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宋齐军并不知道项阳所说的效果到底如何,但是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将士出现大的伤亡,反正去试一试又不会吃太多亏,大不了让出山绕行的军队再撤回来嘛。
效果还真行!
当看到宋齐军有大量军队出现在山口之外,立即让柴桑军疑神疑鬼起来。
明明他们在牢牢把守着山口位置,没有什么人出去啊,这支敌军是从哪儿来的?
他们也想过,会不会宋齐军发现了某些山中小道,所以能派出少量部队渗透出去,但他们不敢确定。
说不定是贺齐军发现了一处他们都不知道的山道,可以转移大部队的那种!
那他们的处境就惨了。
部队大量被调走,剩下的军队数量已经不足,不可能跟宋齐军主力对抗。
若是后方出现的军队越来越多,那他们这点儿军队就等于被包在山口之中,进退不得,全军覆没的结局近在眼前。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后果,坐镇主将可负不起来,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选择带着手下立即撤退!
在他看来,即使宋齐军突破了山口防线,但是他的实力与己方相比还是不足的。
更何况,大不了他们退守柴桑城,有城墙作为依靠,更容易防守。
宋齐军在山里呆了不短的时间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攻城器械,面对城墙,只能通过蚁附攻城的方法,两万军队说不定全要葬在城墙之下了。
想到这里,他们跑得更快。
但是,已经绕行出山口的那支宋齐军,按照主公严令,就地展开阵型进行阻击!
柴桑军虽然已经离开了山口,但是这边的地形,依然非常狭小。
柴桑军是不可能当着宋齐军的面儿绕过去的,一旦露出侧后面,必定会被袭击。
他们只能逼住,或者强行突破正面,打乱宋齐军,然后才能安心离开。
宋齐军一看敌军反应,立即发出信号,让里面的主力知道,敌军已经离寨而逃。
宋齐立即带着大军杀出山去,心中万般祈祷着那些战士千万要撑住啊!
柴桑军果然上当了,但是他们上当也无法改变宋齐军混出来的军队数量太少的事实。
这支宋齐军乃是最精锐的战士组成,作战能力和意志都非寻常军队可比,竟然死死地扎在了阵地之上死战不退,尽量拖延他们撤退的时间。
问题是山路难行,宋齐军的配合也不像大凉军那么默契,还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就在这时,项阳提前留在外面的军队也杀了出来。
他们虽然只有不到两千人,但在这边的战场,作为生力军杀入,已经能发挥扭转战局的作用了。
大凉军将士现在是在楚清清和楚媛的带领之下,她们虽然对陆战并不擅长,但谨记着项阳给她们的交待。
那就是保持大凉军单独列阵迎敌,哪怕宋齐军的情况再危急也不要跟他们混在一起作战。
他们确实是来支援宋齐军的,但是首要之事还是挡住敌军的突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时,唯一值得依赖的就只有厦门注军自己的战力!
幸好他们坚持住了,当宋齐军的主力赶到之后,两面夹攻,直接将突围之敌击溃,甚至逼得他们四散逃往山中。
这时,早先被宋齐派出来的小股兵力已经折损得七七八八,而大凉军还保持着完整的阵型。
偏偏看到这一幕,宋齐等高级将领还说不出什么,甚至还要开口对大凉军表达感谢之意,若非他们的支援,不但宋齐军的部队会全军覆没,就连这伙敌人也能突围而出。
“好啊,哈哈哈,打得真了!”
宋齐本人带着粗豪的嗓子一边赞扬一边鼓励着军中将士。
其他的宋齐军将领也带着差不多的表情,这一战真是把他们打爽了。
项阳站出来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宋将军,这一战确实打得爽了,但是我们的步伐却不仅是到此为止啊。”
“敌军势大,其主力现在还在柴桑以北,哪怕我们歼灭了这支军队,敌军数量依然比我们更多,而且您的目标,应该是想直取柴桑郡吧。”
宋齐非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兴奋地道:“先生,你打仗的水平确实不错,说吧,有什么好的办法。”
项阳道:“挡在我军面前最大的麻烦,其实还不是柴桑的兵力,而是城墙,如果要打成攻城战,那我可以保证,贵军非但不可能成功,反而会遭遇大败。”
“我们要合理利用目前的局面,柴桑之地对徐凌风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支援北部荆州作战,支援大江上的船队作战,我想柴桑守将是绝对不敢违逆徐凌风的意志的。”
“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暂时放弃进攻柴桑,把目标转到更北边的大营甚至是水港上,摆出一副要毁掉他们所有的水港码头,阻止外部援军靠近的举动,这样柴桑军必定坐不住,给我们新的突袭机会。”
柴桑的地形,虽然是处于大江南岸,不过,他的地理位置甚至离荆州的长沙等郡更近一些,扬州的建邺离此非常远。
正常情况下,两城通过水路连接,运送物资其实也方便,假如水港全部被毁,逼迫他们只能走陆路,那就麻烦了,可能一个月的时间援军还无法赶到呢。
对于宋齐军来说,确实有这么做的意愿。
在攻城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先最大程度地切断柴桑军的外援。
然而,对柴桑军来说,却不是这么回事儿。
虽说他们的援军也可以通过水军运送,强行从任何岸边登陆,但是柴桑将完全失去给水军支援的作用。
何通简直不敢相象,当主公听说这些事情之后会作何反应。
因此,他想抢在那之前,先一步把敌军逼退。
众多大将再次站出来反对。
严格来说,柴桑军的兵力面对宋齐军虽然占有优势,但并不多,几次突袭,使得他们的兵力折损不小,而且还士气低落。
现在,就算是他们在平原之地堂堂正正地列开阵势作战,只怕柴桑军也未必有更大的胜算。
好不容易趁着敌军绕过柴桑城的机会,把大部分分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去的军队再召集起来,岂能再选择出城迎战?
朝令夕改本就是兵家大忌,会让将士们无所适从。
何况,他们要阻止宋齐军就要与之正面交战,万一失败,宋齐军还是能从容地焚毁所有的水寨。
若求万全,自然是应该发挥他们的大军优势,通过物资来跟敌军消耗。
当宋齐军的大军缺乏物资受不了之后主动撤退,到那时,柴桑军再追杀出去,必定能顺势扩大战果,甚至一战确定胜局。
何通根本不理会他们这一套,照他们的打法,即使最后真的通过消耗战赢了,又能如何?
宋齐军不是傻子,他不可能带着将士在外面活活饿死,在那之前肯定会撤回山里,那是什么结果?
也就是说,宋齐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却把他的柴桑闹得天翻地覆,这不是在突显他的无能吗?
出击,必须要出击,就算在野外真的遭遇了敌军,与之正面交手,败了也能给主公一个交待。
何通想得太多,并没有以战场形势为最主要的决策依据,造成的结果就是送自己的部下主动出击。
这下子,攻守之势异位!
项阳等人列阵之处,按理说是柴桑军的地盘,不过柴桑郡长期落在宋齐的手中,他的军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有利于防守的长坡之上。
何通的部下却只能通过派出去的探子掌控敌军的消息。
对于柴桑军来说,这是一场“遭遇战”,但是对于宋齐军来说,这却是真正的伏击战。
这次的大战,拼的就是宋齐军的真本领了。
他们的兵力占有优势,而且对地形有利,看起来占得上风但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战事不能鲁莽行事。
这次大战的目的在于“破军”,尽可能地削弱柴桑军的实力,之后他们最终目标,还是要抢占柴桑城。
只有这样,宋齐军才算是夺回了立足之地,得到强大的后勤供应,只有这样,项阳才算是把柴桑的局面搞乱,也只有“丢失”一郡之地的打击,才能逼迫着徐凌风主动行动。
柴桑军早就想到,会在路上遇到宋齐军,上面有何通的严令,大战已经不可避免,那就直接杀吧!
可惜,这次项阳手头上是真的没有多余的炸药包了,无法在战前的空场安置,正面战场上,就只能靠着宋齐军自己的作战能力。
他虽然还是守在宋齐身边,但是他的大凉军还是在楚清清与楚媛的指挥下隐伏于一侧。
大凉军的兵力不多,哪怕是再精锐,也难以改变主战场的形势,对他们来说,挑选最好的出战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杀!”
两边的将士几乎同时喊杀,相对冲了过来,凭着最开始的热血,与敌人展开最血腥的撕杀。
柴桑军的装备更好,本来兵力是更多的,但是现在反而被宋齐军压在了下风。
此时他们才发现,宋齐军的士气与战意完全恢复到巅峰状态了呀。
此战,危矣!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效果还真行!
当看到宋齐军有大量军队出现在山口之外,立即让柴桑军疑神疑鬼起来。
明明他们在牢牢把守着山口位置,没有什么人出去啊,这支敌军是从哪儿来的?
他们也想过,会不会宋齐军发现了某些山中小道,所以能派出少量部队渗透出去,但他们不敢确定。
说不定是贺齐军发现了一处他们都不知道的山道,可以转移大部队的那种!
那他们的处境就惨了。
部队大量被调走,剩下的军队数量已经不足,不可能跟宋齐军主力对抗。
若是后方出现的军队越来越多,那他们这点儿军队就等于被包在山口之中,进退不得,全军覆没的结局近在眼前。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后果,坐镇主将可负不起来,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选择带着手下立即撤退!
在他看来,即使宋齐军突破了山口防线,但是他的实力与己方相比还是不足的。
更何况,大不了他们退守柴桑城,有城墙作为依靠,更容易防守。
宋齐军在山里呆了不短的时间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攻城器械,面对城墙,只能通过蚁附攻城的方法,两万军队说不定全要葬在城墙之下了。
想到这里,他们跑得更快。
但是,已经绕行出山口的那支宋齐军,按照主公严令,就地展开阵型进行阻击!
柴桑军虽然已经离开了山口,但是这边的地形,依然非常狭小。
柴桑军是不可能当着宋齐军的面儿绕过去的,一旦露出侧后面,必定会被袭击。
他们只能逼住,或者强行突破正面,打乱宋齐军,然后才能安心离开。
宋齐军一看敌军反应,立即发出信号,让里面的主力知道,敌军已经离寨而逃。
宋齐立即带着大军杀出山去,心中万般祈祷着那些战士千万要撑住啊!
柴桑军果然上当了,但是他们上当也无法改变宋齐军混出来的军队数量太少的事实。
这支宋齐军乃是最精锐的战士组成,作战能力和意志都非寻常军队可比,竟然死死地扎在了阵地之上死战不退,尽量拖延他们撤退的时间。
问题是山路难行,宋齐军的配合也不像大凉军那么默契,还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就在这时,项阳提前留在外面的军队也杀了出来。
他们虽然只有不到两千人,但在这边的战场,作为生力军杀入,已经能发挥扭转战局的作用了。
大凉军将士现在是在楚清清和楚媛的带领之下,她们虽然对陆战并不擅长,但谨记着项阳给她们的交待。
那就是保持大凉军单独列阵迎敌,哪怕宋齐军的情况再危急也不要跟他们混在一起作战。
他们确实是来支援宋齐军的,但是首要之事还是挡住敌军的突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时,唯一值得依赖的就只有厦门注军自己的战力!
幸好他们坚持住了,当宋齐军的主力赶到之后,两面夹攻,直接将突围之敌击溃,甚至逼得他们四散逃往山中。
这时,早先被宋齐派出来的小股兵力已经折损得七七八八,而大凉军还保持着完整的阵型。
偏偏看到这一幕,宋齐等高级将领还说不出什么,甚至还要开口对大凉军表达感谢之意,若非他们的支援,不但宋齐军的部队会全军覆没,就连这伙敌人也能突围而出。
“好啊,哈哈哈,打得真了!”
宋齐本人带着粗豪的嗓子一边赞扬一边鼓励着军中将士。
其他的宋齐军将领也带着差不多的表情,这一战真是把他们打爽了。
项阳站出来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宋将军,这一战确实打得爽了,但是我们的步伐却不仅是到此为止啊。”
“敌军势大,其主力现在还在柴桑以北,哪怕我们歼灭了这支军队,敌军数量依然比我们更多,而且您的目标,应该是想直取柴桑郡吧。”
宋齐非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兴奋地道:“先生,你打仗的水平确实不错,说吧,有什么好的办法。”
项阳道:“挡在我军面前最大的麻烦,其实还不是柴桑的兵力,而是城墙,如果要打成攻城战,那我可以保证,贵军非但不可能成功,反而会遭遇大败。”
“我们要合理利用目前的局面,柴桑之地对徐凌风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支援北部荆州作战,支援大江上的船队作战,我想柴桑守将是绝对不敢违逆徐凌风的意志的。”
“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暂时放弃进攻柴桑,把目标转到更北边的大营甚至是水港上,摆出一副要毁掉他们所有的水港码头,阻止外部援军靠近的举动,这样柴桑军必定坐不住,给我们新的突袭机会。”
柴桑的地形,虽然是处于大江南岸,不过,他的地理位置甚至离荆州的长沙等郡更近一些,扬州的建邺离此非常远。
正常情况下,两城通过水路连接,运送物资其实也方便,假如水港全部被毁,逼迫他们只能走陆路,那就麻烦了,可能一个月的时间援军还无法赶到呢。
对于宋齐军来说,确实有这么做的意愿。
在攻城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先最大程度地切断柴桑军的外援。
然而,对柴桑军来说,却不是这么回事儿。
虽说他们的援军也可以通过水军运送,强行从任何岸边登陆,但是柴桑将完全失去给水军支援的作用。
何通简直不敢相象,当主公听说这些事情之后会作何反应。
因此,他想抢在那之前,先一步把敌军逼退。
众多大将再次站出来反对。
严格来说,柴桑军的兵力面对宋齐军虽然占有优势,但并不多,几次突袭,使得他们的兵力折损不小,而且还士气低落。
现在,就算是他们在平原之地堂堂正正地列开阵势作战,只怕柴桑军也未必有更大的胜算。
好不容易趁着敌军绕过柴桑城的机会,把大部分分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去的军队再召集起来,岂能再选择出城迎战?
朝令夕改本就是兵家大忌,会让将士们无所适从。
何况,他们要阻止宋齐军就要与之正面交战,万一失败,宋齐军还是能从容地焚毁所有的水寨。
若求万全,自然是应该发挥他们的大军优势,通过物资来跟敌军消耗。
当宋齐军的大军缺乏物资受不了之后主动撤退,到那时,柴桑军再追杀出去,必定能顺势扩大战果,甚至一战确定胜局。
何通根本不理会他们这一套,照他们的打法,即使最后真的通过消耗战赢了,又能如何?
宋齐军不是傻子,他不可能带着将士在外面活活饿死,在那之前肯定会撤回山里,那是什么结果?
也就是说,宋齐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却把他的柴桑闹得天翻地覆,这不是在突显他的无能吗?
出击,必须要出击,就算在野外真的遭遇了敌军,与之正面交手,败了也能给主公一个交待。
何通想得太多,并没有以战场形势为最主要的决策依据,造成的结果就是送自己的部下主动出击。
这下子,攻守之势异位!
项阳等人列阵之处,按理说是柴桑军的地盘,不过柴桑郡长期落在宋齐的手中,他的军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有利于防守的长坡之上。
何通的部下却只能通过派出去的探子掌控敌军的消息。
对于柴桑军来说,这是一场“遭遇战”,但是对于宋齐军来说,这却是真正的伏击战。
这次的大战,拼的就是宋齐军的真本领了。
他们的兵力占有优势,而且对地形有利,看起来占得上风但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战事不能鲁莽行事。
这次大战的目的在于“破军”,尽可能地削弱柴桑军的实力,之后他们最终目标,还是要抢占柴桑城。
只有这样,宋齐军才算是夺回了立足之地,得到强大的后勤供应,只有这样,项阳才算是把柴桑的局面搞乱,也只有“丢失”一郡之地的打击,才能逼迫着徐凌风主动行动。
柴桑军早就想到,会在路上遇到宋齐军,上面有何通的严令,大战已经不可避免,那就直接杀吧!
可惜,这次项阳手头上是真的没有多余的炸药包了,无法在战前的空场安置,正面战场上,就只能靠着宋齐军自己的作战能力。
他虽然还是守在宋齐身边,但是他的大凉军还是在楚清清与楚媛的指挥下隐伏于一侧。
大凉军的兵力不多,哪怕是再精锐,也难以改变主战场的形势,对他们来说,挑选最好的出战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杀!”
两边的将士几乎同时喊杀,相对冲了过来,凭着最开始的热血,与敌人展开最血腥的撕杀。
柴桑军的装备更好,本来兵力是更多的,但是现在反而被宋齐军压在了下风。
此时他们才发现,宋齐军的士气与战意完全恢复到巅峰状态了呀。
此战,危矣!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