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会降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太师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会降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废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国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百姓们自然是欢欣鼓舞、齐颂朝廷的仁义恩德。

    而在民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更是干脆踊跃报名,想要跟着朝廷做工,尤其是家里面孩子多的。

    家里的地就那么些,孩子大了之后分家就势必要分地,与其守着那几亩薄田艰辛度日,倒还不如离开土地,跟着朝廷做工,起码工钱不薄。

    老百姓们是开心的动起了务工心思,可有高兴的就自然有不高兴的。

    比如说地方的民间作坊。

    朝廷这四十文的工钱一出,就相当于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定下了最低工资制度。

    诸如西北、西南一些较为偏远的省府,地方用工单位的工钱一狠也就给个二三十文,这朝廷的公文一到,不加工钱,老百姓谁还跟着你干,都跑到朝廷那报名去。

    相应的,工时、工休、工期制度也跟着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有道是政策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风向标,朝廷的用工政策一出,地方无不跟着有样学样,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各省无论是地方官府的募工方式还是民间私有制作坊、商号的用工都跟着推陈出新。

    为了和朝廷抢工人,很多商号也跟着开出了每日四十文的工钱来。

    慢看工钱上一模一样,地方还是占着优势的。

    那就是不用背井离乡啊。

    每天做工结束后就能回家,守着媳妇孩子热炕头,总好过跟着朝廷天南海北的跑要来的强吧。

    而在国家发展的大前线,广东最是变化巨大。

    接替自家老爹做了陈家家主的陈嘉鼎,很快从这条政策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来。

    不过出于谨慎,陈嘉鼎还是找到退居二线的陈希来请教。

    “朝廷废徭役,势必然会和民间抢工,民间商人为了和朝廷争抢工人,同样要提高工人的待遇,学着朝廷的做法,推出更优渥的工休制度和工契待遇。

    如此一来,用工的成本就增加了许多,用工成本增加,流通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浮以确保利润不减。

    彼时物价会有一次高涨,一环动环环动,商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成本,虽说米面粮油盐醋等必备品有严格的红线,但商品的价格却是跟随市场规律的。

    商品价格一高,百姓再想安居可就不容易了,朝廷这么做,是否妥当?”

    细想想,陈嘉鼎的说法也没错,而且很是贴合唯物辩证法。

    废除是不是仁政,毫无疑问的仁政,但它没有弊端吗,陈嘉鼎现在说的就是弊端。

    任何政策都是这样,没有绝对的暴政也没有绝对的仁政。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陈嘉鼎出身于商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经商之道,眼下又亲身赶上了大明十几年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思想上是进步的。

    “稳定物价的基础在于生产上,就好比丰收年粮价就低,灾荒年粮价就贵,这就取决于生产的多寡。

    作坊的整体数量没有得到增加,就意味着整体生产力并没有提高,但用工成本却昂贵了,那么生产的商品价格势必上涨。

    朝廷如果无法控制物价,那又该如何来应对将来持续走高的市场经济呢。”

    陈希望着眼前的陈嘉鼎,老怀甚慰。

    做父亲的没有不望子成龙的,自家儿子,长大了啊。

    “你能想到这些,为父很是欣慰,不过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没有往更深远的层面上想。”

    “用工成本增高确实会让商品价格上浮,那么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受到了影响,百姓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会怎么做?”

    陈嘉鼎思忖一阵后说道:“粮价一直不高,继续种地很难保证吃喝穿,那么百姓可能会慢慢脱离田垄,转而去务工。

    换言之,将来咱们国家的工人会大量增多。”

    “没错,工人数量增加,熟练工越来越多,生产作坊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那么生产力不就提高了吗,商品价格自然会回落。”

    陈嘉鼎马上言道:“可是,工人增多,农民的数量就会减少,粮食生产不就跟着降低了吗,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朝廷也多次说过,粮食价格红线是坚决不能触碰的。”

    “你要知道,农民的数量永远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陈希说道:“你莫要忘了,丁口的增加速度是很快的,朝廷两年前可才刚刚颁行一道刺激丁口繁衍的政策,生孩子,免税给田啊。”

    陈嘉鼎顿时一拍脑门。

    “对啊,儿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爹,你是说朝廷早就想到了这些事。”

    “你难道以为朝廷政策都是拍脑门推出的吗?”

    陈希批评道:“大王定的每一条国策,都是一环环衔接着的,而今来看,早在大王颁行鼓励繁衍的政策时,就已经做好了废徭的准备。

    如此一来,十五到二十年后,国家丁口数将会有望突破一亿甚至更多,这个数量难道还不足以弥补脱离土地去做工人的缺数吗。

    工人、农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国家整体的物价只会越来越稳定,即使用工成本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可百姓的收入也在增加,那么,寻常百姓家的整体收支还是趋于稳定的。”

    陈嘉鼎思忖一阵,觉得陈希说的有道理,可还是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想了一阵后一拍脑门。

    “爹,说来说去,农民的收入还是没变啊,您看,粮价放在那里,农民的收入永远没有丝毫变化。”

    陈希叹了口气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当市场商品越来越多,流通买卖越来越频繁之后,国家的财政也会越加良善,换言之国家会越来越有钱。

    当国家有钱的时候,还在乎百姓每年那三十税一的粮赋吗?

    朝廷可不可以免税?

    除了免税之外,朝廷可不可以再视财政情况额外给百姓田补。

    随着国家越来越富,农民的收入只会越来越高,怎么会越来越低呢?”

    陈嘉鼎不可思议的眨眼。

    “您是说,朝廷可能会废田亩税?”

    “几千年的徭役制朝廷都能废,废田税,又有什么意外的地方呢。”

    陈希念叨着、感慨着:“孩子,咱们赶上了一个不得了的大时代啊。”

    废徭役、免田税。

    那一天的光景若是真的降临,该是多么一个伟大的盛世光景!

    现在陈希由衷从心底生出一种感觉。

    替全天下人感到开心。

    开心如今这天下遇到了陈云甫这位禹王、这位大明的军政院总理大臣。

    “老夫一定要活着,活着看到盛世降临的那一天。”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太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太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太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太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