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虽然那些渔船体型不大,而且也没什么作战能力,可是操舟的必定是对海况非常熟悉的老渔民。
若要让大凉海船队追着他们满东海地跑,那还不把他们先给累死了?而且古天海大可将计就计,派出部分“可疑”的渔船,引着他们进入伏击圈。
论起对海上岛礁的熟悉程度,大凉军是远不能跟古天海相比的。
易秋娴叹道:“你们就不要为难陛下了,其实陛下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现在中原之地风云突变,没有人能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可惜我们没有提早布局,现在只能当一个看客。”
楚清清愕然道:“中原之地能发生什么事情?莫不是又有哪路诸侯组成联盟对抗朝廷?”
公平地说,徐凌风的联盟虽然失败了,但也给大凉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拖延了他们一统天下的进程。
若是中原那几个大诸侯再次形成强大的联盟,对于大凉军还是个不小的麻烦。
如果把“中原”看作是一股势力的话,从地图上就能发现两者间的交界线有多么长,兵力越少的一方,对于这么长的防线就会越吃力。
项阳笑道:“那倒没有,不过是冀州白广琪突然发威了,哎呀,那可真是大手笔呢。”
“陛下,您现在还开玩笑呢?若真的被白广琪趁我们南下之机一统中原,可真不好对付了,哪怕经过多年战乱,中原之地的人口规模还有人才都不可小视。”
易秋娴现在总负责荆州至广陵一线的防务,压力是最大的。这段时间幸好有项阳在此坐镇帮她分担一下,否则的话易秋娴都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布置防务,监控中原动向。
项阳却摆了摆手笑道:“也不至于如此夸大,古来相争中原确实是主战场,但那只是因为中原的发展程度非常高。”
“首先,我们掌握的关中等地,也是历来的肥沃之地,再加上荆州北部与河东,只要拓宽交通,战争潜力是不会弱于中原之地。”
“再加上我们大力鼓励民间恢复活力,对比中原连年战乱,此涨彼消,不必对中原之地太过在意。”
易秋娴与楚清清等将领同时赞道:“还是陛下有远见。”
项阳失笑道:“这算什么远见,不过是很明白的道理,而且史书上对于中原大乱之时的描述也很多的。”
“中原的撕杀比起边角之地更加激烈,经常闹得十室九空,人口要么流亡要么死亡,有家有室还有余力的,也会被迫举家迁走……咦?”
项阳说到这里,自己也愣了一下。
“陛下,您想到什么了?”
项阳摸着下巴道:“白广琪带领冀州军南下,完全打破了中原平衡,加剧了中原的混乱,你们说,那些世家大族还有名儒大家们还能呆得住吗?”
“我可是听说,那些当世大儒们身边子弟成千上百,那都是我大凉的知识阶层呀!”
项阳在关中与荆州求才,没少见识这些大儒的“名士风采”。他们的弟子也是真的忠诚,师傅不管去哪儿,弟子都不离不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说,一个所谓的“大儒”“名士”就代表着一整个知识团队呀。
即使项阳对于这些大儒们不太看在眼里,可是这个时代的识字阶层实在是太难得了。
楚清清自己就是祖上南迁至荆州的,算是有一定的了解:“白广琪本身也出身世家,必定能得到士族的欢迎。”
“但,士族之中同样划分派系,彼此间的较劲非常激烈,高位者想永远霸占自己的地位,居于下位者则想要爬得更高。”
“所以,那些被白广琪势力笼络的世族,必定会排斥后来者以及跟他们不对付的世族,要么逼迫其无立身之地,要么直接赶尽杀绝!”
项阳拍着桌案道:“那我们的动作慢了呀,白广琪已经发动,说不定人都在路上了,我们连前期准备工作都没做呢。”
楚清清听得头大:“陛下,中原现在到底是何局势?人来了我们接着就是了,又需要做什么准备呀。”
项阳“痛心疾首”:“你们还是太缺乏人才意识了,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岂能只是坐等而已,必须要想办法争夺人才呀。”
“若是我早想到这一点,应该先让秘密商队在中原散播消息,让大家都知道荆州关中之地已经稳定安乐,远离战乱,然后还要派出军队打通一条安全通道,保证他们在路上不要出意外。”
易秋娴连忙道:“就算现在做也不晚呀,我大凉王朝到底还是天下正统,对于某些士族有着不错的吸引力。”
“白广琪渡河南下,插入到青、兖、豫、徐四州之间,首先要面对极度复杂的形势,本土诸侯虽说比不过他这个冀州的白蛟,但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我料他们不会优先阻挡各个世家与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接下来,他们除非一路往北,绕到幽州或者青州,否则不管往哪儿跑,都不出我们的地盘啊。”
项阳一想也是。
他们积极南下,极大地拉开了战线,几乎对中原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架式。
若是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除非远避塞外,否则大概率一头扎进大凉王朝的地盘。
再者,就是对于大凉王朝的认知问题。
不论某些反朝廷的士族如何自圆其说,如何力证大凉王朝已失天命,后来人可取而代之,可是就连最强硬的士人也不敢否定大凉王朝的正统地位。
这就是整个儒家赖以立世之基,而且非常多的老学究们,打从心底是这么坚持的。
大凉王朝重新崛起之后的作风,想必已经传到中原之地了。
不管那些诸侯们再怎么禁止给大凉王朝说好话,只要民间还有交流,都不可能阻挡大凉的“口碑”回升。
项阳通过朝廷施行的政策,虽然有许多在世人看来怪异之处,不过大体上也是“仁政”的范围,必定能入得了大儒们的法眼。
而且,项阳的目标,其实不仅仅是大儒罢了。
哪怕是当代大儒,学问再高,也不可能顶十个人用吧?项阳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处理庶政的人才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儒的作用,其实只是吸引年轻学子之用。
由朝廷收容这些大儒和门生们,然后借着他们的“明星效应”,吸引各地的士子前来。
只要进了朝廷之手,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呀。
项阳想及此,不禁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若能吸引到近万士子,那么他们底层胥吏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呀,而且还能让朝廷打好根底,哪怕之后再一统中原,也能依靠着强悍的班底扩展官员体系。
“陛下,您想什么坏事儿呢?”
看到项阳的笑容,易秋娴和楚清清不由得升起一阵恶寒,她们没有想过能从陛下的脸上看到这种表情。
项阳从畅想中回过神儿来,尴尬地道:“没什么,我觉得你们说得很对,晚做也比不做得好,立即开始布置,趁着中原大乱之时进行宣传。”
“不但要告诉他们朝廷控制的地区现在是乱世的世外桃源,更要让年轻士子们知道,只要他们能来到朝廷,必定有让他们一展抱负的舞台!”
项阳是很会拿捏人的心思的。
他知道,年轻士子才有那种热血,他们学得一身本事学问自然想要得到展示能力的舞台。
不过正常情况下,朝廷职位全都是由世家大族与高官门生把持着,很少有能让寒门士子施展能力的机会。
白广琪的手段魄力确实不错,但是像他这种出身世家的高门子弟,眼里只有名门大儒,不太会把寒门士子放在心上,更加不会主动给他们机会。
他们正商议着如何快速把各处的士子吸引至关中和荆州,门外有亲卫禀报。
现在快要到入夜时分,亲卫会来打扰项阳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有紧急军情送到。
项阳从亲卫手中接过小短布条,摊开一看,脸色也不由得变了。
“陛下,上面是关于中原之战的情报吗?白广琪打到何种程度了?”
楚清清也极为好奇。
她与陈飞带领船队出海作战,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不知道这些中原诸侯中的人才能做到什么程度。
项阳叹道:“冀州军已经全取兖州,完全掌控了大河南北两岸,而且灭掉霍家军,与徐州袁氏连为一片了。”
“若我猜得没错,这本就是冀州军的战前目标,通过这一战,他们得到非常多呀。”
“白广琪,好手段!”
……
就在大凉军全力灭掉徐凌风之时,白广琪也在中原提前发动。
袁氏与白广琪结盟之事,还没有在中原传开。所以当徐州军快速突袭小沛之时,直接把霍家军打蒙了。
本来他们接到的消息是,袁氏在大凉官军面前吃了大亏,损失惨重,怎么可能紧接着就对小沛城发起进攻?
往常霍家军确实打不过袁家军,现在的背景下那就不一定了!
可是,徐州军的行动只是幌子而已。袁立成功地将大部分中原诸侯的目光都吸引到他身上,为白广琪创造了最好的出兵时机。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若要让大凉海船队追着他们满东海地跑,那还不把他们先给累死了?而且古天海大可将计就计,派出部分“可疑”的渔船,引着他们进入伏击圈。
论起对海上岛礁的熟悉程度,大凉军是远不能跟古天海相比的。
易秋娴叹道:“你们就不要为难陛下了,其实陛下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现在中原之地风云突变,没有人能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可惜我们没有提早布局,现在只能当一个看客。”
楚清清愕然道:“中原之地能发生什么事情?莫不是又有哪路诸侯组成联盟对抗朝廷?”
公平地说,徐凌风的联盟虽然失败了,但也给大凉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拖延了他们一统天下的进程。
若是中原那几个大诸侯再次形成强大的联盟,对于大凉军还是个不小的麻烦。
如果把“中原”看作是一股势力的话,从地图上就能发现两者间的交界线有多么长,兵力越少的一方,对于这么长的防线就会越吃力。
项阳笑道:“那倒没有,不过是冀州白广琪突然发威了,哎呀,那可真是大手笔呢。”
“陛下,您现在还开玩笑呢?若真的被白广琪趁我们南下之机一统中原,可真不好对付了,哪怕经过多年战乱,中原之地的人口规模还有人才都不可小视。”
易秋娴现在总负责荆州至广陵一线的防务,压力是最大的。这段时间幸好有项阳在此坐镇帮她分担一下,否则的话易秋娴都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布置防务,监控中原动向。
项阳却摆了摆手笑道:“也不至于如此夸大,古来相争中原确实是主战场,但那只是因为中原的发展程度非常高。”
“首先,我们掌握的关中等地,也是历来的肥沃之地,再加上荆州北部与河东,只要拓宽交通,战争潜力是不会弱于中原之地。”
“再加上我们大力鼓励民间恢复活力,对比中原连年战乱,此涨彼消,不必对中原之地太过在意。”
易秋娴与楚清清等将领同时赞道:“还是陛下有远见。”
项阳失笑道:“这算什么远见,不过是很明白的道理,而且史书上对于中原大乱之时的描述也很多的。”
“中原的撕杀比起边角之地更加激烈,经常闹得十室九空,人口要么流亡要么死亡,有家有室还有余力的,也会被迫举家迁走……咦?”
项阳说到这里,自己也愣了一下。
“陛下,您想到什么了?”
项阳摸着下巴道:“白广琪带领冀州军南下,完全打破了中原平衡,加剧了中原的混乱,你们说,那些世家大族还有名儒大家们还能呆得住吗?”
“我可是听说,那些当世大儒们身边子弟成千上百,那都是我大凉的知识阶层呀!”
项阳在关中与荆州求才,没少见识这些大儒的“名士风采”。他们的弟子也是真的忠诚,师傅不管去哪儿,弟子都不离不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说,一个所谓的“大儒”“名士”就代表着一整个知识团队呀。
即使项阳对于这些大儒们不太看在眼里,可是这个时代的识字阶层实在是太难得了。
楚清清自己就是祖上南迁至荆州的,算是有一定的了解:“白广琪本身也出身世家,必定能得到士族的欢迎。”
“但,士族之中同样划分派系,彼此间的较劲非常激烈,高位者想永远霸占自己的地位,居于下位者则想要爬得更高。”
“所以,那些被白广琪势力笼络的世族,必定会排斥后来者以及跟他们不对付的世族,要么逼迫其无立身之地,要么直接赶尽杀绝!”
项阳拍着桌案道:“那我们的动作慢了呀,白广琪已经发动,说不定人都在路上了,我们连前期准备工作都没做呢。”
楚清清听得头大:“陛下,中原现在到底是何局势?人来了我们接着就是了,又需要做什么准备呀。”
项阳“痛心疾首”:“你们还是太缺乏人才意识了,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岂能只是坐等而已,必须要想办法争夺人才呀。”
“若是我早想到这一点,应该先让秘密商队在中原散播消息,让大家都知道荆州关中之地已经稳定安乐,远离战乱,然后还要派出军队打通一条安全通道,保证他们在路上不要出意外。”
易秋娴连忙道:“就算现在做也不晚呀,我大凉王朝到底还是天下正统,对于某些士族有着不错的吸引力。”
“白广琪渡河南下,插入到青、兖、豫、徐四州之间,首先要面对极度复杂的形势,本土诸侯虽说比不过他这个冀州的白蛟,但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我料他们不会优先阻挡各个世家与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接下来,他们除非一路往北,绕到幽州或者青州,否则不管往哪儿跑,都不出我们的地盘啊。”
项阳一想也是。
他们积极南下,极大地拉开了战线,几乎对中原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架式。
若是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除非远避塞外,否则大概率一头扎进大凉王朝的地盘。
再者,就是对于大凉王朝的认知问题。
不论某些反朝廷的士族如何自圆其说,如何力证大凉王朝已失天命,后来人可取而代之,可是就连最强硬的士人也不敢否定大凉王朝的正统地位。
这就是整个儒家赖以立世之基,而且非常多的老学究们,打从心底是这么坚持的。
大凉王朝重新崛起之后的作风,想必已经传到中原之地了。
不管那些诸侯们再怎么禁止给大凉王朝说好话,只要民间还有交流,都不可能阻挡大凉的“口碑”回升。
项阳通过朝廷施行的政策,虽然有许多在世人看来怪异之处,不过大体上也是“仁政”的范围,必定能入得了大儒们的法眼。
而且,项阳的目标,其实不仅仅是大儒罢了。
哪怕是当代大儒,学问再高,也不可能顶十个人用吧?项阳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处理庶政的人才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儒的作用,其实只是吸引年轻学子之用。
由朝廷收容这些大儒和门生们,然后借着他们的“明星效应”,吸引各地的士子前来。
只要进了朝廷之手,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呀。
项阳想及此,不禁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若能吸引到近万士子,那么他们底层胥吏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呀,而且还能让朝廷打好根底,哪怕之后再一统中原,也能依靠着强悍的班底扩展官员体系。
“陛下,您想什么坏事儿呢?”
看到项阳的笑容,易秋娴和楚清清不由得升起一阵恶寒,她们没有想过能从陛下的脸上看到这种表情。
项阳从畅想中回过神儿来,尴尬地道:“没什么,我觉得你们说得很对,晚做也比不做得好,立即开始布置,趁着中原大乱之时进行宣传。”
“不但要告诉他们朝廷控制的地区现在是乱世的世外桃源,更要让年轻士子们知道,只要他们能来到朝廷,必定有让他们一展抱负的舞台!”
项阳是很会拿捏人的心思的。
他知道,年轻士子才有那种热血,他们学得一身本事学问自然想要得到展示能力的舞台。
不过正常情况下,朝廷职位全都是由世家大族与高官门生把持着,很少有能让寒门士子施展能力的机会。
白广琪的手段魄力确实不错,但是像他这种出身世家的高门子弟,眼里只有名门大儒,不太会把寒门士子放在心上,更加不会主动给他们机会。
他们正商议着如何快速把各处的士子吸引至关中和荆州,门外有亲卫禀报。
现在快要到入夜时分,亲卫会来打扰项阳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有紧急军情送到。
项阳从亲卫手中接过小短布条,摊开一看,脸色也不由得变了。
“陛下,上面是关于中原之战的情报吗?白广琪打到何种程度了?”
楚清清也极为好奇。
她与陈飞带领船队出海作战,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不知道这些中原诸侯中的人才能做到什么程度。
项阳叹道:“冀州军已经全取兖州,完全掌控了大河南北两岸,而且灭掉霍家军,与徐州袁氏连为一片了。”
“若我猜得没错,这本就是冀州军的战前目标,通过这一战,他们得到非常多呀。”
“白广琪,好手段!”
……
就在大凉军全力灭掉徐凌风之时,白广琪也在中原提前发动。
袁氏与白广琪结盟之事,还没有在中原传开。所以当徐州军快速突袭小沛之时,直接把霍家军打蒙了。
本来他们接到的消息是,袁氏在大凉官军面前吃了大亏,损失惨重,怎么可能紧接着就对小沛城发起进攻?
往常霍家军确实打不过袁家军,现在的背景下那就不一定了!
可是,徐州军的行动只是幌子而已。袁立成功地将大部分中原诸侯的目光都吸引到他身上,为白广琪创造了最好的出兵时机。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