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秦二爷办事果真稳妥,粮库那边已经闹腾到引来京都府尹亲至的地步。
要说是向普通老百姓征粮,还真不至于闹腾,不但不闹腾,就算被收粮官差“淋尖踢斛“也得忍气吞声。
但是这次征粮对象是谁?都是在京城里站得住脚的大商人,都是有背景、有人脉的人物,仅凭三个小吏如何抵挡得了。
小吏倒是不知道“玉石关扑”的事情,前来缴粮的也是商人们派来的伙计,按说不至于闹到府尹那里去。
但是吵架无好口,不定哪句话就激化矛盾,再在伙计们有意无意吐露出“四皇子如何如何”的话语,小吏们就知道这事儿不小,不是他们能对付得了的。
于是,京都府尹秦王就来了。
事涉皇子,作为皇子们的叔爷爷,必须亲自来查看事情原委,这可不仅是关系到皇家颜面,更是要引发民乱的苗头。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马上要过年的时候。
过年,关系到拜神祭祖、家族根源,祈福辟邪,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体现人向自然索取和回报的重大节日。
就算是再穷的人家,也会在过年的时候扫扫房、擦擦床,平时吃饭米汤稀得见不到米粒,过年这天也能见到。
就可见,在这样的时候,筹粮救灾牵扯出“皇子欺民”,是多么严重的事件了。
只是,事情大体调查明白了,但是到底谁说出“四皇子”三个字的,却是没人承认。
人多嘴杂,这要上哪儿求证去?可这三个字人人都说了,就是没人承认谁先说的。
把人通通带走,审!所谓“玉石关扑骗财”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审就审出来。
但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这個“众”竟还是关系到各家族势力、关系到京都经济支柱,还能查谁?
“父皇,儿臣的确把想法与郑尚书说了,可儿臣没想到他会去做啊!”四皇子再次抱着皇帝的大腿哭嚎。
不抱大腿不行,他爹又要去墙那边摘宝剑。
以前只觉得那宝剑亮亮的很神气,现在觉得那宝剑亮亮的闪寒气!
“你若不指使他,他如何取走那些石头去关扑?”皇帝挣了一下,挣脱儿子的束缚,还踹了他一脚:“出事了你不但不敢承担,还要把责任甩到别人头上,这就是你的担当?朕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说那些石头未入库,指的是没有经过清点登记、存入皇家指定仓库;但总是需要找个地方暂存的。
若没有皇家的首肯,郑春秋没资格拉走那些石头,所以既然关扑都已经发生完了,自然是临时库房接到四皇子的命令。
这是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的事,四皇子却还在推卸责任,皇帝能不气吗?
四皇子也突然发现,纵使这一年他强壮了不少,可胳膊依然拗不过大腿,父皇使使劲就把他甩脱了。
看来,前次抱大腿,父皇根本是没真用力。
任何一个家长,面对孩子闯祸肯定是生气的,但更生气的是孩子闯了或却要推卸责任。
前者是水平问题,后者是人品问题。
皇家子女,若闯祸不能收场,就已经是无能的表现;若不能收场还推卸责任,基本上就可以做当一辈子仰人鼻息的闲散王爷的准备了。
皇帝岂能不愤怒?
原本看这老四还算聪明的样子,皇帝也有心思将他列在储位人选上;纵使玉石开采任务完成得并不好,但皇帝还是有心给他再努努力的机会。
可如此没有担当之人,说明品格出问题了,纵使努力,方向也不会正确,不走正路的人,将来若成帝王,江山会怎样?
这是作为父亲,以教育儿子为出发点的思路。
但是作为帝王,要以皇家尊严为出发点处理事情。
“……天未悔禍,王室多難;工部尚书郑春秋身为工部官员,执掌农垦水利、土木工程,本应以勤赋能,亦笃亦行;
孰料其先有贪功揽绩之过而不改,后又消极怠惰致使采玉误工误时、致劳工无辜殒命;
实是枉顾皇恩,不知悔改;即便如此,朕仍念宽容之心,不忍诛之;
然其悖逆不悔,逆乱之心愈显,于天下莫不奋力以救灾之际,为重行贪婪之事,假借皇家之名,以砾石欺诈钱财,实乃诽谤皇家、祸乱民心……”
前来宣旨的是许念平,小伙子因是成年后意外被狗鱼“净身”,因此声音依旧浑厚有力:“……其罪当诛,罪不可赦……然天下大灾,朕不忍牵累过重,特予以全尸,其家产抄没以赈济灾民。”
郑春秋早已面无人色,跪在地上痴痴呆呆。
他身后郑夫人伏地哭嚎:“冤枉啊!冤枉啊皇上!我家大人冤枉,这明明是四皇子授意我家……”
郑春秋突然有了反应,返身扑过去一把捂住郑夫人的嘴!
这时候还敢牵扯四皇子?
“哼!”许念平轻哼一声:“皇上口谕:‘汝毙之后,祸不及家’,可是如今……”
郑夫人马上闭了嘴。
郑春秋傻笑了两声:“呵呵……呵呵……祸不及家,臣接旨,臣谢皇上隆恩!”
还祸不及家?是祸不及家人,而非祸不及家产!
郑夫人就算不用跟着丈夫被处死,家都被炒了,她除了流落街头,还能如何?去找她亲闺女?就凭她连二里地都走不动的双脚吗?
当晚,“郑春秋畏罪自缢”的消息便传遍京都。
这是死了也不得好的结论,因为还没等皇家缢死他,他就提前死了。
虽说结果是一样的,但结论可不一样。
最近因为临洋侯的失踪,以及“玉石关扑”等事情,洪亮天天都去上朝,自然也知道郑春秋的结局。
不知为何,明明很为楚清担心的洪亮,得知郑春秋“畏罪自缢”的信息就有些高兴,免不了去青瓦台喝喝小酒。
“哟!什么风把国公爷吹来了?”四儿上前招呼:“您在一楼坐坐还是去楼上包间?哦对了,黄老大人今儿正好也来了,您要不要去见见?”
听说黄忠也在青瓦台,洪亮直接让四儿带路:“我得找老哥哥蹭酒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要说是向普通老百姓征粮,还真不至于闹腾,不但不闹腾,就算被收粮官差“淋尖踢斛“也得忍气吞声。
但是这次征粮对象是谁?都是在京城里站得住脚的大商人,都是有背景、有人脉的人物,仅凭三个小吏如何抵挡得了。
小吏倒是不知道“玉石关扑”的事情,前来缴粮的也是商人们派来的伙计,按说不至于闹到府尹那里去。
但是吵架无好口,不定哪句话就激化矛盾,再在伙计们有意无意吐露出“四皇子如何如何”的话语,小吏们就知道这事儿不小,不是他们能对付得了的。
于是,京都府尹秦王就来了。
事涉皇子,作为皇子们的叔爷爷,必须亲自来查看事情原委,这可不仅是关系到皇家颜面,更是要引发民乱的苗头。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马上要过年的时候。
过年,关系到拜神祭祖、家族根源,祈福辟邪,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体现人向自然索取和回报的重大节日。
就算是再穷的人家,也会在过年的时候扫扫房、擦擦床,平时吃饭米汤稀得见不到米粒,过年这天也能见到。
就可见,在这样的时候,筹粮救灾牵扯出“皇子欺民”,是多么严重的事件了。
只是,事情大体调查明白了,但是到底谁说出“四皇子”三个字的,却是没人承认。
人多嘴杂,这要上哪儿求证去?可这三个字人人都说了,就是没人承认谁先说的。
把人通通带走,审!所谓“玉石关扑骗财”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审就审出来。
但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这個“众”竟还是关系到各家族势力、关系到京都经济支柱,还能查谁?
“父皇,儿臣的确把想法与郑尚书说了,可儿臣没想到他会去做啊!”四皇子再次抱着皇帝的大腿哭嚎。
不抱大腿不行,他爹又要去墙那边摘宝剑。
以前只觉得那宝剑亮亮的很神气,现在觉得那宝剑亮亮的闪寒气!
“你若不指使他,他如何取走那些石头去关扑?”皇帝挣了一下,挣脱儿子的束缚,还踹了他一脚:“出事了你不但不敢承担,还要把责任甩到别人头上,这就是你的担当?朕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说那些石头未入库,指的是没有经过清点登记、存入皇家指定仓库;但总是需要找个地方暂存的。
若没有皇家的首肯,郑春秋没资格拉走那些石头,所以既然关扑都已经发生完了,自然是临时库房接到四皇子的命令。
这是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的事,四皇子却还在推卸责任,皇帝能不气吗?
四皇子也突然发现,纵使这一年他强壮了不少,可胳膊依然拗不过大腿,父皇使使劲就把他甩脱了。
看来,前次抱大腿,父皇根本是没真用力。
任何一个家长,面对孩子闯祸肯定是生气的,但更生气的是孩子闯了或却要推卸责任。
前者是水平问题,后者是人品问题。
皇家子女,若闯祸不能收场,就已经是无能的表现;若不能收场还推卸责任,基本上就可以做当一辈子仰人鼻息的闲散王爷的准备了。
皇帝岂能不愤怒?
原本看这老四还算聪明的样子,皇帝也有心思将他列在储位人选上;纵使玉石开采任务完成得并不好,但皇帝还是有心给他再努努力的机会。
可如此没有担当之人,说明品格出问题了,纵使努力,方向也不会正确,不走正路的人,将来若成帝王,江山会怎样?
这是作为父亲,以教育儿子为出发点的思路。
但是作为帝王,要以皇家尊严为出发点处理事情。
“……天未悔禍,王室多難;工部尚书郑春秋身为工部官员,执掌农垦水利、土木工程,本应以勤赋能,亦笃亦行;
孰料其先有贪功揽绩之过而不改,后又消极怠惰致使采玉误工误时、致劳工无辜殒命;
实是枉顾皇恩,不知悔改;即便如此,朕仍念宽容之心,不忍诛之;
然其悖逆不悔,逆乱之心愈显,于天下莫不奋力以救灾之际,为重行贪婪之事,假借皇家之名,以砾石欺诈钱财,实乃诽谤皇家、祸乱民心……”
前来宣旨的是许念平,小伙子因是成年后意外被狗鱼“净身”,因此声音依旧浑厚有力:“……其罪当诛,罪不可赦……然天下大灾,朕不忍牵累过重,特予以全尸,其家产抄没以赈济灾民。”
郑春秋早已面无人色,跪在地上痴痴呆呆。
他身后郑夫人伏地哭嚎:“冤枉啊!冤枉啊皇上!我家大人冤枉,这明明是四皇子授意我家……”
郑春秋突然有了反应,返身扑过去一把捂住郑夫人的嘴!
这时候还敢牵扯四皇子?
“哼!”许念平轻哼一声:“皇上口谕:‘汝毙之后,祸不及家’,可是如今……”
郑夫人马上闭了嘴。
郑春秋傻笑了两声:“呵呵……呵呵……祸不及家,臣接旨,臣谢皇上隆恩!”
还祸不及家?是祸不及家人,而非祸不及家产!
郑夫人就算不用跟着丈夫被处死,家都被炒了,她除了流落街头,还能如何?去找她亲闺女?就凭她连二里地都走不动的双脚吗?
当晚,“郑春秋畏罪自缢”的消息便传遍京都。
这是死了也不得好的结论,因为还没等皇家缢死他,他就提前死了。
虽说结果是一样的,但结论可不一样。
最近因为临洋侯的失踪,以及“玉石关扑”等事情,洪亮天天都去上朝,自然也知道郑春秋的结局。
不知为何,明明很为楚清担心的洪亮,得知郑春秋“畏罪自缢”的信息就有些高兴,免不了去青瓦台喝喝小酒。
“哟!什么风把国公爷吹来了?”四儿上前招呼:“您在一楼坐坐还是去楼上包间?哦对了,黄老大人今儿正好也来了,您要不要去见见?”
听说黄忠也在青瓦台,洪亮直接让四儿带路:“我得找老哥哥蹭酒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