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徐卿,先前朕讲过,等国朝击退建虏八旗,要议引进佛郎机工匠一事,你心里可还记得?”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着徐光启说道:“这件事情,朕可一直都没忘记, 此番跟建虏交战,叫朕明白一个道理。
想扭转大明在野战方面不够强势,没形成压倒性优势,就必须在火器、火炮这方面,有着长远的研究才行。”
“陛下所言极对。”徐光启眉宇间透出激动,拱手作揖道:“其实依臣愚见,我大明在火器、火炮方面, 并非是没有优势的。
只是在种种缘由下,导致列装到大明军队的火器、火炮, 存在不堪重用的现象,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吸纳西洋的一些经验,对我大明来讲是有着种种好处的。”
先前被崇祯皇帝召见,徐光启以为跟午门外出现的闹剧有关,却没想到天子就没提及此事,反想到了更深远的事情。
“嗯,徐卿总结的很到位。”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有个想法,若能将我大明的火器、火炮人才,还有西洋那边的传教士,全都集中在京城这边,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创建武备院,专门从事研究一事,徐卿觉得怎样?
至于武备院一应所需,皆由朕的内帑承担,只要能研究出更先进的火器、火炮,到时朕再论功行赏, 将武备院定为朝廷所属机构。”
“陛下圣明!!”
徐光启拱手作揖道:“倘若陛下能支持火器、火炮方面的研究,那我大明在这方面必将有所精进。
臣愿向陛下荐才,江西南昌人宋应星……”
“徐卿无需这般激动。”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荐才一事,朕准许徐卿来做,除我大明的人才外,对西洋那帮传教士,不可仅仅局限于火器、火炮方面。
像朕了解的数学、天文、几何等各领域,只要是精通此道的传教士,朕觉得都能招揽进武备院嘛。
朕现在不能许诺什么,若武备院能有所成就,那朕并非不能这帮传教士,在特定地域进行传教。
武备院一事,就暂交徐卿全权负责,缺什么,少什么,及时向朕禀报,且此事暂不可叫外界知道。”
激动的徐光启,向崇祯皇帝行跪拜之礼, 朗声道:“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受千百年来传承的思想影响,上朝天国的观念, 没能叫大明积极向外扩张,这也导致大航海时代出现后,大明在许多领域都是有所落后的。
崇祯皇帝创设武备院,就是想吸纳中西人才,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想法,在所明领域内有所突破,培养出一批‘院士’级瑰宝。
改变大明命运的大势要做,布局科技领域的发展要做,在崇祯皇帝眼里看来,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重。
就崇祯皇帝知道的明末人才,徐光启、宋应星、焦勖等等,若能叫他们用好了,那大明迟早能走上大炮射程之内,便是真理所在的道路。
徐光启走了,带着难掩的激动神情,离开了公事房,多少年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竟得到天子的大力支持,这是他所没敢去想的。
‘到底是学派出身的大臣,对朝中党争并不关心啊。’
瞅着离去的徐光启,崇祯皇帝心里感慨道:‘不过这样才对嘛,大明在守旧方面,想有所突破,就靠徐光启他们了。’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他所缔造的帝党,从不是同一派系的,有激进派,有稳重派,有权谋派……
人的出身,经历,境遇等等,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观念,将自身意志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不可取的,身为统治者,要懂得笼络各个派系,叫他们围绕着自己而转才行。
“皇爷,午门外闹出的事情,叫外朝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曹化淳走进公事房,向自家皇爷汇报道:“眼下内廷这边要……”
“不必理会。”
崇祯皇帝拿起一摞奏疏,递给曹化淳说道:“朝堂上的事情,还没到摊牌的时候,你即刻派东厂心腹,将这些朕批注的奏疏,分别送到卢象升、孙承宗那边。
记住对他们传一句话,要大胆一些,要稳重一些,对待当前所遇到的境遇,要懂得审时度势,别瞻前顾后,朕叫他们出任这等要职,就是信任他们的才能,能替朕分忧,别叫朕失望。”
“喏!”
曹化淳忙欠身上前,双手接过崇祯皇帝所递奏疏,随后便朝外面走去,准备遴选几名心腹,将这一差事办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的卢象升和孙承宗,也开始在各自的位置上,展开相应的工作。
只是了解的越多,掌握的越多,他们却发现各自所领的那摊子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要复杂,在一些事情上,他们根本就不敢独断。
真要是做出一些什么决断,导致大明京畿、辽东一带,出现什么新的动荡,那他们可承受不起。
所以在收到卢象升、孙承宗所呈密奏,崇祯皇帝针对这些密奏,都一一批注了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
‘能供驱使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啊。’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奏疏堆,思绪驳杂的暗暗说道:‘朝堂上的纷争,地方上的暗涌,真的像极了走钢丝,稍稍出现一些错乱,就会导致严重的事情发生啊。’
身为大明的天子,崇祯皇帝所面临的局势,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且他们之间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想当前朝中的局势,也牵扯到北直隶、辽东两地,所以越是这样一种情况,他就越是要稳的展开反击。
要什么全都靠他自己解决,就算他再怎么勤政克己,学太祖高皇帝勤政,累死他,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所以谴派内书堂宦官破局,便是跟着文官一起瞎折腾,虽是浪费时间,但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所想要的谋划,毕竟一切都还没到火候。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着徐光启说道:“这件事情,朕可一直都没忘记, 此番跟建虏交战,叫朕明白一个道理。
想扭转大明在野战方面不够强势,没形成压倒性优势,就必须在火器、火炮这方面,有着长远的研究才行。”
“陛下所言极对。”徐光启眉宇间透出激动,拱手作揖道:“其实依臣愚见,我大明在火器、火炮方面, 并非是没有优势的。
只是在种种缘由下,导致列装到大明军队的火器、火炮, 存在不堪重用的现象,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吸纳西洋的一些经验,对我大明来讲是有着种种好处的。”
先前被崇祯皇帝召见,徐光启以为跟午门外出现的闹剧有关,却没想到天子就没提及此事,反想到了更深远的事情。
“嗯,徐卿总结的很到位。”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有个想法,若能将我大明的火器、火炮人才,还有西洋那边的传教士,全都集中在京城这边,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创建武备院,专门从事研究一事,徐卿觉得怎样?
至于武备院一应所需,皆由朕的内帑承担,只要能研究出更先进的火器、火炮,到时朕再论功行赏, 将武备院定为朝廷所属机构。”
“陛下圣明!!”
徐光启拱手作揖道:“倘若陛下能支持火器、火炮方面的研究,那我大明在这方面必将有所精进。
臣愿向陛下荐才,江西南昌人宋应星……”
“徐卿无需这般激动。”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荐才一事,朕准许徐卿来做,除我大明的人才外,对西洋那帮传教士,不可仅仅局限于火器、火炮方面。
像朕了解的数学、天文、几何等各领域,只要是精通此道的传教士,朕觉得都能招揽进武备院嘛。
朕现在不能许诺什么,若武备院能有所成就,那朕并非不能这帮传教士,在特定地域进行传教。
武备院一事,就暂交徐卿全权负责,缺什么,少什么,及时向朕禀报,且此事暂不可叫外界知道。”
激动的徐光启,向崇祯皇帝行跪拜之礼, 朗声道:“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受千百年来传承的思想影响,上朝天国的观念, 没能叫大明积极向外扩张,这也导致大航海时代出现后,大明在许多领域都是有所落后的。
崇祯皇帝创设武备院,就是想吸纳中西人才,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想法,在所明领域内有所突破,培养出一批‘院士’级瑰宝。
改变大明命运的大势要做,布局科技领域的发展要做,在崇祯皇帝眼里看来,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重。
就崇祯皇帝知道的明末人才,徐光启、宋应星、焦勖等等,若能叫他们用好了,那大明迟早能走上大炮射程之内,便是真理所在的道路。
徐光启走了,带着难掩的激动神情,离开了公事房,多少年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竟得到天子的大力支持,这是他所没敢去想的。
‘到底是学派出身的大臣,对朝中党争并不关心啊。’
瞅着离去的徐光启,崇祯皇帝心里感慨道:‘不过这样才对嘛,大明在守旧方面,想有所突破,就靠徐光启他们了。’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他所缔造的帝党,从不是同一派系的,有激进派,有稳重派,有权谋派……
人的出身,经历,境遇等等,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观念,将自身意志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不可取的,身为统治者,要懂得笼络各个派系,叫他们围绕着自己而转才行。
“皇爷,午门外闹出的事情,叫外朝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曹化淳走进公事房,向自家皇爷汇报道:“眼下内廷这边要……”
“不必理会。”
崇祯皇帝拿起一摞奏疏,递给曹化淳说道:“朝堂上的事情,还没到摊牌的时候,你即刻派东厂心腹,将这些朕批注的奏疏,分别送到卢象升、孙承宗那边。
记住对他们传一句话,要大胆一些,要稳重一些,对待当前所遇到的境遇,要懂得审时度势,别瞻前顾后,朕叫他们出任这等要职,就是信任他们的才能,能替朕分忧,别叫朕失望。”
“喏!”
曹化淳忙欠身上前,双手接过崇祯皇帝所递奏疏,随后便朝外面走去,准备遴选几名心腹,将这一差事办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的卢象升和孙承宗,也开始在各自的位置上,展开相应的工作。
只是了解的越多,掌握的越多,他们却发现各自所领的那摊子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要复杂,在一些事情上,他们根本就不敢独断。
真要是做出一些什么决断,导致大明京畿、辽东一带,出现什么新的动荡,那他们可承受不起。
所以在收到卢象升、孙承宗所呈密奏,崇祯皇帝针对这些密奏,都一一批注了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
‘能供驱使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啊。’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奏疏堆,思绪驳杂的暗暗说道:‘朝堂上的纷争,地方上的暗涌,真的像极了走钢丝,稍稍出现一些错乱,就会导致严重的事情发生啊。’
身为大明的天子,崇祯皇帝所面临的局势,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且他们之间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想当前朝中的局势,也牵扯到北直隶、辽东两地,所以越是这样一种情况,他就越是要稳的展开反击。
要什么全都靠他自己解决,就算他再怎么勤政克己,学太祖高皇帝勤政,累死他,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所以谴派内书堂宦官破局,便是跟着文官一起瞎折腾,虽是浪费时间,但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所想要的谋划,毕竟一切都还没到火候。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