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之前国子监对面的院子,从第三皇子手里拿过来之后,项燕便将之交给了下人们打理。
经过打扫和修缮之后,今天也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房子是准备好了,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招生和请老师吧?”
项玉月四处看看,对下人们的工作很满意,然后问项燕道。
“你有什么策略吗?”
“策略吗?”项燕道,“那自然是要用古法,千金买骨喽,借用一下老祖宗的智慧。”
“千金买骨?”项玉月疑惑道。
“对。”项燕说,“跟我来。”
出了院子,两人上了马车,仍由刘衍驾车。
马车晃晃悠悠,停在了一处民宅外。
刘衍上前敲门。
没一会一个小厮探头。
刘衍便向那人行礼道:
“我是项府下人,之前给你家主人递过拜帖,今天按时前来拜访,烦请小兄弟通报一下。”
那人便是做出一副恍然状:
“我记得我记得!我家主人已经吩咐了,你们今天过来的话不用通报,直接进来就可以了。”
然后小厮叫了另一个人帮项燕他们停马车。
自己则带着项燕三人到了客厅等候。
给三人上了茶后,对三人说道:
“麻烦几位稍等一下,我家老爷很快就来。”
项玉月就问项燕:
“你是过来请老师的吗?
这家人在某些领域很有名?”
“哈哈哈……”这时响起了一阵中气十足的笑声。
一位大叔从堂后走到厅内。
他对项玉月道:
“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鄙人姓李,乃秦时李冰之后。”
项玉月便作惊叹状:
“修建都江堰那个李冰?”
大叔点头,项玉月便了然道:
“那你一定是水利工程专家了!”
然后问项燕。
“所以我们是过来请这位大叔出任我们的工部教师?”
项燕道:
“李先生不但是水利工程专家,其父李善臣更是我大周工程界的泰山北斗,执大周水利数十载,为我大周落成的利国利民工程不计其数!”
项燕便向李完悯行礼道:
“我乃东宫侍郎项燕,承蒙圣上看重,委任我办立新学之事,新学将为六部提供拥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而设立,今特来请李先生以及您的父亲,泰斗李善臣一起出任我工部教授!”
李完悯便赶紧招呼项燕免礼,然后让众人坐。
大家都坐下之后,李完悯才开口:
“项大人之名响彻海内,李某我是耳闻已久啊。
你之前在江南治灾治疫,平粮价,杀贪官之事现在已经在民间流传广泛。
百姓们都称赞你青天在世。
乃当今第一良臣!”
项燕便谦虚道:“过奖、过奖。”
李完悯接着说:
“鄙人不才,在朝廷里也有几个朋友。
早些日子便已经得知大人要创办新学之事。
老实说,我觉得大人你的想法很好!
作为工部官员,那哪能不懂技术呢。
什么都不懂怎么领导匠人。
若分不清孰优孰劣,那当下边意见相左,两派争执的时候,又怎么能拿定主意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难道所有工部官员,都只需要会,拿着刀在后面逼着工匠和工人们埋头干就行了吗?
这显然是不行的!
李某虽无什么大才。
但同样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项大人之举乃国之幸事,朝廷之幸事,人民之幸事!
承蒙项大人看得起,既然有用得到我李完悯之处。
我李某必将肝脑涂地,竭心尽力!”
项玉月一听,这是答应了啊,便有些高兴,但没想到李完悯却是紧接着就话锋一转:
“只不过在下的父亲,恐怕不能为项大人你做事了。”
“哦?”项燕道,“这是为何?”
李完悯便做出一副悲痛状:
“家父已于去年驾鹤西去,已经不能再为国效力了!”
项燕一听便作震惊状,然后赶紧安慰李完悯。
之后便说:
“不妨事,李泰斗乃我大周水利工程之领袖,即使已经驾鹤西去,那也是我大周匠人之标杆!
李泰斗虽死,但精神永存!
我大学仍然要聘您父为我工部记名教授。
在学院内为李教授设立祠堂,享学院永世之祭祀!
我就是要告诉我的学员们,一定要将李教授这种实事求是,潜心钻研,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继承下去!”
李完悯听完便是十分感动,表示必将自己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全部去项大人创办的大学之中,对学生们倾囊相授。
聘请教授的事情敲定之后,李完悯便要留项燕三人在家吃饭。
刚谈好事情,项燕也不好抚了李完悯的面子,便答应下来。
而项玉月一听又有宴吃了,也是十分高兴。
在大周,工匠的地位不是很高,毕竟从有朝廷以来,掌权者们都只把这些技术当作奇技淫巧之一,乃小道之术,认为上不了台面。
所以即使李完悯之父在西去之前,乃当世水利工程之领袖。
但李完悯家里也并不是很富裕。
尤其还是在这京城之中。
在这种权贵满地走,富豪多如狗的地方,李完悯只能说是温饱有余的中下等家庭。
但今晚这个宴,李完悯却是办得十分隆重。
不仅出现了许多只有在御香楼那种地方才能吃到的高等食材不说。
他竟然还拿出了几坛项燕产的高等酒。
可见他对项燕来访之事的重视。
项玉月便夸奖道:
“李教授还真是识货啊,我家项燕改良制酒技术后产出来的酒,就算是说冠绝天下也不为过,连宫中设宴用的都是我家的酒。
李教授家中既然藏有我项家产的烈酒,那说明也是一个懂酒好酒之人。”
“不错、不错!”
桌上吃饭的人除了项燕三人外,就只有李完悯和他的妻子以及一个儿子。
看起来八九岁的样子。
李完悯便向项燕问道:
“不知大人所设之大学,从几岁开始招收学员?”
这个问题却把项燕难住,老实说他至今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项燕便问李完悯是何意。
李完悯便表示,既然自己即将出任新学教授,那自己的儿子也不再读四书五经,而是一起顺应新学。
如果满足项燕要求的话,那他的儿子便作为第一个内定学员入学!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经过打扫和修缮之后,今天也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房子是准备好了,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招生和请老师吧?”
项玉月四处看看,对下人们的工作很满意,然后问项燕道。
“你有什么策略吗?”
“策略吗?”项燕道,“那自然是要用古法,千金买骨喽,借用一下老祖宗的智慧。”
“千金买骨?”项玉月疑惑道。
“对。”项燕说,“跟我来。”
出了院子,两人上了马车,仍由刘衍驾车。
马车晃晃悠悠,停在了一处民宅外。
刘衍上前敲门。
没一会一个小厮探头。
刘衍便向那人行礼道:
“我是项府下人,之前给你家主人递过拜帖,今天按时前来拜访,烦请小兄弟通报一下。”
那人便是做出一副恍然状:
“我记得我记得!我家主人已经吩咐了,你们今天过来的话不用通报,直接进来就可以了。”
然后小厮叫了另一个人帮项燕他们停马车。
自己则带着项燕三人到了客厅等候。
给三人上了茶后,对三人说道:
“麻烦几位稍等一下,我家老爷很快就来。”
项玉月就问项燕:
“你是过来请老师的吗?
这家人在某些领域很有名?”
“哈哈哈……”这时响起了一阵中气十足的笑声。
一位大叔从堂后走到厅内。
他对项玉月道:
“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鄙人姓李,乃秦时李冰之后。”
项玉月便作惊叹状:
“修建都江堰那个李冰?”
大叔点头,项玉月便了然道:
“那你一定是水利工程专家了!”
然后问项燕。
“所以我们是过来请这位大叔出任我们的工部教师?”
项燕道:
“李先生不但是水利工程专家,其父李善臣更是我大周工程界的泰山北斗,执大周水利数十载,为我大周落成的利国利民工程不计其数!”
项燕便向李完悯行礼道:
“我乃东宫侍郎项燕,承蒙圣上看重,委任我办立新学之事,新学将为六部提供拥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而设立,今特来请李先生以及您的父亲,泰斗李善臣一起出任我工部教授!”
李完悯便赶紧招呼项燕免礼,然后让众人坐。
大家都坐下之后,李完悯才开口:
“项大人之名响彻海内,李某我是耳闻已久啊。
你之前在江南治灾治疫,平粮价,杀贪官之事现在已经在民间流传广泛。
百姓们都称赞你青天在世。
乃当今第一良臣!”
项燕便谦虚道:“过奖、过奖。”
李完悯接着说:
“鄙人不才,在朝廷里也有几个朋友。
早些日子便已经得知大人要创办新学之事。
老实说,我觉得大人你的想法很好!
作为工部官员,那哪能不懂技术呢。
什么都不懂怎么领导匠人。
若分不清孰优孰劣,那当下边意见相左,两派争执的时候,又怎么能拿定主意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难道所有工部官员,都只需要会,拿着刀在后面逼着工匠和工人们埋头干就行了吗?
这显然是不行的!
李某虽无什么大才。
但同样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项大人之举乃国之幸事,朝廷之幸事,人民之幸事!
承蒙项大人看得起,既然有用得到我李完悯之处。
我李某必将肝脑涂地,竭心尽力!”
项玉月一听,这是答应了啊,便有些高兴,但没想到李完悯却是紧接着就话锋一转:
“只不过在下的父亲,恐怕不能为项大人你做事了。”
“哦?”项燕道,“这是为何?”
李完悯便做出一副悲痛状:
“家父已于去年驾鹤西去,已经不能再为国效力了!”
项燕一听便作震惊状,然后赶紧安慰李完悯。
之后便说:
“不妨事,李泰斗乃我大周水利工程之领袖,即使已经驾鹤西去,那也是我大周匠人之标杆!
李泰斗虽死,但精神永存!
我大学仍然要聘您父为我工部记名教授。
在学院内为李教授设立祠堂,享学院永世之祭祀!
我就是要告诉我的学员们,一定要将李教授这种实事求是,潜心钻研,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继承下去!”
李完悯听完便是十分感动,表示必将自己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全部去项大人创办的大学之中,对学生们倾囊相授。
聘请教授的事情敲定之后,李完悯便要留项燕三人在家吃饭。
刚谈好事情,项燕也不好抚了李完悯的面子,便答应下来。
而项玉月一听又有宴吃了,也是十分高兴。
在大周,工匠的地位不是很高,毕竟从有朝廷以来,掌权者们都只把这些技术当作奇技淫巧之一,乃小道之术,认为上不了台面。
所以即使李完悯之父在西去之前,乃当世水利工程之领袖。
但李完悯家里也并不是很富裕。
尤其还是在这京城之中。
在这种权贵满地走,富豪多如狗的地方,李完悯只能说是温饱有余的中下等家庭。
但今晚这个宴,李完悯却是办得十分隆重。
不仅出现了许多只有在御香楼那种地方才能吃到的高等食材不说。
他竟然还拿出了几坛项燕产的高等酒。
可见他对项燕来访之事的重视。
项玉月便夸奖道:
“李教授还真是识货啊,我家项燕改良制酒技术后产出来的酒,就算是说冠绝天下也不为过,连宫中设宴用的都是我家的酒。
李教授家中既然藏有我项家产的烈酒,那说明也是一个懂酒好酒之人。”
“不错、不错!”
桌上吃饭的人除了项燕三人外,就只有李完悯和他的妻子以及一个儿子。
看起来八九岁的样子。
李完悯便向项燕问道:
“不知大人所设之大学,从几岁开始招收学员?”
这个问题却把项燕难住,老实说他至今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项燕便问李完悯是何意。
李完悯便表示,既然自己即将出任新学教授,那自己的儿子也不再读四书五经,而是一起顺应新学。
如果满足项燕要求的话,那他的儿子便作为第一个内定学员入学!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