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翌日,清晨,微白的天空中仍有几颗星星挂在那里,此时,寂静的山村已然是人声鼎沸。
村民们自发的聚到了老朱家,迎亲队伍中的乐手也各自带着乐器来到了朱家小院,这些乐手都是自带干粮,白帮忙的。
不然的话,以朱家的条件,还真请不起这样一支乐队。
朱家小院中,村民们围在一起,亲切的聊着家常。
“文他娘,你今天可真精神。”
“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接媳妇回家,文他娘能不高兴吗?”
“文他娘,恭喜啊。”
“唉,也不知道俺家的娃,啥时候能取上媳妇。”
“翠文,俺没记错的话,你家娃娃今年才十五吧,这就想着娶媳妇了?”
“十五,十五也不小了,他爹十五的时候,娃娃都有了。”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谁忽然说了一句。
“要是开山老哥在场就好了,他要是看到这一幕,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为之一静,众人的目光齐唰唰的看向说话之人。
虽然朱开山被清政府定了死罪,但在朱家村的人眼中,朱开山绝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汉子,大英雄,可以说,他就是朱家村威望最高的那个人。
若是放在古代,朱开山振臂一呼,很多村民多半就跟着他一起去‘造反’了。
自打朱开山上了清政府的名单,他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几年过去,依然是杳无音讯,许多人都猜测,或许朱开山已经遭遇了不幸。
但猜测归猜测,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村民们还是相信朱开山依旧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如果说谁对朱开山的失踪最在意的,那就莫过于朱家一家人了。
因此,村民们都非常默契的不在朱家人面前提起‘朱开山’三个字。
谁曾想,今天竟然有一个憨批当面说了出来。
望着众人责怪的神色,说话之人顿时慌了,就在他准备自掌嘴巴谢罪之时,文他娘却是忽然开口,替他解了围。
“谁说不是呢,几年不见孩他爹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过得怎么样。”
听到文他娘的感慨,村民们立马将目光转移到了她的身上,纷纷开口安慰。
“文他娘,你就别担心了,开山老哥那么有本事的一个人,肯定不会有事的。”
“是啊,以开山老哥的本领,不论走到哪,都能活得很好。”
“对,保不齐开山哥已经过上了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现在正琢磨着接你们过去享福呢。”
另一边,刚刚走出房门的李杰,听到这句话,朝着说话之人看了一眼。
好家伙。
如果他不是对这个人知根知底,只怕还以为对方是和朱开山混的呢。
这人说的没错,朱开山的确是准备接他们一家四口过去,不出意外,今晚春山大叔就会登门,带来朱开山的信和盘缠。
“哟,新郎官出来了。”
“哎呀,传文,今天你可真精神啊!”
“诶,你们发现没有,传文今天好像变得更俊了。”
“咦,你不说我倒没发现,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有什么奇怪的,要是你今天娶媳妇,你也会变俊。”
“哈哈!”
面对众人的调笑,李杰依照原身的性子,只是腼腆一笑。
其实,村民们的说法也不算错,虽然他昨天晚上刚刚‘醒’过来,目前为止,什么都没做,外表也没什么变化,鼻子还是那个鼻子,脸还是那张面黄肌瘦的脸。
但气质这东西却不一样,即便李杰已经有所遮掩,只是有些东西,不论怎么藏都是藏不住的。
好在众人的调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今天是迎亲的日子,吉时马上就要到了,只听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大吼一声。
“吉时已到,各位老少爷们,把手上的家伙事,全都吹起来!”
“迎亲去咯!”
话音一落,院中的乐手们便开始吹奏起来,一时间,唢呐声,锣鼓声,响彻天地,一群人敲敲打打的围到李杰身边,簇拥着他。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音乐声好似簇拥着他赶快去接亲。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些人都不是什么专业的乐手,在李杰这位音乐大拿耳中,这一曲迎亲小曲,听起来稍微有那么点业余。
片刻后,迎亲队伍准时出发,身为新郎官,李杰自然在迎亲队伍之中,另外,老二朱传武和老三朱传文也跟着哥哥一起踏上了迎亲之路。
迎亲队伍刚走没多久,一名穿着素色布衣的中年女子,提着一个篮子走进了小院,一边走一边喊道。
“他婶子!”
来人是朱家的一个远亲,文他娘听到这熟悉的叫喊声,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迎了过去。
女子环视一圈,没发现新郎官的影子,随口问了一句。
“传文呢?”
“刚走。”
女子叹了口气,感慨道。
“俺这真是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连新郎官打扮成啥样都没看到。”
文他娘笑吟吟的回道:“等他回来,你不就能看到了吗?”
女子点了点头,也没把这当回事,毕竟她来老朱家也不是为了看新郎官的,而是送东西来的。
“他婶子,这是俺们几家凑得,你家老大成亲用得着,你可别嫌弃。”
说着,女子将抱在怀中的篮子递到了传文他娘手中。
文他娘瞎开盖在篮子上的灰布,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摆着小半篮子的煎饼。
看到这半蓝煎饼,文他娘脸上的笑容唰的一下不见了,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入心头,喉咙蠕动了好几下,确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煎饼哪还是煎饼,它明明是浓浓的情谊。
在闹饥荒的日子里,这半蓝子煎饼是能够救命的!
之前,文他娘还发愁,这席面怎么摆,你总不能只拿些野菜供人吃喝吧,怎么也得弄点主食摆在饭桌上,即便没法让大家吃饱,但意思一下总是要的。
现在好了,有了这半篮子煎饼,她终于不用再为主食发愁了。
“他婶子,你这说的是啥话啊,为了给俺们老大凑一石小米,谁家不是把自家的缸底刮了个遍啊,一石小米,在平常不算啥,但在灾年,那够好几家活命呢,你说这咋算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村民们自发的聚到了老朱家,迎亲队伍中的乐手也各自带着乐器来到了朱家小院,这些乐手都是自带干粮,白帮忙的。
不然的话,以朱家的条件,还真请不起这样一支乐队。
朱家小院中,村民们围在一起,亲切的聊着家常。
“文他娘,你今天可真精神。”
“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接媳妇回家,文他娘能不高兴吗?”
“文他娘,恭喜啊。”
“唉,也不知道俺家的娃,啥时候能取上媳妇。”
“翠文,俺没记错的话,你家娃娃今年才十五吧,这就想着娶媳妇了?”
“十五,十五也不小了,他爹十五的时候,娃娃都有了。”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谁忽然说了一句。
“要是开山老哥在场就好了,他要是看到这一幕,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为之一静,众人的目光齐唰唰的看向说话之人。
虽然朱开山被清政府定了死罪,但在朱家村的人眼中,朱开山绝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汉子,大英雄,可以说,他就是朱家村威望最高的那个人。
若是放在古代,朱开山振臂一呼,很多村民多半就跟着他一起去‘造反’了。
自打朱开山上了清政府的名单,他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几年过去,依然是杳无音讯,许多人都猜测,或许朱开山已经遭遇了不幸。
但猜测归猜测,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村民们还是相信朱开山依旧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如果说谁对朱开山的失踪最在意的,那就莫过于朱家一家人了。
因此,村民们都非常默契的不在朱家人面前提起‘朱开山’三个字。
谁曾想,今天竟然有一个憨批当面说了出来。
望着众人责怪的神色,说话之人顿时慌了,就在他准备自掌嘴巴谢罪之时,文他娘却是忽然开口,替他解了围。
“谁说不是呢,几年不见孩他爹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过得怎么样。”
听到文他娘的感慨,村民们立马将目光转移到了她的身上,纷纷开口安慰。
“文他娘,你就别担心了,开山老哥那么有本事的一个人,肯定不会有事的。”
“是啊,以开山老哥的本领,不论走到哪,都能活得很好。”
“对,保不齐开山哥已经过上了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现在正琢磨着接你们过去享福呢。”
另一边,刚刚走出房门的李杰,听到这句话,朝着说话之人看了一眼。
好家伙。
如果他不是对这个人知根知底,只怕还以为对方是和朱开山混的呢。
这人说的没错,朱开山的确是准备接他们一家四口过去,不出意外,今晚春山大叔就会登门,带来朱开山的信和盘缠。
“哟,新郎官出来了。”
“哎呀,传文,今天你可真精神啊!”
“诶,你们发现没有,传文今天好像变得更俊了。”
“咦,你不说我倒没发现,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有什么奇怪的,要是你今天娶媳妇,你也会变俊。”
“哈哈!”
面对众人的调笑,李杰依照原身的性子,只是腼腆一笑。
其实,村民们的说法也不算错,虽然他昨天晚上刚刚‘醒’过来,目前为止,什么都没做,外表也没什么变化,鼻子还是那个鼻子,脸还是那张面黄肌瘦的脸。
但气质这东西却不一样,即便李杰已经有所遮掩,只是有些东西,不论怎么藏都是藏不住的。
好在众人的调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今天是迎亲的日子,吉时马上就要到了,只听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大吼一声。
“吉时已到,各位老少爷们,把手上的家伙事,全都吹起来!”
“迎亲去咯!”
话音一落,院中的乐手们便开始吹奏起来,一时间,唢呐声,锣鼓声,响彻天地,一群人敲敲打打的围到李杰身边,簇拥着他。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音乐声好似簇拥着他赶快去接亲。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些人都不是什么专业的乐手,在李杰这位音乐大拿耳中,这一曲迎亲小曲,听起来稍微有那么点业余。
片刻后,迎亲队伍准时出发,身为新郎官,李杰自然在迎亲队伍之中,另外,老二朱传武和老三朱传文也跟着哥哥一起踏上了迎亲之路。
迎亲队伍刚走没多久,一名穿着素色布衣的中年女子,提着一个篮子走进了小院,一边走一边喊道。
“他婶子!”
来人是朱家的一个远亲,文他娘听到这熟悉的叫喊声,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迎了过去。
女子环视一圈,没发现新郎官的影子,随口问了一句。
“传文呢?”
“刚走。”
女子叹了口气,感慨道。
“俺这真是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连新郎官打扮成啥样都没看到。”
文他娘笑吟吟的回道:“等他回来,你不就能看到了吗?”
女子点了点头,也没把这当回事,毕竟她来老朱家也不是为了看新郎官的,而是送东西来的。
“他婶子,这是俺们几家凑得,你家老大成亲用得着,你可别嫌弃。”
说着,女子将抱在怀中的篮子递到了传文他娘手中。
文他娘瞎开盖在篮子上的灰布,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摆着小半篮子的煎饼。
看到这半蓝煎饼,文他娘脸上的笑容唰的一下不见了,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入心头,喉咙蠕动了好几下,确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煎饼哪还是煎饼,它明明是浓浓的情谊。
在闹饥荒的日子里,这半蓝子煎饼是能够救命的!
之前,文他娘还发愁,这席面怎么摆,你总不能只拿些野菜供人吃喝吧,怎么也得弄点主食摆在饭桌上,即便没法让大家吃饱,但意思一下总是要的。
现在好了,有了这半篮子煎饼,她终于不用再为主食发愁了。
“他婶子,你这说的是啥话啊,为了给俺们老大凑一石小米,谁家不是把自家的缸底刮了个遍啊,一石小米,在平常不算啥,但在灾年,那够好几家活命呢,你说这咋算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