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安徽,芜湖,鲁港。
接了任务后,黎恺在遵义等了两天,让吴叔等人稍微休息休息,以及确定了自家嫂子没了危险后,他便带着吴叔等人出发了。
因为吴叔猜到他们很快就会再走,所以来时的船便没让他们离开。
黎恂此行出了请人这个任务外,还肩负着在长江沿岸建立起几个据点的任务以及接管汉留在长江沿岸的各个据点。
一路顺江而下走走停停用了两个多月才到达安徽芜湖鲁港,到达这里后,黎恺也没急着离开,因为在黎汉明的规划中,鲁港也是要建立据点的重要一站。
“吴老大,你们这是又来请先生?”郭四喜没想到,不到半年,竟然又见到了吴叔等人。
吴叔闻言哈哈一笑,道:“郭堂主说笑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来采办货物的,当然,有合适的先生,我们也会请去。”
他也没说谎,他们此行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趁着这个时候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低迷的时候在各处囤积一批粮食,顺便再采买一些其他东西。
“你们这次出行的阵仗有些大啊,是有货物要处理?”作为漕帮管理一个港口的堂主,郭四喜的眼力见还是有的。
虽然他没有上船查看,但是从船的吃水线郭四喜不难看出,这几艘船都载满了货物。
吴叔也没隐瞒,直接回道:“不瞒郭堂主,府上前些年在遵义进了一批丝绸,本来是准备留着待价而沽的,这不是遇上战事了吗?所以我家老爷啊就让府上的公子带出来找个买主处理了。”
黎恂和丝织厂的陈士淳虽然按照以前的名单联络了一些丝绸商人,但是因为战乱的关系,大多都不愿意前去购买,少数愿意前往的又已战乱为借口压价不少。
黎恂仔细算了算了后,压价一点他们都得亏不少,更何况那些商人压的不是一点点,亏得太多的话划不来,所以黎恂就一直留着没有处理。
恰逢这次黎恺接了任务出来,在经由黎汉明同意后,黎恂和陈士淳各派了几人带着一批丝绸跟着黎恺顺江而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对于买家这点黎汉明倒不用担心,毕竟作为与蜀锦、吴凌、杭纺齐名的遵绸,如今尚还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更何况是在去年因为战乱停售一年的情况下,卖出去完全不成问题,甚至还可能会以高于往年的市价成交。
听到是遵绸,郭四喜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你们来时有找好买家吗?”
郭四喜也知道,如今的遵绸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连他们漕帮天天都有人来打听遵绸有无货源,可想而知其需求程度。
“不瞒郭堂主,来时府上是联系了一些买家,不过嘛,买卖向来是货比三家,价高者得,我家公子的意思是谁出的价高我们便卖给谁。”吴叔闻言笑了笑回道。
黎恺顶着黎府公子的名义行事,但他不参与除建立据点和招募人才以外的任何事,其他的由吴叔负责出面,加上工商部和丝织厂派来的人员,几方互相监督商务钱粮方面的事情。
听吴叔这么一说,郭四喜顿时一喜,连忙问道:“不知你们有多少遵绸?”
这由不得郭四喜不高兴,如果运作得当,赚钱是其次,主要是这批丝绸能让他结识不少的人脉,有了人脉,将来还不是想赚多少赚多少。
见状,吴叔顿时一笑,暗道郭四喜终于上钩了:“那几船都是,并且这些还不是全部,要是价格合适,府上还有不少。”
“嚯,没看出来,吴老大你们的生意做得这么大,这一开口就是几百万两银子的生意啊。”听到吴叔说那几船装的都是丝绸,哪怕郭四喜见多识广,也不得不让他颇为惊讶了。
“哈哈哈,哪里哪里,在下也只是帮着我家老爷跑跑腿而已。”吴叔见状先是打了一个哈哈后说道:“郭堂主如果有合适的买家也可以介绍过来,还是那句话,只要价格合适,卖谁不是卖啊。”
“吴老大稍等几日,我问问看,想必买家还是不少。”郭四喜手上就有几个买家,不过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他得先去运作一番。
“郭堂主自去问问,过两日我们便会离开,不过我侄儿你也认识了,到时他会留下,有事你直接找他也是一样。”这里安排好后,他们一行便会离开继续执行任务。
郭四喜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拱手道:“吴老大放心,货和人在我这里都出不了问题。”
就在吴叔在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情时,黎恺也没闲着,花了两天的时间在鲁港附近购买了一个院子,交给情报部的人员负责后,他便接着出发了。
从鲁港出发,黎恺一行人乘船不用一日便到了江宁府。
江宁府,小仓山随园。
随园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焦园,清康熙年间则是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织造园”、“隋园”。
不久隋赫德又因贪污被抄家。乾隆十三年袁枚购得此园,寓居于此,改名为随园,自号随园老人。
人生在世,其实没那么多身不由己和顾虑,不过求快意而已。
好多人活一生,总难免扭捏作态。有人好名,有人好利,有人靠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来士大夫谁都想走的路。但清代却有一个人,他在自己政声最好,正当壮年时辞官返家,从此跟随着欲望活着。
袁枚是浙江钱塘人,从小家里穷,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只是居无定所的幕僚。
好在袁枚天资聪颖,前半生也是功名顺遂。
袁枚少有才名,十二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四岁就得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可谓少年得志,前途一片光明。
清朝规定,翰林院的庶吉士,必须要学习汉文和满文,两科都及格才能留京做官。
袁枚讨厌学满文,所以他一边讥讽满文是“蝌蚪字”,一边只做他的诗赋文章。三年后,袁枚没有通过考试,被外派到江南做知县去了。
之后外放多任知县,仕途也算顺风顺水。如无意外,袁枚应当会以三四品官员的身份致仕,青史上说不定还会留下贤臣的美誉。
但乾隆十四年,袁枚突然辞官不做了。
身处官场,要想站稳脚跟继而平步青云,不能仅靠政绩和民心,还得遵守缛节繁文学会溜须奉迎。
同一张纸上,上司的职务是三号黑体加粗,下级的姓名,就只能是四号微软略细。小吏拜见长官,要先助跑,再跪拜,还要开启静音模式,全程不能出现任何声音。
官场上规矩太多:下级参见上级,要用小跪的姿势,远远地就跑着碎步上前;参见的名帖,写职务时字迹要小,不然就是不敬。
袁枚哪受得了这种束缚,他说,我写大字写习惯了,写不了小字,不干了!
“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
说白了,官场上这些是是非非,迎来送往,老子不想伺候了。
袁枚的魄力就在于当他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时,他能毅然决然的去追求自己的未来。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时的袁枚和李白应当很聊的来。
问题是当年李白是赐金放还,再加上名声在外,人家有钱去游山玩水,可没了官职俸禄的袁枚没有。
但袁枚在赚钱这方面显然很有办法。
他对于商业炒作这一块简直是天赋异禀,堪称现代“网红”们的开山祖师爷。
他买下了早就看上的隋氏废园,大肆修整一番,搞得非常“小清新”,并且拆掉了围墙,大家都可以进来游玩,很快就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这园子可不一般,它是曹雪芹祖父的私家园林,也是里大观园的原型。
身处黄金地段,极具文化气息,这样一块宝地建成收费景点或是开发高档楼盘,定会赚得盆满钵满。同僚都将羡慕的眼光,投向了未来的地产大佬。
袁枚却微微一笑:“nonono,你们的想法都太low。我既不收钱,也不卖楼,还要免费开放,谁都可以进来闲逛”。
众人一脸懵逼,袁枚的脸上却露出了马云般的笑意。他拿出全部积蓄,对废园进行了三百六十度改造,“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并将其改名为“随园”。
新建后的随园,大门敞开,围墙全拆,池沼楼台,奇峰怪石,外加各种古玩器具和海量藏书,“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一时间,前来游玩的人,比肩接踵,络绎不绝。
嗯,这就有了流量,流量必会带来收益。
袁枚马上邀请数十户百姓,在园中养殖花卉,种植蔬菜,主打纯天然、无污染的招牌,现场贩卖,然后再按照种类和摊位,挨户收取管理费。
这经营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成为自由撰稿人之后,袁枚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写的文章,分分钟100000阅读量,卖文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有时一篇碑文,竟能要价万两黄金。
此外,他还写书卖书,文学类、美食类、悬疑类都极为畅销,长期霸占各大榜单之首,甚至琉球、高丽等海外岛国,也有读者慕名前来。
毫无疑问,这一大批文学类精准粉丝,又成了一股新的流量,袁枚迅速抓住商机,开办各种速成班,谈文学,讲创作,顺便推广他的“性灵说”。
就这样,以免费旅游为诱饵,吸引客流,积聚人气,然后收租、卖书,再加上知识付费、开发周边,辞职后的袁枚,一下子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适时推出的,写的妙笔生花,让人看得口齿生津,欲罢不能,为随园的人气加了把火。
一时间随园这个“网红店”也成了大清“朋友圈”的“打卡圣地”。连乾隆皇帝都曾想到随园“打个卡”,可惜未能成行。
大清朝的公务员转型做了美食网红,尤其是在“君子远庖厨”的古代,还有比这更有噱头和流量的事情嘛。
红了以后,袁枚的经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搞搞网红餐饮,写写书,再应邀写写“软文”,袁枚过得相当惬意。
所以袁枚的诗文也和他的个性一样,他所创建的“性灵派”,追求抒发个人真情实感,抛开那些条条框框,动不动“天下苍生”的虚文。
那句很出名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一句没有什么典故和精致结构,也不晦涩难懂,但意境全出,读后令人久久回味。
子曰:“鬼神之事,敬而远之”,但袁枚不管,他对鬼神之事很感兴趣,不仅感兴趣,还写了本鬼故事书就叫。
对,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子不语”,全不把圣人教诲当回事,而且还意犹未尽,又写了本。
更让圣人无奈的事,袁枚在男女之事上也是相当开放,全不把封建礼教那套当回事。
他收了很多女弟子,反对纲常名教对于女子的压迫,鼓励女子诗文创造。
乾隆年间妇女文学的发展,袁枚是功不可没的。
同时,这一点也是黎汉明最为看重的,要推行女子教育,光靠王贞仪一个人远远不够,所以黎汉明便把主意打到了袁枚身上。
站在随园外面,想到黎汉明告诉他的关于袁枚的特殊爱好,黎恺却有些踌躇起来。
“黎公子,咱们不进去吗?”吴叔见黎恺站在外面看着随园半天了,就是不进去,不由得开口问道。
黎恺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道:“那个,吴叔啊,据明王所说,这老头儿有些怪,我有些担心啊。”
“明王请的先生哪个不怪?喜欢给人动刀子的王大夫,学识渊博喜欢看月亮的王先生,还有那个喜欢放别人的血来研究的赵大夫,哦,还有那个听不见却喜欢问东问西的王大夫,这些好像没一个正常人吧?”听到黎恺说即将要请的人有些怪,吴叔却觉得这样才正常。
听到吴叔这么一说,黎恺仔细想了想,王清任好像确实喜欢给人动手术,王贞仪先生好像也是挺喜欢看月亮的,至于赵学敏,好像也是在研究血液,王之政好像也是喜欢找人交流,这么看来,黎汉明看上的先生的确没一个是正常人啊。
“不过这里面的那个老头儿更不正常啊。”黎恺想着想着都快哭了,比来比去,其他那几位先生都是还算正常的了。
“呃~”吴叔闻言一愣,小心翼翼的问道:“怎么个不正常法?”
黎恺闻言抿了抿嘴,好半天才憋出了四个字:“龙阳之好!”
袁枚好色,人尽皆知,他自己也从不避讳,就连个性签名都写得十分直白:袁子才,性别男,爱好女,以及男。
扬州的一位朋友犯了官司,邀请袁枚前去帮忙。
第一次,袁枚回答:“随园开张,忙。”
第二次,袁枚敷衍:“身体欠佳,累。”
第三次,朋友表示,身边有绝色女子,可纳为侍妾,袁枚心急如焚:“事不宜迟,速备船只!”
这变脸速度,深得川剧精髓啊。
身为随园主人,又极负才名,中年以后的袁枚,应酬自然很多,但每逢歌姬佐酒,他却正襟危坐,视美女如空气流过。这不是老袁的风格啊!朋友大为不解:“是不是身体被掏空,要不要送你两盒”
“真替你们着急”,袁枚连忙截住话头:“寻花问柳,关键在于‘寻’和‘问’。路边杨柳墙头花,任人攀折,有什么情趣可言?”这番高论,震住了满座嘉宾。
在随园,袁枚广收女弟子,其中的风流艳闻,自然不必多说。但奇葩的袁大诗人,还有另一嗜好:“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雨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
甚至,他和担任县令的郑板桥曾公开讨论,对于触犯律法的花样美男,应将杖责部位由臀改为背不能再往下写了,否则这文字都要打上马赛克。
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对于他人的质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听到龙阳之好四个字,吴叔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这哪是怪啊,这特么就是特立独行,取向异常了啊。
想到这儿,吴叔不由得怀抱着双臂搓了搓后,咽了咽口水后强颜欢笑的说道:“那个黎公子,要不您自己进去,我留在外面照应着?”
黎恺闻言顿时上前一把箍着吴叔的后颈,笑着说道:“想什么呢吴叔,要进咱们一起进去,他都那么大一把年纪了,我就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精力,能一次驾驭咱俩”
“咳咳~”黎恺话还没说完,两声咳嗽声忽然从二人身后传了过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接了任务后,黎恺在遵义等了两天,让吴叔等人稍微休息休息,以及确定了自家嫂子没了危险后,他便带着吴叔等人出发了。
因为吴叔猜到他们很快就会再走,所以来时的船便没让他们离开。
黎恂此行出了请人这个任务外,还肩负着在长江沿岸建立起几个据点的任务以及接管汉留在长江沿岸的各个据点。
一路顺江而下走走停停用了两个多月才到达安徽芜湖鲁港,到达这里后,黎恺也没急着离开,因为在黎汉明的规划中,鲁港也是要建立据点的重要一站。
“吴老大,你们这是又来请先生?”郭四喜没想到,不到半年,竟然又见到了吴叔等人。
吴叔闻言哈哈一笑,道:“郭堂主说笑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来采办货物的,当然,有合适的先生,我们也会请去。”
他也没说谎,他们此行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趁着这个时候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低迷的时候在各处囤积一批粮食,顺便再采买一些其他东西。
“你们这次出行的阵仗有些大啊,是有货物要处理?”作为漕帮管理一个港口的堂主,郭四喜的眼力见还是有的。
虽然他没有上船查看,但是从船的吃水线郭四喜不难看出,这几艘船都载满了货物。
吴叔也没隐瞒,直接回道:“不瞒郭堂主,府上前些年在遵义进了一批丝绸,本来是准备留着待价而沽的,这不是遇上战事了吗?所以我家老爷啊就让府上的公子带出来找个买主处理了。”
黎恂和丝织厂的陈士淳虽然按照以前的名单联络了一些丝绸商人,但是因为战乱的关系,大多都不愿意前去购买,少数愿意前往的又已战乱为借口压价不少。
黎恂仔细算了算了后,压价一点他们都得亏不少,更何况那些商人压的不是一点点,亏得太多的话划不来,所以黎恂就一直留着没有处理。
恰逢这次黎恺接了任务出来,在经由黎汉明同意后,黎恂和陈士淳各派了几人带着一批丝绸跟着黎恺顺江而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对于买家这点黎汉明倒不用担心,毕竟作为与蜀锦、吴凌、杭纺齐名的遵绸,如今尚还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更何况是在去年因为战乱停售一年的情况下,卖出去完全不成问题,甚至还可能会以高于往年的市价成交。
听到是遵绸,郭四喜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你们来时有找好买家吗?”
郭四喜也知道,如今的遵绸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连他们漕帮天天都有人来打听遵绸有无货源,可想而知其需求程度。
“不瞒郭堂主,来时府上是联系了一些买家,不过嘛,买卖向来是货比三家,价高者得,我家公子的意思是谁出的价高我们便卖给谁。”吴叔闻言笑了笑回道。
黎恺顶着黎府公子的名义行事,但他不参与除建立据点和招募人才以外的任何事,其他的由吴叔负责出面,加上工商部和丝织厂派来的人员,几方互相监督商务钱粮方面的事情。
听吴叔这么一说,郭四喜顿时一喜,连忙问道:“不知你们有多少遵绸?”
这由不得郭四喜不高兴,如果运作得当,赚钱是其次,主要是这批丝绸能让他结识不少的人脉,有了人脉,将来还不是想赚多少赚多少。
见状,吴叔顿时一笑,暗道郭四喜终于上钩了:“那几船都是,并且这些还不是全部,要是价格合适,府上还有不少。”
“嚯,没看出来,吴老大你们的生意做得这么大,这一开口就是几百万两银子的生意啊。”听到吴叔说那几船装的都是丝绸,哪怕郭四喜见多识广,也不得不让他颇为惊讶了。
“哈哈哈,哪里哪里,在下也只是帮着我家老爷跑跑腿而已。”吴叔见状先是打了一个哈哈后说道:“郭堂主如果有合适的买家也可以介绍过来,还是那句话,只要价格合适,卖谁不是卖啊。”
“吴老大稍等几日,我问问看,想必买家还是不少。”郭四喜手上就有几个买家,不过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他得先去运作一番。
“郭堂主自去问问,过两日我们便会离开,不过我侄儿你也认识了,到时他会留下,有事你直接找他也是一样。”这里安排好后,他们一行便会离开继续执行任务。
郭四喜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拱手道:“吴老大放心,货和人在我这里都出不了问题。”
就在吴叔在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情时,黎恺也没闲着,花了两天的时间在鲁港附近购买了一个院子,交给情报部的人员负责后,他便接着出发了。
从鲁港出发,黎恺一行人乘船不用一日便到了江宁府。
江宁府,小仓山随园。
随园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焦园,清康熙年间则是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织造园”、“隋园”。
不久隋赫德又因贪污被抄家。乾隆十三年袁枚购得此园,寓居于此,改名为随园,自号随园老人。
人生在世,其实没那么多身不由己和顾虑,不过求快意而已。
好多人活一生,总难免扭捏作态。有人好名,有人好利,有人靠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来士大夫谁都想走的路。但清代却有一个人,他在自己政声最好,正当壮年时辞官返家,从此跟随着欲望活着。
袁枚是浙江钱塘人,从小家里穷,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只是居无定所的幕僚。
好在袁枚天资聪颖,前半生也是功名顺遂。
袁枚少有才名,十二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四岁就得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可谓少年得志,前途一片光明。
清朝规定,翰林院的庶吉士,必须要学习汉文和满文,两科都及格才能留京做官。
袁枚讨厌学满文,所以他一边讥讽满文是“蝌蚪字”,一边只做他的诗赋文章。三年后,袁枚没有通过考试,被外派到江南做知县去了。
之后外放多任知县,仕途也算顺风顺水。如无意外,袁枚应当会以三四品官员的身份致仕,青史上说不定还会留下贤臣的美誉。
但乾隆十四年,袁枚突然辞官不做了。
身处官场,要想站稳脚跟继而平步青云,不能仅靠政绩和民心,还得遵守缛节繁文学会溜须奉迎。
同一张纸上,上司的职务是三号黑体加粗,下级的姓名,就只能是四号微软略细。小吏拜见长官,要先助跑,再跪拜,还要开启静音模式,全程不能出现任何声音。
官场上规矩太多:下级参见上级,要用小跪的姿势,远远地就跑着碎步上前;参见的名帖,写职务时字迹要小,不然就是不敬。
袁枚哪受得了这种束缚,他说,我写大字写习惯了,写不了小字,不干了!
“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
说白了,官场上这些是是非非,迎来送往,老子不想伺候了。
袁枚的魄力就在于当他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时,他能毅然决然的去追求自己的未来。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时的袁枚和李白应当很聊的来。
问题是当年李白是赐金放还,再加上名声在外,人家有钱去游山玩水,可没了官职俸禄的袁枚没有。
但袁枚在赚钱这方面显然很有办法。
他对于商业炒作这一块简直是天赋异禀,堪称现代“网红”们的开山祖师爷。
他买下了早就看上的隋氏废园,大肆修整一番,搞得非常“小清新”,并且拆掉了围墙,大家都可以进来游玩,很快就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这园子可不一般,它是曹雪芹祖父的私家园林,也是里大观园的原型。
身处黄金地段,极具文化气息,这样一块宝地建成收费景点或是开发高档楼盘,定会赚得盆满钵满。同僚都将羡慕的眼光,投向了未来的地产大佬。
袁枚却微微一笑:“nonono,你们的想法都太low。我既不收钱,也不卖楼,还要免费开放,谁都可以进来闲逛”。
众人一脸懵逼,袁枚的脸上却露出了马云般的笑意。他拿出全部积蓄,对废园进行了三百六十度改造,“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并将其改名为“随园”。
新建后的随园,大门敞开,围墙全拆,池沼楼台,奇峰怪石,外加各种古玩器具和海量藏书,“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一时间,前来游玩的人,比肩接踵,络绎不绝。
嗯,这就有了流量,流量必会带来收益。
袁枚马上邀请数十户百姓,在园中养殖花卉,种植蔬菜,主打纯天然、无污染的招牌,现场贩卖,然后再按照种类和摊位,挨户收取管理费。
这经营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成为自由撰稿人之后,袁枚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写的文章,分分钟100000阅读量,卖文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有时一篇碑文,竟能要价万两黄金。
此外,他还写书卖书,文学类、美食类、悬疑类都极为畅销,长期霸占各大榜单之首,甚至琉球、高丽等海外岛国,也有读者慕名前来。
毫无疑问,这一大批文学类精准粉丝,又成了一股新的流量,袁枚迅速抓住商机,开办各种速成班,谈文学,讲创作,顺便推广他的“性灵说”。
就这样,以免费旅游为诱饵,吸引客流,积聚人气,然后收租、卖书,再加上知识付费、开发周边,辞职后的袁枚,一下子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适时推出的,写的妙笔生花,让人看得口齿生津,欲罢不能,为随园的人气加了把火。
一时间随园这个“网红店”也成了大清“朋友圈”的“打卡圣地”。连乾隆皇帝都曾想到随园“打个卡”,可惜未能成行。
大清朝的公务员转型做了美食网红,尤其是在“君子远庖厨”的古代,还有比这更有噱头和流量的事情嘛。
红了以后,袁枚的经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搞搞网红餐饮,写写书,再应邀写写“软文”,袁枚过得相当惬意。
所以袁枚的诗文也和他的个性一样,他所创建的“性灵派”,追求抒发个人真情实感,抛开那些条条框框,动不动“天下苍生”的虚文。
那句很出名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一句没有什么典故和精致结构,也不晦涩难懂,但意境全出,读后令人久久回味。
子曰:“鬼神之事,敬而远之”,但袁枚不管,他对鬼神之事很感兴趣,不仅感兴趣,还写了本鬼故事书就叫。
对,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子不语”,全不把圣人教诲当回事,而且还意犹未尽,又写了本。
更让圣人无奈的事,袁枚在男女之事上也是相当开放,全不把封建礼教那套当回事。
他收了很多女弟子,反对纲常名教对于女子的压迫,鼓励女子诗文创造。
乾隆年间妇女文学的发展,袁枚是功不可没的。
同时,这一点也是黎汉明最为看重的,要推行女子教育,光靠王贞仪一个人远远不够,所以黎汉明便把主意打到了袁枚身上。
站在随园外面,想到黎汉明告诉他的关于袁枚的特殊爱好,黎恺却有些踌躇起来。
“黎公子,咱们不进去吗?”吴叔见黎恺站在外面看着随园半天了,就是不进去,不由得开口问道。
黎恺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道:“那个,吴叔啊,据明王所说,这老头儿有些怪,我有些担心啊。”
“明王请的先生哪个不怪?喜欢给人动刀子的王大夫,学识渊博喜欢看月亮的王先生,还有那个喜欢放别人的血来研究的赵大夫,哦,还有那个听不见却喜欢问东问西的王大夫,这些好像没一个正常人吧?”听到黎恺说即将要请的人有些怪,吴叔却觉得这样才正常。
听到吴叔这么一说,黎恺仔细想了想,王清任好像确实喜欢给人动手术,王贞仪先生好像也是挺喜欢看月亮的,至于赵学敏,好像也是在研究血液,王之政好像也是喜欢找人交流,这么看来,黎汉明看上的先生的确没一个是正常人啊。
“不过这里面的那个老头儿更不正常啊。”黎恺想着想着都快哭了,比来比去,其他那几位先生都是还算正常的了。
“呃~”吴叔闻言一愣,小心翼翼的问道:“怎么个不正常法?”
黎恺闻言抿了抿嘴,好半天才憋出了四个字:“龙阳之好!”
袁枚好色,人尽皆知,他自己也从不避讳,就连个性签名都写得十分直白:袁子才,性别男,爱好女,以及男。
扬州的一位朋友犯了官司,邀请袁枚前去帮忙。
第一次,袁枚回答:“随园开张,忙。”
第二次,袁枚敷衍:“身体欠佳,累。”
第三次,朋友表示,身边有绝色女子,可纳为侍妾,袁枚心急如焚:“事不宜迟,速备船只!”
这变脸速度,深得川剧精髓啊。
身为随园主人,又极负才名,中年以后的袁枚,应酬自然很多,但每逢歌姬佐酒,他却正襟危坐,视美女如空气流过。这不是老袁的风格啊!朋友大为不解:“是不是身体被掏空,要不要送你两盒”
“真替你们着急”,袁枚连忙截住话头:“寻花问柳,关键在于‘寻’和‘问’。路边杨柳墙头花,任人攀折,有什么情趣可言?”这番高论,震住了满座嘉宾。
在随园,袁枚广收女弟子,其中的风流艳闻,自然不必多说。但奇葩的袁大诗人,还有另一嗜好:“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雨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
甚至,他和担任县令的郑板桥曾公开讨论,对于触犯律法的花样美男,应将杖责部位由臀改为背不能再往下写了,否则这文字都要打上马赛克。
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对于他人的质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听到龙阳之好四个字,吴叔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这哪是怪啊,这特么就是特立独行,取向异常了啊。
想到这儿,吴叔不由得怀抱着双臂搓了搓后,咽了咽口水后强颜欢笑的说道:“那个黎公子,要不您自己进去,我留在外面照应着?”
黎恺闻言顿时上前一把箍着吴叔的后颈,笑着说道:“想什么呢吴叔,要进咱们一起进去,他都那么大一把年纪了,我就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精力,能一次驾驭咱俩”
“咳咳~”黎恺话还没说完,两声咳嗽声忽然从二人身后传了过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