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收购一家公司,确实不容易。
这还是刘晓松很配合的情况下。
如果刘晓松不怎么配合,那更难。
不过徐杨第一次收购,还是很值得纪念的。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光靠收购就能把其他业务被补全呢。
没办法,现在这商业环境,想要做大做强,不做收购怎么能行?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但凡能做大的,就没有不做收购业务的,很多企业甚至就是靠收购别人起家的。
只是有些企业会认真经营收购过来的业务,而有些企业就是在吸血。
前者的案例很多。
后者嘛,最典型的就是某里。
某里在收购方面花的钱一点也不比某企鹅少,但收购来的业务是做一桩黄一桩。
外人看,就是某里的企业文化导致,比如说控制欲太强之类。
其实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某里的核心在于流量,在没有门户网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业务引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收购来的业务引流。
但某里很少做那种细水长流的活儿,全是竭泽而渔。
对收购来的业务疯狂压榨,榨到一滴都没有的程度才肯罢休。
某里傻吗?
不傻。
人竭泽而渔听上去不太好听,但实际收益却一点也不少,相当于直接把未来的收益在短期内榨干了,用未来的发育换现在的壮大。
亏吗?
一点也不亏。
而且人某里的核心业务一直没变,自始至终都没动摇过。
所以,只要核心没变,且一直在壮大,就永远不怕没有钱。
只要有钱,还不是想怎么收购就怎么收购?
反正中小企业又不是什么不可再生资源。
相反,中小企业的数量年年在增加,也年年在倒闭。
被收购后倒闭,和直接倒闭,似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还更乐意被收购呢。
而且收购总比直接抄袭要强。
嗯,某企鹅后来也不做抄袭了,也开始搞收购了。
原因就在这里。
抄袭和收购投入的成本差不多,但收购能留个好名声,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当然选择收购。
当然,某企鹅收购的那些小企业,大部分也多是命运多舛,好多都被折腾的不像样子。
而且某企鹅收购起来,那是一整个行业一整个行业的收购。
也因此,折腾起来,也是一整个行业以整个行业的折腾。
弄的是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某企鹅在二十年后,已经是寡头级别的存在了。
垄断什么的……
就看国家查还是不查的问题。
真要查,一查一个准。
只是小马哥真的非常会做人,平时也很低调,所以偶尔出现点问题也没啥。
不像某里,那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老惨了。
当然,某里的手伸的确实有点长,下限越来越低,被敲打也正常。
有重生前的这些前辈们顶雷,徐杨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收购A8没问题。
但怎么处理A8就是个技术活儿了。
在达成交易之后。
徐杨甚至没有去A8溜达,而是单纯的发了一封公告。
内容很简单。
A8一切照常,羚羊科技暂时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做任何干涉,只对接财务、人事、后勤等板块。
同时,工资、福利标准与羚羊科技看起。
这相当于啥都不变的情况下,换了个老板,工资和福利就上了好几个台阶。
于是,A8一下子轰动了。
高管们还好说,那些个底层员工恨不得能给徐杨立几个牌位供起来。
A8也算个大公司了,盈利状况也好,员工福利待遇在同行业中也算上等。
可跟羚羊科技一比,那真就什么都不是了。
其他不说,光五险一金这块……
嘿嘿嘿。
03年。
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怎么在乎这些东西。
国家虽然有规定,但执行力略等于无。
于是,绝大部分私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都不会给员工弄这些东西。
毕竟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
说句难听点的。
在03年,连正常缴税的私企都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先交点敷衍一下。
税务部门的催税业务员们每天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催税,比卖保险的还要低声下气。
有些业务员为了让企业有钱交税,甚至还发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帮那些欠税的大爷们卖货做生意,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当然,后来好了很多。
执行力上去,税务部门也硬气起来了。
但现在,那真是一切向钱看。
能逃税的那叫有本事,不但没人鄙视你,反而会高看你一眼,觉得你是能人。
连税务和保险这些东西都这样搞,其他环保之类的东西更没人在乎了。
这也算是时代的特色吧。
反正就是先发展。
有钱了再慢慢治理。
但不得不承认,也正因为这种野蛮生产的营商环境,给当时的社会注入了非常非常多的活力。
如果没有这些野蛮生长的中小企业,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没不一定有那么快呢。
只是可怜了当时的打工人。
工资不高不说,要福利还没福利,要保险也没保险,整天过得提心吊胆。
可现在好了,忽然蹦出来个羚羊科技。
那真是天降财神。
以至于不少员工直接呼吁让羚羊接管A8。
这让刘晓松很是哭笑不得。
但也暗暗的为自己的决定开心。
反正已经是羚羊科技的一份子了,只要能把A8搞好,掌控权在谁手里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何况,已经是羚羊音乐事业群总裁了,甭管A8归谁管理,最后还是他刘晓松说了算。
这么一想,刘晓松再次找到徐杨:“要不,还是把A8并入羚羊科技?彻底融合的那种,现在这样,总有一种非亲生的感觉。”
徐杨却板着脸道:“拿公司管理当儿戏呢?朝令夕改是大忌,这都不懂?何况A8做的好好的,强行融合进来图什么?图A8过得太顺想要弄点波澜出来?”
“……那,就这样?”
“你是事业群总裁,总裁懂吗?跟你自个儿当老板没多大区别,只是在整体发展思路上要和羚羊科技要朝一个方向上使劲儿而已。”
“咳咳,第一次给人当这个事业群总裁,你给指点指点。”
“那好啊,咱们先说说,这个互联网音乐内容这块,你觉得前景怎么样?”
“很好啊,潜力巨大,不然我也不会做A8。”
“说具体点,哪个方向?”
“无线业务这块肯定是个大蛋糕,不能扔,也就是A8现在做的那些,”刘晓松想了想,“还有听歌这块,但收费是个问题,可能不赚钱,但有流量,也能做,咱们多收集版权,然后在咱们的网站和软件上播放,再然后就是……”
“就是什么?”
“签约音乐人,直接做内容,就像滚石之类的音乐公司那样。”
徐杨很无语。
虽说刘晓松这计划,看起来挺合理,很有前途。
但实际上呢?
执行难度高。
最终收益低。
完全是得不偿失。
或者说用养牛的成本赚了个蜗牛钱。
要是这些项目可以,他早就做了,还用等到现在?
也就做无线增值可以赚点快钱,其他项目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虽说刘晓松是音乐内容的事业群总裁,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得听他这个老板兼董事长的。
所以,很无语的叹了一口气:“老刘啊,你这眼光可不咋地啊。”
“嘿嘿,所以我只能给你当手下啊,你说我听我做,”刘晓松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角色和身份的转遍,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徐杨更不客气,“A8的主业务就是做无线增值这块,可以做,还有十年左右的好时机,但剩下的两块,方向就错了。”
“版权?”
“收版权没问题,我也在做,但不用咱们亲自跟那些个音乐公司甚至音乐人对接,找专业人士合作就行,我之前就留意到这块了,但我没做,而是让关爸开了个公司专门做版权这块,然后再从关爸那边购买版权,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哈?关爸的公司是你弄的?”
“我只是给了个想法,没有掺和进去,是关爸和单老先生一块弄的。”
“明白了,你是嫌麻烦,对吧?”
“对,很麻烦,咱们是做大事儿的,不可能为了那么点钱天天跟那些人扯皮,圈内的音乐人和音乐公司多如牛毛,咱们一个个对接,不得累死啊?累死累活还赚不了多少钱,多亏?现在好,咱们什么都不用做,自然会有人拿着版权拉找咱们对接,虽然价格会高一些,可节省了时间精力人手还避免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你说,值不值?”
“值,真值,”刘晓松由衷的竖起大拇指,“这一招太高明了。”
“然后是签约音乐人的事儿,”徐杨直接开喷:“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想法,比收版权的想法更不值得提倡,音乐是什么东西?说高大上点那是艺术,是音乐人灵感的结晶,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艺品,尤其是好音乐,你培养十个二十个音乐人,可能十年八年都唱不火一首歌,图什么?白养他们啊?就算运气不错,唱火了两三首,又能怎么样?”
刘晓松瞬间沮丧:“我,我还觉得挺可以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还是刘晓松很配合的情况下。
如果刘晓松不怎么配合,那更难。
不过徐杨第一次收购,还是很值得纪念的。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光靠收购就能把其他业务被补全呢。
没办法,现在这商业环境,想要做大做强,不做收购怎么能行?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但凡能做大的,就没有不做收购业务的,很多企业甚至就是靠收购别人起家的。
只是有些企业会认真经营收购过来的业务,而有些企业就是在吸血。
前者的案例很多。
后者嘛,最典型的就是某里。
某里在收购方面花的钱一点也不比某企鹅少,但收购来的业务是做一桩黄一桩。
外人看,就是某里的企业文化导致,比如说控制欲太强之类。
其实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某里的核心在于流量,在没有门户网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业务引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收购来的业务引流。
但某里很少做那种细水长流的活儿,全是竭泽而渔。
对收购来的业务疯狂压榨,榨到一滴都没有的程度才肯罢休。
某里傻吗?
不傻。
人竭泽而渔听上去不太好听,但实际收益却一点也不少,相当于直接把未来的收益在短期内榨干了,用未来的发育换现在的壮大。
亏吗?
一点也不亏。
而且人某里的核心业务一直没变,自始至终都没动摇过。
所以,只要核心没变,且一直在壮大,就永远不怕没有钱。
只要有钱,还不是想怎么收购就怎么收购?
反正中小企业又不是什么不可再生资源。
相反,中小企业的数量年年在增加,也年年在倒闭。
被收购后倒闭,和直接倒闭,似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还更乐意被收购呢。
而且收购总比直接抄袭要强。
嗯,某企鹅后来也不做抄袭了,也开始搞收购了。
原因就在这里。
抄袭和收购投入的成本差不多,但收购能留个好名声,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当然选择收购。
当然,某企鹅收购的那些小企业,大部分也多是命运多舛,好多都被折腾的不像样子。
而且某企鹅收购起来,那是一整个行业一整个行业的收购。
也因此,折腾起来,也是一整个行业以整个行业的折腾。
弄的是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某企鹅在二十年后,已经是寡头级别的存在了。
垄断什么的……
就看国家查还是不查的问题。
真要查,一查一个准。
只是小马哥真的非常会做人,平时也很低调,所以偶尔出现点问题也没啥。
不像某里,那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老惨了。
当然,某里的手伸的确实有点长,下限越来越低,被敲打也正常。
有重生前的这些前辈们顶雷,徐杨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收购A8没问题。
但怎么处理A8就是个技术活儿了。
在达成交易之后。
徐杨甚至没有去A8溜达,而是单纯的发了一封公告。
内容很简单。
A8一切照常,羚羊科技暂时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做任何干涉,只对接财务、人事、后勤等板块。
同时,工资、福利标准与羚羊科技看起。
这相当于啥都不变的情况下,换了个老板,工资和福利就上了好几个台阶。
于是,A8一下子轰动了。
高管们还好说,那些个底层员工恨不得能给徐杨立几个牌位供起来。
A8也算个大公司了,盈利状况也好,员工福利待遇在同行业中也算上等。
可跟羚羊科技一比,那真就什么都不是了。
其他不说,光五险一金这块……
嘿嘿嘿。
03年。
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怎么在乎这些东西。
国家虽然有规定,但执行力略等于无。
于是,绝大部分私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都不会给员工弄这些东西。
毕竟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
说句难听点的。
在03年,连正常缴税的私企都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先交点敷衍一下。
税务部门的催税业务员们每天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催税,比卖保险的还要低声下气。
有些业务员为了让企业有钱交税,甚至还发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帮那些欠税的大爷们卖货做生意,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当然,后来好了很多。
执行力上去,税务部门也硬气起来了。
但现在,那真是一切向钱看。
能逃税的那叫有本事,不但没人鄙视你,反而会高看你一眼,觉得你是能人。
连税务和保险这些东西都这样搞,其他环保之类的东西更没人在乎了。
这也算是时代的特色吧。
反正就是先发展。
有钱了再慢慢治理。
但不得不承认,也正因为这种野蛮生产的营商环境,给当时的社会注入了非常非常多的活力。
如果没有这些野蛮生长的中小企业,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没不一定有那么快呢。
只是可怜了当时的打工人。
工资不高不说,要福利还没福利,要保险也没保险,整天过得提心吊胆。
可现在好了,忽然蹦出来个羚羊科技。
那真是天降财神。
以至于不少员工直接呼吁让羚羊接管A8。
这让刘晓松很是哭笑不得。
但也暗暗的为自己的决定开心。
反正已经是羚羊科技的一份子了,只要能把A8搞好,掌控权在谁手里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何况,已经是羚羊音乐事业群总裁了,甭管A8归谁管理,最后还是他刘晓松说了算。
这么一想,刘晓松再次找到徐杨:“要不,还是把A8并入羚羊科技?彻底融合的那种,现在这样,总有一种非亲生的感觉。”
徐杨却板着脸道:“拿公司管理当儿戏呢?朝令夕改是大忌,这都不懂?何况A8做的好好的,强行融合进来图什么?图A8过得太顺想要弄点波澜出来?”
“……那,就这样?”
“你是事业群总裁,总裁懂吗?跟你自个儿当老板没多大区别,只是在整体发展思路上要和羚羊科技要朝一个方向上使劲儿而已。”
“咳咳,第一次给人当这个事业群总裁,你给指点指点。”
“那好啊,咱们先说说,这个互联网音乐内容这块,你觉得前景怎么样?”
“很好啊,潜力巨大,不然我也不会做A8。”
“说具体点,哪个方向?”
“无线业务这块肯定是个大蛋糕,不能扔,也就是A8现在做的那些,”刘晓松想了想,“还有听歌这块,但收费是个问题,可能不赚钱,但有流量,也能做,咱们多收集版权,然后在咱们的网站和软件上播放,再然后就是……”
“就是什么?”
“签约音乐人,直接做内容,就像滚石之类的音乐公司那样。”
徐杨很无语。
虽说刘晓松这计划,看起来挺合理,很有前途。
但实际上呢?
执行难度高。
最终收益低。
完全是得不偿失。
或者说用养牛的成本赚了个蜗牛钱。
要是这些项目可以,他早就做了,还用等到现在?
也就做无线增值可以赚点快钱,其他项目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虽说刘晓松是音乐内容的事业群总裁,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得听他这个老板兼董事长的。
所以,很无语的叹了一口气:“老刘啊,你这眼光可不咋地啊。”
“嘿嘿,所以我只能给你当手下啊,你说我听我做,”刘晓松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角色和身份的转遍,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徐杨更不客气,“A8的主业务就是做无线增值这块,可以做,还有十年左右的好时机,但剩下的两块,方向就错了。”
“版权?”
“收版权没问题,我也在做,但不用咱们亲自跟那些个音乐公司甚至音乐人对接,找专业人士合作就行,我之前就留意到这块了,但我没做,而是让关爸开了个公司专门做版权这块,然后再从关爸那边购买版权,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哈?关爸的公司是你弄的?”
“我只是给了个想法,没有掺和进去,是关爸和单老先生一块弄的。”
“明白了,你是嫌麻烦,对吧?”
“对,很麻烦,咱们是做大事儿的,不可能为了那么点钱天天跟那些人扯皮,圈内的音乐人和音乐公司多如牛毛,咱们一个个对接,不得累死啊?累死累活还赚不了多少钱,多亏?现在好,咱们什么都不用做,自然会有人拿着版权拉找咱们对接,虽然价格会高一些,可节省了时间精力人手还避免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你说,值不值?”
“值,真值,”刘晓松由衷的竖起大拇指,“这一招太高明了。”
“然后是签约音乐人的事儿,”徐杨直接开喷:“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想法,比收版权的想法更不值得提倡,音乐是什么东西?说高大上点那是艺术,是音乐人灵感的结晶,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艺品,尤其是好音乐,你培养十个二十个音乐人,可能十年八年都唱不火一首歌,图什么?白养他们啊?就算运气不错,唱火了两三首,又能怎么样?”
刘晓松瞬间沮丧:“我,我还觉得挺可以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