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五十九章 粮食与麦收
唐时英说道:“大人坐镇陕西,协调各方,为各地发放贷款,有数百万两之多,可以说大地震,固然死伤三十多万,但是而今已经没有什么后遗症了。”
“在下看来,还有三件事情,要注意。这三件事情,做完之后。这一场地震也就过去了。”
周梦臣说道:“那三件?”
唐时英说道:“第一,是各地乡约会的工程验收。大人恩德,特别拨出银两募工,有了这些工钱,很多借贷都能还上一些,将来百姓赖账的可能,就小了很多。这些事情必须要做圆满。”
周梦臣心中还是理解这件事情的。
农村没有银子。而借出来的是银子,手头没有银子要还银子,确实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情,但是各地营造工程的时候,周梦臣投入了不少白银,增加了关中白银的流通量。不说贬值什么的。只说关中百姓搞到钱的机会多了一些。
甚至还有移民。在周梦臣的建立之下,关中的商业氛围远远比不上河朔一省,毕竟河朔一省本质上是从大同府升格而来的。官员几乎都留任了,再加上对蒙古的贸易,总之在河朔赚钱比在关中容易。
只是周梦臣有一点不大明白,说道:“等等,你觉得百姓会赖账?”
唐时英一愣,说道:“大人,你不会觉得百姓不会赖账吧?”
周梦臣说道:“这是有官府担保的。”
唐时英说道:“那又如何?大人是没有见过滚刀肉,只要给钱,就愿意拿刀子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如果催债催出人命了。对大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周梦臣一时间愣住,内心之中不由的暗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周梦臣从来不是一个轻视百姓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催债催出人命来了,不管是对周梦臣的名声,还是心灵,都是一个污点。
而且他很想说,这一件事情不会发生。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理智去思考,却发现,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甚至必然发生几例。
因为在很多地方,命不值钱。
唐时英看出了周梦臣的担忧,说道:“大人妙手,让晋商借贷,请您放心,晋商是有办法的。即便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过是他们为富不仁。不关大人的事情。”
“双方才是好对手。”
周梦臣最近微微一勾,表现出一个惨淡的几乎好像哭的笑容,说道:“希望如此吧。”
商人能有什么底线。周梦臣可想而知,这几乎正好形成一个循环,下面摆出吃准了很多官员爱面子,就弄得进退两难,但是对于带着一点黑社会性质的商人来说,这些困难,简直太好摆平了。而不管什么样的商人,在官员面前,实在太好拿捏了一点。
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轮回。
周梦臣心中暗道:“罢罢罢,只要大部分是好的,一些小问题就不要想了。”毕竟对大部分百姓来说,只有没还钱的时候,才会闹。如果有钱还钱,他们不会不还钱的。再加上让关中百姓赚了这么多工程款。手头也富裕了不少,想来也是有钱还钱的。
天下事情,很难十全十美。周梦臣觉得自己不能责备求全。但是周梦臣转念一想,他这些不求全的地方,分明都是一条条生命,岂能不求全,或者说一句不可能求全就遮掩过去了。
此刻周梦臣才知道,电车难题,哪里是哲学,分明是现实。是周梦臣每时每刻都要做的选择题。
周梦臣不去多想了,想也无用。他说道:“其余两件事情是什么?”
唐时英说道:“其他两件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那就是粮食问题,与麦收问题。我估计过,去年地震,有很多粮食都没有抢救出来。总之今年关中粮食有很大的缺口,今年五月麦收,粮食也会有不小的减产。我看过,不少土地,看似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原来的土地已经在下面一层了,总之,我估计不知道有多少土地要绝收的。虽然大人运来了一百多万石粮食,但是总体上来,陕西还是需要粮食,特别是甘肃,宁夏,兰州,这些偏远的地方,依然需要粮食。我不知道,大人到底准备了多少粮食,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地方,请大人不要忘记,陕西一省,并不仅仅有关中而已。”
周梦臣说道:“这一点,我已经准备了,晋商从江南运输一批粮食来关中发卖。不过,再往西边运输,这一点我没有想过,就由你安排的。放心,关中是有足够的粮食的。”
唐时英说道:“如此,下官也就放心了,不知道这粮食什么时候来?”
周梦臣说道:“五月在淮南起运,大概在六月七月,不管今年秋收如何,都足够百姓过冬的。”
看起来从淮南湖广等地区收购粮食到陕西贩卖是赚钱的买卖。其实如果不是卖周梦臣面子,晋商根本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赚得太少了。
晋商有渠道,对于他们来说运输粮食并不费力,奈何算算路费,再加上周梦臣限制的价格,也就是能赚一个辛苦钱。如果将这钱投入其他领域赚钱,赚得要比往西北贩卖粮食要赚得多。
这也是西北最大的窘境,因为丝绸之路,虽然没有中断,但是碍于沙漠瀚海,而兵乱等等原因,运输量是非常小,虽然不至于忽略不计,但到底并不是多大的规模,对大明内部贸易体系,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陕西比山西还差劲,本来就是穷地方。陆路遥远,以这个时代的运输体系,几乎运什么都赔钱,除非能卖出高价,但是西北这里哪里有能出高价的人。这也形成了大明其他地方对西北持续的吸血。再加上西北粮食自给率降低到很低,简直是不足的地步,更需要从其他地方搞粮食。
总之,东南经济发展,对西北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好处。
唐时英说道:“大人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距离五月,也没有几日了。我这就去安排。大人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在下告辞了。”
周梦臣起身相送。唐时英走得很是干脆。
似乎因为无欲无求,对周梦臣也是平等对待,反正就要辞官的人了,还怕什么?
周梦臣目送唐时英离开,忽然觉得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在这里处置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其实等这一批粮食过来,大地震给人社会带来的伤害,也就平复的差不多了,虽然不能如之前一样,但也在慢慢恢复之中。
诚然,历史上死亡八十多万,还是大明有名有姓记载的八十多万,真实情况到底死了多少人,也是难知道,在周梦臣的干涉之下,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汇总到他手中的死亡人数,依然让周梦臣为之一惊,有三十多万人。
对于每一个亲身经历过这一场地震的人来说,这一场地震是永世难忘的,但是对社会来说,地震已经慢慢的过去了。
周梦臣在这里待的时间不长,他其实喜欢在地方上,不喜欢回京。更不要说,而今京师两军对垒,厮杀惨烈。这个时候他回去,简直是没事找事。
只是他知道他即便拖延也拖延不了多长时候,还有他第二个孩子。一时间,他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就加快工作进度吧。在走之前,将一切都收尾。不要搞成拖泥带水的样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唐时英说道:“大人坐镇陕西,协调各方,为各地发放贷款,有数百万两之多,可以说大地震,固然死伤三十多万,但是而今已经没有什么后遗症了。”
“在下看来,还有三件事情,要注意。这三件事情,做完之后。这一场地震也就过去了。”
周梦臣说道:“那三件?”
唐时英说道:“第一,是各地乡约会的工程验收。大人恩德,特别拨出银两募工,有了这些工钱,很多借贷都能还上一些,将来百姓赖账的可能,就小了很多。这些事情必须要做圆满。”
周梦臣心中还是理解这件事情的。
农村没有银子。而借出来的是银子,手头没有银子要还银子,确实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情,但是各地营造工程的时候,周梦臣投入了不少白银,增加了关中白银的流通量。不说贬值什么的。只说关中百姓搞到钱的机会多了一些。
甚至还有移民。在周梦臣的建立之下,关中的商业氛围远远比不上河朔一省,毕竟河朔一省本质上是从大同府升格而来的。官员几乎都留任了,再加上对蒙古的贸易,总之在河朔赚钱比在关中容易。
只是周梦臣有一点不大明白,说道:“等等,你觉得百姓会赖账?”
唐时英一愣,说道:“大人,你不会觉得百姓不会赖账吧?”
周梦臣说道:“这是有官府担保的。”
唐时英说道:“那又如何?大人是没有见过滚刀肉,只要给钱,就愿意拿刀子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如果催债催出人命了。对大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周梦臣一时间愣住,内心之中不由的暗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周梦臣从来不是一个轻视百姓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催债催出人命来了,不管是对周梦臣的名声,还是心灵,都是一个污点。
而且他很想说,这一件事情不会发生。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理智去思考,却发现,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甚至必然发生几例。
因为在很多地方,命不值钱。
唐时英看出了周梦臣的担忧,说道:“大人妙手,让晋商借贷,请您放心,晋商是有办法的。即便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过是他们为富不仁。不关大人的事情。”
“双方才是好对手。”
周梦臣最近微微一勾,表现出一个惨淡的几乎好像哭的笑容,说道:“希望如此吧。”
商人能有什么底线。周梦臣可想而知,这几乎正好形成一个循环,下面摆出吃准了很多官员爱面子,就弄得进退两难,但是对于带着一点黑社会性质的商人来说,这些困难,简直太好摆平了。而不管什么样的商人,在官员面前,实在太好拿捏了一点。
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轮回。
周梦臣心中暗道:“罢罢罢,只要大部分是好的,一些小问题就不要想了。”毕竟对大部分百姓来说,只有没还钱的时候,才会闹。如果有钱还钱,他们不会不还钱的。再加上让关中百姓赚了这么多工程款。手头也富裕了不少,想来也是有钱还钱的。
天下事情,很难十全十美。周梦臣觉得自己不能责备求全。但是周梦臣转念一想,他这些不求全的地方,分明都是一条条生命,岂能不求全,或者说一句不可能求全就遮掩过去了。
此刻周梦臣才知道,电车难题,哪里是哲学,分明是现实。是周梦臣每时每刻都要做的选择题。
周梦臣不去多想了,想也无用。他说道:“其余两件事情是什么?”
唐时英说道:“其他两件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那就是粮食问题,与麦收问题。我估计过,去年地震,有很多粮食都没有抢救出来。总之今年关中粮食有很大的缺口,今年五月麦收,粮食也会有不小的减产。我看过,不少土地,看似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原来的土地已经在下面一层了,总之,我估计不知道有多少土地要绝收的。虽然大人运来了一百多万石粮食,但是总体上来,陕西还是需要粮食,特别是甘肃,宁夏,兰州,这些偏远的地方,依然需要粮食。我不知道,大人到底准备了多少粮食,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地方,请大人不要忘记,陕西一省,并不仅仅有关中而已。”
周梦臣说道:“这一点,我已经准备了,晋商从江南运输一批粮食来关中发卖。不过,再往西边运输,这一点我没有想过,就由你安排的。放心,关中是有足够的粮食的。”
唐时英说道:“如此,下官也就放心了,不知道这粮食什么时候来?”
周梦臣说道:“五月在淮南起运,大概在六月七月,不管今年秋收如何,都足够百姓过冬的。”
看起来从淮南湖广等地区收购粮食到陕西贩卖是赚钱的买卖。其实如果不是卖周梦臣面子,晋商根本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赚得太少了。
晋商有渠道,对于他们来说运输粮食并不费力,奈何算算路费,再加上周梦臣限制的价格,也就是能赚一个辛苦钱。如果将这钱投入其他领域赚钱,赚得要比往西北贩卖粮食要赚得多。
这也是西北最大的窘境,因为丝绸之路,虽然没有中断,但是碍于沙漠瀚海,而兵乱等等原因,运输量是非常小,虽然不至于忽略不计,但到底并不是多大的规模,对大明内部贸易体系,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陕西比山西还差劲,本来就是穷地方。陆路遥远,以这个时代的运输体系,几乎运什么都赔钱,除非能卖出高价,但是西北这里哪里有能出高价的人。这也形成了大明其他地方对西北持续的吸血。再加上西北粮食自给率降低到很低,简直是不足的地步,更需要从其他地方搞粮食。
总之,东南经济发展,对西北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好处。
唐时英说道:“大人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距离五月,也没有几日了。我这就去安排。大人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在下告辞了。”
周梦臣起身相送。唐时英走得很是干脆。
似乎因为无欲无求,对周梦臣也是平等对待,反正就要辞官的人了,还怕什么?
周梦臣目送唐时英离开,忽然觉得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在这里处置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其实等这一批粮食过来,大地震给人社会带来的伤害,也就平复的差不多了,虽然不能如之前一样,但也在慢慢恢复之中。
诚然,历史上死亡八十多万,还是大明有名有姓记载的八十多万,真实情况到底死了多少人,也是难知道,在周梦臣的干涉之下,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汇总到他手中的死亡人数,依然让周梦臣为之一惊,有三十多万人。
对于每一个亲身经历过这一场地震的人来说,这一场地震是永世难忘的,但是对社会来说,地震已经慢慢的过去了。
周梦臣在这里待的时间不长,他其实喜欢在地方上,不喜欢回京。更不要说,而今京师两军对垒,厮杀惨烈。这个时候他回去,简直是没事找事。
只是他知道他即便拖延也拖延不了多长时候,还有他第二个孩子。一时间,他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就加快工作进度吧。在走之前,将一切都收尾。不要搞成拖泥带水的样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