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梁军精骑突袭之后,绝不恋战,在唐军反应过来之前迅速退去。
柴再用的黑云长剑都追之不及,杨师厚令魏五郎引轻骑追击,仍然没追上。
梁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不是以杀伤为目的,三营辅军伤亡不大,不过对士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谁也没想到在此种情况下,梁军会主动出击。
汴梁不可小觑,王彦章更非只有勇武。
杨师厚以投石车还以颜色。
现在的投石车经过长安将作监的改良,已经能发四十斤石头,投三百步的距离,杀伤力提高不少,不过投石机终究是辅助武器,最终的决战仍是靠白刃。
而这时代士卒的意志普遍比较坚韧,投石火箭吓不着他们。
汴州城被朱温经营多年,城池坚固,王彦章亦是当世良将,指挥得法。
杨师厚的反击只造成了微小的伤亡。
在几年前,李晔还有收服王彦章的心思,曾让皇城司做过一些努力。
只可惜王彦章对朱氏忠心耿耿,还差点暴露了汴州将军的存在。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属于时代的惯性,李晔无法改变。
不过现在的大唐也不差一个王彦章,杨师厚、李神福、刘知俊、李筠、高行周,都是独挡一面的帅才,周云翼也堪称名将,就连二线的杨鉴、李效奇等人也中规中矩,还有更多的新锐将领从底层冒起。
只要提供一个公平开明的上升渠道,自然会有无数名臣良将喷涌而出。
百里之地,必有异才。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人才,缺的只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朱温一介无赖子,从山头随便拎几个人,几次血战下来,就是这时代的顶尖战将。
杨行密淮上三十六人。
刘邦沛县群杰,朱元璋淮右英豪。
使者派出去三天后,李存勖的使者也到了。
“臣别无他意,为陛下防患于未然也,河北新定,旦夕不可离,否则梁贼复燃,河南亦不可安……”
前面后面的废话,李晔懒得看了,这也表示大唐与河东不可能和平演化。
这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一切凭刀子说话。
若是李晔站在李存勖的立场,麾下二三十万雄兵,猛将如云,垮大河两岸形胜之地,李晔也不会向大唐俯首称臣。
而且就算李存勖愿意归顺,他手下的骄兵悍将愿意?
大唐与河东的决裂不可避免。
朱邪家的基业就是桀骜不驯的。
既然不能和平演化,李晔就只能提前准备了,暗争早已展开,“诏令李存勖、李嗣源十二月前退出濮州,不从者,以逆贼待之,蜀中十万辅军,归夔许存部两万大军,湖南三万辅军全部北上!”
“陛下,山东捷报,徐温攻破兖州,朱友谦、武元登击破周德威后军,周德威退走平卢。”赵义存带来最新的山东战报。
李晔松了一口气,收复兖州,山东的压力小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看滑州。
濮州被李存勖所得也就算了,但滑州不在掌握,对汴梁的影响就太大了。
这时代黄河还没有改道,滑州是大河之南战略要地。
地接河北、山东、河南,是中原的北部屏障。
搅动隋末风云的瓦岗寨就在滑州。
进入十一月底,几场小雪让天气更加寒凉。
将士们的冬衣早在开战之前就囤积在邓州。
秋羊也从关中赶到前线,让将士们能在寒冷的冬天喝到一口热汤。
如此规模的大战,持续将近一年,对后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李晔知道府库又将空虚。
事实上,后方吃紧的奏章已经呈送到前线,各种委婉规劝停战的声音不绝如缕。
最大的声音是赵崇凝集合清流发出来的,说百姓艰难,水深火热,汴梁城坚,不如蓄养民力、兵力,三五年后,大势所趋,汴梁席卷而定。
如果只是一个敌人,李晔毫不犹豫的会采用赵崇凝的谋划。
但河北还有李存勖虎视眈眈。
唐军一退,晋军必大进。
当年韦昭度十万大军围攻成都,前后三年,陈敬瑄田令孜奄奄一息,唐廷扛不住了,退回关中。
这一退,蜀中也就没了。
当然,以现在大唐的实力,即便李存勖攻陷汴梁,最后的胜利也将是大唐。
但,以后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现在十倍、百倍。
在李晔眼中,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便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
再说一路走来,哪一步容易了?
李晔回书长安朝堂,“昔日大秦统一天下,三败于赵,大败于楚,依旧奋然,今朕横扫淮西,收复山东,士气正盛,兵锋正锐,若因一时之阻而退军,是坠三军锐气,灭大唐之志,国家重振在此一举,朕不懈于外,望诸公不怠于内。”
小雪之后接着是大雪。
时至十二月,李嗣源依旧没有从濮州退走,李晔直接给鄄城高行周下达命令,可相机取濮州。
汴梁城下各营自守,连小规模战事都停止了。
“大雪封冻,黄文靖必以为我军疲惫,臣愿引五千锐卒,奇袭滑州。”周云翼道。
李晔看了看帐外的风雪,呼啸的寒风终日不绝,这样的天气,士卒必然会大量冻伤。
但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周云翼领五千精锐消失在风雪中。
千等万等中,没想到天佑十一年的第一份捷报来自于李神福,骁将刘信、刘存与徐温趁风雪攻破郓州,生擒王彦童,李神福大军北上,进抵郓州,卡在濮州与平卢之间。
至此濮州面临李神福与高行周的夹击,已经对汴梁无法构成威胁。
郓州攻陷,唐军的压力大大缓解。
周德威与李嗣源无法连成一片,对魏博诸州的威胁也巨大。
形如一把尖刀顶在李存勖的腹上。
名将就是名将,一出手就解了李晔的重大难题。
受制于这时代的通讯条件,李晔不可能事必躬亲,很多时候都是制定了大战略,然后仍有诸将发挥。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微操是自寻死路,如赵二一般,弄出个阵法,把将领限制的死死的,也是找死。
很多将领的指挥作战能力远远超出李晔。
在宣教司与皇城司的双重机制下,李晔敢于放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柴再用的黑云长剑都追之不及,杨师厚令魏五郎引轻骑追击,仍然没追上。
梁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不是以杀伤为目的,三营辅军伤亡不大,不过对士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谁也没想到在此种情况下,梁军会主动出击。
汴梁不可小觑,王彦章更非只有勇武。
杨师厚以投石车还以颜色。
现在的投石车经过长安将作监的改良,已经能发四十斤石头,投三百步的距离,杀伤力提高不少,不过投石机终究是辅助武器,最终的决战仍是靠白刃。
而这时代士卒的意志普遍比较坚韧,投石火箭吓不着他们。
汴州城被朱温经营多年,城池坚固,王彦章亦是当世良将,指挥得法。
杨师厚的反击只造成了微小的伤亡。
在几年前,李晔还有收服王彦章的心思,曾让皇城司做过一些努力。
只可惜王彦章对朱氏忠心耿耿,还差点暴露了汴州将军的存在。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属于时代的惯性,李晔无法改变。
不过现在的大唐也不差一个王彦章,杨师厚、李神福、刘知俊、李筠、高行周,都是独挡一面的帅才,周云翼也堪称名将,就连二线的杨鉴、李效奇等人也中规中矩,还有更多的新锐将领从底层冒起。
只要提供一个公平开明的上升渠道,自然会有无数名臣良将喷涌而出。
百里之地,必有异才。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人才,缺的只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朱温一介无赖子,从山头随便拎几个人,几次血战下来,就是这时代的顶尖战将。
杨行密淮上三十六人。
刘邦沛县群杰,朱元璋淮右英豪。
使者派出去三天后,李存勖的使者也到了。
“臣别无他意,为陛下防患于未然也,河北新定,旦夕不可离,否则梁贼复燃,河南亦不可安……”
前面后面的废话,李晔懒得看了,这也表示大唐与河东不可能和平演化。
这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一切凭刀子说话。
若是李晔站在李存勖的立场,麾下二三十万雄兵,猛将如云,垮大河两岸形胜之地,李晔也不会向大唐俯首称臣。
而且就算李存勖愿意归顺,他手下的骄兵悍将愿意?
大唐与河东的决裂不可避免。
朱邪家的基业就是桀骜不驯的。
既然不能和平演化,李晔就只能提前准备了,暗争早已展开,“诏令李存勖、李嗣源十二月前退出濮州,不从者,以逆贼待之,蜀中十万辅军,归夔许存部两万大军,湖南三万辅军全部北上!”
“陛下,山东捷报,徐温攻破兖州,朱友谦、武元登击破周德威后军,周德威退走平卢。”赵义存带来最新的山东战报。
李晔松了一口气,收复兖州,山东的压力小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看滑州。
濮州被李存勖所得也就算了,但滑州不在掌握,对汴梁的影响就太大了。
这时代黄河还没有改道,滑州是大河之南战略要地。
地接河北、山东、河南,是中原的北部屏障。
搅动隋末风云的瓦岗寨就在滑州。
进入十一月底,几场小雪让天气更加寒凉。
将士们的冬衣早在开战之前就囤积在邓州。
秋羊也从关中赶到前线,让将士们能在寒冷的冬天喝到一口热汤。
如此规模的大战,持续将近一年,对后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李晔知道府库又将空虚。
事实上,后方吃紧的奏章已经呈送到前线,各种委婉规劝停战的声音不绝如缕。
最大的声音是赵崇凝集合清流发出来的,说百姓艰难,水深火热,汴梁城坚,不如蓄养民力、兵力,三五年后,大势所趋,汴梁席卷而定。
如果只是一个敌人,李晔毫不犹豫的会采用赵崇凝的谋划。
但河北还有李存勖虎视眈眈。
唐军一退,晋军必大进。
当年韦昭度十万大军围攻成都,前后三年,陈敬瑄田令孜奄奄一息,唐廷扛不住了,退回关中。
这一退,蜀中也就没了。
当然,以现在大唐的实力,即便李存勖攻陷汴梁,最后的胜利也将是大唐。
但,以后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现在十倍、百倍。
在李晔眼中,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便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
再说一路走来,哪一步容易了?
李晔回书长安朝堂,“昔日大秦统一天下,三败于赵,大败于楚,依旧奋然,今朕横扫淮西,收复山东,士气正盛,兵锋正锐,若因一时之阻而退军,是坠三军锐气,灭大唐之志,国家重振在此一举,朕不懈于外,望诸公不怠于内。”
小雪之后接着是大雪。
时至十二月,李嗣源依旧没有从濮州退走,李晔直接给鄄城高行周下达命令,可相机取濮州。
汴梁城下各营自守,连小规模战事都停止了。
“大雪封冻,黄文靖必以为我军疲惫,臣愿引五千锐卒,奇袭滑州。”周云翼道。
李晔看了看帐外的风雪,呼啸的寒风终日不绝,这样的天气,士卒必然会大量冻伤。
但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周云翼领五千精锐消失在风雪中。
千等万等中,没想到天佑十一年的第一份捷报来自于李神福,骁将刘信、刘存与徐温趁风雪攻破郓州,生擒王彦童,李神福大军北上,进抵郓州,卡在濮州与平卢之间。
至此濮州面临李神福与高行周的夹击,已经对汴梁无法构成威胁。
郓州攻陷,唐军的压力大大缓解。
周德威与李嗣源无法连成一片,对魏博诸州的威胁也巨大。
形如一把尖刀顶在李存勖的腹上。
名将就是名将,一出手就解了李晔的重大难题。
受制于这时代的通讯条件,李晔不可能事必躬亲,很多时候都是制定了大战略,然后仍有诸将发挥。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微操是自寻死路,如赵二一般,弄出个阵法,把将领限制的死死的,也是找死。
很多将领的指挥作战能力远远超出李晔。
在宣教司与皇城司的双重机制下,李晔敢于放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