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萧文明这一行人,除了温伯明之外,都是临海屯里土生土长长大的子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有被押着的五个地痞流氓和宋星遥是第一次来到临海屯,第一次见到临海屯的景象,眼中已然闪出好奇和惊讶的目光。
这其中还有一人,他是萧文明的熟人,却是临海屯的生人,那便是大侠林丹枫。
他虽然已同萧文明结拜为弟兄了,但临海屯他也只是将近一年前来过一次而已。
那时候经过萧文明短暂的整顿,临海屯已然显出了勃勃生机,又经过了一年多的经营,这座军屯所更显得兴旺发达,仿佛每一块砖石之下、每一颗草木之中、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蕴含着向上的劲头。
只见一条笔直的道路均由砖石铺成,径直通往远方,路上赶着马车、推着小车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里有认识萧文明的,有不认识萧文明的,但见了高高飘扬的“萧”字大旗,无不过来打声招呼,显得十分热情。
他们都是过来做生意的,并且从事的还是同倭国的海外贸易,是来赚钱的,并且能赚到钱——大钱——当然心情就好了。
道路两旁都是临海屯的农田。
临海屯的青年子弟都参加了萧文明的萧家军,哪还有功夫种田?
老一辈的壮年,则在悲剧性的野驴岭一战之中全军覆没——一个个活蹦乱跳地出去,回来的时候都成了冰冷的灰烬,也不可能再参加劳动了。
因此在临海屯种田的,都是附近的农民或者是逃荒来的难民,他们收了萧文明的钱就给萧文明种地,这种生产关系,看形态有点像佃农,但实质上都是长工。
他们并没有向萧文明租地,而是由萧文明付给工钱,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接受萧文明的考核,只要该做的活都做好了,那就能拿到工钱,收入和地里的收成没有直接关系。
这样虽然少了一份收获的喜悦,但也不会担心天灾人祸导致的收成问题。
特别是萧文明这个地主加资本家,对于这些佃农加工人,还是十分仁慈的,最大的仁慈就是体现在工钱总是给的足足的、早早的,让他们填饱肚子之余,还能有些结余。
这已经算是一个绝好的工作了,因此临海县没有地的农民,以及从外地赶来逃荒的灾民,能够有幸到临海屯来耕田做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依托了。
当一个资本家或者说当一个军阀,这样的小目标怎么可能是萧文明的最终目的呢?
但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这却是必经之路。
这条路是狭窄的、残忍的、血腥的、无情的,萧文明所能做的,就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的体现自己的温柔和人性了。
但是也不能有妇人之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只有给自己攒下了足够的力量,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有余力施恩惠于别人。
否则就是不惜命的傻子!
比如说对这些种地的佃户,对他们的考核,
萧文明都是交给老夏等屯子里的几个老军的。
这几个老军,他们这一大把岁数并没有活到狗身上,而是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耍什么小花招和小把戏,都跑不过他们的眼睛。并且他们都将临海屯看作自己的家一样,他们的考核自然是十分严厉的和毫不留情。
但在这种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再让自己的姐姐萧文秀当当好人,一边唱黑脸、一边唱红脸,一边拿大棒、一边拿胡萝卜,这样人也就能管好了。
这种管理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原本就已修建起齐备的水利设施和农耕设施的基础上,临海屯的庄稼的涨势不知比别处好多少。
只见虽然还没到丰收的时节,但是田间的秧苗已经长到齐腰的高度了,几株长得比较性急的,已然结出了青绿色的骨髓,就等秋风一起,就会迎来一场崭新的丰收。
除了稻田之外,远处移栽过来的一排排桑树,也已长得十分茂盛,新抽出的枝条上长满了鲜嫩的桑叶,虽然还谈不上亭亭如盖,但也颇成气候,组成了一道绿色的围墙。
桑树之下乃是临海村居民的房屋。
原本屯子里的军户们住的都是一些破烂不堪的茅屋,后来靠着萧文明赏给的银子,一点点地修补墙上的漏洞、铺设顶上的瓦片,屋子修得结实了不少。
但这样东一棒槌、西一棒槌地弄,房子就显得太凌乱了一些,虽然也有一种错落的美,但毕竟同临海屯军屯所的气质不符。
正好萧文明正要修建码头,从各地运来的建筑材料不少,于是他就干脆截留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给每家每户都新修了一座房子。
并且修建房子的时候,参考客家土楼寨的布局,特地将房屋建造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由房屋组成了一个防御工事,算是临海屯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道防线。
并且房屋的材料都是砖头石块,再用米浆混合砌成墙壁,同建造城墙的工艺一模一样。
就这样的强度,哪怕发明了火炮,都不是能够轻易攻破的,更别说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了。
其实在萧文明的心里,林海屯现在的建设不过是初具规模而已,等真的建设完成之后,临海屯将形成三到四层的城墙,形成一个完整而可以自给自足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军营、仓库、兵工厂等军事设施一应俱全;酒楼、旅馆、商店,甚至是青楼妓院等商业设施极具规模;纺织厂、造纸厂、金属加工厂等手工业和初等的流水线工业门类齐全;再有无数良田合抱——完全就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大城市!
并且这个城市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萧文明的绝对掌控之下,同时与不远处的海港形成联动,成为一个能够辐射江南道甚至大齐全国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军事中心和海外贸易中心。
建成这样的规模,当然是要克服无数困难、无数阻力和无数挑战的。
这几乎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萧文明心里也没有底。
但既然要做,就要给自己制
定一个最高的目标,否则自己本身就只有半桶水,那晃晃悠悠的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但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个半成品——一个或许连半成品都称不上的初级品——临海屯已经足够让人惊讶叹了。
只听孙佩兰揉着眼睛惊叹道:“老天爷,这就是萧大人的临海屯啊?我这该不是眼睛糊了吧?”
萧文明笑道:“今天天气明媚,既没下雨又没起雾,眼睛怎么可能糊呢?看到的都是真的!”
“真的?”孙佩兰依旧不敢相信,“我这不是到了天宫里吧?地上哪有这样的好地方?”
“这哪是田宫啊?”萧文明回答道,“我这临海屯离天宫还差得远呢!孙姐姐是要常住在这里的,看多了就惯了。要是等三年五载之后,或许才能跟天宫比比吧?”
孙佩兰已经彻底被这里的景象折服了。
虽然她已答应了萧文明要在林海屯定居下来,将来有的是时间观赏这里的人文风貌,可她依旧贪婪的睁大了眼睛,唯恐错过了哪一处景致。
宋星遥一路跟随而来,她虽然也对临海屯的建设十分钦佩,这个年轻气盛的小姑娘依旧嘴硬的很:“什么三五年之后?三五年之后的事情,谁敢打保票?”
“保票?哈哈!”萧文明笑道,“保票我自然是敢打的。宋二小姐要想看保票的话,那就跟我多走几步,我带你去看!”
说着萧文明便一拐弯,从大路扭到了一条小巷里,走了没几步,便听见朗朗的读书之声。
原来萧文明要给宋星遥看的,乃是他在临海屯新办的学校。
临海屯现在十五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五六十人而已。
相对于目前十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光男子就有三百人的数量,算是出现了一个人口的断层。不过这个人口断层之后,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婴儿潮,预计在十七年后,临海屯将会迎来一个人口爆发的状态。
但这都是后话了,既然出现了人口断层,那为了克服核心力量的不足,除了适当引入外来人口之外,就是要提升人口的素质。
因此萧文明便开办了学校,专门用来教育,屯子里正在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
当然了,这个学校同其他地方的私塾不一样——至少同何家村的那样的私塾不一样——不可能只教些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
四书五经也是要学的,八股文章也是要做的。
万一临海屯的小一辈里,出了一个做这种文章的天才,真能考取功名,那萧文明就会全力助他在官场里搏杀一番,动用所有的资源助他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这样他就可以在朝堂之中,拥有一个天然的盟友,办起事来自然会方便许多。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学校里教的别的科目更多——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是要学的,还要接受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子弟里的男孩子,都是迟早要加入萧家军的,不从小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怎么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只有被押着的五个地痞流氓和宋星遥是第一次来到临海屯,第一次见到临海屯的景象,眼中已然闪出好奇和惊讶的目光。
这其中还有一人,他是萧文明的熟人,却是临海屯的生人,那便是大侠林丹枫。
他虽然已同萧文明结拜为弟兄了,但临海屯他也只是将近一年前来过一次而已。
那时候经过萧文明短暂的整顿,临海屯已然显出了勃勃生机,又经过了一年多的经营,这座军屯所更显得兴旺发达,仿佛每一块砖石之下、每一颗草木之中、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蕴含着向上的劲头。
只见一条笔直的道路均由砖石铺成,径直通往远方,路上赶着马车、推着小车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里有认识萧文明的,有不认识萧文明的,但见了高高飘扬的“萧”字大旗,无不过来打声招呼,显得十分热情。
他们都是过来做生意的,并且从事的还是同倭国的海外贸易,是来赚钱的,并且能赚到钱——大钱——当然心情就好了。
道路两旁都是临海屯的农田。
临海屯的青年子弟都参加了萧文明的萧家军,哪还有功夫种田?
老一辈的壮年,则在悲剧性的野驴岭一战之中全军覆没——一个个活蹦乱跳地出去,回来的时候都成了冰冷的灰烬,也不可能再参加劳动了。
因此在临海屯种田的,都是附近的农民或者是逃荒来的难民,他们收了萧文明的钱就给萧文明种地,这种生产关系,看形态有点像佃农,但实质上都是长工。
他们并没有向萧文明租地,而是由萧文明付给工钱,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接受萧文明的考核,只要该做的活都做好了,那就能拿到工钱,收入和地里的收成没有直接关系。
这样虽然少了一份收获的喜悦,但也不会担心天灾人祸导致的收成问题。
特别是萧文明这个地主加资本家,对于这些佃农加工人,还是十分仁慈的,最大的仁慈就是体现在工钱总是给的足足的、早早的,让他们填饱肚子之余,还能有些结余。
这已经算是一个绝好的工作了,因此临海县没有地的农民,以及从外地赶来逃荒的灾民,能够有幸到临海屯来耕田做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依托了。
当一个资本家或者说当一个军阀,这样的小目标怎么可能是萧文明的最终目的呢?
但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这却是必经之路。
这条路是狭窄的、残忍的、血腥的、无情的,萧文明所能做的,就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的体现自己的温柔和人性了。
但是也不能有妇人之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只有给自己攒下了足够的力量,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有余力施恩惠于别人。
否则就是不惜命的傻子!
比如说对这些种地的佃户,对他们的考核,
萧文明都是交给老夏等屯子里的几个老军的。
这几个老军,他们这一大把岁数并没有活到狗身上,而是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耍什么小花招和小把戏,都跑不过他们的眼睛。并且他们都将临海屯看作自己的家一样,他们的考核自然是十分严厉的和毫不留情。
但在这种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再让自己的姐姐萧文秀当当好人,一边唱黑脸、一边唱红脸,一边拿大棒、一边拿胡萝卜,这样人也就能管好了。
这种管理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原本就已修建起齐备的水利设施和农耕设施的基础上,临海屯的庄稼的涨势不知比别处好多少。
只见虽然还没到丰收的时节,但是田间的秧苗已经长到齐腰的高度了,几株长得比较性急的,已然结出了青绿色的骨髓,就等秋风一起,就会迎来一场崭新的丰收。
除了稻田之外,远处移栽过来的一排排桑树,也已长得十分茂盛,新抽出的枝条上长满了鲜嫩的桑叶,虽然还谈不上亭亭如盖,但也颇成气候,组成了一道绿色的围墙。
桑树之下乃是临海村居民的房屋。
原本屯子里的军户们住的都是一些破烂不堪的茅屋,后来靠着萧文明赏给的银子,一点点地修补墙上的漏洞、铺设顶上的瓦片,屋子修得结实了不少。
但这样东一棒槌、西一棒槌地弄,房子就显得太凌乱了一些,虽然也有一种错落的美,但毕竟同临海屯军屯所的气质不符。
正好萧文明正要修建码头,从各地运来的建筑材料不少,于是他就干脆截留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给每家每户都新修了一座房子。
并且修建房子的时候,参考客家土楼寨的布局,特地将房屋建造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由房屋组成了一个防御工事,算是临海屯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道防线。
并且房屋的材料都是砖头石块,再用米浆混合砌成墙壁,同建造城墙的工艺一模一样。
就这样的强度,哪怕发明了火炮,都不是能够轻易攻破的,更别说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了。
其实在萧文明的心里,林海屯现在的建设不过是初具规模而已,等真的建设完成之后,临海屯将形成三到四层的城墙,形成一个完整而可以自给自足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军营、仓库、兵工厂等军事设施一应俱全;酒楼、旅馆、商店,甚至是青楼妓院等商业设施极具规模;纺织厂、造纸厂、金属加工厂等手工业和初等的流水线工业门类齐全;再有无数良田合抱——完全就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大城市!
并且这个城市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萧文明的绝对掌控之下,同时与不远处的海港形成联动,成为一个能够辐射江南道甚至大齐全国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军事中心和海外贸易中心。
建成这样的规模,当然是要克服无数困难、无数阻力和无数挑战的。
这几乎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萧文明心里也没有底。
但既然要做,就要给自己制
定一个最高的目标,否则自己本身就只有半桶水,那晃晃悠悠的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但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个半成品——一个或许连半成品都称不上的初级品——临海屯已经足够让人惊讶叹了。
只听孙佩兰揉着眼睛惊叹道:“老天爷,这就是萧大人的临海屯啊?我这该不是眼睛糊了吧?”
萧文明笑道:“今天天气明媚,既没下雨又没起雾,眼睛怎么可能糊呢?看到的都是真的!”
“真的?”孙佩兰依旧不敢相信,“我这不是到了天宫里吧?地上哪有这样的好地方?”
“这哪是田宫啊?”萧文明回答道,“我这临海屯离天宫还差得远呢!孙姐姐是要常住在这里的,看多了就惯了。要是等三年五载之后,或许才能跟天宫比比吧?”
孙佩兰已经彻底被这里的景象折服了。
虽然她已答应了萧文明要在林海屯定居下来,将来有的是时间观赏这里的人文风貌,可她依旧贪婪的睁大了眼睛,唯恐错过了哪一处景致。
宋星遥一路跟随而来,她虽然也对临海屯的建设十分钦佩,这个年轻气盛的小姑娘依旧嘴硬的很:“什么三五年之后?三五年之后的事情,谁敢打保票?”
“保票?哈哈!”萧文明笑道,“保票我自然是敢打的。宋二小姐要想看保票的话,那就跟我多走几步,我带你去看!”
说着萧文明便一拐弯,从大路扭到了一条小巷里,走了没几步,便听见朗朗的读书之声。
原来萧文明要给宋星遥看的,乃是他在临海屯新办的学校。
临海屯现在十五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五六十人而已。
相对于目前十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光男子就有三百人的数量,算是出现了一个人口的断层。不过这个人口断层之后,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婴儿潮,预计在十七年后,临海屯将会迎来一个人口爆发的状态。
但这都是后话了,既然出现了人口断层,那为了克服核心力量的不足,除了适当引入外来人口之外,就是要提升人口的素质。
因此萧文明便开办了学校,专门用来教育,屯子里正在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
当然了,这个学校同其他地方的私塾不一样——至少同何家村的那样的私塾不一样——不可能只教些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
四书五经也是要学的,八股文章也是要做的。
万一临海屯的小一辈里,出了一个做这种文章的天才,真能考取功名,那萧文明就会全力助他在官场里搏杀一番,动用所有的资源助他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这样他就可以在朝堂之中,拥有一个天然的盟友,办起事来自然会方便许多。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学校里教的别的科目更多——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是要学的,还要接受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子弟里的男孩子,都是迟早要加入萧家军的,不从小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怎么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