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英国公说的有道理。
大军云集,单八卫军制不同,号令运转中,各处衔接极容易出现问题,让人误会。
但是朱翊钧有自己的想法,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英国公看到的是不利的一面,而他看重的则是有利的一面。
单八卫军制的不同,所有将士都会想到,这是皇上亲自为他们改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皇上看重他们。
不过朱翊钧没打算和英国公解释,因为就算跟英国公解释,英国公也不会出面帮他顶压力。
英国公说服不了皇上,也没打算硬抗到底,当做完成了差事般,松了口气回了国公府。
英国公回去摇摇头,其余等待的勋贵见状,大多也无所谓的态度,早已习惯。
土木堡之变,勋贵新老接替势力被一网打尽,兵部强势崛起,因为离开了勋贵,艰难形势下,文臣调派士兵一样能打胜仗。
卫所选拔,调派,操练及一应后勤都归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就成了个空壳。
那个不愿提起的人,复辟后除了于谦,想要收拢兵部权利,最后也失败了。
至此,大明在重文抑武的道路上走的愈发的坚定。
成华,弘治年间,五军都督府唯二中的军籍管理被兵部剥夺,嘉靖年间,最后的屯田权利也没了。
成了个可有可无的衙门,左右都督成了武将的荣誉职衔。
凡遇战事征战,武将都由挂兵部职衔的巡抚和总督节制。
这么多年下来,历朝皇帝或多或少有重新提起勋贵地位的想法,最后都没有成功。
原因很多,但是勋贵自身也要付主要责任。
无法用,即可言足。
这些人锦衣玉食,哪里还能吃做事的苦。
一个月了。
来自勋贵的反抗连个浪花都没有,朱翊钧至此,彻底放弃了提拔勋贵的想法。
一个马芳就让他们无招应对,或者说懒得动。
革新之局,各部奋起,不愿奋起的就会被淘汰。
就像武将的反抗,例如李成梁,夺了他两千辽东铁骑,辽东就有了军情。
就像兵部的反抗,来的隐晦而又尖锐。
内廷兵仗局太监状告兵部。
“兵部准留存军匠二千九百四十七人,今唯一百九十一人实役,恐无法完成今年的定额。
八卫军器缺乏,兵部推诿,乞皇爷命之如数征役。”
太监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朱翊钧无奈,命内阁去兵部责问。
兵部上了奏疏,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年来多潜逃者,空余名册,派之则皆逸。
民恐应役,徒以累民,公家也不得实用。”
一句话,没人。
朱翊钧也没办法变出人来,这才是像样的反击,而不是英国公到他面前抱怨几句。
招来张居正,张居正告知,这是实情。
“陛下应尽快确定兵部尚书。”
听到张居正的建议,朱翊钧点点头,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一级压一级。
上不责众。
有了兵部尚书,他就可以施压兵部尚书,而不是自己出面,力压兵部上下,这是最愚蠢的管理手段。
已经确定了八卫的事,朱翊钧这个时候,想了想,问。
“先生觉得谁较为合适?”
“殷正茂。”
朱翊钧点点头,等张居正走后,让太监找来内阁先前的奏疏,看着兵部尚书人选的名单。
“把这些人的奏疏都翻来。”
殷正茂有资历,有能力,前番二十万大军平乱,居中调派稳中有序,没有出大的乱子。
朱翊钧觉得,还是不要跟自己找个这么强势的对手才好。
最好找个老实,能做事,资历也够的。
放下这些奏疏,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朱翊钧让太监重新去找了相关的奏疏。
这是个大工程。
都说国家办理政事,靠着就是各地的公文,其实这也是实情,从来没变过,只不过换了个名目而已。
他自己不也是通过各大臣的奏疏,来管理国家的么。
内阁收到旨意,让重新递交名单,张居正诧异,皇上竟然没同意殷正茂。
思虑了一会,心里已经了然。
朱翊钧收到新的奏疏,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名字。
“石茂华。”
勾了一笔,让太监送去内阁。
新的兵部尚书有了人了。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知县,后任扬州知府,抗过倭寇,治理过黄河。
担任过各地按察使,参政,在都察院任过职,督办过陕西三边军务。
石茂华很意外,没想到自己被选为兵部尚书,大多数人都认为会是殷正茂,他也如此。
到文华殿。
朱翊钧赐座,让太监奉茶水。
等石茂华喝了茶。
朱翊钧笑道。
“卿督办陕西三边军武,极有成效,有何教朕?”
石茂华老老实实的说道。
“边将切于怯于击贼,巧于避法,久来成风,臣上任后打算打压此风气,但是考察实情后,却改变了主意。”
公文不能全信, 朱翊钧没有接触过石茂华,如今见到真人,起坐应答的确颇为实诚,中规中矩。
但是光老实可不行,如此重要的职位,也需要有真本事,听到石茂华的言论,朱翊钧好奇起来。
同时也心里有了底,此人应是名副其实的,不是徒有虚名之人。
“朝廷使者勘验,往往浮于表面,不愿实查,只按损兵之罪罚之了事,而忽略血战之功。
即勇敢至败者亦受坐之,此乃教之避敌也。”
朱翊钧恍然,原来还有朝廷的原因,也不能全怪边军。又想到此事,根子的原因。
老生常谈,还是如今官员好虚事,不愿实事。
想要解决根子的办法,还得是考成法。
“那卿有何建言?”
“有冲锋陷阵者,哪怕败事,也应按照胜事赏之抚恤,更不可同败者并处。”
“善。”
朱翊钧同意。
“可惜考成法施行三年来,京城虽有所微变,但是各地却仍然照旧,不能跟上形势啊。”
叹了口气,朱翊钧仔细打量石茂华的神情。
“不能改变官员的习气,卿所事,靠公文督促无法解决,只能流于形式。”
石茂华点点头,并没有说出什么惊天之言。
“陛下说的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军云集,单八卫军制不同,号令运转中,各处衔接极容易出现问题,让人误会。
但是朱翊钧有自己的想法,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英国公看到的是不利的一面,而他看重的则是有利的一面。
单八卫军制的不同,所有将士都会想到,这是皇上亲自为他们改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皇上看重他们。
不过朱翊钧没打算和英国公解释,因为就算跟英国公解释,英国公也不会出面帮他顶压力。
英国公说服不了皇上,也没打算硬抗到底,当做完成了差事般,松了口气回了国公府。
英国公回去摇摇头,其余等待的勋贵见状,大多也无所谓的态度,早已习惯。
土木堡之变,勋贵新老接替势力被一网打尽,兵部强势崛起,因为离开了勋贵,艰难形势下,文臣调派士兵一样能打胜仗。
卫所选拔,调派,操练及一应后勤都归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就成了个空壳。
那个不愿提起的人,复辟后除了于谦,想要收拢兵部权利,最后也失败了。
至此,大明在重文抑武的道路上走的愈发的坚定。
成华,弘治年间,五军都督府唯二中的军籍管理被兵部剥夺,嘉靖年间,最后的屯田权利也没了。
成了个可有可无的衙门,左右都督成了武将的荣誉职衔。
凡遇战事征战,武将都由挂兵部职衔的巡抚和总督节制。
这么多年下来,历朝皇帝或多或少有重新提起勋贵地位的想法,最后都没有成功。
原因很多,但是勋贵自身也要付主要责任。
无法用,即可言足。
这些人锦衣玉食,哪里还能吃做事的苦。
一个月了。
来自勋贵的反抗连个浪花都没有,朱翊钧至此,彻底放弃了提拔勋贵的想法。
一个马芳就让他们无招应对,或者说懒得动。
革新之局,各部奋起,不愿奋起的就会被淘汰。
就像武将的反抗,例如李成梁,夺了他两千辽东铁骑,辽东就有了军情。
就像兵部的反抗,来的隐晦而又尖锐。
内廷兵仗局太监状告兵部。
“兵部准留存军匠二千九百四十七人,今唯一百九十一人实役,恐无法完成今年的定额。
八卫军器缺乏,兵部推诿,乞皇爷命之如数征役。”
太监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朱翊钧无奈,命内阁去兵部责问。
兵部上了奏疏,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年来多潜逃者,空余名册,派之则皆逸。
民恐应役,徒以累民,公家也不得实用。”
一句话,没人。
朱翊钧也没办法变出人来,这才是像样的反击,而不是英国公到他面前抱怨几句。
招来张居正,张居正告知,这是实情。
“陛下应尽快确定兵部尚书。”
听到张居正的建议,朱翊钧点点头,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一级压一级。
上不责众。
有了兵部尚书,他就可以施压兵部尚书,而不是自己出面,力压兵部上下,这是最愚蠢的管理手段。
已经确定了八卫的事,朱翊钧这个时候,想了想,问。
“先生觉得谁较为合适?”
“殷正茂。”
朱翊钧点点头,等张居正走后,让太监找来内阁先前的奏疏,看着兵部尚书人选的名单。
“把这些人的奏疏都翻来。”
殷正茂有资历,有能力,前番二十万大军平乱,居中调派稳中有序,没有出大的乱子。
朱翊钧觉得,还是不要跟自己找个这么强势的对手才好。
最好找个老实,能做事,资历也够的。
放下这些奏疏,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朱翊钧让太监重新去找了相关的奏疏。
这是个大工程。
都说国家办理政事,靠着就是各地的公文,其实这也是实情,从来没变过,只不过换了个名目而已。
他自己不也是通过各大臣的奏疏,来管理国家的么。
内阁收到旨意,让重新递交名单,张居正诧异,皇上竟然没同意殷正茂。
思虑了一会,心里已经了然。
朱翊钧收到新的奏疏,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名字。
“石茂华。”
勾了一笔,让太监送去内阁。
新的兵部尚书有了人了。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知县,后任扬州知府,抗过倭寇,治理过黄河。
担任过各地按察使,参政,在都察院任过职,督办过陕西三边军务。
石茂华很意外,没想到自己被选为兵部尚书,大多数人都认为会是殷正茂,他也如此。
到文华殿。
朱翊钧赐座,让太监奉茶水。
等石茂华喝了茶。
朱翊钧笑道。
“卿督办陕西三边军武,极有成效,有何教朕?”
石茂华老老实实的说道。
“边将切于怯于击贼,巧于避法,久来成风,臣上任后打算打压此风气,但是考察实情后,却改变了主意。”
公文不能全信, 朱翊钧没有接触过石茂华,如今见到真人,起坐应答的确颇为实诚,中规中矩。
但是光老实可不行,如此重要的职位,也需要有真本事,听到石茂华的言论,朱翊钧好奇起来。
同时也心里有了底,此人应是名副其实的,不是徒有虚名之人。
“朝廷使者勘验,往往浮于表面,不愿实查,只按损兵之罪罚之了事,而忽略血战之功。
即勇敢至败者亦受坐之,此乃教之避敌也。”
朱翊钧恍然,原来还有朝廷的原因,也不能全怪边军。又想到此事,根子的原因。
老生常谈,还是如今官员好虚事,不愿实事。
想要解决根子的办法,还得是考成法。
“那卿有何建言?”
“有冲锋陷阵者,哪怕败事,也应按照胜事赏之抚恤,更不可同败者并处。”
“善。”
朱翊钧同意。
“可惜考成法施行三年来,京城虽有所微变,但是各地却仍然照旧,不能跟上形势啊。”
叹了口气,朱翊钧仔细打量石茂华的神情。
“不能改变官员的习气,卿所事,靠公文督促无法解决,只能流于形式。”
石茂华点点头,并没有说出什么惊天之言。
“陛下说的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