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段韶对于李泰还是比较了解的,或者说这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情。本来咱们彼此之间干架干的好好的,结果你们却丢下老子、自己玩起了内斗,是不是瞧不起人?
西魏方面,尽管李泰对于北齐内乱早就有所预料,但是如今双方情势已经大变,只能说趋势还是有的,但具体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却并不是他能够详细预知到的了。因此只能在情报方面加强工作,力求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到北齐国内的变乱消息。
如今西魏与北齐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双方之前的交战当中、用事实向世人宣告和证明了这种变化。
尽管眼下西魏对于北齐还不足以形成碾压之势,但西强东弱的局面将就此奠定下来。如果未来北齐不能再通过一场类似规模的战事获胜去加以扭转,那么这种认知将会一直存在并持续得到加强,最终极大的可能会以北齐的灭亡而宣告结束。
西魏强大的形象树立起来了,一些人事影响便也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变化就是由东向西的人员流动提升了起来,古代社会中固然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生在乱世之中,所谓的传统还是敌不过现实,人终究是要活下去、活得更好,才会考虑到生存以外的事情。
许多北齐方面的人员向西魏的领土中涌入进来,有的是为战争和情势所迫,有的则是主动的选择,希望依附强者来获得安全稳定的生活。随着人员的流动,相关的物资与资讯便也一起流入到西魏当中来。
遥想当年,邙山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贺拔胜全家被杀,因为西魏获取资讯的能力有限,拖了很长的时间才传到西魏。地位尊贵如独孤信,其父母的死讯都要通过偶然的机会才能得知。
可是现在随着西魏国力的强大,许多重要的讯息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搜索,自然便会有人主动的传递过来。
李泰在铜鞮河口大胜的消息传开之后,除了西魏士民倍感欢欣之外,在另一个群体当中同样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轰动,那就是身在邺城的一众关东世族们。
关东世族在北齐享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与特权,但是相对而言终究还是属于比较失意的一个群体。
尽管在朝执政有杨愔、高德政等汉臣,但是这些人或是性格使然、或是能力问题,或是在帝王心术的操纵下,全都没能承担起一个世族领袖的角色与责任,使得关东世族在政治上的联系与呼应比较松散,不足以形成影响力巨大的政治同盟与派系。
再加上他们几乎没有对军队的影响和掌控力,能够发出的声音就越发的微弱,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能起到的仅仅只是润滑与调剂的边缘作用,较之北魏洛下时期那是完全的不可同日而语。
李泰在关西的崛起,可谓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答案,也让他们如镇兵一样找到了新的精神偶像与引路人。
因此当西魏在铜鞮水会战中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邺都后,许多人暗地里奔走相告,心内都深受鼓舞,更有人直接落实到行动中,谋划着出逃到西魏去。
如今由于西魏领土的扩张,士人西逃可选择的路线又增加了许多。或是绕道青徐、行赴淮南,再从淮南西去抵达山南沔北,或是自枋头等地直接南渡黄河,投奔北豫州虎牢城,又或者自邺都直接西去,经太行山诸陉道奔赴建州。总之只要有胆量、敢冒险,便不愁没有法子可以抵达西魏的领土内。
这样西逃行动,多是私下进行,欠缺组织性,时间上也有前有后,所传递过来的讯息也都拥有着极强的时效性。
北齐邺都所发生的闹乱,也在第一时间便传递到了西魏所控制的地区中,最开始传来的消息还是邺下军队哗变,但是到了第二天就成为了邺城中发生了宫廷政变。
面对这一情况,刚刚接替杨忠、抵达建州坐镇的梁士彦一时间也有些不明所以,为了尽快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便加大了向东面查探的力度,同时按照唐王东面有变即刻奏报的叮嘱,派遣卒员快马加鞭的将这一消息向西面进行传递。
不久后,魏军便在建州州境东侧发现了一行身份比较重要的人员,乃是从邺都出逃的东魏元氏宗亲,为首之人乃是北齐陈留公元景皓。
魏军游骑发现这一支人马后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将一众人员护送到建州州治高都城。
州城内的梁士彦得知此事后也是大喜,忙不迭亲自出城相迎,待到见面之后互通身份,他便向着那元景皓抱拳说道:“某等奉从唐王所命东进伐贼、解民倒悬,今仍困于邺城之外,还需公等跋涉来投,着实惭愧。”
那元景皓闻言后连忙摆手道:“使君言重了,旧者君王西狩、某等未及追从,系留敌境为贼所治,至今方始趋义来投,心内已是深感羞愧,又岂敢责问王师营救来迟。”
一行人入城之后,梁士彦便连忙问起河北邺城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元景皓一行也将他们所知详细奏来。
按照元景皓等人的说法,齐主高洋因恐正当壮年的弟弟高演威胁到其子嗣位,又欲以诸元性命压胜禳灾,于是便威逼高演返回邺城诛杀诸元。
高演不愿受此摆布,于是便着令门下心腹们在邺城串联人势而作乱,元景皓家中便有高演派遣的属员登门安抚,道是只需忍耐过眼前的惊扰骚乱,之后便可保安全。
“然则齐主残暴不仁、臣下狼子野心,此等国业焉有长久之理?况且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年偷生俯首于贼已经是愧见先人,如今更要忍辱方得乞活。旧者无从选择,而今唐王鸣高义于关陇,施仁治于天下,若仍不从速来投,岂非自甘下贱!”
元景皓先将邺城的局势略作讲述,然后便又沉声说道。
作为元魏宗室,虽然权势不复,但一些过往的人脉还是得以保留下来,使得他们获知讯息的渠道也更多,因此所能提供的讯息较之道听途说的传言也要更加的翔实可信。
尽管他们的交代中仍然没有涉及到军事上的行动内情,但只凭当下所提供的人事线索,便能够推断出北齐此番动乱必然非常的深刻与激烈,恐怕不是短时间内便能结束的。
梁士彦在听完他们一众人的讲述之后,一时间也是不由得眸光大亮,连连拍掌赞叹道:“公有此见识壮言,当真令人钦佩。今既然入我国门,便不必再担心会为贼所害。既来之则安之,若所递告之事有助王事,唐王必也会有酬谢褒扬!”
说罢,他便暂时先将这一行人安置在州府之中,然后又着员查问一番别处途径所接触到的北齐时流,诸方渠道所获得的讯息汇总对照之后,便也渐渐拼凑出了一个事情的大概脉络,旋即便又着员向西送去。
只用了不足两天的时间,相关的奏报便摆在了上阳宫李泰的案头上。
因为李泰特别叮嘱这一个方向凡有所进奏都要作剧要军务、第一时间呈送上来,所以他清晨起床都还没来得及吃早饭,被告知此事后便连忙抓起直案上的信报快速浏览一番,旋即便面露喜色,心知自己等待多时的机会总算是出现了。
于是他便立即召集府下群众,将这一消息公布出来,并在群众惊喜议论之际做出指令,将要重启与北齐之间的战事,开始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战斗。
这一次府中众人全都没有异议,首先上一个阶段的大获全胜已经证明了西魏本身的军事力量之强,也让国中群众都能正确的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其次北齐国内发生了这么大的闹乱,如果不趁机打击进取一番,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虽然前一个阶段的战事中,西魏本身国力也是消耗极大,但是作为获胜一方,也并非纯粹的消耗,还是斩获颇丰的。而且李泰归国之后,经过一番紧急的内政调整,尤其是着令山南道诸州将秋赋提前解送入关,使得关中的物资储蓄又有所恢复,可以继续维持大军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活动。
之前出征的师旅本就没有撤回关中,而是在河东就地进行休整。不足一个月的休整虽然尚不足以让士力恢复到全盛水平,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疲惫不堪。
李泰在归朝之前便已经做出了军务调整,接下来选择进攻的方向便不再是晋州与上党地区,而是要从建州、豫西夹河以进,兵锋直指河洛、河内地区乃至于更后方的邺城!
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亲自率军征讨,而是以杨忠总领征讨事宜,同时以卢叔虎、李超、李礼成等一众霸府属员随军而出,进行一些军事行动以外的操作。
至于他自己虽然并不亲赴前线,但是为了便于掌握前线的局势发展状况从而做出及时调度,还是要前往弘农坐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西魏方面,尽管李泰对于北齐内乱早就有所预料,但是如今双方情势已经大变,只能说趋势还是有的,但具体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却并不是他能够详细预知到的了。因此只能在情报方面加强工作,力求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到北齐国内的变乱消息。
如今西魏与北齐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双方之前的交战当中、用事实向世人宣告和证明了这种变化。
尽管眼下西魏对于北齐还不足以形成碾压之势,但西强东弱的局面将就此奠定下来。如果未来北齐不能再通过一场类似规模的战事获胜去加以扭转,那么这种认知将会一直存在并持续得到加强,最终极大的可能会以北齐的灭亡而宣告结束。
西魏强大的形象树立起来了,一些人事影响便也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变化就是由东向西的人员流动提升了起来,古代社会中固然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生在乱世之中,所谓的传统还是敌不过现实,人终究是要活下去、活得更好,才会考虑到生存以外的事情。
许多北齐方面的人员向西魏的领土中涌入进来,有的是为战争和情势所迫,有的则是主动的选择,希望依附强者来获得安全稳定的生活。随着人员的流动,相关的物资与资讯便也一起流入到西魏当中来。
遥想当年,邙山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贺拔胜全家被杀,因为西魏获取资讯的能力有限,拖了很长的时间才传到西魏。地位尊贵如独孤信,其父母的死讯都要通过偶然的机会才能得知。
可是现在随着西魏国力的强大,许多重要的讯息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搜索,自然便会有人主动的传递过来。
李泰在铜鞮河口大胜的消息传开之后,除了西魏士民倍感欢欣之外,在另一个群体当中同样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轰动,那就是身在邺城的一众关东世族们。
关东世族在北齐享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与特权,但是相对而言终究还是属于比较失意的一个群体。
尽管在朝执政有杨愔、高德政等汉臣,但是这些人或是性格使然、或是能力问题,或是在帝王心术的操纵下,全都没能承担起一个世族领袖的角色与责任,使得关东世族在政治上的联系与呼应比较松散,不足以形成影响力巨大的政治同盟与派系。
再加上他们几乎没有对军队的影响和掌控力,能够发出的声音就越发的微弱,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能起到的仅仅只是润滑与调剂的边缘作用,较之北魏洛下时期那是完全的不可同日而语。
李泰在关西的崛起,可谓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答案,也让他们如镇兵一样找到了新的精神偶像与引路人。
因此当西魏在铜鞮水会战中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邺都后,许多人暗地里奔走相告,心内都深受鼓舞,更有人直接落实到行动中,谋划着出逃到西魏去。
如今由于西魏领土的扩张,士人西逃可选择的路线又增加了许多。或是绕道青徐、行赴淮南,再从淮南西去抵达山南沔北,或是自枋头等地直接南渡黄河,投奔北豫州虎牢城,又或者自邺都直接西去,经太行山诸陉道奔赴建州。总之只要有胆量、敢冒险,便不愁没有法子可以抵达西魏的领土内。
这样西逃行动,多是私下进行,欠缺组织性,时间上也有前有后,所传递过来的讯息也都拥有着极强的时效性。
北齐邺都所发生的闹乱,也在第一时间便传递到了西魏所控制的地区中,最开始传来的消息还是邺下军队哗变,但是到了第二天就成为了邺城中发生了宫廷政变。
面对这一情况,刚刚接替杨忠、抵达建州坐镇的梁士彦一时间也有些不明所以,为了尽快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便加大了向东面查探的力度,同时按照唐王东面有变即刻奏报的叮嘱,派遣卒员快马加鞭的将这一消息向西面进行传递。
不久后,魏军便在建州州境东侧发现了一行身份比较重要的人员,乃是从邺都出逃的东魏元氏宗亲,为首之人乃是北齐陈留公元景皓。
魏军游骑发现这一支人马后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将一众人员护送到建州州治高都城。
州城内的梁士彦得知此事后也是大喜,忙不迭亲自出城相迎,待到见面之后互通身份,他便向着那元景皓抱拳说道:“某等奉从唐王所命东进伐贼、解民倒悬,今仍困于邺城之外,还需公等跋涉来投,着实惭愧。”
那元景皓闻言后连忙摆手道:“使君言重了,旧者君王西狩、某等未及追从,系留敌境为贼所治,至今方始趋义来投,心内已是深感羞愧,又岂敢责问王师营救来迟。”
一行人入城之后,梁士彦便连忙问起河北邺城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元景皓一行也将他们所知详细奏来。
按照元景皓等人的说法,齐主高洋因恐正当壮年的弟弟高演威胁到其子嗣位,又欲以诸元性命压胜禳灾,于是便威逼高演返回邺城诛杀诸元。
高演不愿受此摆布,于是便着令门下心腹们在邺城串联人势而作乱,元景皓家中便有高演派遣的属员登门安抚,道是只需忍耐过眼前的惊扰骚乱,之后便可保安全。
“然则齐主残暴不仁、臣下狼子野心,此等国业焉有长久之理?况且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年偷生俯首于贼已经是愧见先人,如今更要忍辱方得乞活。旧者无从选择,而今唐王鸣高义于关陇,施仁治于天下,若仍不从速来投,岂非自甘下贱!”
元景皓先将邺城的局势略作讲述,然后便又沉声说道。
作为元魏宗室,虽然权势不复,但一些过往的人脉还是得以保留下来,使得他们获知讯息的渠道也更多,因此所能提供的讯息较之道听途说的传言也要更加的翔实可信。
尽管他们的交代中仍然没有涉及到军事上的行动内情,但只凭当下所提供的人事线索,便能够推断出北齐此番动乱必然非常的深刻与激烈,恐怕不是短时间内便能结束的。
梁士彦在听完他们一众人的讲述之后,一时间也是不由得眸光大亮,连连拍掌赞叹道:“公有此见识壮言,当真令人钦佩。今既然入我国门,便不必再担心会为贼所害。既来之则安之,若所递告之事有助王事,唐王必也会有酬谢褒扬!”
说罢,他便暂时先将这一行人安置在州府之中,然后又着员查问一番别处途径所接触到的北齐时流,诸方渠道所获得的讯息汇总对照之后,便也渐渐拼凑出了一个事情的大概脉络,旋即便又着员向西送去。
只用了不足两天的时间,相关的奏报便摆在了上阳宫李泰的案头上。
因为李泰特别叮嘱这一个方向凡有所进奏都要作剧要军务、第一时间呈送上来,所以他清晨起床都还没来得及吃早饭,被告知此事后便连忙抓起直案上的信报快速浏览一番,旋即便面露喜色,心知自己等待多时的机会总算是出现了。
于是他便立即召集府下群众,将这一消息公布出来,并在群众惊喜议论之际做出指令,将要重启与北齐之间的战事,开始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战斗。
这一次府中众人全都没有异议,首先上一个阶段的大获全胜已经证明了西魏本身的军事力量之强,也让国中群众都能正确的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其次北齐国内发生了这么大的闹乱,如果不趁机打击进取一番,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虽然前一个阶段的战事中,西魏本身国力也是消耗极大,但是作为获胜一方,也并非纯粹的消耗,还是斩获颇丰的。而且李泰归国之后,经过一番紧急的内政调整,尤其是着令山南道诸州将秋赋提前解送入关,使得关中的物资储蓄又有所恢复,可以继续维持大军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活动。
之前出征的师旅本就没有撤回关中,而是在河东就地进行休整。不足一个月的休整虽然尚不足以让士力恢复到全盛水平,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疲惫不堪。
李泰在归朝之前便已经做出了军务调整,接下来选择进攻的方向便不再是晋州与上党地区,而是要从建州、豫西夹河以进,兵锋直指河洛、河内地区乃至于更后方的邺城!
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亲自率军征讨,而是以杨忠总领征讨事宜,同时以卢叔虎、李超、李礼成等一众霸府属员随军而出,进行一些军事行动以外的操作。
至于他自己虽然并不亲赴前线,但是为了便于掌握前线的局势发展状况从而做出及时调度,还是要前往弘农坐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