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朝鲜那边的战局,打的还真是热火朝天啊。”
乾清宫内,响起崇祯皇帝的声音,“刘兴祚、金铉他们,不愧是朕的勐将良臣,不愧是大明的肱股栋梁。
援朝作战的分寸,拿捏的很好。
按照东江平虏前指,分批呈递进京的奏疏来看,援朝作战将会持续的进行,这对建虏而言,对朝鲜而言,都将会陷进战争的泥潭中。”
王在晋拱手作揖道:“启禀陛下,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朝鲜境内的战事,短期内是不会趋于平缓的。
特别是仁川这处战略要地,被东江军、唐王军等部强势进驻,纵使奴酋莽古尔泰想率部绕开此地,对朝鲜所辖汉城等地展开攻势,那也不会占到任何便宜。
刘兴祚在审时度势下,谴派麾下第一镇精锐之师,与左良玉所统东江水师,在朝鲜北部诸道展开海陆协同作战,这能极好的牵制住侵犯朝鲜的建虏。”
“打吧,该怎样打,就怎样打。”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眼神冷厉道:“这场援朝之战,就算打个一年半载,甚至是更久的时间,朕都愿意奉陪到底。
军机处这边,向辽西、金州、天津、登来等处水师,明发一道上谕,命他们抽调精锐之师,在合适的时机下,谴派抽调的精锐之师,赶赴朝鲜地界展开攻势。
既然有朝鲜方面进行兜底,像这等绝佳的练兵契机,就不能白白的浪费掉,要按既定部署进行落实。”
“臣遵旨。”
王在晋当即作揖道。
单一的推动军事改革,不接受战场的洗礼,就算既定的军改能够落实,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一个辽地,一个朝鲜,就是大明新军的磨砺之地,既然有人兜底军事开支,那他就不会浪费宝贵契机。
榨干辽地区域的一应势力。
榨干朝鲜地区的战争潜力。
这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区域战争和冲突,如果能把握好方向,非但不会出现穷兵黩武的事情,相反还能有效刺激大明发展。
“陛下,从刘兴祚所统东江军,开始进驻仁川,朝鲜王室就不再向军机处,呈递相应的奏疏。”
杨嗣昌想了想,上前作揖道:“涉及到购进各项军需的事宜,到现在也没有新的动作,臣担心朝鲜王室……”
“此事不必考虑。”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有金铉他们在朝鲜前线,朕相信这些事情,他们是能够有效处理的。
朝鲜现在的局势,应该是很复杂的,国朝相隔朝鲜太远,既然朕将这些决策权,交由金铉他们执掌,就该相信他们的决断。
不想购进各项军需,可以啊,朕从来没有逼迫着他们购买,聊聊辽东的事情吧,此事军机处不必过多理会。”
朝鲜素有小中华之称,其疆域下的政治、文化等层面,可以说是大明的翻版,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心里,想要真正拿下这块疆域。
就算当前的大明,还不足以有效统治这片区域,不过前期通过移藩进行分治,等到大明本土的维新变法,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再将移藩朝鲜的群体,悉数迁移到别的区域,那么大明就能有效控制住这片区域。
大航海的时代浪潮下,朝鲜所处的地缘位置,实在是太过于突出,能有效掌握住这片区域,那大明东北区域的稳定和发展,就能有效奠定下来。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朝鲜要真正实控起来,至于隔海相望的倭岛,则逐步变成移藩的核心区域,将倭岛打造成资源输出板块,以供应大明本土的需求,就是崇祯皇帝必须要做成的事情。
当然像这样庞大的战略构想,至少需要20年,3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步的落实下来。
好在崇祯皇帝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辽东督师府移驻辽阳镇,这件事情朕觉得可行。”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环视殿内诸臣,朗声道。
“既然李自成所领的义军,愿意放弃辽阳镇,将其归还于大明统治,那这样的好心就必须要领了。
与此同时,随着辽东多数失地,被国朝有效收复回来,朕觉得特设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一事,该提上议程了。”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几人,听闻天崇祯皇帝所讲,一个个非但没有任何诧异,相反表现得很是平静。
从辽西开始撤卫设府,军机处这边就猜想到这一点。
“陛下,辽东如果特设承宣布政使司,那今后国朝对辽东的部署,应该做怎样的调整?”王在晋想了想,作揖行礼道。
“毕竟辽东这个地方,还是比较特殊的,尽管说建虏撤离辽东,不过……”
】
“这件事情朕想过。”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出言打断道:“擢登来巡抚孙元化,出任辽东巡抚,今后负责辽地的民政等诸事。
孙承宗所领辽东督师府,专司平叛诸事,擢茅元仪出任登来巡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事宜,朕拟定的有章程,军机处这边尽快完善,移交到内阁票拟。
鉴于辽地的复杂情况,命宁远平虏前指移驻广宁,专司辽西区域的一应对外事宜,增设辽阳平虏前指,专司辽左区域的对外事宜,军机处负责统筹调遣。”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崇祯皇帝很欣慰,在他的谋划部署下,大明逐步摆脱过去的泥潭,恢复到原有的运转轨迹上。
尽管说大明面临的问题,依旧是很多的,需要解决的弊政和毒瘤,依旧是很多的,可至少和先前相比,算是迸发出一些活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个没有生机可言的大明,就算做出的努力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命运,甚至会出现越做越错的尴尬境遇。
只要大明能沿着现有的轨迹,稳步的向前迈进,那么崇祯皇帝相信终有一日,大明会去除掉身上的枷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天地间,成为最强的帝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乾清宫内,响起崇祯皇帝的声音,“刘兴祚、金铉他们,不愧是朕的勐将良臣,不愧是大明的肱股栋梁。
援朝作战的分寸,拿捏的很好。
按照东江平虏前指,分批呈递进京的奏疏来看,援朝作战将会持续的进行,这对建虏而言,对朝鲜而言,都将会陷进战争的泥潭中。”
王在晋拱手作揖道:“启禀陛下,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朝鲜境内的战事,短期内是不会趋于平缓的。
特别是仁川这处战略要地,被东江军、唐王军等部强势进驻,纵使奴酋莽古尔泰想率部绕开此地,对朝鲜所辖汉城等地展开攻势,那也不会占到任何便宜。
刘兴祚在审时度势下,谴派麾下第一镇精锐之师,与左良玉所统东江水师,在朝鲜北部诸道展开海陆协同作战,这能极好的牵制住侵犯朝鲜的建虏。”
“打吧,该怎样打,就怎样打。”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眼神冷厉道:“这场援朝之战,就算打个一年半载,甚至是更久的时间,朕都愿意奉陪到底。
军机处这边,向辽西、金州、天津、登来等处水师,明发一道上谕,命他们抽调精锐之师,在合适的时机下,谴派抽调的精锐之师,赶赴朝鲜地界展开攻势。
既然有朝鲜方面进行兜底,像这等绝佳的练兵契机,就不能白白的浪费掉,要按既定部署进行落实。”
“臣遵旨。”
王在晋当即作揖道。
单一的推动军事改革,不接受战场的洗礼,就算既定的军改能够落实,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一个辽地,一个朝鲜,就是大明新军的磨砺之地,既然有人兜底军事开支,那他就不会浪费宝贵契机。
榨干辽地区域的一应势力。
榨干朝鲜地区的战争潜力。
这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区域战争和冲突,如果能把握好方向,非但不会出现穷兵黩武的事情,相反还能有效刺激大明发展。
“陛下,从刘兴祚所统东江军,开始进驻仁川,朝鲜王室就不再向军机处,呈递相应的奏疏。”
杨嗣昌想了想,上前作揖道:“涉及到购进各项军需的事宜,到现在也没有新的动作,臣担心朝鲜王室……”
“此事不必考虑。”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有金铉他们在朝鲜前线,朕相信这些事情,他们是能够有效处理的。
朝鲜现在的局势,应该是很复杂的,国朝相隔朝鲜太远,既然朕将这些决策权,交由金铉他们执掌,就该相信他们的决断。
不想购进各项军需,可以啊,朕从来没有逼迫着他们购买,聊聊辽东的事情吧,此事军机处不必过多理会。”
朝鲜素有小中华之称,其疆域下的政治、文化等层面,可以说是大明的翻版,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心里,想要真正拿下这块疆域。
就算当前的大明,还不足以有效统治这片区域,不过前期通过移藩进行分治,等到大明本土的维新变法,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再将移藩朝鲜的群体,悉数迁移到别的区域,那么大明就能有效控制住这片区域。
大航海的时代浪潮下,朝鲜所处的地缘位置,实在是太过于突出,能有效掌握住这片区域,那大明东北区域的稳定和发展,就能有效奠定下来。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朝鲜要真正实控起来,至于隔海相望的倭岛,则逐步变成移藩的核心区域,将倭岛打造成资源输出板块,以供应大明本土的需求,就是崇祯皇帝必须要做成的事情。
当然像这样庞大的战略构想,至少需要20年,3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步的落实下来。
好在崇祯皇帝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辽东督师府移驻辽阳镇,这件事情朕觉得可行。”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环视殿内诸臣,朗声道。
“既然李自成所领的义军,愿意放弃辽阳镇,将其归还于大明统治,那这样的好心就必须要领了。
与此同时,随着辽东多数失地,被国朝有效收复回来,朕觉得特设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一事,该提上议程了。”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几人,听闻天崇祯皇帝所讲,一个个非但没有任何诧异,相反表现得很是平静。
从辽西开始撤卫设府,军机处这边就猜想到这一点。
“陛下,辽东如果特设承宣布政使司,那今后国朝对辽东的部署,应该做怎样的调整?”王在晋想了想,作揖行礼道。
“毕竟辽东这个地方,还是比较特殊的,尽管说建虏撤离辽东,不过……”
】
“这件事情朕想过。”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出言打断道:“擢登来巡抚孙元化,出任辽东巡抚,今后负责辽地的民政等诸事。
孙承宗所领辽东督师府,专司平叛诸事,擢茅元仪出任登来巡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事宜,朕拟定的有章程,军机处这边尽快完善,移交到内阁票拟。
鉴于辽地的复杂情况,命宁远平虏前指移驻广宁,专司辽西区域的一应对外事宜,增设辽阳平虏前指,专司辽左区域的对外事宜,军机处负责统筹调遣。”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崇祯皇帝很欣慰,在他的谋划部署下,大明逐步摆脱过去的泥潭,恢复到原有的运转轨迹上。
尽管说大明面临的问题,依旧是很多的,需要解决的弊政和毒瘤,依旧是很多的,可至少和先前相比,算是迸发出一些活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个没有生机可言的大明,就算做出的努力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命运,甚至会出现越做越错的尴尬境遇。
只要大明能沿着现有的轨迹,稳步的向前迈进,那么崇祯皇帝相信终有一日,大明会去除掉身上的枷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天地间,成为最强的帝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