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先是朱秀一战而决流民军,传来贼首龙在前身亡的捷报,整个金州都沸腾了。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捷报。
河南收复。
陕西收复。
山西收复。
湖广胜利,收复襄阳。
……
百姓们津津乐道,官员们忙碌不堪。
顾道初不知往返跑了多少趟登莱与金州两地。
幸亏海路发达。
登莱作为山东半岛的顶端,与作为辽东半岛顶端的金州相隔很近,海路往返一趟只需三日。
也是金州的地利。
借着海陆两道之便,金江镇以金州为根基。
除了可以控制辽东,还能挟制辽西,京畿,顺天府,山东,以及朝鲜。
不过如今却不行了。
随着金江军的脚步,金江镇肯定要搬回国内的。
当顾道初求见的时候,唐清安正看一封来自贾府的书信,眉头扬了扬。
贾琏要死了。
勋贵始终是勋贵,仍然能过得奢靡。
国内闹翻了天。
贾府也乱成了一锅粥。
因为贾赦的原因,最后贾府还是去了金陵,除了自身的老家所在,和其余的节制使联合了起来,控制了半个金陵。
金陵以北,成为传统勋贵的主要力量地盘,金陵以南则成为以王子腾为首的政治势力控制范围。
虽然分裂,但因为属于自家的地盘,反而保住了江南的富裕和产业链。
大宗海外商品的生产地,仍然还在运作。
“将军。”
顾道初进门。
“请坐。”
唐清安放下书信,贾琏在济州岛重病的事丢之脑后。
死了也就死了。
金江镇这几年对得起贾琏。
他当年为金州采购的红夷大炮,这份功劳,金江镇给予了后报。
不过人啊。
欲望难填。
色是一把刮骨刀,多少人死在上头。
“林左使提出一条建议。”
“哦?”
唐清安打起精神。
一边警醒自己,可不能学习贾琏,要引以为戒,一边严肃起来。
国内的事情。
由林如海组织大局,他的建议,必然非常重要。
“林左使想要从国内移民二十万到辽东。”
“辽东?”
唐清安满脸的疑问。
“是金江镇还是辽东?”
辽东属于金江镇,可金江镇不只有辽东。
辽东土地最富。
人口也是最多,已然达到了六百万。
土地兼并人满为患。
不只是在国内。
辽东也是如此。
虽然有朝廷的积弊,以及国内久安,让不少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但也有土地兼并人满为患的原因。
因为辽东人口多,土地不足,所以百姓们困苦。
盘子不够大。
大河水少,小河枯竭。
勋贵军官不够分,百姓们当然就吃不饱。
辽东人口本来有近五百万。
很多百姓无以为生逃入奴儿干开荒田亩。
一直到蛮族入侵。
让本来昏暗困苦的辽东百姓越发的不堪,遭受欺凌又活不下去,引起了无数的反抗。
才有了金江镇顺应而生。
现在的辽东。
人口突破了六百万。
比以前的人口还多了上百万。
因为辽东政通人和,大型水利,养活六百万人口绰绰有余。
但是金江镇为了避免后患。
防止辽东人口增长过快,也为了开发奴儿干,草原,以及咸镜道,平安道。
所以早已制定了规则。
新的往金江镇移来的人口,会安排后面的几个地方。
因此。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万流民到辽东,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诧异。
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林如海也有参与。
顾道初替林如海向将军解释。
“我金江军在国内与流民军作战时,考虑赈灾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当民夫。”
“几个月来,这些民夫为我军大胜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们安顿到辽东。”
唐清安恍然。
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
金江镇多年的努力,从国内接应流民,已经有了两百余万来,来自国内各地的百姓。
随着金江军的捷报,以及官府下大力气赈灾救民,稳住地方的种种措施传开后。
老家被收复的流民,不少人心思归。
老家也在分田呢。
而且他们又相信金江镇的官员。
于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乡,愿意放弃在辽东奋斗多年的积蓄,只求归家的安置。
本来官府是担忧的。
此举太过耗费资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资,但很快发现,提出回去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百姓都不愿意动。
老百姓的力气很大,在干活的时候。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气又很小。
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从辽东返回故乡,其余不提,一路上千里甚至数千里,穷家富路,没人愿意折腾。
于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而且林如海参考将军当年在辽东治理灾民的事迹,提出在国内以工代赈,要招募五十万流民为大军服务。”
“原来的二十万民夫送到辽东就地安置,能腾出二十万个位置。”
“善。”
唐清安同意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道初亲自来询问自己。
不过当年关于辽东移民之事,是众人商议后确认的,现在的举动,属于违背规则的事务,定然是需要当面说清楚。
金江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完善的组织。
唐清安需要做的就是维护制度。
“国内百废待兴,恢复元气不是一两年之功,总体上百姓们还是勒紧裤腰带。”
“二十万功民安置在辽东,长久之事谁也无法得知,但是短期来看,对他们的确是好的结局。”
“这些都要跟他们讲清楚,避免以后有了变化,然后埋怨我们不公平。”
唐清安仔细交代。
金州。
必将随着金江镇的搬离,且随着国内逐渐的安宁,很难再保持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放缓脚步是必然的。
现在安置到辽东,对二十万灾民是好事,十几二十年后可不一定了,说不定多少人会抱怨不公。
顾道初点点头,理当如此。
治理地方说容易又容易,说难又非常难。
都知道人心的重要,可人心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几句华而不实的话,怎么可能就获得人心呢。
例如现在的移民之事。
看上去多简单呢。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来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轻易的做出决定,必然容易留下隐患。
好事变成坏事。
这就是官僚作风。
……
“金江镇……越来越……厉害了,可惜了……”
躺在病榻上。
贾琏形如尸骨,说话断断续续,眼神无光的望向来探视他,济州岛的官员们。
济州岛最奢华的宅子。
里面养了几十名来自世界的美人。
当年的双胞胎红夷女,几年下来老的快,很快就被无情的贾琏驱赶出了宅子。
在外面买了间普通的民房,让两个嬷嬷看顾二人的生活。
不过。
双胞胎红夷女,为贾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人走了,新人来了,且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在荣国府。
二房还有说话的地位。
到了金陵。
贾赦才是当家人,得了势撕破了脸,直接拿回他所有的权利。
二房当然不依不饶。
贾政虽然迂腐,王夫人手段可不差。
背后还有王子腾支持。
最重要的是。
二房的姑爷是保国公。
贾琏顾虑自己与保国公的私人交情,不愿意参合父亲与二房的争斗,索性躲到了济州岛。
原来就放纵,这一两年更是不分昼夜的寻欢作乐。
美酒佳人常伴。
身子不行了就吃各种药品。
补来补去。
终于把身子熬干耗尽。
贾琏感到死亡的脚步,这才幡然醒悟。
自己有这么多机会可以青史留名,却被自己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实在是可笑可笑。
但是真的亏吗?
济州岛的官员们,望着这位最潇洒的贵公子,眼神极为的复杂。
有看不起,也有羡慕。
第二日。
贾琏病逝在济州岛。
……
贾琏的丧事,贾赦顾不上。
谁也不清楚贾赦是什么想法。
说他忠君吧。
他并没有北上救援皇帝的举动。
说他想要与金江军争天下,他也没有禁止金陵与济州岛的商贸,而且今年发往济州岛的船只,明显是去年的两倍不止。
以前勋贵们虽然打开了条口子,但是能参与海贸的都是大势力。
普通商人只能眼看着。
从前年开始,就有商人不再遵守法律,试探出海经商,到了今年立刻引发了质变。
推动这种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同样的官话,方便交流;例如海贸的利润极高,比起往国内的销售,卖家更高不说,买家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同样有一点。
金江军在国内的表现,赢得了人心。
没有人畏惧金江镇,所以小商人们敢冒险出海,去济州岛追求财富。
总之。
贾琏的丧礼。
因为贾赦的不管,所以安排在了济州岛,对他最后的报答。
但是贾赦没时间管,不代表贾府的人不来。
王熙凤哭哭啼啼,还有其他的女眷,在贾珍的带领下,还有贾宝玉和贾琮,整整一艘船来到济州岛。
在这个背景下。
金江镇赴朝鲜的特使,也改道抵达济州岛。
顺道来祭奠贾琏,和贾府的勋贵们打了照面,算是金江镇做出的对等接待。
既然来了济州岛,于是和济州岛的官员,协商关于朝鲜各岛事宜。
最优秀的官员体系是什么呢。
不光是做今年的事情,也为解决明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后的隐患而努力。
在丧礼中上了香之后。
金州官员与济州岛官员们离开,在一处公房里闭门开会。
“将军当年和朝鲜沟通各岛,朝鲜国主提出的是借,这个借字很不好。”
众人谈着此事,面色尽是理当如此。
金江镇向来高举仁义大旗,但是实际的利益更是不会错过。
有借就要有还。
朝鲜未来如何,谁也不清楚。
但是随着金江镇水军的发达,即将改名为海军,人们对海上越来越重视。
以岛制朝,加上朝鲜国内心向金江镇的势力与官员,方是百年稳定之计。
“金江镇帮朝鲜解决了蛮族大患,为朝鲜赢来了万世太平,而金江镇牺牲了太多的鲜血。”
“为了补偿金江镇,朝鲜各岛应该永远割据给金江镇,永世不得反悔。”
济州岛的官员,理直气壮的说道。
“对。”
“作为藩国,理当为上国分忧。”
众人认可了此理。
光一个济州岛,现在的场景与规模,根本不可能还给朝鲜。
别说将军不同意,众人也不会同意。
一个岛也是割,一百个岛也是割据。
将军做事不喜欢留隐患,官员们同样如此。
除了把朝鲜岛上的朝鲜人迁移回朝鲜国内,还从中国国内移民人口各岛。
各岛上生存的百姓,已经是中国人,朝鲜凭什么敢要回去。
又如何对待岛上的中国人。
这些都是金江镇官员多年来的努力,造成了既定的实事。
至于被驱逐回国内的朝鲜人未来怎么生活,那是朝鲜国自己考虑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
朝鲜众多的岛屿,干干净净没有后患的落在金江镇手里。
加以时日。
这些岛屿就不会有失去的风险。
除非杀光岛上的汉人。
否则无论如何变化,经历多少年,一个天下,始终是汉人藏在心底的信念。
几千年的习俗,很难改变。
“稳妥起见,应该先征求第二镇武节制的意见。”
有老成的官员,虽然不反对,但也提出应当做足周全的准备。
第二镇武节制。
多年来把朝鲜压得死死的。
不但从朝鲜抢过来完整的载宁平原,也让朝鲜动也不敢动。
这不是光凭武力可以办到的,其中还有政治上的手段。
“武节制的意见,当然会去征求,事情一步步来,最后去朝鲜的时候,再去第二镇,现在大家畅所欲言,说不定能提供更好的思路呢。”
终于。
有个年轻的官员,鼓足勇气提出他的看法。
“朝鲜没有了载宁平原,载宁平原是朝鲜重要的产粮地之一,加上朝鲜的怠政,其国内百姓生活麻木困苦。”
众人纷纷看向这年轻的官员,脸色不太好看。
朝鲜百姓穷困,关金江镇什么事。
金江镇要重建天下。
如何重建天下,也已经做出了定论。
世界上任何的国家。
人口不允许超过中国的五分之一。
这一点很好达到。
世界舆图上,只有一个国家符合条件。
然后就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潜在国力等都做出了划分。
定下了详细的底线。
只要是哪个国家实力发展超过底线的,就是金江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朝鲜的压制,以及分割日本,支持日本的战乱,皆是出自于此国家战略核心。
现在的金江镇。
收复了整个西伯利亚。
如今又入主中原。
而南方也进入了金江镇的眼中。
当将军定鼎天下的那一天。
金江镇将是一个国家内部人口超过两万万,控制藩国人口近万万的强大国家。
放眼世界。
这就是金江镇制定红线的底气。
海军的大扩张。
已经提上了日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捷报。
河南收复。
陕西收复。
山西收复。
湖广胜利,收复襄阳。
……
百姓们津津乐道,官员们忙碌不堪。
顾道初不知往返跑了多少趟登莱与金州两地。
幸亏海路发达。
登莱作为山东半岛的顶端,与作为辽东半岛顶端的金州相隔很近,海路往返一趟只需三日。
也是金州的地利。
借着海陆两道之便,金江镇以金州为根基。
除了可以控制辽东,还能挟制辽西,京畿,顺天府,山东,以及朝鲜。
不过如今却不行了。
随着金江军的脚步,金江镇肯定要搬回国内的。
当顾道初求见的时候,唐清安正看一封来自贾府的书信,眉头扬了扬。
贾琏要死了。
勋贵始终是勋贵,仍然能过得奢靡。
国内闹翻了天。
贾府也乱成了一锅粥。
因为贾赦的原因,最后贾府还是去了金陵,除了自身的老家所在,和其余的节制使联合了起来,控制了半个金陵。
金陵以北,成为传统勋贵的主要力量地盘,金陵以南则成为以王子腾为首的政治势力控制范围。
虽然分裂,但因为属于自家的地盘,反而保住了江南的富裕和产业链。
大宗海外商品的生产地,仍然还在运作。
“将军。”
顾道初进门。
“请坐。”
唐清安放下书信,贾琏在济州岛重病的事丢之脑后。
死了也就死了。
金江镇这几年对得起贾琏。
他当年为金州采购的红夷大炮,这份功劳,金江镇给予了后报。
不过人啊。
欲望难填。
色是一把刮骨刀,多少人死在上头。
“林左使提出一条建议。”
“哦?”
唐清安打起精神。
一边警醒自己,可不能学习贾琏,要引以为戒,一边严肃起来。
国内的事情。
由林如海组织大局,他的建议,必然非常重要。
“林左使想要从国内移民二十万到辽东。”
“辽东?”
唐清安满脸的疑问。
“是金江镇还是辽东?”
辽东属于金江镇,可金江镇不只有辽东。
辽东土地最富。
人口也是最多,已然达到了六百万。
土地兼并人满为患。
不只是在国内。
辽东也是如此。
虽然有朝廷的积弊,以及国内久安,让不少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但也有土地兼并人满为患的原因。
因为辽东人口多,土地不足,所以百姓们困苦。
盘子不够大。
大河水少,小河枯竭。
勋贵军官不够分,百姓们当然就吃不饱。
辽东人口本来有近五百万。
很多百姓无以为生逃入奴儿干开荒田亩。
一直到蛮族入侵。
让本来昏暗困苦的辽东百姓越发的不堪,遭受欺凌又活不下去,引起了无数的反抗。
才有了金江镇顺应而生。
现在的辽东。
人口突破了六百万。
比以前的人口还多了上百万。
因为辽东政通人和,大型水利,养活六百万人口绰绰有余。
但是金江镇为了避免后患。
防止辽东人口增长过快,也为了开发奴儿干,草原,以及咸镜道,平安道。
所以早已制定了规则。
新的往金江镇移来的人口,会安排后面的几个地方。
因此。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万流民到辽东,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诧异。
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林如海也有参与。
顾道初替林如海向将军解释。
“我金江军在国内与流民军作战时,考虑赈灾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当民夫。”
“几个月来,这些民夫为我军大胜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们安顿到辽东。”
唐清安恍然。
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
金江镇多年的努力,从国内接应流民,已经有了两百余万来,来自国内各地的百姓。
随着金江军的捷报,以及官府下大力气赈灾救民,稳住地方的种种措施传开后。
老家被收复的流民,不少人心思归。
老家也在分田呢。
而且他们又相信金江镇的官员。
于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乡,愿意放弃在辽东奋斗多年的积蓄,只求归家的安置。
本来官府是担忧的。
此举太过耗费资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资,但很快发现,提出回去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百姓都不愿意动。
老百姓的力气很大,在干活的时候。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气又很小。
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从辽东返回故乡,其余不提,一路上千里甚至数千里,穷家富路,没人愿意折腾。
于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而且林如海参考将军当年在辽东治理灾民的事迹,提出在国内以工代赈,要招募五十万流民为大军服务。”
“原来的二十万民夫送到辽东就地安置,能腾出二十万个位置。”
“善。”
唐清安同意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道初亲自来询问自己。
不过当年关于辽东移民之事,是众人商议后确认的,现在的举动,属于违背规则的事务,定然是需要当面说清楚。
金江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完善的组织。
唐清安需要做的就是维护制度。
“国内百废待兴,恢复元气不是一两年之功,总体上百姓们还是勒紧裤腰带。”
“二十万功民安置在辽东,长久之事谁也无法得知,但是短期来看,对他们的确是好的结局。”
“这些都要跟他们讲清楚,避免以后有了变化,然后埋怨我们不公平。”
唐清安仔细交代。
金州。
必将随着金江镇的搬离,且随着国内逐渐的安宁,很难再保持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放缓脚步是必然的。
现在安置到辽东,对二十万灾民是好事,十几二十年后可不一定了,说不定多少人会抱怨不公。
顾道初点点头,理当如此。
治理地方说容易又容易,说难又非常难。
都知道人心的重要,可人心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几句华而不实的话,怎么可能就获得人心呢。
例如现在的移民之事。
看上去多简单呢。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来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轻易的做出决定,必然容易留下隐患。
好事变成坏事。
这就是官僚作风。
……
“金江镇……越来越……厉害了,可惜了……”
躺在病榻上。
贾琏形如尸骨,说话断断续续,眼神无光的望向来探视他,济州岛的官员们。
济州岛最奢华的宅子。
里面养了几十名来自世界的美人。
当年的双胞胎红夷女,几年下来老的快,很快就被无情的贾琏驱赶出了宅子。
在外面买了间普通的民房,让两个嬷嬷看顾二人的生活。
不过。
双胞胎红夷女,为贾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人走了,新人来了,且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在荣国府。
二房还有说话的地位。
到了金陵。
贾赦才是当家人,得了势撕破了脸,直接拿回他所有的权利。
二房当然不依不饶。
贾政虽然迂腐,王夫人手段可不差。
背后还有王子腾支持。
最重要的是。
二房的姑爷是保国公。
贾琏顾虑自己与保国公的私人交情,不愿意参合父亲与二房的争斗,索性躲到了济州岛。
原来就放纵,这一两年更是不分昼夜的寻欢作乐。
美酒佳人常伴。
身子不行了就吃各种药品。
补来补去。
终于把身子熬干耗尽。
贾琏感到死亡的脚步,这才幡然醒悟。
自己有这么多机会可以青史留名,却被自己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实在是可笑可笑。
但是真的亏吗?
济州岛的官员们,望着这位最潇洒的贵公子,眼神极为的复杂。
有看不起,也有羡慕。
第二日。
贾琏病逝在济州岛。
……
贾琏的丧事,贾赦顾不上。
谁也不清楚贾赦是什么想法。
说他忠君吧。
他并没有北上救援皇帝的举动。
说他想要与金江军争天下,他也没有禁止金陵与济州岛的商贸,而且今年发往济州岛的船只,明显是去年的两倍不止。
以前勋贵们虽然打开了条口子,但是能参与海贸的都是大势力。
普通商人只能眼看着。
从前年开始,就有商人不再遵守法律,试探出海经商,到了今年立刻引发了质变。
推动这种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同样的官话,方便交流;例如海贸的利润极高,比起往国内的销售,卖家更高不说,买家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同样有一点。
金江军在国内的表现,赢得了人心。
没有人畏惧金江镇,所以小商人们敢冒险出海,去济州岛追求财富。
总之。
贾琏的丧礼。
因为贾赦的不管,所以安排在了济州岛,对他最后的报答。
但是贾赦没时间管,不代表贾府的人不来。
王熙凤哭哭啼啼,还有其他的女眷,在贾珍的带领下,还有贾宝玉和贾琮,整整一艘船来到济州岛。
在这个背景下。
金江镇赴朝鲜的特使,也改道抵达济州岛。
顺道来祭奠贾琏,和贾府的勋贵们打了照面,算是金江镇做出的对等接待。
既然来了济州岛,于是和济州岛的官员,协商关于朝鲜各岛事宜。
最优秀的官员体系是什么呢。
不光是做今年的事情,也为解决明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后的隐患而努力。
在丧礼中上了香之后。
金州官员与济州岛官员们离开,在一处公房里闭门开会。
“将军当年和朝鲜沟通各岛,朝鲜国主提出的是借,这个借字很不好。”
众人谈着此事,面色尽是理当如此。
金江镇向来高举仁义大旗,但是实际的利益更是不会错过。
有借就要有还。
朝鲜未来如何,谁也不清楚。
但是随着金江镇水军的发达,即将改名为海军,人们对海上越来越重视。
以岛制朝,加上朝鲜国内心向金江镇的势力与官员,方是百年稳定之计。
“金江镇帮朝鲜解决了蛮族大患,为朝鲜赢来了万世太平,而金江镇牺牲了太多的鲜血。”
“为了补偿金江镇,朝鲜各岛应该永远割据给金江镇,永世不得反悔。”
济州岛的官员,理直气壮的说道。
“对。”
“作为藩国,理当为上国分忧。”
众人认可了此理。
光一个济州岛,现在的场景与规模,根本不可能还给朝鲜。
别说将军不同意,众人也不会同意。
一个岛也是割,一百个岛也是割据。
将军做事不喜欢留隐患,官员们同样如此。
除了把朝鲜岛上的朝鲜人迁移回朝鲜国内,还从中国国内移民人口各岛。
各岛上生存的百姓,已经是中国人,朝鲜凭什么敢要回去。
又如何对待岛上的中国人。
这些都是金江镇官员多年来的努力,造成了既定的实事。
至于被驱逐回国内的朝鲜人未来怎么生活,那是朝鲜国自己考虑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
朝鲜众多的岛屿,干干净净没有后患的落在金江镇手里。
加以时日。
这些岛屿就不会有失去的风险。
除非杀光岛上的汉人。
否则无论如何变化,经历多少年,一个天下,始终是汉人藏在心底的信念。
几千年的习俗,很难改变。
“稳妥起见,应该先征求第二镇武节制的意见。”
有老成的官员,虽然不反对,但也提出应当做足周全的准备。
第二镇武节制。
多年来把朝鲜压得死死的。
不但从朝鲜抢过来完整的载宁平原,也让朝鲜动也不敢动。
这不是光凭武力可以办到的,其中还有政治上的手段。
“武节制的意见,当然会去征求,事情一步步来,最后去朝鲜的时候,再去第二镇,现在大家畅所欲言,说不定能提供更好的思路呢。”
终于。
有个年轻的官员,鼓足勇气提出他的看法。
“朝鲜没有了载宁平原,载宁平原是朝鲜重要的产粮地之一,加上朝鲜的怠政,其国内百姓生活麻木困苦。”
众人纷纷看向这年轻的官员,脸色不太好看。
朝鲜百姓穷困,关金江镇什么事。
金江镇要重建天下。
如何重建天下,也已经做出了定论。
世界上任何的国家。
人口不允许超过中国的五分之一。
这一点很好达到。
世界舆图上,只有一个国家符合条件。
然后就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潜在国力等都做出了划分。
定下了详细的底线。
只要是哪个国家实力发展超过底线的,就是金江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朝鲜的压制,以及分割日本,支持日本的战乱,皆是出自于此国家战略核心。
现在的金江镇。
收复了整个西伯利亚。
如今又入主中原。
而南方也进入了金江镇的眼中。
当将军定鼎天下的那一天。
金江镇将是一个国家内部人口超过两万万,控制藩国人口近万万的强大国家。
放眼世界。
这就是金江镇制定红线的底气。
海军的大扩张。
已经提上了日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