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不知过了多久,黑影突然调转身形,侧身走向屋门,几秒钟后,屋门处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
声音不大,也不急促,但每响一下都让人的心脏跟着一缩。
屋外的尖叫声更加密集,而且令人揪心。
我正怕地发抖,却猛然想起住在老宅里的姥姥和姥爷。
“糟了!”
我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被碰到,发出响动。
“嘘~~~别动。”
医生冲我比个噤声的手势。
“为啥别动?坐着等死?还是坐着等着别人死?”
几位老人连忙从凳子上站起来追我,但已经来不及。
我摇摇晃晃冲向屋门,猛地将门栓拉开,紧接着一把拉开木门。
一股冰冷的寒气顿时铺面而来,一个飘忽不定的影子正飘在我面前,不是莺儿,但相貌要比莺儿更恐怖。
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也可能是被吓得脑袋有点蒙,竟然抱着那黑影就是一口咬上。
仿佛咬到棉花糖一样的口感。
它似乎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嘴给咬蒙了,正龇牙咧嘴地吓唬我,却猛然感觉腰间一痛,连忙蠕动着身子想要挣脱。
我狠狠一撕,竟然从它身上撕下一块魂魄。
那一块似有若无的东西仿佛几缕没有味道的棉花糖丝,顺着我的喉咙一路而下,一直落到肚子里,竟也不觉得难吃。
再看那吊死鬼,仿佛惊慌地捂着被我咬烂的地方,神色惊慌,身体仿佛被戳了个窟窿的气球一样迅速瘪下去,不一会就消散无影。
我有些发愣。
后面追上来的几位老人也愣在原地,片刻之后才连忙冲上来把我拉回屋子,重新挂上屋门,医生给我反复号脉,却并无异常。
“怪了。”
“村长,我要出去帮忙。”
“说什么!不许去!”我的请求被厉声拒绝。
“这些都是花瓶,看起来吓唬人,其实本事差得远,本事比莺儿差了十万八千里,不会有错的。”
我试图解释,但他们根本不停,都怕我出个三场两短的,他们不好向舅舅交代。
舅舅是村里的老好人,平时做事图个和和睦睦,只吃亏不沾光,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欠着他的人情。
我见他们执意不肯,也只好作罢。
但只是表面上的罢休,我心里早就已经计划好了下一步行动。
我一定要出去杀掉这些咋咋呼呼吓唬人的吊死鬼。
不仅是为了家人和村里人的安全。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刚才吞下去的那一口残魂。
因为当那股既像是气流,又像是棉花糖一样的东西落到我肚子里之后,我突然感觉身体舒坦不少,身上的皮肉伤不再那么疼,身上也莫名觉得暖和,不再有那种被阴冷寒气包围的感觉······
甚至连四肢挥动都感觉而变得更加有力道了。
难不成我能吃鬼?
我表面上装作不说话,但心里一直在暗暗嘀咕。
据我所知能吃鬼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专修邪道的妖魔,它们依靠吞噬同类来吸收它们的灵力和煞气,从而增强自身的本事。
还有一种是地府的官差,比如看守地狱的修罗夜叉,如果有被打入地狱的恶鬼不老实,试图逃跑的话,它们便会将那些恶鬼一把掳走,然后塞进嘴里嚼为齑粉。
被夜叉吃掉的魂魄将用不超生,永远化作夜叉鬼的养料。
所以这也正是它们的本事足以大到当地狱守门人的原因。
最出名吃鬼的人应该要数天师钟馗了,想必大家对这位大神的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
钟馗,字正南,是传统诸神中唯一一位万应之神,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要福得福,要财来财。
钟馗大神主要的任务是抓鬼,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抓鬼多了,自然也是什么鬼都能遇到,所以钟馗不乏有吃鬼的时候,凭借大神的名声,他吃鬼的本事也成为民间佳话。
相传在唐朝玄宗时期,皇帝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治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与皇帝都因此而非常着急。
可在一天夜里,玄宗偶然做梦,在梦中见到一个身穿红衣的小鬼溜进金銮殿,偷走了他收藏的珍宝。
皇帝是什么人?那是“天子”,是全天下的君主,怎能容忍有小鬼在自己面前作祟?
于是玄宗愤怒地斥责小鬼,但小鬼却对他的斥责置若罔闻,压根不予理睬。
玄宗气得发抖,连连呼叫护卫,却无一人护驾,反倒是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一把将小鬼捉住,又一口吞进肚子。
玄宗又惊又疑,忙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撞死在宫殿的台阶上,死后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怪疾痊愈,心中不禁大喜,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了下来。
由于玄宗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所在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
钟馗的故事广为流传,几乎是民间所有人都听过的故事,除了口口相传外,钟馗的故事也可在各种古典上找到踪迹,如《历代神仙通鉴》,《唐逸史》等等。
其中最早的记录要数名著《全唐诗》,其他诸文中亦有所录。如:
宋代《醉翁谈录》记载: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即觉。命工绘画之。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尔后,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钟馗为祛鬼逐恶判官。
明·凌元翰《题颜辉鬼猎图》记载:“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搜田也欲从四时,作声恍如聆一鼓”。
清·郑板桥《题黄慎钟馗酌妹图》记载:“五日终南进士家,深怀巨盘嘴生涯。笑他未嫁婵娟妹,已解宜男是好花”。
清·李方振《跳钟馗》记载:“锦伞银鞍簇软轮,灯花影扉得袍新。终南进士谁尴尬,错认泥梨啖鬼人”。
齐白石《摇扇钟馗》记载:“乌纱破帽大红袍,举步安闲扇慢摇。人笑终南钟进士,鬼符文章价谁高”;民间话本小说烟霞散人的《斩鬼传》:“话说唐朝终南山有一秀才,姓钟名馗,字正南”。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声音不大,也不急促,但每响一下都让人的心脏跟着一缩。
屋外的尖叫声更加密集,而且令人揪心。
我正怕地发抖,却猛然想起住在老宅里的姥姥和姥爷。
“糟了!”
我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被碰到,发出响动。
“嘘~~~别动。”
医生冲我比个噤声的手势。
“为啥别动?坐着等死?还是坐着等着别人死?”
几位老人连忙从凳子上站起来追我,但已经来不及。
我摇摇晃晃冲向屋门,猛地将门栓拉开,紧接着一把拉开木门。
一股冰冷的寒气顿时铺面而来,一个飘忽不定的影子正飘在我面前,不是莺儿,但相貌要比莺儿更恐怖。
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也可能是被吓得脑袋有点蒙,竟然抱着那黑影就是一口咬上。
仿佛咬到棉花糖一样的口感。
它似乎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嘴给咬蒙了,正龇牙咧嘴地吓唬我,却猛然感觉腰间一痛,连忙蠕动着身子想要挣脱。
我狠狠一撕,竟然从它身上撕下一块魂魄。
那一块似有若无的东西仿佛几缕没有味道的棉花糖丝,顺着我的喉咙一路而下,一直落到肚子里,竟也不觉得难吃。
再看那吊死鬼,仿佛惊慌地捂着被我咬烂的地方,神色惊慌,身体仿佛被戳了个窟窿的气球一样迅速瘪下去,不一会就消散无影。
我有些发愣。
后面追上来的几位老人也愣在原地,片刻之后才连忙冲上来把我拉回屋子,重新挂上屋门,医生给我反复号脉,却并无异常。
“怪了。”
“村长,我要出去帮忙。”
“说什么!不许去!”我的请求被厉声拒绝。
“这些都是花瓶,看起来吓唬人,其实本事差得远,本事比莺儿差了十万八千里,不会有错的。”
我试图解释,但他们根本不停,都怕我出个三场两短的,他们不好向舅舅交代。
舅舅是村里的老好人,平时做事图个和和睦睦,只吃亏不沾光,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欠着他的人情。
我见他们执意不肯,也只好作罢。
但只是表面上的罢休,我心里早就已经计划好了下一步行动。
我一定要出去杀掉这些咋咋呼呼吓唬人的吊死鬼。
不仅是为了家人和村里人的安全。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刚才吞下去的那一口残魂。
因为当那股既像是气流,又像是棉花糖一样的东西落到我肚子里之后,我突然感觉身体舒坦不少,身上的皮肉伤不再那么疼,身上也莫名觉得暖和,不再有那种被阴冷寒气包围的感觉······
甚至连四肢挥动都感觉而变得更加有力道了。
难不成我能吃鬼?
我表面上装作不说话,但心里一直在暗暗嘀咕。
据我所知能吃鬼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专修邪道的妖魔,它们依靠吞噬同类来吸收它们的灵力和煞气,从而增强自身的本事。
还有一种是地府的官差,比如看守地狱的修罗夜叉,如果有被打入地狱的恶鬼不老实,试图逃跑的话,它们便会将那些恶鬼一把掳走,然后塞进嘴里嚼为齑粉。
被夜叉吃掉的魂魄将用不超生,永远化作夜叉鬼的养料。
所以这也正是它们的本事足以大到当地狱守门人的原因。
最出名吃鬼的人应该要数天师钟馗了,想必大家对这位大神的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
钟馗,字正南,是传统诸神中唯一一位万应之神,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要福得福,要财来财。
钟馗大神主要的任务是抓鬼,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抓鬼多了,自然也是什么鬼都能遇到,所以钟馗不乏有吃鬼的时候,凭借大神的名声,他吃鬼的本事也成为民间佳话。
相传在唐朝玄宗时期,皇帝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治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与皇帝都因此而非常着急。
可在一天夜里,玄宗偶然做梦,在梦中见到一个身穿红衣的小鬼溜进金銮殿,偷走了他收藏的珍宝。
皇帝是什么人?那是“天子”,是全天下的君主,怎能容忍有小鬼在自己面前作祟?
于是玄宗愤怒地斥责小鬼,但小鬼却对他的斥责置若罔闻,压根不予理睬。
玄宗气得发抖,连连呼叫护卫,却无一人护驾,反倒是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一把将小鬼捉住,又一口吞进肚子。
玄宗又惊又疑,忙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撞死在宫殿的台阶上,死后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怪疾痊愈,心中不禁大喜,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了下来。
由于玄宗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所在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
钟馗的故事广为流传,几乎是民间所有人都听过的故事,除了口口相传外,钟馗的故事也可在各种古典上找到踪迹,如《历代神仙通鉴》,《唐逸史》等等。
其中最早的记录要数名著《全唐诗》,其他诸文中亦有所录。如:
宋代《醉翁谈录》记载: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即觉。命工绘画之。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尔后,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钟馗为祛鬼逐恶判官。
明·凌元翰《题颜辉鬼猎图》记载:“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搜田也欲从四时,作声恍如聆一鼓”。
清·郑板桥《题黄慎钟馗酌妹图》记载:“五日终南进士家,深怀巨盘嘴生涯。笑他未嫁婵娟妹,已解宜男是好花”。
清·李方振《跳钟馗》记载:“锦伞银鞍簇软轮,灯花影扉得袍新。终南进士谁尴尬,错认泥梨啖鬼人”。
齐白石《摇扇钟馗》记载:“乌纱破帽大红袍,举步安闲扇慢摇。人笑终南钟进士,鬼符文章价谁高”;民间话本小说烟霞散人的《斩鬼传》:“话说唐朝终南山有一秀才,姓钟名馗,字正南”。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