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场下流而大尺度的银趴,一场疯狂而快活的放纵。
后半夜都玩累了,刘益守抱着怀里的萧玉姈和冯小娘,三人躺在大床上无力倚靠在一起,感受着对方的体温。
“说个事,你们都靠我肩膀上。”
刘益守坐起身靠着床头,怀里一边一个妹子。
“好累啊,明天再说吧……”
萧玉姈都哝了一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解放人性一般的欢愉。现在她玩累了,什么事情也不想听。
“我想把世子的人选定下来。”
刘益守轻声说道。
听到这话,二女勐然从迷湖中惊醒,从床上坐起身。刘益守连忙用毯子将她们裹住,按在自己身边坐好。
“生不出儿子,别强撑了,人活着不要折腾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明白,不需要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会保护好你的。”
刘益守揽住萧玉姈的肩膀温言说道。
“阿郎……”
萧玉姈又是感动又是委屈。
“四个儿子,你也辛苦了。”
刘益守按住冯小娘的肩膀说道。
他其实跟冯小娘欢爱的次数是众妾室中最少的,但对方就是一生一个儿子,一连生了四个!都够打一桌麻将了!
“阿郎……”
冯小娘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她完全不明白刘益守要做什么。
其实在刘益守身边她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压力来自她姑姑冯令华。冯小娘没有想要什么,但她姑姑显然所图甚大。
“你的长子,也是我的次子(不算高浪),如今也九岁了。我想将他过继到阿姈名下,并立他为世子,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刘益守沉声对二女建议道。语气虽然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阿郎!”
萧玉姈跟冯小娘都吓了一大跳。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实际上,她们之前都没有考虑过世子这件事。
毕竟,刘益守年富力强,子女们也都未成年,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就算你再生一个,明天就能生下来,十年后也才十岁。一个十岁孩子,能做什么呢?对你而言,生儿子与女儿又有多大区别呢?”
刘益守看着萧玉姈问道,这个问题直接将她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击碎了。
“你有四子,一个女儿也没有,也找不到外援了。将来怎么安排他们?
没有一个当世子的兄长撑腰,他们怎么办?我也有老去的一天啊。那个时候,能照顾他们的就只有长子了。”
刘益守叹息说道。
一向都以刘益守意见为主,从来不作反驳的冯小娘也沉默了。
不得不说,刘益守考虑得很长远。她没有任何理由去反驳这件事。
毕竟,长子已经懂事了,也知道谁是他的亲生母亲。过继给萧玉姈,礼法上自己不是对方的母亲,可亲情却又是无法被割断的。
就算自己不同意,刘益守子嗣众多,还有别的孩子可以选,只要萧玉姈点头,其实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多的是人愿意办这件事。
“妾身没有异议,一切听阿郎安排便是了。”
冯小娘低声说道,她很明白,这是刘益守在给她姑姑冯令华一个交待。
“那……妾身也没有异议。”
萧玉姈咬了咬牙,终于妥协了。
她和刘益守见过几面就上了床,不久就怀孕了。那个时候,她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在这里掉链子。
可如今她已经有三个女儿了,难道就真的魔怔一般继续生下去么?
“人生苦短,我不敢说将来不会辜负子嗣,但也要尽量不辜负你们。我对他们又生育教养之恩,我不欠他们的,但你们委身于我,我始终都是亏欠于你们。
若是你们不愿意,那我便再寻他法吧。家里亲情为上,不是要硬讲道理,不愿意的事情,那便不强求了。”
刘益守以退为进的叹息说道,紧紧握住萧玉姈和冯小娘的小手。
果然,二女都放下了心结,连忙将此事应承下来。刘益守又跟她们商量了一下立世子的细节,便将此事敲定。
三日后,建康吴王府立世子办酒宴,邀请建康城内众臣前来赴宴。刘益守当着众多大员的面,将冯小娘九岁的长子刘仁忠立为世子,并过继到萧玉姈名下。
两个仪式一并进行!
听闻此事后,建康中枢朝臣们对此波澜不惊,完全无感。就像是一滴水滴入大海中一般,似乎根本不值得拿出来单独商议讨论。
为了维持“忠臣”人设,刘益守将来把萧玉姈的儿子扶正是必然的,至少一统天下前是这样。南方的基本盘不稳,刘益守这个吴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连执政合法性都出了问题,还怎么统帅三军,号令全国呢?
过继这个宗法手段,也符合此时大户人家与小门小户普遍的道德观念。刘益守做事,向来都是一板一眼做到位,不留他人口实的。
但是,将谁的儿子过继过去,是一个很考验政治智慧的事情。
说来说去,可以选择的儿子不过三人而已:
崔小娘之子,尔朱英娥长子,还有冯小娘长子,必选其一。这也是当初刘益守定居寿阳时,第一批怀孕妹子里面所出的三个儿子。
其他两个都容易尾大不掉,唯独冯小娘这边的势力可以压制。毕竟冯氏在河北已经是二流世家,且没有什么撑得起台面的人物。
尔朱荣在并州手握重兵,崔氏在河北人才济济,这两家哪一家都容易搞出事情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益守看似偶然的选择,实则必然。陈元康、杨愔等熟悉刘益守后院娘子的老兄弟们,其实早就对此洞若观火,基本上都猜中了刘益守的选择会是什么。
这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此时此刻却没有多少人看重,就连一直打算扶持外孙将来登基当皇帝的羊侃,对此也是不屑一顾。
但凡有点眼光的人都明白,这位世子将来很难全身而退,更别提继承皇位了。
如果刘益守活得够久,他确实可以把新帝国送上快车道,但那个时候,先是世子,后是太子的这位仁兄,早就年事已高,垂垂老矣,当几十年太子是什么滋味,不问可知。
如果刘益守意外身亡,新帝国必定四分五裂,这位仁兄也很难镇得住场子。大概率要身首异处或者沦为傀儡,如同一众萧氏子弟。
横竖都是个悲剧!
当然,如果刘益守在家里提前咨询这个事,那还是会有人打破头要当世子的。
毕竟,无人可以抵挡权力的魅力,世人都只会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能够对旁人心平气和,冷静客观的评价。
然而对自身却很难看到不利的方面,向来喜欢把事情望好的方面去想。
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是没有轮到你而已”。这一点,跟“医者不自医”的道理雷同。
……
东魏与南梁的这一战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很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两国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平静状态。
高欢平息了内部矛盾,谨守河北以待时机。而刘益守得胜归来,对麾下将士论功行赏不在话下,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怕是刘益守册立了世子,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一转眼就到了新年,朝廷中枢放假,更是为这一年多的时局变化画上了句号。
当然,只是表面上看是这样,国家内部不可逆的深刻变化,正在坚定而悄然的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现在的平静只是酝酿着将来更大的爆发。
一统天下的战争一旦开启,就不会停下来,不统一就暴毙,自古如此。
然而无论是高欢与河北世家众人也好,还是在建康的刘益守与他的小伙伴们也好,都在思索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东魏与梁国交战,如此好的战略时机,为何西魏,也就是贺拔岳那帮人,什么动作也没有呢?
其实他们真的误会贺拔岳了。
西魏也不是没有动作,而是他们不但没有进取,反而被萧纪派人偷袭了汉中!连汉中都丢了!
如此战略要地丢失,关中那边竟然没有派出援军!实在是令人不能理解。
趁着刘益守北伐的当口,萧纪认为朝廷不可能抽调兵马来对付他,于是便派遣麾下的兵马从蜀地出兵,迅速拿下了汉中!
西魏的汉中郡刺史杨乾运战败自尽,至死没有等来贺拔岳派出的援兵。
萧纪不知道的是,这是他人生当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胜仗!萧纪原本是想玩二桃杀三士,攻占汉中后,如果西魏来攻,那么他则会向建康朝廷求援。
如果朝廷炸毛,他就转身投了西魏,引西魏兵马入侵梁国!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他的路便宽了。
可是预料之中西魏的反击并未到来,刘益守亲笔书写的表彰诏书反倒是先送来了。
诏书说萧纪守土有功,不愧是宗室楷模。所以策封他儿子萧圆照为汉中王,就藩汉中以示朝廷恩典。
此举看似恩宠,实则包藏祸心,摆明了要玩推恩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朝廷连一文钱,一粒米,一匹布都没赏赐。当然了,也没有巧取豪夺说要把汉中要回来,或者派别的萧氏宗室来就藩。
这种硬币套路,让萧纪一肚子火都没地方发。总不能把被封为汉中王的嫡长子萧圆照给剁了吧?
萧纪感觉自己被刘益守给玩弄了,却又没有证据,也找不到由头发难。朝廷把萧纪已经夺取的汉中封给他儿子,离间了父子关系不说,萧纪还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拒绝。
到底是什么人可以想出这么恶心的国策?
萧纪认为,自从刘益守入主梁国中枢以后,朝廷的政策就不太好对付了,每次应对都是自己这边吃亏。
此番梁国中枢这一招热翔湖脸,真是把萧纪给恶心得如同吃了一盆满是肥膘的生猪肉,心中腻歪透顶却又毫无办法。
那么贺拔岳为什么不发兵援助杨乾运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关中已经无兵可派了。
那么关中又为什么没有野战军可以派出增援呢?
此事说来话长。
对于这些破烂事,贺拔岳有苦说不出,哪怕天天跟苏绰诉苦,也改变不了大势。
……
年关将近,关中大雪。贺拔岳率众将登长安城头,只见城外好几条河流都已然结冰,他忍不住一声长叹,一拳砸在女墙的墙壁上。
城墙上积雪抖落,身后众人喟然叹息。
多好一个机会搞死高欢啊,可惜浪费了。而且汉中这块“飞地”也丢了,憋屈到了极点!
“主公,府兵制军改,最多还要两年便可全部办完,到时候全军上下焕然一新,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韦孝宽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触怒了心情不佳的贺拔岳。
“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唉,太可惜了。”
贺拔岳不无遗憾的说道。哪怕此事已经过去了,到现在他依旧是无法释怀。
他为什么不派兵出击呢,因为关中已经没有野战军了,所有的部曲,都被打散后重组,与加入军中的关中本地汉人豪强的私军部曲混搭。
以“营”,也就是五百人为单位混编。
五百人以内的,或许都是同乡,或者同一个来源的军队。五百人以上的编制,那就是混编了,不限胡汉。
听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好像是很简单一样。但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当真是一言难尽!
兵马要如何招募新兵员;平日里驻地在哪里;日常训练是怎么组织,谁来管;训练出来的兵马归谁指挥,后勤谁来负责;不同将校所统帅的兵马,谁听谁的指挥。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负责改革的苏绰与韦孝宽等人,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打散,分别在要地驻扎,就地整编!
如此一来,所有的野战军变成了只能固守的“精锐郡兵”。防守关中绰绰有余,但组织一支万人规模的野战军出击,便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事情了。
整编期间遭遇汉中被袭击,贺拔岳想方设法的抽调各部精锐,组织了一支万人的军队。结果大军开拔到长安后发现,这支军队不管是组织调度,还是后勤管理,都全部乱套!
战斗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陷入了半混乱状态,漏洞百出。让贺拔岳心都凉透了。
这支军队的原有组织模式已经被破坏,而新的,适应府兵制招募原则的组织模式又没有完全构建好,看着就没有战斗力,更别提派出去了。
能成功走到汉中他就要烧高香,就别提什么打仗了。
于是贺拔岳只能写信给杨乾运,让他死死守住汉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得知汉中陷落的消息后,贺拔岳无能狂怒一般发了很大的火气,将苏绰与韦孝宽叫来狠狠的骂了一通。然而出口气也就罢了,却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军队的重新改制,有其客观规律,很多事情,都是要一步步做到位的。政策要落实到精细的地方,完成后才能发挥效果。
其中很多步骤还要不断摸索,寻找最优解,一切都需要时间与人力。
这不是哪个人能拍胸脯打包票说了算的,韦孝宽不能,苏绰也不能,贺拔岳更是不能。
于是他们这些能臣干将们,就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高欢被刘益守吊打,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南之地被梁国收入囊中,最后依然是只能眼睁睁看着高欢稳定了河北的局面。
战机转瞬即逝,窗口期说关闭就关闭了。
贺拔岳等人连半点力气都用不出来,只能一旁干看着。
“下次用兵,什么地方比较好,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看着韦孝宽等人,贺拔岳沉声问道。
身后众将一阵沉默,谁也不敢贸然站出来接这一茬。
要是接了,说话可是要负责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后半夜都玩累了,刘益守抱着怀里的萧玉姈和冯小娘,三人躺在大床上无力倚靠在一起,感受着对方的体温。
“说个事,你们都靠我肩膀上。”
刘益守坐起身靠着床头,怀里一边一个妹子。
“好累啊,明天再说吧……”
萧玉姈都哝了一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解放人性一般的欢愉。现在她玩累了,什么事情也不想听。
“我想把世子的人选定下来。”
刘益守轻声说道。
听到这话,二女勐然从迷湖中惊醒,从床上坐起身。刘益守连忙用毯子将她们裹住,按在自己身边坐好。
“生不出儿子,别强撑了,人活着不要折腾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明白,不需要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会保护好你的。”
刘益守揽住萧玉姈的肩膀温言说道。
“阿郎……”
萧玉姈又是感动又是委屈。
“四个儿子,你也辛苦了。”
刘益守按住冯小娘的肩膀说道。
他其实跟冯小娘欢爱的次数是众妾室中最少的,但对方就是一生一个儿子,一连生了四个!都够打一桌麻将了!
“阿郎……”
冯小娘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她完全不明白刘益守要做什么。
其实在刘益守身边她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压力来自她姑姑冯令华。冯小娘没有想要什么,但她姑姑显然所图甚大。
“你的长子,也是我的次子(不算高浪),如今也九岁了。我想将他过继到阿姈名下,并立他为世子,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刘益守沉声对二女建议道。语气虽然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阿郎!”
萧玉姈跟冯小娘都吓了一大跳。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实际上,她们之前都没有考虑过世子这件事。
毕竟,刘益守年富力强,子女们也都未成年,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就算你再生一个,明天就能生下来,十年后也才十岁。一个十岁孩子,能做什么呢?对你而言,生儿子与女儿又有多大区别呢?”
刘益守看着萧玉姈问道,这个问题直接将她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击碎了。
“你有四子,一个女儿也没有,也找不到外援了。将来怎么安排他们?
没有一个当世子的兄长撑腰,他们怎么办?我也有老去的一天啊。那个时候,能照顾他们的就只有长子了。”
刘益守叹息说道。
一向都以刘益守意见为主,从来不作反驳的冯小娘也沉默了。
不得不说,刘益守考虑得很长远。她没有任何理由去反驳这件事。
毕竟,长子已经懂事了,也知道谁是他的亲生母亲。过继给萧玉姈,礼法上自己不是对方的母亲,可亲情却又是无法被割断的。
就算自己不同意,刘益守子嗣众多,还有别的孩子可以选,只要萧玉姈点头,其实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多的是人愿意办这件事。
“妾身没有异议,一切听阿郎安排便是了。”
冯小娘低声说道,她很明白,这是刘益守在给她姑姑冯令华一个交待。
“那……妾身也没有异议。”
萧玉姈咬了咬牙,终于妥协了。
她和刘益守见过几面就上了床,不久就怀孕了。那个时候,她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在这里掉链子。
可如今她已经有三个女儿了,难道就真的魔怔一般继续生下去么?
“人生苦短,我不敢说将来不会辜负子嗣,但也要尽量不辜负你们。我对他们又生育教养之恩,我不欠他们的,但你们委身于我,我始终都是亏欠于你们。
若是你们不愿意,那我便再寻他法吧。家里亲情为上,不是要硬讲道理,不愿意的事情,那便不强求了。”
刘益守以退为进的叹息说道,紧紧握住萧玉姈和冯小娘的小手。
果然,二女都放下了心结,连忙将此事应承下来。刘益守又跟她们商量了一下立世子的细节,便将此事敲定。
三日后,建康吴王府立世子办酒宴,邀请建康城内众臣前来赴宴。刘益守当着众多大员的面,将冯小娘九岁的长子刘仁忠立为世子,并过继到萧玉姈名下。
两个仪式一并进行!
听闻此事后,建康中枢朝臣们对此波澜不惊,完全无感。就像是一滴水滴入大海中一般,似乎根本不值得拿出来单独商议讨论。
为了维持“忠臣”人设,刘益守将来把萧玉姈的儿子扶正是必然的,至少一统天下前是这样。南方的基本盘不稳,刘益守这个吴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连执政合法性都出了问题,还怎么统帅三军,号令全国呢?
过继这个宗法手段,也符合此时大户人家与小门小户普遍的道德观念。刘益守做事,向来都是一板一眼做到位,不留他人口实的。
但是,将谁的儿子过继过去,是一个很考验政治智慧的事情。
说来说去,可以选择的儿子不过三人而已:
崔小娘之子,尔朱英娥长子,还有冯小娘长子,必选其一。这也是当初刘益守定居寿阳时,第一批怀孕妹子里面所出的三个儿子。
其他两个都容易尾大不掉,唯独冯小娘这边的势力可以压制。毕竟冯氏在河北已经是二流世家,且没有什么撑得起台面的人物。
尔朱荣在并州手握重兵,崔氏在河北人才济济,这两家哪一家都容易搞出事情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益守看似偶然的选择,实则必然。陈元康、杨愔等熟悉刘益守后院娘子的老兄弟们,其实早就对此洞若观火,基本上都猜中了刘益守的选择会是什么。
这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此时此刻却没有多少人看重,就连一直打算扶持外孙将来登基当皇帝的羊侃,对此也是不屑一顾。
但凡有点眼光的人都明白,这位世子将来很难全身而退,更别提继承皇位了。
如果刘益守活得够久,他确实可以把新帝国送上快车道,但那个时候,先是世子,后是太子的这位仁兄,早就年事已高,垂垂老矣,当几十年太子是什么滋味,不问可知。
如果刘益守意外身亡,新帝国必定四分五裂,这位仁兄也很难镇得住场子。大概率要身首异处或者沦为傀儡,如同一众萧氏子弟。
横竖都是个悲剧!
当然,如果刘益守在家里提前咨询这个事,那还是会有人打破头要当世子的。
毕竟,无人可以抵挡权力的魅力,世人都只会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能够对旁人心平气和,冷静客观的评价。
然而对自身却很难看到不利的方面,向来喜欢把事情望好的方面去想。
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是没有轮到你而已”。这一点,跟“医者不自医”的道理雷同。
……
东魏与南梁的这一战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很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两国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平静状态。
高欢平息了内部矛盾,谨守河北以待时机。而刘益守得胜归来,对麾下将士论功行赏不在话下,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怕是刘益守册立了世子,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一转眼就到了新年,朝廷中枢放假,更是为这一年多的时局变化画上了句号。
当然,只是表面上看是这样,国家内部不可逆的深刻变化,正在坚定而悄然的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现在的平静只是酝酿着将来更大的爆发。
一统天下的战争一旦开启,就不会停下来,不统一就暴毙,自古如此。
然而无论是高欢与河北世家众人也好,还是在建康的刘益守与他的小伙伴们也好,都在思索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东魏与梁国交战,如此好的战略时机,为何西魏,也就是贺拔岳那帮人,什么动作也没有呢?
其实他们真的误会贺拔岳了。
西魏也不是没有动作,而是他们不但没有进取,反而被萧纪派人偷袭了汉中!连汉中都丢了!
如此战略要地丢失,关中那边竟然没有派出援军!实在是令人不能理解。
趁着刘益守北伐的当口,萧纪认为朝廷不可能抽调兵马来对付他,于是便派遣麾下的兵马从蜀地出兵,迅速拿下了汉中!
西魏的汉中郡刺史杨乾运战败自尽,至死没有等来贺拔岳派出的援兵。
萧纪不知道的是,这是他人生当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胜仗!萧纪原本是想玩二桃杀三士,攻占汉中后,如果西魏来攻,那么他则会向建康朝廷求援。
如果朝廷炸毛,他就转身投了西魏,引西魏兵马入侵梁国!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他的路便宽了。
可是预料之中西魏的反击并未到来,刘益守亲笔书写的表彰诏书反倒是先送来了。
诏书说萧纪守土有功,不愧是宗室楷模。所以策封他儿子萧圆照为汉中王,就藩汉中以示朝廷恩典。
此举看似恩宠,实则包藏祸心,摆明了要玩推恩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朝廷连一文钱,一粒米,一匹布都没赏赐。当然了,也没有巧取豪夺说要把汉中要回来,或者派别的萧氏宗室来就藩。
这种硬币套路,让萧纪一肚子火都没地方发。总不能把被封为汉中王的嫡长子萧圆照给剁了吧?
萧纪感觉自己被刘益守给玩弄了,却又没有证据,也找不到由头发难。朝廷把萧纪已经夺取的汉中封给他儿子,离间了父子关系不说,萧纪还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拒绝。
到底是什么人可以想出这么恶心的国策?
萧纪认为,自从刘益守入主梁国中枢以后,朝廷的政策就不太好对付了,每次应对都是自己这边吃亏。
此番梁国中枢这一招热翔湖脸,真是把萧纪给恶心得如同吃了一盆满是肥膘的生猪肉,心中腻歪透顶却又毫无办法。
那么贺拔岳为什么不发兵援助杨乾运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关中已经无兵可派了。
那么关中又为什么没有野战军可以派出增援呢?
此事说来话长。
对于这些破烂事,贺拔岳有苦说不出,哪怕天天跟苏绰诉苦,也改变不了大势。
……
年关将近,关中大雪。贺拔岳率众将登长安城头,只见城外好几条河流都已然结冰,他忍不住一声长叹,一拳砸在女墙的墙壁上。
城墙上积雪抖落,身后众人喟然叹息。
多好一个机会搞死高欢啊,可惜浪费了。而且汉中这块“飞地”也丢了,憋屈到了极点!
“主公,府兵制军改,最多还要两年便可全部办完,到时候全军上下焕然一新,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韦孝宽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触怒了心情不佳的贺拔岳。
“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唉,太可惜了。”
贺拔岳不无遗憾的说道。哪怕此事已经过去了,到现在他依旧是无法释怀。
他为什么不派兵出击呢,因为关中已经没有野战军了,所有的部曲,都被打散后重组,与加入军中的关中本地汉人豪强的私军部曲混搭。
以“营”,也就是五百人为单位混编。
五百人以内的,或许都是同乡,或者同一个来源的军队。五百人以上的编制,那就是混编了,不限胡汉。
听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好像是很简单一样。但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当真是一言难尽!
兵马要如何招募新兵员;平日里驻地在哪里;日常训练是怎么组织,谁来管;训练出来的兵马归谁指挥,后勤谁来负责;不同将校所统帅的兵马,谁听谁的指挥。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负责改革的苏绰与韦孝宽等人,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打散,分别在要地驻扎,就地整编!
如此一来,所有的野战军变成了只能固守的“精锐郡兵”。防守关中绰绰有余,但组织一支万人规模的野战军出击,便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事情了。
整编期间遭遇汉中被袭击,贺拔岳想方设法的抽调各部精锐,组织了一支万人的军队。结果大军开拔到长安后发现,这支军队不管是组织调度,还是后勤管理,都全部乱套!
战斗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陷入了半混乱状态,漏洞百出。让贺拔岳心都凉透了。
这支军队的原有组织模式已经被破坏,而新的,适应府兵制招募原则的组织模式又没有完全构建好,看着就没有战斗力,更别提派出去了。
能成功走到汉中他就要烧高香,就别提什么打仗了。
于是贺拔岳只能写信给杨乾运,让他死死守住汉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得知汉中陷落的消息后,贺拔岳无能狂怒一般发了很大的火气,将苏绰与韦孝宽叫来狠狠的骂了一通。然而出口气也就罢了,却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军队的重新改制,有其客观规律,很多事情,都是要一步步做到位的。政策要落实到精细的地方,完成后才能发挥效果。
其中很多步骤还要不断摸索,寻找最优解,一切都需要时间与人力。
这不是哪个人能拍胸脯打包票说了算的,韦孝宽不能,苏绰也不能,贺拔岳更是不能。
于是他们这些能臣干将们,就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高欢被刘益守吊打,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南之地被梁国收入囊中,最后依然是只能眼睁睁看着高欢稳定了河北的局面。
战机转瞬即逝,窗口期说关闭就关闭了。
贺拔岳等人连半点力气都用不出来,只能一旁干看着。
“下次用兵,什么地方比较好,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看着韦孝宽等人,贺拔岳沉声问道。
身后众将一阵沉默,谁也不敢贸然站出来接这一茬。
要是接了,说话可是要负责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