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墨子与道德经.第十一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1],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2]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3]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1]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的辐条。共,拱的本字,拱卫环绕。

    毂:车轮中心穿轴的部分。[2]埏埴:埏:抟击。埴,黏土。埏埴,把陶土泥放入模型中拍打制成陶器。

    [3]户牖:门窗。【译文】三十条车辐供卫着一个毂,由于毂的中空能承受轴,才能发挥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制成器皿,由于中空,才产生器皿的效用;建造房屋、开凿门窗,由于门窗的虚空才产生居室的效用。

    因此,所有

    “有”给人带来的效用,全靠

    “无”的作用。【解析】此篇是老子的相对主义的说理篇,说明实存体和虚体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

    “利”与

    “用”的关系来说明。老子通过车、陶器和房屋的构成(造),阐述

    “有”与

    “无”的关系。一般人以为车辐、陶土、墙壁等

    “有”才能够成车子、陶器和房屋的实有,但若无条辐、陶器的中空部分以及房屋窗户的

    “无”部位,就不能使事物发生作用。如果一间房屋的结构是实体,而外部的空间是虚体,那么究竟用处大的是实存体,还是空间呢?

    老子认为,从利用关系看,虚的意义大于实。因而他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

    事物总是相对而论的。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简单的辩证法,但却不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

    本章要旨在于显示

    “以有为体,以无为用”,体用合一,方为大用;有体无用,等于废物;无体则无以作用。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墨子与道德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子与道德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子与道德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墨子与道德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