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谁问西东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彰武第二十三章 谁问西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自离开蒲坂后,陈冲便率军向西北而行,一日抵达粱山脚下,而后转向西南,从衙县渡过洛水,继而过粟邑、祋祤,在嵯峨山脚稍息。而后挑了一日深夜,五千骑军趁着夜色从谷口渡过泾水,又停驻在岐山脚下。

    这一路行程将近七百里,经过的乡亭不下数十,行军的行迹自然也难以完全隐藏。故而陈冲连日奔波,令将士们都脱下甲胃,也不扬旗帜,旁人多以为是马匪往来,并不敢深究。而少数派人前来询问侦查的,陈冲便亮出身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究没人加以阻拦。

    抵达岐山后不久,他派胡轸亲率十余骑到陈仓乡亭内,一面联络旧部,一面打听消息,这才得知陈仓令仍是张既。

    张既乃是前年冯翊郡中推举的秀才,去年担任湖县令,在三辅各县中的考核中治绩排位第一,故而陈冲对其极为器重,这才将其安排到陈仓的要紧位置。而在吕布奇袭京师,张既本以为天下复将大乱,正准备挂印弃职到谷口隐居,此时得闻陈冲健在,不由大喜,忙在夜中将陈冲迎入。如此不须半分干戈,陈仓武库的兵器甲胃便尽数落于陈冲手中。

    入主陈仓之后,陈冲并不着急起兵。他深知陇上凉人势力极强,此时一旦暴露,为东西两面相夹,哪怕陈仓城防再严,恐怕也难以抵抗。故而明面上仍旧让张既与长安虚以为蛇,暗地里则进行招兵买马,一月过去,已得近三万凉人,但都藏在周遭乡野之中,任陇上关中车马往来,也不为人所知。

    这一日李堪离去后,陈冲左右无事,便在县府中读书。因外貌与身份缘故,陈冲并不能公开露面,这一月里不得不藏身于张既县府之内,故而事务也并没有想得那般繁多,每日除去揣摩局势,分析大略以外,竟也只用读书来消磨时光了。

    虽然成名是因为谈史子经籍,但这几年来,除去着书立说外,陈冲已渐渐不怎么翻越史书了,反而是诗赋渐渐捡了起来。最近大雪稍停,他就时不时看张衡的《归田赋》与屈原的《天问》《离骚》,其中幽情,实在难以与旁人述说。

    到午饭的时候,董白前来敲门送饭。她进来见陈冲和衣躺在榻上睡着了。就把饭菜放在桉上,轻手轻脚上前,给他收好袍衣,换上寒衾盖住。正要转身出去的时候,陈冲忽然惊醒,拉住董白的手问:“是什么时辰了?”随即又失笑,捂着头说:“原来是午睡,我竟忘了,还以为一梦梦到明日去了。”

    董白看他眉头紧蹙的样子,伸指给他揉散,轻声问他:“梦到什么了?”

    陈冲欲言又止,最后说:“我梦到阿父了,他对我说,这一难我本渡不过去,但全家老小代我去死,我就能活了。”

    说到这,他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南窗、霎时,一缕金色阳光射入眼帘。太阳正在中边偏西的天空上,隔着如纱般的一层薄云,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光芒撒向无数青白色的山头,青山沐浴在一片温暖和熙之中,无利无争,静待时光的流转。万物皆安详,唯观物的人心情不同而已。

    陈冲看着这静止不动的世界,一时陷入了沉思。董白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静静地抱在他身后,感受着他的体温。忽然门外响起敲门声,他才恍然惊觉。

    门开了,先是县府里的一名苍头进来,而后是陈仓令张既。陈冲把南窗阖上,走到几桉前,给他递上马扎,自己则盘坐席上,问他说:“情况如何?李堪有没有起疑心?”

    张既颔首说:“一切都好,只是我回来时遇到了些意外。”他简单说了些凉军的情形,很快又提起孔明等人,对陈冲说:“这群太学生臆测使君身在此处,一心让我引荐给使君。我十分为难,怕他们走漏消息,不好放他们离去;但又多是些大家子弟,拘禁起来恐也引人注意。”

    陈冲听到这里笑了,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基本也是这个毫无顾忌的模样,他微微颔首说:“那就见一见吧。如果他们心向长安,我在这里也藏不住的。”

    于是他草草吃了一点饭食,换上一身棕色儒服,又披了身羊绒长袍,静静等待这群青年人上门。

    过了少许时刻,一共十二名青年人涌了进来,颇为好奇地打量着他。陈冲笑笑,让董白为他们安排坐席,又端了两座火盆进来,等他们一一坐下,再问他们的名字。这才得知,这群青年都是荆州的青年俊彦,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文颖、熊奚、刘廙、赵俨、上官胜、吕乂、黄柱、马秋、杜祺、刘干、邓芝。年纪虽然相彷,但他们很明显以诸葛亮与庞统为首,局促不安地向陈冲问候。

    陈冲没有再在身份上多纠缠,也没有询问他们是如何猜得自己在此地的,只是问他们说:“陛下亲政后,西京这几日可还好吗?有没有出什么乱事?”

    庞统回话说:“凉军刚入城的时候确实较乱,但自吕布出军河东,朝中由天子和贾文和掌控后,就没什么乱事了,一切都还平稳。就是得闻蜀军北上后,朝野惶惶,不少人都逃往荆州去了。”

    他话说完,观察主席上陈冲的神色,不见有半分失望,反而十分平和。他不由又发问道:“使君经营关中七载,一朝失陷而无大乱,莫非不觉遗憾吗?”

    陈冲澹澹一笑,回说道:“君子之闻道,入之于耳,藏之于心,察之以仁,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若说我心中没有伤感,自然是假话。可人到底不能以情意行事。既然关中没有大乱,说明百姓尚且安好,可见陛下对我的教导也算听进了几分,我也足以聊以自慰了。”

    庞统显然有些错愕,面孔上渐渐露出惭愧的神情。而在一旁的吕乂插嘴说:“怎能说百姓安好呢?十月时来京中避难的黎庶都无处可依,朝中也把义仓都封了,他们只能白白在那里挨饿,基本都冻死了,我们出来时,亲眼看到还有几百人在城边挖坑,里面埋了不知道多少人啊!”

    陈冲默然无语,房中青年见他露出哀色,也都噤声不敢多言。陈冲良久后才错开话题问说:“既然不少人都去了荆州,你们多是荆州人,为何还留在此处呢?我听说刘景升广开学宫,声势不输西京呢!你们若回襄阳,想必家人也安心吧。”

    这时候是诸葛亮躬身答说:“我等尝在隆中拜读过使君的《东周改制考》、《国体论》、《史论》、《孔孟辩异》等书,心中都对使君倾慕不已,以为是当代经学第一人,可惜平时都无缘拜会。今日关中虽然颇有乱象,但猜想使君身在此处,我等便想,这是问学的大好时机,若能求得使君一见,也算不枉此生了,所以跋涉数百里而来,虽死不悔。”

    陈冲不料是如此回答,奔波千里是为求学吗?他随即在心里恍然:是啊,人的一生有多少困惑啊!为学生答疑解惑,让他们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不就是老师被尊敬的理由吗?能为此而来,并不奇怪,青年就是因为往往不顾名利才能被称为青年啊!

    只是他又忽然想起徐庶来,元直战死在渤海,不知道曹操会不会为他立碑呢?徐庶在颍川还有老母,自己又该怎么回答呢?自己心中也有极多的疑问,又能去找谁来解答,来做我的老师呢?

    陈冲花了好一会儿,才将脑海中的纷乱杂念除去,抬首对孔明等人笑说:“当我的弟子,常人都以为是官场之上的坦途,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其余人见陈冲如此郑重其事,心中都有了些许胆怯,还是邓芝小心问道:“不知使君所言,意指如何?”

    “你们可能吃苦?”问完这一句后,陈冲慢慢说:“此次关中再起兵戈,恐怕战事四五年内都停不了了。若做我的弟子,恐怕要时常随军,要紧时,还要上阵杀敌。地方若有乱事,恐怕也要你们去安抚济难。而且为了避嫌,即使事做成了,事后赏封都会减半,事不成,恐怕要加倍处罚。既如此,你们也愿意吗?”

    众人一时哑然,还是诸葛亮问说:“使君是与我们一样吗?”

    陈冲微微颔首。

    诸葛亮便笑说:“有使君为我等榜样,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等前来此处,正是相信使君所谓方是正道,定能澄清玉宇,平定九州。”

    陈冲反问说:“若是不能平定天下,便不行君子之道了吗?”

    诸葛亮闻言一滞,陷入沉思之中,还是庞统说:“使君所问,就不是我等草莽能知晓的了,只有日日践行,才能有所回复。”

    陈冲莞尔,知道自己已经有些刁难了,便摆手说:“能被人尊为先生老师,不止是你们的愿望,也是我的夙愿啊!”言下之意,是愿将他们都收入门下。

    青年们大喜,纷纷向陈冲行弟子礼。陈冲受过之后,问他们说:“入我门前,我先想问问你们,平生都有什么志向。”

    有说是想为刺史安抚一方百姓的,有说想做将军为国家灭胡平乱的,一时间房中言语纷纷。陈冲见庞统诸葛亮都没说话,就问他们说:“你们两人的志向呢?”

    庞统犹豫片刻,说道:“若能如老师一般,为天子之师,以一言化万民,治现世而传百代者,是我所愿也。”众人闻言,皆惊叹。

    轮到诸葛亮时,众人目光灼灼,不料他想了许久,最后却说:“我还没有想好,还望老师莫怪。”

    待众人都下去歇息时,已经是傍晚了,董白在房中收拾坐席与桌桉,而陈冲则坐在窗前,看余晖中落日缓缓沉入西南的山头里。董白与他轻声说:“你那些新学生里,就属孔明看上去最一表人才,不料却说不出志向,真是奇怪。”

    陈冲没有立刻答话,而是看着天空渐渐呈现出青黑色,山头也变得隐隐约约。当西边的天空露出几颗依稀的星光时,他才接着说道:“这很正常,不轻言志向,才说明将志向放在心中啊。这些人里面,多的是俊才捷才,庞士元大抵是奇才,但只有诸葛孔明一人,是真正能够成就不朽功业的雄才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彰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彰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彰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彰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