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洛韵秋开始要回学校,宁晋川也得开始跑各种进货渠道。
想要管理好一个生意,不是你找几个人,指挥他们做事,自己天天跟个大老爷一样发号施令就行的,自己必须要知道生意的大概运营情况。
这个供货商可不可靠,这几个客户能不能按时给货款,竞争对手具体有哪几家。
生意规模越小,就必须要了解得越详细。
加上现在宁晋川手里的人都是不太会做生意的人,或者说,现在会做生意的人并不多。
没有一个真正完全开放的市场,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规则体系,大家都跟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全国像徐存根那样用关系、暴力来做生意的并不少,他们不需要很好的生意天赋,只需要用自己关系和武力去要挟、强迫就可以轻松赚钱。
依靠生意赚一些生活费的底层商贩,根本没有太多反抗机会和余地。
几天的功夫,宁晋川已经把供货商都见了一遍。
宁晋川也把申城的进货渠道运转方式大概摸了一遍。
农历九月十一。
宁晋川去雷春生租赁的仓库看了一圈,还颇为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宁晋川指着货架说道:“老雷,货架不能这么摆,货架离内墙三十里厘米以上,离外墙五十厘米以上,这样才能有效防潮。”
“货架一旦固定,后期不好再变动。”
“灯的瓦数换大一点,最好四十瓦左右,如果能弄到日光灯最好,不行就用白炽灯也行。”
“货物堆距也要控制好,找油漆,画出线,两个货堆之间,必须要保证一米距离,以后摆放货物,不能超出黄线。”
“去买一些室内温度计、湿度计等东西,每天要看仓库的温度、湿度,我们有很多食品,以后还会有电子产品,这些都要控制好。”
“还有就是电线,这个铺设不太合格,多花钱没关系,不能留隐患。”
“消防也是……”
宁晋川一一列举,这些都是他上一世开工厂的经验。
雷春生拿着本子记下宁晋川所说的每一条,宁晋川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指出问题。
雷春生听到宁晋川说出的这些问题,只感觉无地自容,原本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宁晋川最多就挑几个小毛病,没想到找出这么多问题。
等宁晋川转完仓库的时候,雷春生本子上已经记了十几页。
“真要做得这么严格吗?”雷春生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问题,总感觉按照宁晋川的要求来,严苛得有点变态了。
在筹备仓库的时候,雷春生就无从下手,因为他没有做过想过工作。
黄瑞光本想指点他,却被宁晋川劝阻了,而是让雷春生去看了其他供应商的仓库,然后再自己操作。
雷春生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不会是一个笨人,看了几个仓库,也摸到了一些头绪。
现在宁晋川提出的标准,是很多大供应商都没有做到的。
宁晋川随口说道:“我这个标准是国外的标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内做生意的人刚起步,很多坑他们没有踩过。”
雷春生有一种对国家的一切迷之自信,反驳道:“国外的一定就是好的么?只要我们有决心,一定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雷春生现在虽然对宁晋川没有什么意见,性格原因,动不动依然会顶撞宁晋川。
宁晋川理解雷春生的这种想法:“老雷,我们应该正视一切问题。”
“不能用唯我独尊的眼光去看一切问题。”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绝对的好或坏,就算徐存根这种人,可以说有点丧心病狂了。”
“站在他家人的角度来看,他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人。”
“说得有点偏了。就说生意方面,我们国内出现了断层,几十年没有自由交易市场,加上现代化进程。”
“在经营管理、现代化经营等方面,我们落后西方国家很多的。”
“魏源在《海国图志》里面有一句原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句话的‘夷’是蛮夷的意思,指的是当时的洋人。”
“翻译过来就是,学习洋人的先进军事技术,用来抵抗洋人的侵略。”
“在生意方面也是一样的,自己不如别人就要承认,能学的长处就虚心去学,哪怕叫别人一句师傅,给别人一些学费,又何妨呢?”
“只有追赶上他们,我们才有机会超越别人。”
“还在落后的时候,就叫嚣着要超越,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大?”
雷春生无法反驳,心里却有点不高兴:“反正你懂得多,读书也多,说话就有道理呗。”
宁晋川微微一笑,说道:“给你安排一个任务。”
“什么任务?”雷春生跟着说道:“我现在不太会做生意,但我尽量做好。”
宁晋川摇头:“不是生意,接下来一年时间,多看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书。”
雷春生顿时觉得头大:“我只读了小学,有很多字不太认识。”
雷春生的出身条件不算好,学历有限得很,正常阅读没有什么问题,稍微生僻一点的字就不认识了。
宁晋川正色说道:“以后我们生意会越做越大,高中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都会是我们员工,他们说一句话,里面很多词汇你都听不懂,怎么管理?”
“我……我没说要做管理啊!”雷春生真没有那么想,他跟着宁晋川做事,主要就是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
宁晋川根本不搭理雷春生这些理由:“不要找理由,管理学的书籍,我会给你找;经济学方面的,你先把《国富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纯粹经济学要义》《经济学原理》全部看完。”
雷春生现在其实不需要看经济方面的书籍,对他暂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更需要看管理方面的书籍。
就算看了管理方面的书,能不能学以致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若是看几本书就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人才也就不会叫人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雷春生干巴巴的回了一句:“反正我不看。”
“到时我考你。”宁晋川也不管雷春生愿不愿意。
刚从仓库出来,宁晋川就看到有两个男子站在门口跟门卫说着什么。
门卫看到宁晋川出来吗,立刻喊道:“宁老板,有人找你。”
宁晋川愣了一下,快步走到门口,打量了那两男子一眼:“两位,找我有事?”
“是宁老板吧?”说话的男子看模样,一米七不到,有些微胖,一身稍显宽大的西装,腰间别着一个bp机,腋下夹着一个皮包,一双皮鞋沾满灰尘。
看着装就知道,这人来头不简单。
bp机1983年正式引入国内,1984年才算开始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但这玩意依然很新奇,大多数内地城市的人都不知道bp机是什么玩意。
价格自然也是不菲的,宁晋川记得自己九十年代弄个好点的bp机都要一两千,这时候恐怕更贵。
加上现在很多人没有手机,打电话也不方便。
国内第一座投币公用电话是1982年9月22日在京都安装了第一台投币电机,当时这玩意不按时收费,按次收费,也就是你拨通一次收多少钱,不管通话时间,也就导致很多人开始煲电话粥,用电话闲聊。
1984年,计时公用电话投入使用,但数量感人;1985年,计时公用电话仅仅163部,还全部集中在京都,还都是有人看守的。
1989年,开通30部无人值守的磁卡电话。
1990年,京都有6086部公用电话,其中传呼电话,也就是要不停转接,可能要转接七八次才能转到你想讲话的人手里,这种电话占了一半。
1992年“黄帽子”电话亭开始使用,这就是后来比较常见的公用电话了。
1987年深城市开通了“大哥大”这种“高科技”的通信服务,当时出了深城市“大哥大”就是一块转头,压根没信号。
后来信号稍好一些,但真正要到通信自由,还得等到1995年开始进入2g网络时代,也就是真正的蜂窝网络开始。
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通信工具贵得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效果还没有后来老人机好。
别着bp机的男子说道:“宁老板,我叫李涛,这次是特意来找你的,想跟你谈谈合作的事。”
宁晋川知道李涛这人,之前徐存根就怀疑过李涛。
后来宁晋川也了解过李涛的情况,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实力不比徐存根差。
“李老板,久仰!久仰!”宁晋川热情的伸出手。
李涛愣了一下,他很少听人说“久仰”这两个字,现在做个体户的大多都没什么文化,没几个人说文绉绉的话。
至于后来那些八十年代起家的大佬,在这时候根本不算个体户,比如联想、万科等,他们老板都有很高文化水平,但他们走的都是跟“国营厂”差不多的路子,后来通过股份改革,把公司私有化的。
李涛很快反应过来,伸手和宁晋川握了握:“宁老板,久仰!”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想要管理好一个生意,不是你找几个人,指挥他们做事,自己天天跟个大老爷一样发号施令就行的,自己必须要知道生意的大概运营情况。
这个供货商可不可靠,这几个客户能不能按时给货款,竞争对手具体有哪几家。
生意规模越小,就必须要了解得越详细。
加上现在宁晋川手里的人都是不太会做生意的人,或者说,现在会做生意的人并不多。
没有一个真正完全开放的市场,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规则体系,大家都跟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全国像徐存根那样用关系、暴力来做生意的并不少,他们不需要很好的生意天赋,只需要用自己关系和武力去要挟、强迫就可以轻松赚钱。
依靠生意赚一些生活费的底层商贩,根本没有太多反抗机会和余地。
几天的功夫,宁晋川已经把供货商都见了一遍。
宁晋川也把申城的进货渠道运转方式大概摸了一遍。
农历九月十一。
宁晋川去雷春生租赁的仓库看了一圈,还颇为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宁晋川指着货架说道:“老雷,货架不能这么摆,货架离内墙三十里厘米以上,离外墙五十厘米以上,这样才能有效防潮。”
“货架一旦固定,后期不好再变动。”
“灯的瓦数换大一点,最好四十瓦左右,如果能弄到日光灯最好,不行就用白炽灯也行。”
“货物堆距也要控制好,找油漆,画出线,两个货堆之间,必须要保证一米距离,以后摆放货物,不能超出黄线。”
“去买一些室内温度计、湿度计等东西,每天要看仓库的温度、湿度,我们有很多食品,以后还会有电子产品,这些都要控制好。”
“还有就是电线,这个铺设不太合格,多花钱没关系,不能留隐患。”
“消防也是……”
宁晋川一一列举,这些都是他上一世开工厂的经验。
雷春生拿着本子记下宁晋川所说的每一条,宁晋川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指出问题。
雷春生听到宁晋川说出的这些问题,只感觉无地自容,原本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宁晋川最多就挑几个小毛病,没想到找出这么多问题。
等宁晋川转完仓库的时候,雷春生本子上已经记了十几页。
“真要做得这么严格吗?”雷春生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问题,总感觉按照宁晋川的要求来,严苛得有点变态了。
在筹备仓库的时候,雷春生就无从下手,因为他没有做过想过工作。
黄瑞光本想指点他,却被宁晋川劝阻了,而是让雷春生去看了其他供应商的仓库,然后再自己操作。
雷春生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不会是一个笨人,看了几个仓库,也摸到了一些头绪。
现在宁晋川提出的标准,是很多大供应商都没有做到的。
宁晋川随口说道:“我这个标准是国外的标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内做生意的人刚起步,很多坑他们没有踩过。”
雷春生有一种对国家的一切迷之自信,反驳道:“国外的一定就是好的么?只要我们有决心,一定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雷春生现在虽然对宁晋川没有什么意见,性格原因,动不动依然会顶撞宁晋川。
宁晋川理解雷春生的这种想法:“老雷,我们应该正视一切问题。”
“不能用唯我独尊的眼光去看一切问题。”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绝对的好或坏,就算徐存根这种人,可以说有点丧心病狂了。”
“站在他家人的角度来看,他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人。”
“说得有点偏了。就说生意方面,我们国内出现了断层,几十年没有自由交易市场,加上现代化进程。”
“在经营管理、现代化经营等方面,我们落后西方国家很多的。”
“魏源在《海国图志》里面有一句原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句话的‘夷’是蛮夷的意思,指的是当时的洋人。”
“翻译过来就是,学习洋人的先进军事技术,用来抵抗洋人的侵略。”
“在生意方面也是一样的,自己不如别人就要承认,能学的长处就虚心去学,哪怕叫别人一句师傅,给别人一些学费,又何妨呢?”
“只有追赶上他们,我们才有机会超越别人。”
“还在落后的时候,就叫嚣着要超越,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大?”
雷春生无法反驳,心里却有点不高兴:“反正你懂得多,读书也多,说话就有道理呗。”
宁晋川微微一笑,说道:“给你安排一个任务。”
“什么任务?”雷春生跟着说道:“我现在不太会做生意,但我尽量做好。”
宁晋川摇头:“不是生意,接下来一年时间,多看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书。”
雷春生顿时觉得头大:“我只读了小学,有很多字不太认识。”
雷春生的出身条件不算好,学历有限得很,正常阅读没有什么问题,稍微生僻一点的字就不认识了。
宁晋川正色说道:“以后我们生意会越做越大,高中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都会是我们员工,他们说一句话,里面很多词汇你都听不懂,怎么管理?”
“我……我没说要做管理啊!”雷春生真没有那么想,他跟着宁晋川做事,主要就是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
宁晋川根本不搭理雷春生这些理由:“不要找理由,管理学的书籍,我会给你找;经济学方面的,你先把《国富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纯粹经济学要义》《经济学原理》全部看完。”
雷春生现在其实不需要看经济方面的书籍,对他暂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更需要看管理方面的书籍。
就算看了管理方面的书,能不能学以致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若是看几本书就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人才也就不会叫人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雷春生干巴巴的回了一句:“反正我不看。”
“到时我考你。”宁晋川也不管雷春生愿不愿意。
刚从仓库出来,宁晋川就看到有两个男子站在门口跟门卫说着什么。
门卫看到宁晋川出来吗,立刻喊道:“宁老板,有人找你。”
宁晋川愣了一下,快步走到门口,打量了那两男子一眼:“两位,找我有事?”
“是宁老板吧?”说话的男子看模样,一米七不到,有些微胖,一身稍显宽大的西装,腰间别着一个bp机,腋下夹着一个皮包,一双皮鞋沾满灰尘。
看着装就知道,这人来头不简单。
bp机1983年正式引入国内,1984年才算开始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但这玩意依然很新奇,大多数内地城市的人都不知道bp机是什么玩意。
价格自然也是不菲的,宁晋川记得自己九十年代弄个好点的bp机都要一两千,这时候恐怕更贵。
加上现在很多人没有手机,打电话也不方便。
国内第一座投币公用电话是1982年9月22日在京都安装了第一台投币电机,当时这玩意不按时收费,按次收费,也就是你拨通一次收多少钱,不管通话时间,也就导致很多人开始煲电话粥,用电话闲聊。
1984年,计时公用电话投入使用,但数量感人;1985年,计时公用电话仅仅163部,还全部集中在京都,还都是有人看守的。
1989年,开通30部无人值守的磁卡电话。
1990年,京都有6086部公用电话,其中传呼电话,也就是要不停转接,可能要转接七八次才能转到你想讲话的人手里,这种电话占了一半。
1992年“黄帽子”电话亭开始使用,这就是后来比较常见的公用电话了。
1987年深城市开通了“大哥大”这种“高科技”的通信服务,当时出了深城市“大哥大”就是一块转头,压根没信号。
后来信号稍好一些,但真正要到通信自由,还得等到1995年开始进入2g网络时代,也就是真正的蜂窝网络开始。
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通信工具贵得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效果还没有后来老人机好。
别着bp机的男子说道:“宁老板,我叫李涛,这次是特意来找你的,想跟你谈谈合作的事。”
宁晋川知道李涛这人,之前徐存根就怀疑过李涛。
后来宁晋川也了解过李涛的情况,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实力不比徐存根差。
“李老板,久仰!久仰!”宁晋川热情的伸出手。
李涛愣了一下,他很少听人说“久仰”这两个字,现在做个体户的大多都没什么文化,没几个人说文绉绉的话。
至于后来那些八十年代起家的大佬,在这时候根本不算个体户,比如联想、万科等,他们老板都有很高文化水平,但他们走的都是跟“国营厂”差不多的路子,后来通过股份改革,把公司私有化的。
李涛很快反应过来,伸手和宁晋川握了握:“宁老板,久仰!”
(本章完)
7017k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