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孤坟话凄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春秋战纪第8章 孤坟话凄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楚歌的养父名叫陈九,世居于陈家村,父子三代都是贫农,只因生活凄苦,现今未及半百,却已是老态龙钟。

    楚歌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和一个二姐,下面两个皆是兄弟。

    按照惯例,百姓无功名、富贵在身,亦或非修道之士,是没有名字,只能以出生时日命名,亦或是家中排行大小称呼。

    楚歌一家便是如此,兄弟六人,皆以大小为名,楚歌幸得那游方道士馈赠而得名。

    他们一家八口,挤在三间低矮的茅草房里,房顶有一处已经塌了,粮囤里也无多余的口粮。一家子一年辛苦到头,粮食仍是不够吃,每年总有一两月需吃野菜树根度日。

    楚歌虽是年幼,却看得通透。自出生那时起,似野猪、野狗那般,浑浑噩噩,总是能活下来。

    自二姐嫁到城里给县老爷做陪房后,他便与兄长、父母一起外出做活。老五、老六年纪甚小,不过孩提之岁,每日他们出门时,父亲便用一根绳索将他们系在桌腿上,留他们在家。

    如此这般,日子也还凑活。却哪知今岁光景不好,古丘国内先是河水泛滥,数十万人沦为难民。

    洪水之后,瘟疫、旱灾接踵而至,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灾难未过,北面的乌戈国又趁火打劫,挥军南下,攻城掠地。无数古丘国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楚歌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灾难降临,老大、老二被捉去投军,再无音讯。再后来,先是老五饿死,未及数日,母亲也饿死。至此,家中只剩父亲陈九、楚歌与老六三人。

    这一日,楚歌与父亲陈九如往常那般,将老六系好之后,便出门做活。却哪知待夜晚回来之时,便见老六竟淹死在水缸之中。

    父子二人见状,都沉默不语。

    过了良久,才听陈九道:“定是老六口渴至极,自行将绳索解开,去水缸舀水喝,失足跌了进去,终于而至淹死。”

    楚歌眼见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顿觉悲从心来,失声痛哭。

    他哭了一阵,哽咽道:“爹爹,咱们家早没有钱,没有吃的啦。老六的寿衣、棺材,该从何处来?咱们又把他埋在哪里?”

    陈九久经灾难,已惯于听天由命,只叹道:“这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并无一块是咱们的。”话至此处,也是眼泪盈眶。

    他咬了咬牙,又道,“我儿啊,不如去求求吴老爷,棺材咱就不奢求了,只盼他看在咱家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份上,赏老六一件寿衣罢。”

    楚歌道:“爹,你莫不是忘了,上一回娘亲去世的时候,咱们去求那吴德吴老爷,他怎么说来着?他说我娘死了,与他有什么干系,咱们给他干活,他也给过咱们饭吃。咱们再求他,他就将咱们轰打了出来。咱们在他家门口哭,他还放狗咬咱们哩。”

    陈九沉吟一会,叹道:“也罢,便如你母亲、老五那般,换身干净的衣服,用草席裹了,就埋在乱葬岗。你母亲、老五俱都埋在那,老六此番归去,做了孤魂野鬼,也可与他们作伴。”

    说到此处,却顿了顿,看了一眼老六,又道,“等哪天我死了,也将我埋在那儿罢。”说完,转身回到房中。

    楚歌见陈九背影蹒跚,心中不觉生出几分凄凉,想起前日放牛之时,路过学塾,听学塾的先生授课。

    先生授业,说文解字,道理深入显出,使得当时悄立矮墙外的乡野少年都深有所得。

    此时有感而发,不禁吟道:“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

    “老四,你在做什么?”陈九在房中约摸听见楚歌言语,又听不真切。

    “没……没什么,我在找草席哩。”楚歌收了心思,慌忙回答。

    “唉!你从小便是这般,爱胡思乱想,不能一心一意,踏实做活。”陈九叹息,缓缓道,“当年道长将你送来咱们家时,便曾说会来寻你。可十多年过去了,也不曾见他到来,似如今这光景,我怕是等不着喽。”

    “道长!什么道长?”楚歌闻言,火燎般走进房间,惊急的问。

    只见陈九瘫躺在床上,神情呆滞,双目黯然无神,轻轻抬了一下手,道:“你去将老六葬了吧。”

    楚歌见状,不敢多言,心知便是问了,父亲也不会说。当下用草席将老六裹得严实,又用麻绳捆住,便拖着他的尸身,来到乱葬岗。

    这乱葬岗在村子西面,通常村里有人家死了人,无钱安葬,便在此地草草掩埋。

    楚歌望着乱葬岗的遍野孤坟,寻到母亲的坟茔处,见旁边还有块空地,正要动手挖土,便听有人叫道:“楚歌,你半夜三更,来乱葬岗作甚?”

    楚歌依声辨人,知是同村的一个女孩,叫黄小丫。其人与楚歌年岁相仿,然身体壮硕,发黄肤黑,与男童无异。

    他左右观望,未见其人,道:“小丫,是你么?你躲在哪里,我怎地瞧不见你?”

    却听那声音道:“我躺在地上哩。你又怎会瞧见我?你随着我的说话声过来,便见着我啦。”

    楚歌放下麻绳,循声而去,果见黄小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道:“你干么动也不动?如死了一般。”

    “呵,死了倒好,省的再受苦受难。”黄小丫瞥了楚歌一眼,道,“我饿得极了,便来此寻些野菜充饥。偏生野菜没找到,倒遇见了你。咦,你拖的那是什么?”

    楚歌在她身旁坐下,叹道:“老六死了。爹爹叫我把他送到母亲的坟地边上葬了。”

    黄小丫一愣,道:“你说老六死了!我晌午从你家门前过去,他还好端端的,还叫了我哩,怎地忽然便死了?”

    楚歌摇了摇头,却不说话,心中更觉悲凉,道:“如今这世道,天灾人祸,兵荒马乱,能活着已是幸事了。”

    话至此时,二人不禁相顾黯然。

    沉默一阵,黄小丫忽道:“楚歌,我要走了,咱们以后怕是再也见不着了。你会想我么?”

    楚歌奇道:“你要去哪里?”

    黄小丫道:“前几日,我随爹爹去城里讨饭吃,给城里的老爷相中,要买我去做丫鬟,我爹爹已经答应啦。他们商量妥当,我明日便要走啦。”

    楚歌叹道:“这是好事啊!省得再挨饿受冻,过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黄小丫低声道:“只是……只是咱们再也见不着啦。唉,楚歌,你将来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楚歌道:“而今灾难肆虐,人人饥寒交迫,吃了上顿,下顿尚不知在何处,活着尚且难说,哪里想得那许多?”

    黄小丫道:“倘使终有那一日呢?我听爹爹说,旱灾过去,咱们的苦日子也就到头啦。”

    楚歌道:“这些事你爹爹哪里晓得,都是老天爷说了算。老天爷说落雨便落雨,说出日头便出日头,咱们凡人只有受着的份。似咱们这等穷苦人家,还能奢想什么?能有几亩地种,混口饭吃,再娶个媳妇,此生足矣。”

    黄小丫忽地笑了起来,伸手指着天上,道:“我与爹爹去城里讨饭吃那会儿,便见着有人在天上飞哩!似鸟儿那般,在天上飞来飞去,你晓得么?我后来听他们说,那是修仙的仙人。我还听他们说,那些仙人都不饮不食,想去哪儿,便去哪儿。楚歌,若我得遇这天大的机缘,定会去学修仙。”

    楚歌笑道:“小丫,你净会异想天开。世上哪有这样的人?不吃不喝,过得三五日,早饿死啦。你看我妈妈,还有老五,还有咱们村子里那些人,可都是饿死的。”

    黄小丫愤愤道:“你才瞎说呢。你妈妈他们不过是凡夫俗子,我说的可是仙人。仙人!你懂么?哼,真是对牛弹琴。”

    她越说越恼,忽的捧着肚皮,叫了起来:“哎呦,我肚子饿得疼,实在没力气与你吵架。我不想说话啦。你去把老六埋了,咱们一起回家。”

    楚歌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好笑:“这个黄小丫,心里不知想些什么?咱们一家人,在土地上耕作一生,现今死了,入土为安尚且不行。城里的地主老爷,整日无所事事,却衣食无忧。这世上若当真有神仙,怎不见他来管上一管,给咱们一口饭吃?”

    他一面用铁锹挖土,一面喃喃道:“老六啊老六,你下辈子投胎,可千万莫再做人啦。做猪做狗多好,无需下田种地,也不用放牛拾粪,便有吃有喝。”

    不多时,便挖出一个三尺有余的土坑。

    他将席子拖了下来,解开麻绳,现出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其面色惨白,身体肌瘦僵直,已死去多时。

    他摇了摇头,一面给那孩童整理衣冠,一面又将席子盖上,道:“老六,你做了鬼魂,与妈妈、老五他们相聚,便无忧无虑啦。”

    话声未落,便听一阵乌鸦嘶鸣,随之一股冷风拂过,直教汗毛直立。

    黄小丫心中害怕,颤声道:“楚歌,白天不说人,晚上不念鬼。你在那里碎碎叨叨,别真把鬼召来啦。快些将老六埋了,咱们好早些回去。”

    楚歌应了声,忙将土块铲起,朝着土坑覆去。不过半个时辰,便已培出一个小土包。

    黄小丫见状,起身道:“楚歌,我方才说的话,你到底信是不信?”

    楚歌挠挠头,道:“啊,你说的什么?”

    黄小丫嗔道:“好你个楚歌,却不听我说话。”跺一跺脚,便向前跑去。

    楚歌摇了摇头,正要说话,又听黄小丫远远叫道:“楚歌,明日早间,你去放牛,将它栓在湖边,便来此处,我有话对你说。切记,定然要来啊。”说罢,飞也似的跑了。

    楚歌一愣,见她离去,也不再言语,只在心中寻思:“她说有话对我说,却不知何事?”

    又想起方才之事,不禁叹道:“这世上若真有神仙,怎地不见他来救我们?”

    待楚歌回到家时,父亲陈九已然睡下。他唯恐惊醒劳乏的父亲,小心翼翼地将干草铺齐,这才躺了上去。

    只是许久之后,他翻来覆去的,仍是无法入睡,眼睛睁得溜圆,如城里富贵人家门口挂着的铜铃一般,从屋顶塌陷的缝隙里,想寻觅些许月光,却只见一簇簇黑云缓缓飘过。

    “老四,你在做什么,还不睡么?”陈九的声音忽的从房里穿了出来,带着几分不悦。

    楚歌吃了一吓,赶忙回道:“没……没做什么。只是有些睡不着,兴许是肚饿了。”

    过了一阵,不见陈九说话,楚歌又怯怯地道:“父亲,你说这世上有仙人么?”

    只听陈九长长叹了口气,道:“唉,老四啊,你都已经十二岁了,也到了谋生的年纪,怎的性情还是这般,总爱胡思乱想。”

    楚歌低声道:“我方才在乱葬岗遇见小丫了。她说在城里讨饭时,便曾见过有仙人哩。”

    陈九哼了一声,道:“那个黄毛丫头,进过几回城,正经事没做,净学着瞎扯胡说。老四,你离她远些,可别跟着她厮混,竟学着偷奸耍滑。”

    自此,二人再无言语。

    楚歌依然无法入睡,却不敢再有动作,只将手指在地面轻轻划着。

    如此这般,待天明之后,楚歌赶早挖了点野菜吃过,便将牛拴在湖边阴凉处,任它在水里饮水玩耍,自己独自来到乱葬岗。

    他见老六的坟茔边,又添了几座新坟,不禁怆然,自语道:“又是哪家死了人,怎地我昨晚不曾见着?”

    正胡思乱想之时,黄小丫也到了,见楚歌怔怔出神,道:“嘿,你在想什么呢?”

    楚歌回过神,便见她腰间系了个小包裹,笑道:“小丫,你这是作甚?”

    黄小丫忽地满面绯红,低下头去,低声道:“迟些时候,你自会晓得。”

    楚歌见她不说,也不便再问,道:“小丫,你昨晚说有事,却是何事?快些说了,我好去看牛,莫给人顺手牵走啦。”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春秋战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春秋战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春秋战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秋战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