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他们互相结成紧密的队形,在四面硕大的“萧”字大旗的指引之下,一股脑向那团白色的火焰突进。
萧文明行动的意图是那样的明显,根本就不用细心猜测,白炎教便知道了萧文明的攻击目标。
这怎么能让萧文明得逞呢?
要是火焰真的被扑灭了,那白炎教的信仰不就崩塌了吗?
一定要尽最大可能阻止萧文明的行动——如果白炎教的炎尊、圣女在队伍之中的话,一定会下这样的命令!
那到底他们是不是在队伍里实施统一指挥呢?
事实上,自从同白炎教隔山对峙以来,萧文明一直在试图寻找其中首脑的位置和身份。
但是根据白炎教的组织特点,所有的教徒都是以兄弟相称的,并没有明显的尊卑上下之分,因此其中首脑之人隐藏的很深,或许就藏身于哪一群普通的白炎教徒中间通过心腹来传递命令。
但是白炎教的行动,也有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靠着一种盲目的信仰、一种莫须有的共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很有些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的意思……
但是这样先进的组织形式,白炎教肯定是不会具备的,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指挥,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查到蛛丝马迹而已。
总之无论如何,发现萧文明是冲着那团火焰而去的,无数的白炎教徒拼了命一般地像萧文明冲过来。
但是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徒劳了,几乎无法对萧文明造成任何有用的伤害。
一则萧文明手下萧家军的装备异常精良,且不说根据鸳鸯阵的阵法,他们所配备的各式长短兵刃了,为了这场血战,他们就连平素难得穿着的铠甲也都穿在身上,加上有盾牌的防护,已经将防御力提高了几乎是古代步兵的最高等级。
而那些白炎教徒所持的,都是一些粗陋的兵器,有的还是农具,甚至还有个别赤手空拳就敢和萧文明作战的……
就凭这样的装备水平,怎么可能打得过武装到牙齿的萧家军呢?
其次,萧文明所用的鸳鸯阵,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和训练,早已是融会贯通,而鸳鸯阵所克制的就是各式轻步兵——就连装备精良、武艺高强、凶悍残忍的倭寇都不是鸳鸯阵的对手,又更何况是这些绝大多数还是手无寸铁的白炎教徒了。
而更加重要的是,此处的战场虽然位于一片平地之上,但因为这里被白炎教开辟成了营地,因此地面一片混乱,迈不开脚也走不开路。
白炎教虽然人多势众,但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兵力,每次都不过只冲上来四五十人,才能和萧文明的队伍发生冲突。
而这些人缺乏组织、装备简陋、武功也不强,全凭着一股子愚昧的信仰,才勉强支撑起勇气。
像这样的人遇到萧文明摆下了鸳鸯阵的萧家军,那简直就是隔靴搔痒,过来送人头的。
虽然白炎教的抵抗对萧家军而言不值一提,但萧文明行动的进展也并非完全顺利。
由于萧家军这次是全副武装的行动,所以弟兄们的负重极大,又多扛了那么多的水,行动起来负担就更大了,同时还要突破层层阻隔,让行动的速度变得前所未有的缓慢。
边走边杀,走了好半天依旧没有触及到那团白色火焰的边缘,更别说可以浇水灭火了。
除此之外,萧文明那些临时手下的屯田兵,表现也是极其不得力。
萧文明这边的行动虽然不能做到绝对的顺利,但也是在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实现战略意图的概率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萧文明这种胆敢深入敌军阵型之内的孤注一掷的打法,依旧将这些军官给震慑住了。
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手下的弟兄可没有萧家军那样的战斗力,要是贸然插入敌阵,可并没有能够随时突围的能力,十有八九会被围攻至死。
因此虽然有萧文明在前头开道,可其他人马犹犹豫豫地并没有跟着一道向前冲击,而只是在外围同白炎教不断的进行低烈度的冲突,就好像是在刮痧一样。
这种程度的战斗,对白炎教是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伤害。
因此整场战斗进行了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官军的阵型就已经被割裂了开来,能够突入敌阵,并且造成实际战果的,最后还是只能依靠那三百萧家军。
面临这样的局面,萧文明身处阵中,不能不感到担忧。
突破,的确是被自己突破进来了,可万一突破不出去,那可怎么办?
要是真的陷入重重围困,想要依靠这些进攻的时候都不是很积极的其他屯田所的友军,想要靠他们卖命替自己吸引火力,帮助自己突围……
这个玩笑就开得有点大了。
这时的萧文明感到了危险的临近。
自己一支孤军,虽然战斗力上有碾压一般的存在,但毕竟人数只有三百人而已,还背着远超正常使用量的淡水,行动的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为了保证阵型的严谨警力,队伍又不可能撒开了脚丫子放开了跑,只能控制着速度,向那团火焰缓缓推进。
速度受到了限制,就直接影响了行动的突然性和猛烈性。
并且白炎教徒发现萧文明的目标是圣火之后,就如海啸一般不断的冲击而来,虽然他们的冲击十分松散,并没有多少威力,只要稍同萧文明的队伍接触,便会被立即机会下去,但架不住白炎教实在是人太多了,这样的冲击一层接着一层一浪接着一浪,仿佛永远都不会有停止下来的趋势。
如果现在就停止行动,扭头转回,萧文明的萧家军还是可以全身而退的,甚至可以不用付出任何的伤亡,就同样实现诱敌深入的作用。
可是半途而废,不是萧文明的性格。
更何况现在的变化并不算大,其他屯田所的力量不值得信赖,这一点萧文明也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那既然那团白炎就在眼前,将其扑灭又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于是萧文明决定还是冒一
下风险,命令手下萧家军:继续向白炎教深处猛凿!
只要能够浇灭那团火焰,就一定能对白炎教的士气产生巨大的打击,到时候再重新突围出去,也就会方便许多了。
不多久之后,萧文明的计划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却是用一种他自己也无法想到的方式……
萧文明指挥作战,向来是把所有的话全都说清楚的,会让手下的子弟兵对此次行动有多少风险、多少收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让手下的弟兄知道,萧文明是在为他们考虑的,绝不会做出用手下弟兄的鲜血染红自己头上乌纱帽的事情,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弟兄们的凝聚力,战斗力也会随之提升。
但是今日形势紧迫,又在白炎教重重围困之中,哪有功夫在向弟兄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呢?
于是萧文明只能简简单单的一声令下:“弟兄们跟我上!灭了那团邪火,给这些反贼心里去去火!”
萧文明现在排布的鸳鸯阵,阵型还略显呆板,在防御上可以做到几乎无懈可击,可在进攻上有时却还显得不够犀利。但就算这种不够犀利的进攻,对付区区白炎教都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萧文明的三百人马继续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一路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杀得白炎教,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可即便如此,白炎教的这些教徒大概是中了什么邪,依旧是义无反顾地不断向萧文明这里涌来。
如果这么多人,都是经过了专业的军事训练、配备了专业的武器的话,那萧文明肯定是打不过的。
反过来讲,如果有这样的战斗意志,再在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之后,白炎教一定能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只可惜这样的军队,萧文明是绝对不会要的——他们的脑子里都被邪教灌满了浆糊,再强大也不过是一堆强大的浆糊而已……
在留下一路的血迹之后,萧文明终于接近到距离那团白色火焰不过几步之遥的距离了。
距离这团火焰愈发的接近,萧文明便愈发能够感觉其不同寻常之处。
按照初中的物理知识,任何化学反应都是不能完全进行的,总会留下剩余的反应物,而任何火焰也都是不能将可燃物彻底燃烧干净的,就势必会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黑烟之类的杂质。
然而白炎教这团白色的火焰,燃烧的却十分干净,几乎是纯白的明晃晃的一片,别说是黑烟了,就是黄色的、红色的杂光都不多。
并且火焰散发出来的热量也极其慑人,热量不像是缓缓辐射和蒸腾出来的,而是激烈地迸发和喷射出来的!射得想让人在向前多走一步,都难以做到。
这样一团火焰,萧文明这次是第二次见到了。
第一次还是在临海县白炎教的据点之内,当时火焰也并非像今天这样开放式的燃烧,而是被置于一个巨大的铜鼎之内,熄灭火焰的方式则是在铜鼎上盖上了一层很厚的钢板,用以隔绝氧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萧文明行动的意图是那样的明显,根本就不用细心猜测,白炎教便知道了萧文明的攻击目标。
这怎么能让萧文明得逞呢?
要是火焰真的被扑灭了,那白炎教的信仰不就崩塌了吗?
一定要尽最大可能阻止萧文明的行动——如果白炎教的炎尊、圣女在队伍之中的话,一定会下这样的命令!
那到底他们是不是在队伍里实施统一指挥呢?
事实上,自从同白炎教隔山对峙以来,萧文明一直在试图寻找其中首脑的位置和身份。
但是根据白炎教的组织特点,所有的教徒都是以兄弟相称的,并没有明显的尊卑上下之分,因此其中首脑之人隐藏的很深,或许就藏身于哪一群普通的白炎教徒中间通过心腹来传递命令。
但是白炎教的行动,也有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靠着一种盲目的信仰、一种莫须有的共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很有些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的意思……
但是这样先进的组织形式,白炎教肯定是不会具备的,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指挥,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查到蛛丝马迹而已。
总之无论如何,发现萧文明是冲着那团火焰而去的,无数的白炎教徒拼了命一般地像萧文明冲过来。
但是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徒劳了,几乎无法对萧文明造成任何有用的伤害。
一则萧文明手下萧家军的装备异常精良,且不说根据鸳鸯阵的阵法,他们所配备的各式长短兵刃了,为了这场血战,他们就连平素难得穿着的铠甲也都穿在身上,加上有盾牌的防护,已经将防御力提高了几乎是古代步兵的最高等级。
而那些白炎教徒所持的,都是一些粗陋的兵器,有的还是农具,甚至还有个别赤手空拳就敢和萧文明作战的……
就凭这样的装备水平,怎么可能打得过武装到牙齿的萧家军呢?
其次,萧文明所用的鸳鸯阵,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和训练,早已是融会贯通,而鸳鸯阵所克制的就是各式轻步兵——就连装备精良、武艺高强、凶悍残忍的倭寇都不是鸳鸯阵的对手,又更何况是这些绝大多数还是手无寸铁的白炎教徒了。
而更加重要的是,此处的战场虽然位于一片平地之上,但因为这里被白炎教开辟成了营地,因此地面一片混乱,迈不开脚也走不开路。
白炎教虽然人多势众,但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兵力,每次都不过只冲上来四五十人,才能和萧文明的队伍发生冲突。
而这些人缺乏组织、装备简陋、武功也不强,全凭着一股子愚昧的信仰,才勉强支撑起勇气。
像这样的人遇到萧文明摆下了鸳鸯阵的萧家军,那简直就是隔靴搔痒,过来送人头的。
虽然白炎教的抵抗对萧家军而言不值一提,但萧文明行动的进展也并非完全顺利。
由于萧家军这次是全副武装的行动,所以弟兄们的负重极大,又多扛了那么多的水,行动起来负担就更大了,同时还要突破层层阻隔,让行动的速度变得前所未有的缓慢。
边走边杀,走了好半天依旧没有触及到那团白色火焰的边缘,更别说可以浇水灭火了。
除此之外,萧文明那些临时手下的屯田兵,表现也是极其不得力。
萧文明这边的行动虽然不能做到绝对的顺利,但也是在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实现战略意图的概率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萧文明这种胆敢深入敌军阵型之内的孤注一掷的打法,依旧将这些军官给震慑住了。
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手下的弟兄可没有萧家军那样的战斗力,要是贸然插入敌阵,可并没有能够随时突围的能力,十有八九会被围攻至死。
因此虽然有萧文明在前头开道,可其他人马犹犹豫豫地并没有跟着一道向前冲击,而只是在外围同白炎教不断的进行低烈度的冲突,就好像是在刮痧一样。
这种程度的战斗,对白炎教是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伤害。
因此整场战斗进行了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官军的阵型就已经被割裂了开来,能够突入敌阵,并且造成实际战果的,最后还是只能依靠那三百萧家军。
面临这样的局面,萧文明身处阵中,不能不感到担忧。
突破,的确是被自己突破进来了,可万一突破不出去,那可怎么办?
要是真的陷入重重围困,想要依靠这些进攻的时候都不是很积极的其他屯田所的友军,想要靠他们卖命替自己吸引火力,帮助自己突围……
这个玩笑就开得有点大了。
这时的萧文明感到了危险的临近。
自己一支孤军,虽然战斗力上有碾压一般的存在,但毕竟人数只有三百人而已,还背着远超正常使用量的淡水,行动的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为了保证阵型的严谨警力,队伍又不可能撒开了脚丫子放开了跑,只能控制着速度,向那团火焰缓缓推进。
速度受到了限制,就直接影响了行动的突然性和猛烈性。
并且白炎教徒发现萧文明的目标是圣火之后,就如海啸一般不断的冲击而来,虽然他们的冲击十分松散,并没有多少威力,只要稍同萧文明的队伍接触,便会被立即机会下去,但架不住白炎教实在是人太多了,这样的冲击一层接着一层一浪接着一浪,仿佛永远都不会有停止下来的趋势。
如果现在就停止行动,扭头转回,萧文明的萧家军还是可以全身而退的,甚至可以不用付出任何的伤亡,就同样实现诱敌深入的作用。
可是半途而废,不是萧文明的性格。
更何况现在的变化并不算大,其他屯田所的力量不值得信赖,这一点萧文明也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那既然那团白炎就在眼前,将其扑灭又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于是萧文明决定还是冒一
下风险,命令手下萧家军:继续向白炎教深处猛凿!
只要能够浇灭那团火焰,就一定能对白炎教的士气产生巨大的打击,到时候再重新突围出去,也就会方便许多了。
不多久之后,萧文明的计划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却是用一种他自己也无法想到的方式……
萧文明指挥作战,向来是把所有的话全都说清楚的,会让手下的子弟兵对此次行动有多少风险、多少收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让手下的弟兄知道,萧文明是在为他们考虑的,绝不会做出用手下弟兄的鲜血染红自己头上乌纱帽的事情,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弟兄们的凝聚力,战斗力也会随之提升。
但是今日形势紧迫,又在白炎教重重围困之中,哪有功夫在向弟兄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呢?
于是萧文明只能简简单单的一声令下:“弟兄们跟我上!灭了那团邪火,给这些反贼心里去去火!”
萧文明现在排布的鸳鸯阵,阵型还略显呆板,在防御上可以做到几乎无懈可击,可在进攻上有时却还显得不够犀利。但就算这种不够犀利的进攻,对付区区白炎教都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萧文明的三百人马继续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一路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杀得白炎教,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可即便如此,白炎教的这些教徒大概是中了什么邪,依旧是义无反顾地不断向萧文明这里涌来。
如果这么多人,都是经过了专业的军事训练、配备了专业的武器的话,那萧文明肯定是打不过的。
反过来讲,如果有这样的战斗意志,再在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之后,白炎教一定能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只可惜这样的军队,萧文明是绝对不会要的——他们的脑子里都被邪教灌满了浆糊,再强大也不过是一堆强大的浆糊而已……
在留下一路的血迹之后,萧文明终于接近到距离那团白色火焰不过几步之遥的距离了。
距离这团火焰愈发的接近,萧文明便愈发能够感觉其不同寻常之处。
按照初中的物理知识,任何化学反应都是不能完全进行的,总会留下剩余的反应物,而任何火焰也都是不能将可燃物彻底燃烧干净的,就势必会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黑烟之类的杂质。
然而白炎教这团白色的火焰,燃烧的却十分干净,几乎是纯白的明晃晃的一片,别说是黑烟了,就是黄色的、红色的杂光都不多。
并且火焰散发出来的热量也极其慑人,热量不像是缓缓辐射和蒸腾出来的,而是激烈地迸发和喷射出来的!射得想让人在向前多走一步,都难以做到。
这样一团火焰,萧文明这次是第二次见到了。
第一次还是在临海县白炎教的据点之内,当时火焰也并非像今天这样开放式的燃烧,而是被置于一个巨大的铜鼎之内,熄灭火焰的方式则是在铜鼎上盖上了一层很厚的钢板,用以隔绝氧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