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袁绍吗?
王芬荀和陈逸几个党人大佬思索了一会儿。
从内心深处来说,荀和是没意见。
因为他和袁绍关系不错,袁绍不仅早期与他们一直有来往,交情深厚。
后来清君侧,也是荀和与袁绍一起策划的,有革命友谊。
陈逸的话,属于那种没有什么主见的人。如果大家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所以真正拿主意的,还是王芬。
毕竟现在冀州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主持大局的人,陈逸不愿意,是因为他缺乏主见,随波逐流。荀和不愿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种雄才大略。
就好像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假如曹操死了,荀彧威望再高,也难以取代曹操的位置是一个道理。
不同的人,定位就不一样。有些人天生适合做君主,有些人只适合做臣子。个人威望、能力、决断,都能从性格当中体现出来。
所以当韩馥举荐袁绍来继承冀州牧的时候,荀和与陈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因为在他们看来,袁绍也是党人中的一员。而且袁绍不管是从威望、能力以及魄力上,都适合承担起这个责任。不像他们一样,遇到大事的时候,有时候会瞻前顾后,难以做出决定。
当然。
荀和陈逸等人一定不会想到,其实袁绍也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只不过目前还没显现出来而已。暂时让世人看到的,仅仅只是他英明神武的地方,等多年以后才会暴露出来。
不过就当所有人都在考虑韩馥的推荐是否合理的时候,唯有王芬皱起眉头,默然说道:“袁本初虽世出名门,可却不知他对当今天子怎么看。”
当今天子?
荀和顿时惊醒过来。
这个天子当然不是指洛阳的刘虞,而是指冀州的小皇帝刘陔。
因为王芬立皇帝这事,闹得天下沸沸扬扬。
很多世家和门阀其实是不认可这个皇帝,包括青州旁边刘备曹操公孙瓒等人,也都是打着侍奉洛阳朝廷,呵斥冀州朝廷的旨意来反对王芬。
袁绍的能力和家世威望毋庸置疑,唯独这一点让王芬担忧。
那就是如果袁绍接替了王芬成为冀州牧,会不会人亡政熄,不再继续侍奉冀州的天子。
万一袁绍迫于四周压力,在执掌大权之后,选择废掉冀州的皇帝,改为向洛阳朝廷效忠,那么王芬一番心血,就会打了水漂。
对于一个敢于废立皇帝的主,王芬的胆子肯定有。
他冒着天下之大不违,重新立一个天子,就是想着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让党人的光芒再一次重现数十年前的模样,出现众正盈朝,党人盛世的局面。
若袁绍另有异心,有了别的想法,岂不是让王芬最初的愿望,付之东流?
荀和迟疑片刻,说道:“本初也是我们多年好友,当初我等落难,本初亦是愿意收留我们,与我们结交。他之志向,我们也是清楚的,应当不会怀有异心。”
“文祖公,若想知道袁本初是否会侍奉天子,不如一试便知。”
人群之中,许攸也站了出来进言。
许攸其实也是党人,历史上他曾经与王芬周旌襄楷陈逸一起谋划废掉汉灵帝,几人交情深厚,所以今年年初,王芬就把许攸调来邺城,担任侍御史。
听到他的话,王芬问道:“如何试探?”
许攸笑道:“公可召袁本初入邺都,担任侍中一类闲散官职,终日陪伴天子左右。若他拒不奉诏,则说明他有异心。若他欣然接受,愿意侍奉天子,则说明他心诚于陛下,则可托付大任。”
汉朝有不少散职,统称为皇帝的顾问,近臣等,没有实质的权力和管辖部门。
比如议郎、大夫、郎中、侍郎、中郎,侍中等,别看这里面有大夫和郎中,以为这是太医院,实际上这都是汉朝正统的官职,统称为郎官。
其中品秩最高的就是侍中,秩比两千石。袁绍现在是渤海太守,两千石官员,如果将他调任回邺城,担任侍中,看似变成了京官,可权力小了不止一点半点,从封疆大吏,直接变成闲散官员,普通人根本受不了。
王芬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嗯,子远之言,确实有道理。本初虽然与我等也是多年老友,布衣之交。无奈人心似水势无常,只希望他莫要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罢,便吩咐下去,按照许攸提出来的意见,令人去邺城皇宫之中,以天子名义写了诏书,盖上印章,召袁绍进宫,担任侍中。
而且这道命令下达以后,王芬也不许在场的人离开,这两日就待在太尉府,怕他们给袁绍告密。
但实际上当王芬下达命令之后,许攸荀谌辛评等人便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这些计策就是他们提出来并且实施的,哪用得着去告密?
袁绍那边只需要按照计划去做就行。
出题人都是他的人,王芬凭什么会觉得这道题目能考验得了袁绍?
只是那边诏令还没下达到渤海,此时的渤海,却开战了。
青州,平原国。
刘备以王芬擅立伪帝,大逆不道,且无故派吕布攻占兖州为由,正式宣战。
八月初,烈日炎炎,刘备亲自来到前线,率领大军进攻渤海、清河二郡,攻占了修县、绎幕,兵进东武城,一路往广宗打去。
值得一提的是,广宗东面,就是界桥。
整个冀州是一块平原,几乎无险可守,青州军忽然进攻,打得东面清河国的守军措手不及,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刘备军连破数城,攻入清河国腹地。
在这种情况下,王芬不得不紧急调遣军队前来拦截,双方主力于东武城、清渊、甘陵等县对峙,两边加起来,大军足有十多万。
同时幽州的公孙瓒也进兵河间国,率领步卒三万,骑兵两万,总计五万人马,猛攻渤海、河间、安平三郡。
袁绍只有一郡之地,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人,不能抵挡,只能放弃领土,退守巨鹿一带。
而洛阳方面,也大军云集,做出要进攻邺城的姿态。
一时间,就跟陈暮当初设想的一样,洛阳幽州青州,三面将冀州包围了起来,大军在肆意在冀州腹地驰骋,一路进逼魏郡,像是随时能将王芬覆灭一样。
东武城,夜幕将至,刘备正伏在桌案上写书信。陈暮与沮授田丰来到厅中,烛光影动,临近九月初秋,秋风徐来,油灯火苗乱窜。
“大哥。”
“嗯。”
见到他们过来,刘备将信纸包好,对一旁的亲卫道:“送去给公孙伯圭。”
等亲卫走了,陈暮才问道:“大哥是邀伯圭兄一起合兵进攻?”
刘备摇摇头:“不是,我是在信中叮嘱他,莫要肆意抄掠百姓,切不可再造多余杀戮。”
“这样啊。”
陈暮想了想,公孙瓒确实曾经干过这事。
由于刘备在冀州有好名声,此次进军,也曾经下过严令,对百姓秋毫无犯,若有人违令者斩。
所以现在兵进冀州之后,青州舆论机器全面启动,潜伏于各地的军情司探子利用印刷出来的宣传册,大肆宣传刘备的仁义与王芬的大逆不道,在舆论高地上占领优势。
以至于地方百姓对待刘备来犯的态度并不是那么抵触,甚至这东武城,在城中守军逃走后,还是城中官吏亲自为刘备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因此像这样收买人心的机会其实还是很不错,比如以后他们可以搞一份报纸,把这事写进去,多多宣传不是件坏事。
“四弟、公与、元皓先坐下吧,此时过来,是有何事?”
刘备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们。
军事行动方面白天已经商量过,他们是准备从东武南下攻打甘陵,破了贝丘,然后直取魏郡的清渊陶馆,配合北面安平国的公孙瓒以及河内郡的关羽一起三面进攻邺城。
冀州这地形就是这样,想打出去不容易,被人家攻进来,广袤的华北平原,除了城池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防守。
所以王芬的军队大部分都集中在鄃县、灵县、甘陵等地,疏于了北面修县、绎幕。
因此接下来的战斗,就是要准备开始打硬仗。
被三面围攻,位置纵深太大,在冷兵器时期反而是件坏事,到处都被攻打,首尾不能相顾。王芬就只能收缩兵力,将主力部队聚拢在魏郡周边,力图决战。
就跟历史上公孙瓒打袁绍一样,长驱直入,都快达到魏郡,最终才在广宗县的界桥一带被袁绍击败。
所以别看此时青州和幽州的进军十分顺利,但后面就没那么好打。王芬的实力比袁术还强,再算上袁绍的三万部众,总兵力达到二十多万。
而青州出兵六万,幽州五万,洛阳三万,总兵力只有十四五万左右,在兵力上有一些差距。
像这样双方加起来达三四十万兵力的大规模军团级别的作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是那种几万人规模的小打小闹,因此即便是陈暮,也十分地慎重,找了沮授田丰,商量接下里的对敌策略。
三人坐下,陈暮开口说道:“大哥,之前商议了军事之后,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此战应该尽快解决,不宜拖延,因为在实力上,我们与冀州还是有些差距。”
“哦?”
刘备想了想说道:“四弟为何这么说?”
陈暮道:“冀州兵强马壮,又有吕布骑兵在外,一旦回防,固守魏郡,则我军必然难以攻克。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一者趁王芬病危,冀州混乱之时尽快进兵。二者是解决兖州燃眉之急,若运气好,一战平定冀州,也犹未可知。”
“嗯......”
刘备思索道:“四弟之言,确实有理。只是兵者,大事也。甘陵贝丘一带城高兵多,恐怕难以尽快攻克,需要围住城池,等他们粮尽之后,才能做决议吧。”
陈暮笑道:“所以我们要改变策略,不能再打甘陵。”
“不打甘陵?”
刘备纳闷不已,问道:“若是不打甘陵,我们如何能进攻魏郡?”
冀州虽然是平原地区,无险可守,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战略纵深。魏郡、赵国、巨鹿等地纵横交错的几十条河流,就是最好的阻碍物。
陈暮跟刘备当初讨黄巾时在冀州打了那么久仗,对于这里的地理位置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从清河国进攻之后,刘备只能选择从清河国南下进入魏郡,再渡过清河,直取邺城。虽然也有别的道路,可要绕一个大圈子,耗时耗力,实在没有必要。
沮授说道:“我们之前商议过,若想进攻邺城,从清河国南下是其中一条道,还可以从界桥进入巨鹿境,再从广宗南下平恩、斥丘,打邺城。用此策的话,我们就可以绕开清河南面的守军,直插魏郡腹地。”
刘备沉吟道:“只是若不能攻克甘陵,我们后续的粮草,恐怕要受到甘陵一带守军袭扰,一旦粮草不能维系,前线怕是难以与敌人相持。”
听到他的担忧,陈暮沮授田丰互相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见他们笑而不语,刘备纳闷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田丰抚须道:“明公说的对。”
“所以我们绕道界桥,直取邺城,也是假的。”
沮授补充了一句。
陈暮最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兵进界桥,入广宗,南下取平恩,姿态做足,实际上,却是要将甘陵包围起来,不给王芬收缩兵力的机会。”
刘备被他们的话绕晕了,一会儿说要打邺城,一会儿又说打甘陵,到底打哪啊,一头雾水地问道:“所以,四弟公与元皓,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陈暮取出了随身带了冀州舆图,上面虽然标注简陋,但主要的城市还是存在,指着甘陵周边方向道:“大哥,从青州攻邺城,唯有从清河国南下这一条路选择。可甘陵屯有重兵,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所以我们应当兵分三路,一路主力过界桥取平恩,断甘陵粮道。一路从兖州进军发干陶馆,断甘陵后路,最后一路则取鄃县灵县,如此四面包夹,甘陵与贝丘二地必然难以长久。此时我们再佯装不管他们,南下攻打邺城,甘陵贝丘被困,东面和北面都是敌人,所以只有南下一条道路,配合魏郡军队,偷袭我们后方。但陶馆在我们手中,一旦甘陵守军出城袭扰我们后路,此时我们南北夹击,必可破甘陵敌军,则清河便成了我们进攻冀州的前哨站!”
刘备凑过来,就看到在地图上,甘陵其实离平原并不遥远,王芬的主要兵力是布置在甘陵与贝丘二地。至于与平原国治所平原县近在咫尺的鄃县和灵县,反倒不敢派那么多人,因为一来二地是座小县城,城池不高,难以抵挡大军围攻。二来离平原太近,一旦被攻打,援军难以尽快抵达。
所以甘陵这个清河国的治所,城池高,且城中屯粮比较多的地方,就成为了冀州防御青州的桥头堡。但清河国毕竟是一块平原地区,鄃县、灵县、绎幕、东武城在它的东面与北面,将它团团包围住。
唯一的屏障就是身后的清河,过了界桥就到了广宗。而南下贝丘清渊就是陶馆,可以说是一片很容易被困住的地方。
陈暮沮授田丰认为,先取广宗,再绕道兖州取陶馆,那么甘陵守军南下逃跑与粮道就会被断掉。他们的出路要么是东面跑到鄃县与灵县去,然后打到平原国,进攻青州老家,要么北上东武城,往安平国方向逃跑。
可问题是公孙瓒已经抵达安平国,往安平国逃跑就是死路一条。而东面的鄃县灵县又被攻破,即便将鄃县灵县夺回来,平原国境内还有一条黄河天险可以阻拦他们的道路,让他们无处可去。
所以在这样的境地下,甘陵守军在粮尽之后,要么出城去想办法断青州粮道,抢粮食。要么只能联络魏郡那边,与魏郡一起前后夹击刘备南去的主力军。
但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掉入青州谋士团的陷阱里,被刘备军主力,加上安平国的公孙瓒以及兖州方向来的第三股青州军一起配合围歼。
可以说,只要他们出城,就是死路一条,被陈暮他们算得死死的。
等到甘陵被拿下,那么整个清河国就会落入青州的手里,成为青州进攻冀州的桥头堡。随时可以南下,从清河两岸进兵攻打魏郡,而这沿途一路上,冀州则无险可守,除了固守城池以外,再也不能利用河流进行狙击了。
听到陈暮的话,再看着地图上的地形,刘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四弟这一招以进为退,倒是妙得很,假装进攻,实际却是防守。”
陈暮笑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其实也是趁王芬生病,要他命而已。若不是现在冀州指挥混乱,恐怕我们想这么打也没那么容易。”
根据军情司密报,王芬已经病了半个月了,这段时间没有上朝,也没有出过门,想来已经是病入膏肓。
作为冀州的灵魂人物,王芬一旦倒下,对于冀州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到时候政令混乱,军队难以统一指挥,就是青州军浑水摸鱼的时候。不然的话,以冀州现在完全能以一敌三的实力,脑子抽了才一定要和他硬碰硬。
毕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偶然而非必然,世界上大部分的战斗,都是以兵多欺负兵少,势力大主动去打势力小的。任何以弱胜强的典范,往往都是大规模敌人进攻的时候出现错误,被人抓住了机会而已。
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经典以弱胜强的战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王芬荀和陈逸几个党人大佬思索了一会儿。
从内心深处来说,荀和是没意见。
因为他和袁绍关系不错,袁绍不仅早期与他们一直有来往,交情深厚。
后来清君侧,也是荀和与袁绍一起策划的,有革命友谊。
陈逸的话,属于那种没有什么主见的人。如果大家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所以真正拿主意的,还是王芬。
毕竟现在冀州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主持大局的人,陈逸不愿意,是因为他缺乏主见,随波逐流。荀和不愿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种雄才大略。
就好像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假如曹操死了,荀彧威望再高,也难以取代曹操的位置是一个道理。
不同的人,定位就不一样。有些人天生适合做君主,有些人只适合做臣子。个人威望、能力、决断,都能从性格当中体现出来。
所以当韩馥举荐袁绍来继承冀州牧的时候,荀和与陈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因为在他们看来,袁绍也是党人中的一员。而且袁绍不管是从威望、能力以及魄力上,都适合承担起这个责任。不像他们一样,遇到大事的时候,有时候会瞻前顾后,难以做出决定。
当然。
荀和陈逸等人一定不会想到,其实袁绍也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只不过目前还没显现出来而已。暂时让世人看到的,仅仅只是他英明神武的地方,等多年以后才会暴露出来。
不过就当所有人都在考虑韩馥的推荐是否合理的时候,唯有王芬皱起眉头,默然说道:“袁本初虽世出名门,可却不知他对当今天子怎么看。”
当今天子?
荀和顿时惊醒过来。
这个天子当然不是指洛阳的刘虞,而是指冀州的小皇帝刘陔。
因为王芬立皇帝这事,闹得天下沸沸扬扬。
很多世家和门阀其实是不认可这个皇帝,包括青州旁边刘备曹操公孙瓒等人,也都是打着侍奉洛阳朝廷,呵斥冀州朝廷的旨意来反对王芬。
袁绍的能力和家世威望毋庸置疑,唯独这一点让王芬担忧。
那就是如果袁绍接替了王芬成为冀州牧,会不会人亡政熄,不再继续侍奉冀州的天子。
万一袁绍迫于四周压力,在执掌大权之后,选择废掉冀州的皇帝,改为向洛阳朝廷效忠,那么王芬一番心血,就会打了水漂。
对于一个敢于废立皇帝的主,王芬的胆子肯定有。
他冒着天下之大不违,重新立一个天子,就是想着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让党人的光芒再一次重现数十年前的模样,出现众正盈朝,党人盛世的局面。
若袁绍另有异心,有了别的想法,岂不是让王芬最初的愿望,付之东流?
荀和迟疑片刻,说道:“本初也是我们多年好友,当初我等落难,本初亦是愿意收留我们,与我们结交。他之志向,我们也是清楚的,应当不会怀有异心。”
“文祖公,若想知道袁本初是否会侍奉天子,不如一试便知。”
人群之中,许攸也站了出来进言。
许攸其实也是党人,历史上他曾经与王芬周旌襄楷陈逸一起谋划废掉汉灵帝,几人交情深厚,所以今年年初,王芬就把许攸调来邺城,担任侍御史。
听到他的话,王芬问道:“如何试探?”
许攸笑道:“公可召袁本初入邺都,担任侍中一类闲散官职,终日陪伴天子左右。若他拒不奉诏,则说明他有异心。若他欣然接受,愿意侍奉天子,则说明他心诚于陛下,则可托付大任。”
汉朝有不少散职,统称为皇帝的顾问,近臣等,没有实质的权力和管辖部门。
比如议郎、大夫、郎中、侍郎、中郎,侍中等,别看这里面有大夫和郎中,以为这是太医院,实际上这都是汉朝正统的官职,统称为郎官。
其中品秩最高的就是侍中,秩比两千石。袁绍现在是渤海太守,两千石官员,如果将他调任回邺城,担任侍中,看似变成了京官,可权力小了不止一点半点,从封疆大吏,直接变成闲散官员,普通人根本受不了。
王芬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嗯,子远之言,确实有道理。本初虽然与我等也是多年老友,布衣之交。无奈人心似水势无常,只希望他莫要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罢,便吩咐下去,按照许攸提出来的意见,令人去邺城皇宫之中,以天子名义写了诏书,盖上印章,召袁绍进宫,担任侍中。
而且这道命令下达以后,王芬也不许在场的人离开,这两日就待在太尉府,怕他们给袁绍告密。
但实际上当王芬下达命令之后,许攸荀谌辛评等人便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这些计策就是他们提出来并且实施的,哪用得着去告密?
袁绍那边只需要按照计划去做就行。
出题人都是他的人,王芬凭什么会觉得这道题目能考验得了袁绍?
只是那边诏令还没下达到渤海,此时的渤海,却开战了。
青州,平原国。
刘备以王芬擅立伪帝,大逆不道,且无故派吕布攻占兖州为由,正式宣战。
八月初,烈日炎炎,刘备亲自来到前线,率领大军进攻渤海、清河二郡,攻占了修县、绎幕,兵进东武城,一路往广宗打去。
值得一提的是,广宗东面,就是界桥。
整个冀州是一块平原,几乎无险可守,青州军忽然进攻,打得东面清河国的守军措手不及,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刘备军连破数城,攻入清河国腹地。
在这种情况下,王芬不得不紧急调遣军队前来拦截,双方主力于东武城、清渊、甘陵等县对峙,两边加起来,大军足有十多万。
同时幽州的公孙瓒也进兵河间国,率领步卒三万,骑兵两万,总计五万人马,猛攻渤海、河间、安平三郡。
袁绍只有一郡之地,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人,不能抵挡,只能放弃领土,退守巨鹿一带。
而洛阳方面,也大军云集,做出要进攻邺城的姿态。
一时间,就跟陈暮当初设想的一样,洛阳幽州青州,三面将冀州包围了起来,大军在肆意在冀州腹地驰骋,一路进逼魏郡,像是随时能将王芬覆灭一样。
东武城,夜幕将至,刘备正伏在桌案上写书信。陈暮与沮授田丰来到厅中,烛光影动,临近九月初秋,秋风徐来,油灯火苗乱窜。
“大哥。”
“嗯。”
见到他们过来,刘备将信纸包好,对一旁的亲卫道:“送去给公孙伯圭。”
等亲卫走了,陈暮才问道:“大哥是邀伯圭兄一起合兵进攻?”
刘备摇摇头:“不是,我是在信中叮嘱他,莫要肆意抄掠百姓,切不可再造多余杀戮。”
“这样啊。”
陈暮想了想,公孙瓒确实曾经干过这事。
由于刘备在冀州有好名声,此次进军,也曾经下过严令,对百姓秋毫无犯,若有人违令者斩。
所以现在兵进冀州之后,青州舆论机器全面启动,潜伏于各地的军情司探子利用印刷出来的宣传册,大肆宣传刘备的仁义与王芬的大逆不道,在舆论高地上占领优势。
以至于地方百姓对待刘备来犯的态度并不是那么抵触,甚至这东武城,在城中守军逃走后,还是城中官吏亲自为刘备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因此像这样收买人心的机会其实还是很不错,比如以后他们可以搞一份报纸,把这事写进去,多多宣传不是件坏事。
“四弟、公与、元皓先坐下吧,此时过来,是有何事?”
刘备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们。
军事行动方面白天已经商量过,他们是准备从东武南下攻打甘陵,破了贝丘,然后直取魏郡的清渊陶馆,配合北面安平国的公孙瓒以及河内郡的关羽一起三面进攻邺城。
冀州这地形就是这样,想打出去不容易,被人家攻进来,广袤的华北平原,除了城池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防守。
所以王芬的军队大部分都集中在鄃县、灵县、甘陵等地,疏于了北面修县、绎幕。
因此接下来的战斗,就是要准备开始打硬仗。
被三面围攻,位置纵深太大,在冷兵器时期反而是件坏事,到处都被攻打,首尾不能相顾。王芬就只能收缩兵力,将主力部队聚拢在魏郡周边,力图决战。
就跟历史上公孙瓒打袁绍一样,长驱直入,都快达到魏郡,最终才在广宗县的界桥一带被袁绍击败。
所以别看此时青州和幽州的进军十分顺利,但后面就没那么好打。王芬的实力比袁术还强,再算上袁绍的三万部众,总兵力达到二十多万。
而青州出兵六万,幽州五万,洛阳三万,总兵力只有十四五万左右,在兵力上有一些差距。
像这样双方加起来达三四十万兵力的大规模军团级别的作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是那种几万人规模的小打小闹,因此即便是陈暮,也十分地慎重,找了沮授田丰,商量接下里的对敌策略。
三人坐下,陈暮开口说道:“大哥,之前商议了军事之后,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此战应该尽快解决,不宜拖延,因为在实力上,我们与冀州还是有些差距。”
“哦?”
刘备想了想说道:“四弟为何这么说?”
陈暮道:“冀州兵强马壮,又有吕布骑兵在外,一旦回防,固守魏郡,则我军必然难以攻克。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一者趁王芬病危,冀州混乱之时尽快进兵。二者是解决兖州燃眉之急,若运气好,一战平定冀州,也犹未可知。”
“嗯......”
刘备思索道:“四弟之言,确实有理。只是兵者,大事也。甘陵贝丘一带城高兵多,恐怕难以尽快攻克,需要围住城池,等他们粮尽之后,才能做决议吧。”
陈暮笑道:“所以我们要改变策略,不能再打甘陵。”
“不打甘陵?”
刘备纳闷不已,问道:“若是不打甘陵,我们如何能进攻魏郡?”
冀州虽然是平原地区,无险可守,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战略纵深。魏郡、赵国、巨鹿等地纵横交错的几十条河流,就是最好的阻碍物。
陈暮跟刘备当初讨黄巾时在冀州打了那么久仗,对于这里的地理位置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从清河国进攻之后,刘备只能选择从清河国南下进入魏郡,再渡过清河,直取邺城。虽然也有别的道路,可要绕一个大圈子,耗时耗力,实在没有必要。
沮授说道:“我们之前商议过,若想进攻邺城,从清河国南下是其中一条道,还可以从界桥进入巨鹿境,再从广宗南下平恩、斥丘,打邺城。用此策的话,我们就可以绕开清河南面的守军,直插魏郡腹地。”
刘备沉吟道:“只是若不能攻克甘陵,我们后续的粮草,恐怕要受到甘陵一带守军袭扰,一旦粮草不能维系,前线怕是难以与敌人相持。”
听到他的担忧,陈暮沮授田丰互相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见他们笑而不语,刘备纳闷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田丰抚须道:“明公说的对。”
“所以我们绕道界桥,直取邺城,也是假的。”
沮授补充了一句。
陈暮最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兵进界桥,入广宗,南下取平恩,姿态做足,实际上,却是要将甘陵包围起来,不给王芬收缩兵力的机会。”
刘备被他们的话绕晕了,一会儿说要打邺城,一会儿又说打甘陵,到底打哪啊,一头雾水地问道:“所以,四弟公与元皓,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陈暮取出了随身带了冀州舆图,上面虽然标注简陋,但主要的城市还是存在,指着甘陵周边方向道:“大哥,从青州攻邺城,唯有从清河国南下这一条路选择。可甘陵屯有重兵,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所以我们应当兵分三路,一路主力过界桥取平恩,断甘陵粮道。一路从兖州进军发干陶馆,断甘陵后路,最后一路则取鄃县灵县,如此四面包夹,甘陵与贝丘二地必然难以长久。此时我们再佯装不管他们,南下攻打邺城,甘陵贝丘被困,东面和北面都是敌人,所以只有南下一条道路,配合魏郡军队,偷袭我们后方。但陶馆在我们手中,一旦甘陵守军出城袭扰我们后路,此时我们南北夹击,必可破甘陵敌军,则清河便成了我们进攻冀州的前哨站!”
刘备凑过来,就看到在地图上,甘陵其实离平原并不遥远,王芬的主要兵力是布置在甘陵与贝丘二地。至于与平原国治所平原县近在咫尺的鄃县和灵县,反倒不敢派那么多人,因为一来二地是座小县城,城池不高,难以抵挡大军围攻。二来离平原太近,一旦被攻打,援军难以尽快抵达。
所以甘陵这个清河国的治所,城池高,且城中屯粮比较多的地方,就成为了冀州防御青州的桥头堡。但清河国毕竟是一块平原地区,鄃县、灵县、绎幕、东武城在它的东面与北面,将它团团包围住。
唯一的屏障就是身后的清河,过了界桥就到了广宗。而南下贝丘清渊就是陶馆,可以说是一片很容易被困住的地方。
陈暮沮授田丰认为,先取广宗,再绕道兖州取陶馆,那么甘陵守军南下逃跑与粮道就会被断掉。他们的出路要么是东面跑到鄃县与灵县去,然后打到平原国,进攻青州老家,要么北上东武城,往安平国方向逃跑。
可问题是公孙瓒已经抵达安平国,往安平国逃跑就是死路一条。而东面的鄃县灵县又被攻破,即便将鄃县灵县夺回来,平原国境内还有一条黄河天险可以阻拦他们的道路,让他们无处可去。
所以在这样的境地下,甘陵守军在粮尽之后,要么出城去想办法断青州粮道,抢粮食。要么只能联络魏郡那边,与魏郡一起前后夹击刘备南去的主力军。
但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掉入青州谋士团的陷阱里,被刘备军主力,加上安平国的公孙瓒以及兖州方向来的第三股青州军一起配合围歼。
可以说,只要他们出城,就是死路一条,被陈暮他们算得死死的。
等到甘陵被拿下,那么整个清河国就会落入青州的手里,成为青州进攻冀州的桥头堡。随时可以南下,从清河两岸进兵攻打魏郡,而这沿途一路上,冀州则无险可守,除了固守城池以外,再也不能利用河流进行狙击了。
听到陈暮的话,再看着地图上的地形,刘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四弟这一招以进为退,倒是妙得很,假装进攻,实际却是防守。”
陈暮笑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其实也是趁王芬生病,要他命而已。若不是现在冀州指挥混乱,恐怕我们想这么打也没那么容易。”
根据军情司密报,王芬已经病了半个月了,这段时间没有上朝,也没有出过门,想来已经是病入膏肓。
作为冀州的灵魂人物,王芬一旦倒下,对于冀州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到时候政令混乱,军队难以统一指挥,就是青州军浑水摸鱼的时候。不然的话,以冀州现在完全能以一敌三的实力,脑子抽了才一定要和他硬碰硬。
毕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偶然而非必然,世界上大部分的战斗,都是以兵多欺负兵少,势力大主动去打势力小的。任何以弱胜强的典范,往往都是大规模敌人进攻的时候出现错误,被人抓住了机会而已。
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经典以弱胜强的战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