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送行(续)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送行(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善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上前几步,走到近处,笑着问:“可需在下助一臂之力?”

    封伦的眼神有些空洞,“命数,命数……”

    后方的近侍有些好奇,好奇于这位魏嗣王似乎很是喜欢看到这一幕,但他很谨慎的什么都不说,甚至往后退了几步,站在帐篷口处。

    在生死之际,封伦也感受到了李善散发的敌意,苦笑道:“当年进士科,非吾之意……”

    “嗯,那是杜持礼在捣鬼。”李善脸上笑容不散,漫不经心的说:“但记得孤被困顾集镇,阿史那·社尔攻略忻州,你却要问罪于孤?”

    封伦不再吭声了,而李善缓缓伸手,抵住酒盏的底部,封伦似乎手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任由酒水缓缓入喉。

    “一杯够吗?”李善回头问了句。

    近侍用非常肯定的口吻回复:“足矣。”

    “多长时间?”

    “一盏茶。”

    李善微微颔首,索性盘腿坐在已经躺倒在地上的封伦身板……看到这一幕,近侍又往外走了几步,心想这位魏嗣王可真是生死不忌啊,就这么坐在正在死去的人身边。

    不过也正常,毕竟是天下有数名将,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过了会儿,李善试着伸手一探,封伦已然眼神有些涣散了。

    这时候,李善才凑到封伦耳边,低低的说:“你真的以为是运道不好吗?”

    “你真的以为孤是恰巧撞破吗?”

    已然涣散的眼神突然变得聚焦起来,封伦喉间发出呃呃的声响,如同鸡爪一般的左手坚强而无力的抬起,似乎是想去抓住李善的衣衫。

    无数的画面在封伦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揣测在封伦的心中产生,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有些事情,在电光火石之间,封伦已经想通了。

    比如数月前,陛下命宰辅并赵郡王李孝恭、魏嗣王李怀仁议关内州府主官,为什么李善要调走坊州总管杨文干?

    比如李善在仁智宫之变后,为什么那么快就瞄准了杜淹这个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包。

    一切都只证明了一点,这位青年嗣王可能很早之前就盯住自己了……

    是天台山之变的时候吗?

    或许更早一些,更早一些?

    但为什么会盯着我?

    封伦不甘而愤怒的盯着李善的双眼,自己并不是运道不好,而是坏在了李怀仁的手中!

    眼神再次涣散下去,李善笑着轻描淡写的招手,“差不多了吧?”

    近侍走近瞄了几眼,伸手探息,“快了,快了。”

    “呃……”

    对于这种无意识的呢喃,近侍没有一丝半点的反应,但李善却猜到了……封伦八成说的不是“呃”,而是“尔”。

    显然,在最后时刻,封伦突然想通了一个关键点,就算李善盯着自己,也绝不可能那么准确的抵达仁智宫,他一定知道准确的发动日期。

    而这个日期,除了自己和李元吉之外,只有奉命举告太子的桥公山与尔朱焕知道。

    尔朱焕突然叛变向太子举告桥公山,所以这个人只可能是尔朱焕。

    封伦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但生命迅速的消散在这个帐篷内,不多时,气息全无,脉搏不跳。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李善露出伪善的嘴脸,苦笑道:“身为天策府司马,却要叛秦王……什么时候叛不好,却要在这时候叛变!”

    近侍虽然没吭声,但脸上神色显然是赞同的,如果是天台山一战之前还说得过去,这时候叛变……实在是蠢了点。

    一刻钟之后,翠微殿后殿内。

    “时也命也?”李渊冷笑道:“命数?”

    李善点点头,“似乎并无悔意。”

    李渊保持了沉默,封伦当然不会有悔意,这些年也有足够的时间想明白……在刀氏被二郎看上的那一刻,封伦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陛下?”

    “嗯?”

    “毕竟位列宰辅,以什么名义发丧?”李善小心翼翼的问。

    “暑热而死。”李渊冷冷哼了声,“便宜他了!”

    暑热而死,那等于是说并不将封伦与齐王勾结的事摆在明面上来说,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下,冯立、薛万彻都没有去职,裴寂、裴世矩也没有被处置,这说明李渊不准备即刻处置太子,而是希望在一定时间内削除东宫势力,再行废太子。

    这么说来,齐王的罪名只能是勾结坊州刺史杨文干谋逆了……不然将杨文干与东宫联系起来,那李渊只能即刻废太子了。

    李善在心里啧啧两声,李元吉那货可真够倒霉的……不过也不算冤了他,毕竟是封伦百般用计,才使得杨文干下定决心起兵的。

    李渊在榻上不吭声,李善也不开口,开始胡想瞎想,李元吉至少会被废为庶人,李世民这货……连刀氏这种三十多岁的奶奶级别都不放过,铁铁的寡人之疾啊,应该不会放过齐王妃吧?

    嗯,很有可能,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封伦给我戴了绿帽子,我也要让李元吉戴绿帽子!

    说不定李渊知道了都能理解呢,毕竟他头上也是绿油油的。

    对了,李善突然想起一件事,好像窦轨在杀了梁师都之后,将梁国后宫女眷送入长安,皆没入掖庭,李渊好像……

    嗯,李渊一定能很了解李世民的心情。

    “怀仁。”李渊瞄了眼出神的李善,“怀仁?”

    “嗯……陛下。”

    “你去寻二郎,告知此事,顺便将诸般事都告知。”

    “是。”李善心想,李渊这是下定决心了,迫不及待的将自己这个从不涉夺嫡的嫡系推入秦王的怀抱。

    两刻钟之后,李世民跟他老子一样冷笑着重复着那两句话。

    “时也命也?”

    “命数?!”

    凌敬轻声道:“殿下身怀天下气运,十载内,连连逢凶化吉,遇险而安,非阴诡小人所能害。”

    “的确如此。”李善笑道:“否则某也不会那么早就选定殿下。”

    房玄龄呵呵笑,而杜如晦投来鄙夷的视线……大家都是明白人,你就别说这种扯淡话了。

    其实在李善赴任代州之前,一直与秦王一脉保持着若近若离的关系……原因也很简单,李善不放心李世民,怀疑这位秦王殿下会选择河东裴氏而放弃自己。

    李善干笑了几声,把话题扯开,“虽然封伦、齐王均以认罪,但封伦到底为何叛变?”

    长孙无忌窥探小舅子的脸色,摇头道:“尚不知晓,应该是封伦有什么把柄落在了齐王手中。”

    “应该如此,否则封伦宦海沉浮数十载,当不是个蠢人。”凌敬警告的看了眼李善,适可而止啊!

    的确,李善不提出这个疑问显得有些做贼心虚,但说两句也就够了……凌敬也不知道具体的缘由,更不知道李善已经知道内情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之前杜如晦问过一次,秦王殿下的脸色极为难看。

    李善一脸茫然的左看看右看看,实际上在拼命憋笑……都不敢去看黑脸的李世民了,真怕笑场。

    顿了顿,李善主动再次换了个话题,将之前李渊的诸般调整复述了一遍。

    “秦武通出任代州总管,薛万彻补代州司马。”房玄龄掐指算了算,“别驾还是张公瑾……怀仁,陛下真的让殿下选荐长史?”

    李善肯定的点点头,“陛下提及,曹国公李世绩或黄君汉都可以。”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着选谁,这两个人分量差不多,资历也差不多,甚至现在官职都差不多,一个是雍州长史,一个是雍州别驾。

    杜如晦看向李善,“怀仁最为熟悉代地。”

    “近日所见,黄景云勇烈,李懋功沉稳。”李善也不避讳,径直道:“只要突厥不大肆南侵,代州当以稳为先。”

    顿了下,李善补充道:“朔州一地,刘世让守马邑,薛万钧守顾集镇,若是突厥来犯,需谨慎应对。”

    黄景云即黄君汉,又一个瓦岗出身,也是瓦岗寨中不多的世家门阀子弟,而且还是江南世家,江夏黄氏子弟。

    黄君汉在瓦岗寨就是勇武著称,在洛阳大战中先大败郑国太子王玄应,后独领一军奔袭破洛城,是秦王一脉中少有的方面将领,就是年纪大了点,都已经五十好几了。

    虽然李善没有明确的挑选谁,但前几日李善都已经评价李世绩“攻稍不足,守绰绰有余”。

    “那便是世绩吧。”李世民心情恢复了点,笑着说:“如今怀仁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殿下说笑了。”李善摇头道:“陛下信重殿下,方能为之。”

    “但怀仁的确有识人之明。”李世民看向房玄龄,再看向凌敬,“若是怀仁不嫌弃职卑,倒是可以接替凌公呢。”

    凌敬如今就是吏部员外郎,只不过这个职位官阶有点低……配军功赫赫而且两度救驾的魏嗣王李怀仁实在是不太合适。

    房玄龄赶紧接口道:“以怀仁之能,当可掌吏部。”

    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杜如晦肯定会结掌门下,房玄龄肯定会执掌尚书省,但刚刚开始很可能是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过度……这也与房玄龄举荐之名相符合。

    李善倒是很无所谓,笑着说:“其实员外郎就不错,不过吏部……还是户部或者工部比较好。”

    “户部……怀仁善算学。”李世民好奇问:“工部……难道怀仁尚有略懂之能?”

    凌敬也忍不住笑了,长孙无忌在一旁说:“玉壶春、红砖……”

    杜如晦幽幽道:“说不定他日殿下登基后,再立十大德,魏嗣王当能列入其中。”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李善爆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声,杜如晦这厮到现在还没忘了当初在自己手上吃的那个瘪啊。

    不过杜如晦说得还真不能算错,李善曾经留意过,自己能背诵的经文中,有几篇现在还没问世呢。

    聊了一阵后,李善转而道:“对了,陛下有意,使侯洪涛晋左千牛卫将军,让殿下挑选麾下得力者出任右监门卫将军。”

    长孙无忌都眉飞色舞了,李高迁被拿下了,罗艺被驱逐出京,这显然是废太子的先兆……而让秦王挑选心腹出任右监门卫将军,这是秦王入主东宫的征兆。

    而凌敬皱眉道:“冯世立未去职?”

    “嗯。”李善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再加上长林军尚未撤销,而孤要迁居出宫,故不可急躁冒进。”李世民心态还算平稳,“右监门卫将军……”

    北衙禁军中一共有左右千牛卫将军、左右监门卫将军八人,分别是左千牛卫将军侯洪涛、张琮,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阚陵,左监门卫将军冯立、张仲坚,右监门卫将军马三宝。

    其中秦王一脉的有张琮、李客师两人,太子一脉有冯立,平阳公主嫡系马三宝,反而是李善一脉最多,除了刚刚晋升的侯洪涛,尚在灵州领军的张仲坚外,阚陵也被公认为魏嗣王一脉。

    原本北衙禁军的节制权是夺嫡中的重中之重,平阳公主、苏定方、柴绍、李善轮番执掌,始终没有让太子一脉得手,而四个大将军都是虚衔,实际掌军的就是这八个将军级别的将领。

    但如今,局势已经大为不同,等李世民回京后就会立即迁居至金城坊的天策府,谁掌控了北衙禁军,都不能对李世民产生直接的威胁或直接的保护,重要性自然也极度下降。

    换句话说,这个右监门卫将军的含金量已经大为降低,李渊将这个位置的选择权交给李世民,其实是在隐晦的表明心意……儿子,别担心,东宫太子之位还是你的。

    但同时冯立的没有去职,也是李渊通过李善在隐晦的表明……儿子,别急。

    李世民显然也看懂了,沉吟片刻后才决定,“雍州司马王君廓转任右监门卫将军,雍州别驾黄君汉去职,转天策府护军。”

    让名义上掌控长安的两个雍州牧的属官去职,这是李世民在表明,父亲,我不急,慢慢来。

    呃,其实这些李善还真的不太懂,与凌敬一起告辞离开之后,后者细细剖析给他听的。

    真够绕的……李善暗骂了几句,随口道:“封伦总算是死了,接下来应该没什么碍难……不信裴世矩还能做什么。”

    “封伦之能,你也目睹,勿要小觑了裴弘大。”凌敬提醒了声,低声道:“你不知封伦为何叛变?”

    “不知,当然陛下亲询,小侄与萧相等都退下了。”

    “那今日赐死?”

    “更不可能了。”李善摊手道:“近侍一直盯着呢。”

    凌敬想了想笑道:“至死还是个糊涂鬼。”

    李善没吭声,心想那倒不是,不过封伦至死也难以瞑目啊。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