,可以细分为多层,李清按照十米一层共分了十层,其中主控制室放在第五层。
这玩意是由复合金属构成,内含各种隔层,能极大缓冲太空中的小型陨石冲击,隔绝绝大部分恶劣环境与太空中的极端环境。
表面还附带一层能量吸收层,能吸收恒星光能与星空中的各种辐射射线为能量,哪怕在极端环境中也能为基地供能,维持最少能量需求。
然后将那16门全自动哨戒炮全部搬到主核心舱的顶部,四门一组放在四个角落。
再然后,四个30米*30米*30米的附属舱全放在核心舱的东方,两两并排。
同时30米的高度分成三层,同样每层十米。
再然后,将那一套小型矿石粉碎加筛选加精炼的设备放在.....基地外面。
主要是里面放不下,虽然只是一套小型的,但粉碎,提炼与精炼其实是三套机械,个头相当不小,任何一个附属舱放下去就不够放其他东西了,到时候导原矿进去再精炼出来没地方堆,还不如直接放外面,到时候采集的原矿直接扔在基地周围的陨石坑内,精炼完后再屯在附属仓内,等屯积一定数量再一口气存入掌中宇宙内。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虽然危险,但不用被抽税。
一些大军团会占据大量星系,在这些星系建立一个个哨站,舰队巡逻清剿野怪,建立一个个低安区域。
非军团散人玩家可以在这些大军团占领的低安星系内挖矿,但每次挖的矿只能卖给军团,且要压价,也就是抽税,虽然安全,但利润相比野外挖矿要低很多。
如果没什么野心,这未偿不是一条路子,甚至可以直接加入军团当一个工业流玩家都可以,任何军团都非常欢迎这种走工业流的玩家,甚至比战斗流玩家更欢迎。
任何军团,都是由少数战斗流玩家与大量采矿以及工业流玩家组成。
比如一个正式军团总共有一万正式成员,几乎全部都有兼职,都有自己的采矿船队,在军团控制星系建立个人基地,建立工业工厂生产各种商品出售。
除此之外,任何正式军团,最少有十倍乃至几十倍于正式成员的外围附属成员,全都是矿工或工业流玩家,专门赚钱供应军团消耗。
在这里,养一艘战舰是非常非常耗钱的。
就拿一条护卫舰来说,除了1000万的买断克隆人船员外,每个月都需要支付高级船员30万+舰长50万的工资之外,还需要20万的基础维护费,综合起来每个月光是养这条护卫舰就需要100万。
除此之外,如果有战斗还需要弹药消耗,能量护盾补充需要消耗能量块。
船员战死需要抚衅金。
如果战斗惨烈战舰受损,维修又是一大笔钱。
这还不包括为战舰配置更好的武器装备,以及改装强化战舰的费用,这个才是大头。
可以这么说,单纯买一条船其实并不贵,养一条船才是大头,一条护卫舰裸船2000万,满配五级武器配件下来需要三四千万,再改装强化一下又要几千万,一艘顶配护卫舰消耗估计能达到一亿。
然后一年的工资加维护费就已经有1200万,服役十年12000万。
如果没有中途被击毁的话。
一艘护卫舰如果没有被击毁,最长能服役五六十年,光是工资就有七八亿....
加上十年各种维修费,战斗损耗的弹药费等等.....
而这只是一条护卫舰。
所以,在星海之中,看一个团队的实力根本不是看你有多少战斗流玩家,有多少条战舰,而是看你的经济与工业。
大炮一响,黄金万金,打仗打得就是钱,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李清的计划是先在遥远的某个合适星系建立一个个人基地,先埋头一门心思挖矿赚钱。
他准备用之前收纳采矿船与工业舰的方式打开一个连接掌中宇宙的通道,将一颗颗陨石收入其中,然后再取出来用那一套小型粉碎提取与精炼设备将所有原矿提炼成精炼矿,这样即省了空间,又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埋头屯个一年半载的再回一趟津门星系,或者卖给附近的团队或军团,多来几波存多点钱,到时候才会考虑增加战舰数量。
所以在前期就是什么也不理,埋头苟着发展。
时间不断流逝,护卫舰也穿过一个个星系,进入星空深处。
长时间没事做,他试着进入虞氏家族新开启的那个频道,发现虽然能进入,但因为刚建立,里面设定还不完善,无法分出分支小频道小房间,所有人都在一个大频道内,交流的人不多。
李清看了一会,一句话也没说就关闭了频道。
能进这频道的不是军主门阀家族的子弟,就是各地大家族的后代,都出身不凡,心高气傲,除非认识的,或者明显比自己强的,否则大都不会主动交流。
在往南越过第226个星系之后,约莫跑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越过巡天者军团地盘最南的边界线后,他不再慢慢穿越,而是开启超空间引擎,开始跃迁赶路。
三级跃迁引擎一次最大跃迁范围是30光年,按照天津星域的恒星系距离,约莫能一口气跳过五六个星系左右,大量的节省了时间。
一路跑跑跳跳又走了一百多个星系,护卫舰不再跃迁,也不再用亚光速赶路,每进入一个星系,都会钻进去转一圈,寻找合适建立个人基地的地方。
一条护卫舰非常的灵活,到这里到处都是各种野怪战舰,早早发现提前避开,避不开的调头返回走另一条路,反正没有指定目的地,一路还算有惊无险。
在这里远离津门星系有三百五六十跳的距离,有上千光年之远,已经离开了津门行省进入未知地带,不过这里还是有玩家的踪影,只不过数量很少,路上只是偶尔见到一些玩家战舰护着几条武装运输船,估计是运输着矿石或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去卖掉。
每见到一个,他都远远打了个招呼,将通讯接过去询问附近的情况。
很快获得几个他们认为符合他要求的坐标,护卫舰一转向其中一个星系飞去。
JM-N-348星系。
一个主序星是一颗K类恒星,理论上最适宜生命星球诞生的主序星,但很遗撼这个恒星系并未诞生出生命星球,反而在其理论最佳宜居带上没有想象的行星,而是一条巨大的破碎小行星带。
另外在恒星系接近引力井的边缘处还有一条更加庞大的小行星带,也就是说这个恒星系有两个小行星带。
众所周知,小行星带是由无数陨石与破碎的小行星残骸组成,一般来说里面富含各种矿石,偶尔会有一些价值极高的稀有矿石。
这个星系坐标来自一个叫杨云波的玩家,也就是之前碰到的一支运输舰队玩家,他的个人基地就在这个星系内。
据杨云波所说,这个星系因为有两条小行星带,矿产资源丰富,有整整六个玩家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立个人基地。
他们都是个人玩家,和他一样都是埋头赚钱的那种,星系这么大,小行星带环绕恒星,一百个玩家一起都分不完,压根没有竞争关系,反倒是人多还有个伴。
毕竟这里远离津门行省,平时极少有玩家过来,多来几个还能没事一起聊天,偶尔聚聚餐。
李清开着护卫舰先去了内圈那条小行星带,花了两天时间转了一圈,通过太空地质学与矿物分析等技能大致确定了小行星带的矿石分类以五金矿为主,少量晶石矿,大量的岩类矿。
五金矿就是指常见的金银铜铁锡,价格高低不同,不过正常情况常见的是各种类铁矿或类铜矿,原矿价格类铁矿是15星元一方,类铜矿是31星元一方。
当然,这是指现在的价格,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是这个价。
虽然新宇宙的一切数据化,世界规则像游戏一样,但毕竟不是真游戏,是个真实的宇宙,物价都是按照产出与需求而定,随时都在变动,不存在固定物价。
哪怕同是原铁矿,不同地方的价格都不相同,津门行省铁矿与人类联合帝国腹地的铁矿价格肯定不一样。
而且类铁矿是个统称,又细分为不同类型的铁,比如磁铁,赤铁,菱铁,硫化铁等等,价格略有差距,但不大。
李清最终没有将基地选址放在小行星带内,而是小行星带之外七千多万公里外的一颗大行星的一颗卫星之上。
之所以没有放在小行星带,主要是考虑将来可以在这颗大行星上放置一些采集装置,收集一些行星物质,并顺便看一下这颗行星上有没有大的矿脉。
小行星带矿多,行星上也有矿,只不过没有小行星带全是陨石容易采集,行星上还需要建立一个采矿基地挖矿井,太过于费力。
但如果行星上能发现一些高价值行星物质,那点投入就不算什么。
所谓行星物质,就是所有只有行星上才能产出的矿物质统称,价值不算太高,但胜在只要建立采集矿井后就能全自动采集,只要定点去收获就行,不用费太大劲。
这颗在星图上没有标明的行星直径有11545公里,按照星海标准,是一颗尺寸为23格的荒芜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旧宇宙的地球直径是12756公里,按照现在的星海标准,是一颗尺寸25格的二类大陆星球,每500公里的赤道直径计算为一格。
护卫舰环绕星球一圈,发现这颗比地球略小的荒芜行星上有一圈薄薄的大气层,但星球上没有任何水气与生命存在的痕迹,就是一颗星空中最常见的荒芜星球。
这颗行星有三颗卫星,最大的直径2100公里,还没有月球大,最小的只有530公里,都没有大气层。
初步观察一番,他将基地放在中间那颗卫星上面。
护卫舰停在二号卫星轨道上空,重新打开掌中宇宙通道,采矿船与工业舰分别驶出停泊在护卫舰周围。
挺幸运的是,这颗行星附近都没有野怪的存在,也没有刷出什么异常点,现在看起来还算安全。
二号卫星直径只有1400公里左右,引力比月球还小,护卫舰之类小型战舰可以直接登陆在卫星表面。
李维通过战舰雷达自带的网络系统联系了采矿船与工业舰,远程指挥工业舰缓缓停在二号卫星上面一个巨大的环形陨石坑的底部。
众所周知,没有大气层的卫星根本无法抵挡太空中的陨石,几乎天天都有陨石碰撞,从而形成冲击波,基地建立在表面容易遭遇各种冲击波而损伤,藏在陨石坑内则能避免这个问题。
同时藏在陨石坑内还能躲过太空中战舰的雷达扫描,除非正好看到,正常雷达粗略扫描是不会扫到坑内的基地。
工业舰停在这个直径有四五公里深达两百多米的陨石坑内,舱门大开,一个个打包好的集装箱放了下来。
李清坐在指挥室内,手搓着下巴看着眼前巨大光幕,时不时的下达指令。
等到所有箱子放下,然后一台台高达十米的采矿机器人落下来,将这些集装箱打开,将里面基地模块取出,按照早早预置的组装方案拼接组装。
科技发展到现在,模块组装已经进入了方方面面,不仅是这些建筑,就连战舰的建造都已经实现模块组装。
将战舰按照标准模块划分出不同区块,不同工厂生产不同模块,最后运到一块拼合组装成形。
不过这样的战舰有个缺陷,因为是模块组装而非一体成形,注定不能进入拥有强大引力的行星内部,一旦进入,很容易模块之间因强大引力而崩裂分解坠落。
所以在星海中,只有护卫舰之类小型舰种才能进入星球内部,驱逐舰以上一般无法进入,只能停泊在星球轨道之上实施轨道轰炸。
拼合基地的核心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径100米*100米*100米的核心舱内部空间极为庞大,可以细分为多层,李清按照十米一层共分了十层,其中主控制室放在第五层。
这玩意是由复合金属构成,内含各种隔层,能极大缓冲太空中的小型陨石冲击,隔绝绝大部分恶劣环境与太空中的极端环境。
表面还附带一层能量吸收层,能吸收恒星光能与星空中的各种辐射射线为能量,哪怕在极端环境中也能为基地供能,维持最少能量需求。
然后将那16门全自动哨戒炮全部搬到主核心舱的顶部,四门一组放在四个角落。
再然后,四个30米*30米*30米的附属舱全放在核心舱的东方,两两并排。
同时30米的高度分成三层,同样每层十米。
再然后,将那一套小型矿石粉碎加筛选加精炼的设备放在.....基地外面。
主要是里面放不下,虽然只是一套小型的,但粉碎,提炼与精炼其实是三套机械,个头相当不小,任何一个附属舱放下去就不够放其他东西了,到时候导原矿进去再精炼出来没地方堆,还不如直接放外面,到时候采集的原矿直接扔在基地周围的陨石坑内,精炼完后再屯在附属仓内,等屯积一定数量再一口气存入掌中宇宙内。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