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百零八村的主要农作物是高粱和玉米,这些作物比较抗旱,尤其是高粱。
楚清一路过来,看得比较满意。
在整体环境大旱的前提下,自己的土地能保证一半以上的收成,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粮食运回宝清盛货栈,家里小子们全乐了:“老大,咱家粮食跟着你办差一路,咋还年轻了?”
那是!
不足二年的陈粮和超过二年的陈粮,区别还是蛮大的呢。
新伦州虽也干旱,但是这块地域本身就少水,而且新伦州一直以来也是以高粱和玉米等作物为主的,因此灾情还不算太严重。
倒是老于他们的牧场那边,牧草长势不太好,经常需要搬出干草来充数。
不过,老于发现个好东西,很是激动地介绍给楚清:“来来来,认识这个不?”
老于抓着一把狗尾草。
“狗尾草嘛!”楚清说道。
粟米的祖宗嘛。
狗尾巴草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粟的祖本植物,中国人驯化狗尾巴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万年前。
《诗经》里对其没什么好言语:“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或者是“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老于说:“你可别小看他,我跟你说,乡间无杂草,用好皆是宝,这东西不但禽畜爱吃,还能杀虫子,你说厉害不?”
“真的?它自己不就招虫子么?”楚清很是意外。
楚清这次回来,是带着“小甘甘”一起回来的,小宝怕路上有灾民,不安全,让“小甘甘”跟着她随时能报信。
两人说得热闹,没人理会小甘甘,此刻小甘甘正翱翔于天空,琢磨哪匹马比较可口——让你们不理我!
老于:“把这草揉吧揉吧,哪儿长癣了就往哪儿搓,三五日就好了,要不就煮水喝,能消肿祛湿,以前我们在军营,军医就用它治病!”
楚清赞道:“那这可是好物!”
老于:“我要跟你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东西能杀菜虫!揪一把狗尾草扔锅里煮煮,那水晾凉了往菜秧子上浇,什么蚜虫、菜青虫就都杀死了!”
长见识了!
这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杀虫剂吗?
既然这么容易获得,那应该好好用它发财呀!
老于:“你琢磨啥呢?”
楚清:“我想拿它赚钱!”
老于:“这玩意儿咋赚钱?它又不值钱!”
楚清:“你等着吧!”
三日后楚清交给老于一个手动农药喷雾器,而楚清的手指头,个个都包着纱布。
木制的农药箱好做,要不是材料不凑手,吕师傅也不在,楚清会做一个铁皮箱子的。
没有车床,螺纹需要一点点刻,好在按照手摇钻的方式,楚清制作了固定架,才把螺纹一条条刻好。
制作喷嘴部分,楚清付出了“自伤”的代价。
因为想要结实耐用,楚清是一下下用锉刀锉出的喷嘴头和螺纹,几乎每锉五下,就有一下捅在手上。
楚清想到的赚钱办法,就是这个农药喷雾器,狗尾草好寻,但是喷农药的器具可是独家所有。
楚清想的赚钱法子,就是这种小“五金”零件。
所有的农具都会被普及,而附加的产品也会逐渐被发明出来,楚清要做的,是配件。
手工业时代想不被仿制很难,因为高手太多了,大家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
只有创新思路、材料、以及工具才能领先其他同行。
就像楚清的指甲刀,别的工匠能看明白原理,但是做出来就很大,剪脚趾甲都富裕;而手摇钻,他们能看懂,但齿轮和螺纹,他们的工艺跟不上,不好仿制。
做配件生意,几乎是可以拿捏各个行业的一项好买卖。
楚清教老于:“我教你怎么用:收腹,勒紧小肚;提臀,把药箱卡住;眼睛,要看清作物;这边加压,这边就喷雾;
它的节拍是这样滴:呲~~~~~一呲呲、二呲呲、三呲……”
老于:“你停!我怎么听着有点别扭呢!”
楚清:“看见没,劳动者,是最美滴人!”
当老于背着农药喷雾器在牧草场里“一呲呲、二呲呲”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东西是真好玩儿。
而楚清认真观察草中的蚜虫,果真,它们沐浴了狗尾草水后活力下降,想逃离那些“有毒”的水珠,动作都极其缓慢。
“好用哎!”老于和楚清同时说道。
当楚清和老于、老赵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看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看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看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看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时,蝗灾席卷了酉州府、陕会府、吉顺府等地。
陕会府、酉州府因为地处北方,蝗虫还没有成虫,处于蝗蝻阶段,攀爬在一拃高的禾苗上,恣意啃噬,今年的收成,没指望了。
而偏南的吉顺府,第一批成年蝗虫已经落满农作物。
棵棵庄稼苗叶片穗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蝗虫,如一挂挂鞭炮挂在直立的秸杆上,把玉米、冬小麦、稻子压得左右摇摆弯了腰。
蝗虫啄食截头翘尾,紧蹬后腿不停的啃吃庄苗。
眼看就要收获的冬小麦,全完了。
这一片地啃完了,它们扑簌簌群起,腾空飞行,势头迅猛;尾随而至的是蝗蝻,地上连爬带跳,速度也不慢。
人们见状如烈火焚心,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老汉就地堆土为炉,跪地烧香虔诚许愿,口中不停叨念着:
“蝗神爷,睁开眼
看看贫民百姓有多难?
求您显灵留庄苗
许下的猪、羊一定还。”
而中小地主把供桌摆在正当院,又是点香火又是烧纸钱,口中也喊着:
“蝗神爷,快快走,
粮食给俺留一口,
救俺一命,供您一生。”
惶惶不安地念叨着、供奉着、愁眉不展着,二三日就过去了,而地里庄苗早被蝗虫啃出斑斑伤痕,这才抛掉幻想去捕杀蝗虫。
“蝗神爷这是要灭了咱们庄户人啊!”有人喊着,声音悲愤。
只要有一人喊,就会带动全村人共情:“是啊!既然蝗神爷祸祸咱,早晚是饿死,不如跟它拼了!”
“咱们轰走他!”
“对!轰不走就弄死!”
于是,一户两户、由少到多,自发形成了男女老少齐出动对抗蝗虫的局面。
对抗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哄赶,二是捕捉。
哄赶,就是在田地两边站人,横扯住麻布单子,顺田垄沟来回走动,还要持着棍棒在庄稼地里来回不停的敲击作物摇动,惊飞蝗虫。
蝗虫不断腾空,蝗蝻不断跌落于地,以求能减少和延缓蝗虫吞食庄苗的速度。
捕捉,就是人拿柳条制成盛粮食的大斗小斗或簸箕,在谷子地内顺陇来回兜捕,直到端不动时倒入麻袋里。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楚清一路过来,看得比较满意。
在整体环境大旱的前提下,自己的土地能保证一半以上的收成,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粮食运回宝清盛货栈,家里小子们全乐了:“老大,咱家粮食跟着你办差一路,咋还年轻了?”
那是!
不足二年的陈粮和超过二年的陈粮,区别还是蛮大的呢。
新伦州虽也干旱,但是这块地域本身就少水,而且新伦州一直以来也是以高粱和玉米等作物为主的,因此灾情还不算太严重。
倒是老于他们的牧场那边,牧草长势不太好,经常需要搬出干草来充数。
不过,老于发现个好东西,很是激动地介绍给楚清:“来来来,认识这个不?”
老于抓着一把狗尾草。
“狗尾草嘛!”楚清说道。
粟米的祖宗嘛。
狗尾巴草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粟的祖本植物,中国人驯化狗尾巴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万年前。
《诗经》里对其没什么好言语:“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或者是“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老于说:“你可别小看他,我跟你说,乡间无杂草,用好皆是宝,这东西不但禽畜爱吃,还能杀虫子,你说厉害不?”
“真的?它自己不就招虫子么?”楚清很是意外。
楚清这次回来,是带着“小甘甘”一起回来的,小宝怕路上有灾民,不安全,让“小甘甘”跟着她随时能报信。
两人说得热闹,没人理会小甘甘,此刻小甘甘正翱翔于天空,琢磨哪匹马比较可口——让你们不理我!
老于:“把这草揉吧揉吧,哪儿长癣了就往哪儿搓,三五日就好了,要不就煮水喝,能消肿祛湿,以前我们在军营,军医就用它治病!”
楚清赞道:“那这可是好物!”
老于:“我要跟你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东西能杀菜虫!揪一把狗尾草扔锅里煮煮,那水晾凉了往菜秧子上浇,什么蚜虫、菜青虫就都杀死了!”
长见识了!
这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杀虫剂吗?
既然这么容易获得,那应该好好用它发财呀!
老于:“你琢磨啥呢?”
楚清:“我想拿它赚钱!”
老于:“这玩意儿咋赚钱?它又不值钱!”
楚清:“你等着吧!”
三日后楚清交给老于一个手动农药喷雾器,而楚清的手指头,个个都包着纱布。
木制的农药箱好做,要不是材料不凑手,吕师傅也不在,楚清会做一个铁皮箱子的。
没有车床,螺纹需要一点点刻,好在按照手摇钻的方式,楚清制作了固定架,才把螺纹一条条刻好。
制作喷嘴部分,楚清付出了“自伤”的代价。
因为想要结实耐用,楚清是一下下用锉刀锉出的喷嘴头和螺纹,几乎每锉五下,就有一下捅在手上。
楚清想到的赚钱办法,就是这个农药喷雾器,狗尾草好寻,但是喷农药的器具可是独家所有。
楚清想的赚钱法子,就是这种小“五金”零件。
所有的农具都会被普及,而附加的产品也会逐渐被发明出来,楚清要做的,是配件。
手工业时代想不被仿制很难,因为高手太多了,大家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
只有创新思路、材料、以及工具才能领先其他同行。
就像楚清的指甲刀,别的工匠能看明白原理,但是做出来就很大,剪脚趾甲都富裕;而手摇钻,他们能看懂,但齿轮和螺纹,他们的工艺跟不上,不好仿制。
做配件生意,几乎是可以拿捏各个行业的一项好买卖。
楚清教老于:“我教你怎么用:收腹,勒紧小肚;提臀,把药箱卡住;眼睛,要看清作物;这边加压,这边就喷雾;
它的节拍是这样滴:呲~~~~~一呲呲、二呲呲、三呲……”
老于:“你停!我怎么听着有点别扭呢!”
楚清:“看见没,劳动者,是最美滴人!”
当老于背着农药喷雾器在牧草场里“一呲呲、二呲呲”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东西是真好玩儿。
而楚清认真观察草中的蚜虫,果真,它们沐浴了狗尾草水后活力下降,想逃离那些“有毒”的水珠,动作都极其缓慢。
“好用哎!”老于和楚清同时说道。
当楚清和老于、老赵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看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看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看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看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时,蝗灾席卷了酉州府、陕会府、吉顺府等地。
陕会府、酉州府因为地处北方,蝗虫还没有成虫,处于蝗蝻阶段,攀爬在一拃高的禾苗上,恣意啃噬,今年的收成,没指望了。
而偏南的吉顺府,第一批成年蝗虫已经落满农作物。
棵棵庄稼苗叶片穗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蝗虫,如一挂挂鞭炮挂在直立的秸杆上,把玉米、冬小麦、稻子压得左右摇摆弯了腰。
蝗虫啄食截头翘尾,紧蹬后腿不停的啃吃庄苗。
眼看就要收获的冬小麦,全完了。
这一片地啃完了,它们扑簌簌群起,腾空飞行,势头迅猛;尾随而至的是蝗蝻,地上连爬带跳,速度也不慢。
人们见状如烈火焚心,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老汉就地堆土为炉,跪地烧香虔诚许愿,口中不停叨念着:
“蝗神爷,睁开眼
看看贫民百姓有多难?
求您显灵留庄苗
许下的猪、羊一定还。”
而中小地主把供桌摆在正当院,又是点香火又是烧纸钱,口中也喊着:
“蝗神爷,快快走,
粮食给俺留一口,
救俺一命,供您一生。”
惶惶不安地念叨着、供奉着、愁眉不展着,二三日就过去了,而地里庄苗早被蝗虫啃出斑斑伤痕,这才抛掉幻想去捕杀蝗虫。
“蝗神爷这是要灭了咱们庄户人啊!”有人喊着,声音悲愤。
只要有一人喊,就会带动全村人共情:“是啊!既然蝗神爷祸祸咱,早晚是饿死,不如跟它拼了!”
“咱们轰走他!”
“对!轰不走就弄死!”
于是,一户两户、由少到多,自发形成了男女老少齐出动对抗蝗虫的局面。
对抗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哄赶,二是捕捉。
哄赶,就是在田地两边站人,横扯住麻布单子,顺田垄沟来回走动,还要持着棍棒在庄稼地里来回不停的敲击作物摇动,惊飞蝗虫。
蝗虫不断腾空,蝗蝻不断跌落于地,以求能减少和延缓蝗虫吞食庄苗的速度。
捕捉,就是人拿柳条制成盛粮食的大斗小斗或簸箕,在谷子地内顺陇来回兜捕,直到端不动时倒入麻袋里。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